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會被移除課本嗎

2021-01-08 雷劍鋒說歷史

近幾年我們的教材變化很大,「中國人的脊梁」魯迅先生,由於文章深奧乏味,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材上的部分內容被刪去了,我們的民族英雄嶽飛,因為有個別專家認為,南宋和後金,都是我們民族的一部分,他們之間的戰爭屬於內戰,因此嶽飛也從民族英雄變成了英雄。

受此對待的,還有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朱自清是一位可以與魯迅、老舍、茅盾、郭沫若、曹禺、巴金並駕齊驅的頂尖作家,但與魯迅相比,卻有十幾篇文章被選入教科書,朱自清選入教科書的文章很少,只有少數幾篇,如《背影》、《荷塘月色》,但也頗具爭議。《背影》是我們初中時學到的一本經典教材。文章中的「我」考入北京大學,父親來到南京浦口火車站送「我」回家。文章中的父親,和生活中的大多數父親一樣,都是不善於表達自己,寡言的人,所以在送別時,沒有千辛萬苦,哭哭啼啼的感人場面,也沒有依依不捨的留念,一切都很平淡。

當父親往車外看的時候,他忽然說道:「我去買幾個桔子。您在這兒,別動.」購物的小販在平臺的柵欄外,爸爸要去買桔子,需要走到那邊的平臺,要穿過鐵路,要跳下來再爬上去。爸爸是個胖子,走了很麻煩,所以「我」要去買,可是爸爸不肯,只好讓他去。「我」在車裡看著父親,他拖著肥大的身軀,努力爬上站臺的背影,忽然「我」淚流滿面。爸爸把桔子抱過鐵軌,他先把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去,再把桔子抱走。爸爸回來的時候,我悄悄抹去了眼淚,急忙去扶他。爸爸把桔子給了我之後,簡單地說:「我要去那兒寫信!」

這整個過程很稀鬆平常,沒有任何煽情之處,但卻把父愛細膩地表現了出來,是一篇非常樸實動人的文章。但是,這本書很好,北外的一位教授建議把《背影》從教科書上刪除,他給出了兩個理由,一是他認為書中的父親過鐵路的行為,違反了交通規則。第二,這篇文章有點無病呻吟。

就目前看來,過鐵路的行為確實違反了交通規則,但是我們不能按照現在的規則去要求古人的行為,否則,古代皇帝就會犯重婚罪,長城、故宮等建築就會因為沒有審批手續而成為違建。在當時的環境下,這位父親的所作所為完全符合常理。沒有生病呻吟這個理由,更是顯得有點「亂彈琴」,所以當丁啟陣教授提出要把《背影》從教科書上刪掉時,立刻遭到網友的反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除了「背影」外,還面臨著危機。寫於1927年的《荷塘月色》,恰巧發生了「四一二事件」。作者在面對這個事件時感到悲傷,不滿。與此同時,作者又陷入了對現實無法理解的憂鬱與仿徨中,於是寫下了《荷塘月色》一文,以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與憂鬱。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建議把這樣的好作品從教科書中刪去。「荷塘月色」是描寫清華園荷塘風光的一篇文字,同時,又把作者當時的心情,以及內心的憂傷,都融入其中。但此文因其隱喻「如洗過澡的美人」,被個別人認為很俗氣,要求將《荷塘月色》從教科書中刪除。

事實上,這是有點小題大做,畢竟翻閱我們的文學著作,《紅樓夢》中有許多比這個比喻更直白的描寫,《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名著,也有許多打打殺殺的場面,難道我們因此把《紅樓夢》定為低俗之作,把《水滸傳》、《三國演義》定為血腥暴力之作,卻又不讓學生接觸?

