孝義:樓上漏水樓下被淹 法官耐心調解鄰裡和

2021-01-15 環京津網

原標題:孝義:樓上漏水樓下被淹 法官耐心調解鄰裡和

近日,孝義市人民法院調解撤訴一起原、被告因樓上漏水引起的相鄰關係糾紛案件。原、被告均在孝義市某小區購買了商品房,被告房屋位於原告樓上。原告房屋裝修完畢準備入住時發現廚房、客廳的房頂出現漏水的情況,導致牆皮發黴、牆皮脫落、廚房吊櫃、地櫃均遭到損壞,經原告排查,認為是被告家中管道漏水所致。原告隨即找到樓上的被告理論此事,但因原告言詞過激,雙方話不投機,直至鬧到物業也協商未果且被告拒不承認是其的原因導致,原告只好訴來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害、並賠償損失2萬元。

本院受理案件後,承辦法官和所在庭室的庭長前往原、被告房屋,實地勘驗原告家中受損情況,為了查明原告房屋受損的原因,多次實地驗證是否是被告管道漏水,發現並不是原告所述的是被告管道漏水導致其受損,且經親自實驗,原告房頂已不再漏水了。但原告仍堅持是被告的房屋管道漏水所致,並申請對其廚房房頂漏水原因進行鑑定。2020年4月末,鑑定機構向本院送達關於繳納鑑定費的通知,通知原告預繳10000元的鑑定費,承辦法官見此情況,與原被告多次電話溝通,並當面對原被告雙方當事人進行了開導勸解,安撫雙方的情緒,消除雙方的對抗情緒,引導雙方重新面對並積極解決漏水問題,同時,建議雙方各自退讓一步解決此事,畢竟「遠親不如近鄰」,經耐心勸導被告也不願意鄰居之間關係僵硬,由之前的一定要查清漏水原因,否則不出一分錢到出於鄰裡,願適當出錢處理此事,最後原被告達成一致,由被告承擔3000元的賠償費,當即履行,原告同意對被告撤回起訴,並親自書寫了撤訴申請。至此,該案圓滿解決,既減輕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又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法官寄語: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裡之間要相互謙讓、相會體諒、熱情相助、和睦相處,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郭泉祥)

孝義市人民政府網

相關焦點

  • 樓上漏水樓下被淹 該怎麼辦?
    ■法官提示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損壞他人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樓上業主存在防水問題(也有疏忽大意忘關水龍頭導致漏水的),漏水業主作為其房屋的所有權人及維護管理人,對於其房屋漏水給樓下業主造成的損失,理應進行賠償。
  • 小區鄰裡矛盾 對照"樓上樓下漏水調解案例"化解糾紛
    小區鄰裡矛盾 對照"樓上樓下漏水調解案例"化解糾紛 2012年03月29日 15:03:49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昨天,住在金華市區金髮佳苑401的梁阿姨打電話感謝婺城區三江街道陽光社區調解員雷蕾。
  • 樓上房屋漏水樓下慘變「水簾洞」,這個難題被法官解決了!
    樓上房屋漏水樓下慘變「水簾洞」,這個難題被法官解決了!根據房屋滲水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樓上住戶的房子漏水所致的,樓上房屋一直空置,莫先生幾經周折,才聯繫上了業主尹某。誰知,尹某卻一口否認自己的房子漏水:「我的這所房子從買來就是空置的,也沒有用水情況,怎麼可能漏水導致你的房子滲水?」同時,尹某拒絕和莫先生去現場查看。滲水導致天花、牆體大面積發黴脫落,租戶也因此退租,莫先生一怒之下,將尹某訴至法院。
  • 樓上漏水起糾紛 當庭調解止紛爭
    樓上漏水起糾紛 當庭調解止紛爭 2020-06-20 0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樓上漏水樓下被泡,受損方為何也要擔責?法官詳解
    漏水糾紛已成為樓房鄰裡間的第一大訴訟類型,根據西城法院統計,在樓房居住環境中的鄰裡訴訟90%產生於漏水糾紛。發生漏水後鄰居不配合檢修怎麼辦?受損方應注意什麼問題?今天上午,北京西城法院召開專題通報會,對漏水糾紛中居民關心的問題以案釋法。
  • 樓上出租房暖氣漏水,樓下房屋受損,賠償責任如何劃分?
    2017年11月14日凌晨,包頭市昆都侖區東源國際大廈的保安在日常巡邏時發現6樓一房屋正在漏水。保安立即通知房東及物業負責人,當大家趕到現場時發現,由於602房間暖氣管道破裂,造成樓下501至503房間大面積漏水損失。
  • 樓上漏水樓下遭殃,責任誰承擔?
    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因樓上漏水導致自家被淹,樓上將責任推給物業,物業方表示自己無責,因此遲遲協商不成,導致問題一時不能解決,想要維權更是困難。對此,臨江林區基層法院法官為大家介紹相關法律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樓上漏水樓下遭殃 未央一小區業主起訴鄰居索賠2萬餘元
    因房屋漏水,未央區某小區的一對上下樓鄰居鬧得不可開交,因賠償無法達成一致,樓下住戶一紙訴狀將樓上鄰居起訴,索賠2.4萬餘元。近日,在未央法院法官的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樓上住戶賠償了8000元。  原告楊某與被告梁某系同一個小區上下樓鄰居。
  • 樓上漏水樓下起訴 法官調解解決紛爭
    本報訊(記者謝斌李佳)兩年來,西安某小區3樓業主家的衛生間頂部多次漏水,不堪困擾只得將樓上鄰居起訴。辦案法官現場組織開挖,終於發現了漏水原因,4樓業主表示儘快修復並賠償,雙方握手言和。 韓某是某小區3樓業主,葛某是4樓業主,從2015年9月起,3樓衛生間頂部多次發現漏水現象,4樓業主曾砸開自己家的衛生間地面進行檢測,卻未發現漏水點。
  • 樓上漏水,樓下被淹,如何維權?
    張先生家住5樓,當時6樓正在裝修,其懷疑是樓上的衛生間漏水導致自己家漏水、牆皮發黴。可是找到樓上的住戶才發現,6樓衛生間也存在漏水的情況。4樓的住戶也找到張先生反映,4樓衛生間的房頂也在漏水。張先生說,他們曾找過小區負責水電維修的李師傅,但是對方並沒有來維修,並解釋他在外地,沒法來修理,建議找物業徐經理。但是,徐經理電話卻一直關機。
  • 鄰裡因漏水起糾紛 法官變身「和事佬」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高某和陳某本是樓上樓下的好鄰居,但是因下水管道堵塞問題,使得原本親如一家的鄰居爭吵得不可開交,最終起訴至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人民法院鋼城法庭。  某日,高某在自家的衛生間洗衣服時,發現棚頂開始滴水,隨後棚頂滲出許多排洩物,導致衛生間內物品受到汙染,高某的財產遭受了損失。
  • 因樓上漏水告到了法院,法官這樣說……
    近年來,因樓上漏水樓下遭殃而引發的鄰裡糾紛案件不在少數。近日,我縣一小區業主郭某在維修家中漏水天花板時,發現漏水原因竟是樓上裝修所致,向樓上房主王某提出解決措施和賠償,但沒有得到解決,無奈之下,郭某將王某訴至仙遊法院。
  • 樓上養魚漏水淹樓下樓下私關閥門不讓用水
    生活報3月21日訊 樓上住戶十年間5次漏水到樓下,兩戶鄰居因為賠償問題發生矛盾,最終樓下住戶私自掐斷樓上的供水管,並揚言「你不給我修房,我就不給你供水!」最後,樓上住戶起訴樓下住戶,法院以妨礙相鄰方為由,要求樓下住戶恢復供水。
  • 樓上漏水樓下被淹誰擔責,法院釐清責任依法宣判
    暖氣管道破裂導致房子漏水,樓下遭殃被淹,房屋所有權人、物業和供暖公司誰擔責?近日,石家莊市橋西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這樣一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2018年,陳某接到鄰居電話說他家漏水,於是立刻趕回家中,發現損失慘重,屋頂、牆壁、地板及家具、家電全部被水浸泡。經查看,陳某發現是樓上漏水導致自家被淹,於是電話聯繫了樓上業主李某及李某妻子。陳某為留存好證據,電話報警,並請公證處對自家被淹情況通過錄像、拍照等方式辦理證據保全。漏水事件發生後,物業公司和供熱公司迅速關閉供暖閥門,避免損失擴大。
  • 樓上漏水,樓下財產 浸泡受損,如何維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案情回放:樓上漏水樓下遭「淹」!原告張某與被告許某同住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西海名城小區,被告家在原告家樓上。2019年6月12日2時許,原告發現房屋發生大面積漏水,形成多個滲水帶,主次臥室、主次衛生間、書房、廚房及客廳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滲水,導致牆體和大衣櫃、沙發等物品被水浸泡。隨即告知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查看,發現房屋大面積漏水的原因是因為被告廚房壁掛爐的水管崩裂造成的。同年7月5日在小區物業公司的協調下,原、被告就相關賠償事宜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後原告多次找被告及物業公司要求維修並賠償損失未果。
  • 樓上「花式」漏水 樓下如何索賠
    在法院審判的民事訴訟案例中,因漏水產生的相鄰糾紛也頻現,其中房屋的房主、租客、物業公司等都有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案例1 水淹樓下 租客自願分擔責任 家住李滄區峰山路的任先生將樓上的租客孫女士和房主耿先生一起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因樓上漏水給他造成的損失5000多元。
  • 樓上漏水樓下苦不堪言 法院判樓上住戶承擔漏水責任
    買房安居樂業本是一件喜事,但是如果不幸遇上房屋漏水,則會給業主帶來無窮的煩惱。近日,珠海市香洲法院對一起因樓上房屋漏水引發樓下業主訴訟的相鄰關係糾紛作出判決,判令樓上住戶劉先生對自家廚房重做防水處理,並承擔相關的鑑定費25000元。
  • 樓上漏水,樓下遭殃,這種苦水往哪兒倒?報警可以嗎?
    樓上漏水樓下全都浸泡完了,樓上要補防水,樓下也要換新裝修材料,裡外裡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牽扯到錢的事情必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必要有解決辦法。那樓上漏水,樓下遭殃的事情,該誰承擔責任呢?誰應該承擔賠償呢?本篇善言法務將為大家講解一下。
  • 樓上漏水燒壞樓下熱水器 民警妥善調處鄰裡糾紛
    視頻截圖  近日,家住重慶市沙坪垻區井口的劉女士遇到一件煩心事,由於樓上住戶下水管道漏水,導致自己家中熱水器被燒壞,雙方為此發生爭執。經民警調解,樓上住戶同意承擔熱水器維修費,下水管漏水等問題則由開發商進行整改。
  • 樓上漏水樓下「遭殃」 賠多少?不一定非要專業鑑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通訊員 唐慧良樓上漏水樓下「遭殃」 ,誰來擔責?賠多少合適?類似的糾紛,不少市民都遇到過。看似小事,處理起來卻有點麻煩。不過,這些問題不一定非要專業鑑定才能解決,專業的調解員,也能幫助雙方找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