?我們又該如何定義,因為一個句子「如沐浴的美人」,它把《荷塘月色》這首低俗作品的詞句,內容包括了「雲鬢花顏金步,芙蓉帳暖春宵」等,這是我們對經典名作《長恨歌》的定義?因此,對《荷塘月色》這類經典作品,我們不必吹毛求疵,過分解讀,更不必把它當作洪水猛獸、虎視眈眈,阻止孩子接觸。閱讀荷塘月色」這樣的文章,要比讓孩子去刷視頻看網文好得多。

相關焦點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在課本中真到頭了?
    其中,「最慘」的文章應該是《背影》了。 因為,一些教授、學者提出: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所以理應把這篇文章刪除掉。看到這樣的發言,不少網友都忍不住為朱自清掬一把同情淚。 《背影》違反交通規則,所以應該刪去?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被建議刪除?朱自清得罪了誰?
    近期,關於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中對於父親的一段描述引發爭議。有專家說,建議將背影從中學生課文中刪除。理由是違反交通規則,描述的形象也不夠瀟灑。大家應該記得《背影》中父親去買橘的描寫。文中說:「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 《背影》《荷塘月色》被批俗,「走投無路」的朱自清,該何去何從
    最精彩的要數這描寫荷塘景色的一段了,小解記得課本還要求背誦呢。另一方面,朱自清的有些比喻還很低俗,比如「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像剛出浴的美人」,那個年代別說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臍眼都是要被批判的。 這說明,朱自清的用語比較大膽。而到了今天,這樣的比喻應該沒什麼問題,只是不太適合中學生朗讀罷了。有意思的是,本文錄入課本時,關於《採蓮賦》「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那一段本是刪去的,原因是輕度涉色,不過後來又給加回來了。
  • 有家長建議移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因裡面這8字,有理嗎?
    ——朱自清《荷塘月色》 教科書式按照課程標準要求編寫的教學用書,它的目的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孩子年幼時沒有自己的辨別能力,教科書對於他們來說便是權威,因此,教科書式經過了嚴格審查才會被推出來的。裡面的所有文章也都是經過進行挑選的,裡面大多是古代或者現代的經典文章。
  • 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教材系誤傳
    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教材系誤傳 2014-05-19 14:44:23因為一直以來它作為中學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必讀篇目,被奉為經典之作。但是最近兩天,一篇名為「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被逐出教材」的網文,被多家網絡媒體轉載。  《背影》怎麼會和違反交規扯上關係呢?報導稱,發文的教授認為散文中,父親為兒子買橘子,跨過鐵路,爬上月臺,可能造成火車無法正常行駛,破壞火車站的秩序。所以已將《背影》一文從教材中刪去。  後經證實,這篇報導不實。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因「涉黃」被舉報從語文課本中刪除?
    這篇文章宣稱,有家長和專家建議將《荷塘月色》從語文課本中刪除,原因是認為「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八個字「涉黃」。這個「建議」引發了網友的一致反對,文章引述的專家代表、著名詩人余光中也遭到抨擊。不過,這個建議真的存在嗎?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朱自清《背影》違反交規?
    朱自清的《背影》一直被國人奉為經典之作,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課本中的重點課目,記得一般還需要背誦
  • 家長聯名建議刪除《荷塘月色》課文,只因朱自清用的這8字比喻?
    讀書時代總有一些課文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與《荷塘月色》。 不過,近年來《荷塘月色》卻因為文中用到的比喻而備受爭議,今天說的有家長建議刪除《荷塘月色》課文一事也是因為「比喻不當」。
  • 為何有家長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因文中這8個字?
    「荷塘月色」原本是現代抒情文的代表作,是以景寄情的名作之一,這篇文章被記載在中學課本之中供學生學習,原本是優美無華的文章,怎麼就在近期卻飽受各路家長的抨擊何質疑呢? 同樣的作者、同樣的文體,朱自清是因太火而樹大招風?
  • 69年前的今天,荷塘月色下的背影,沒被餓死的散文家朱自清病逝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東西望)69年前的今天,1948年8月12日,荷塘月色下的背影,沒被餓死的散文家朱自清病逝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生於江蘇東海,原籍浙江紹興,長大於江蘇揚州,故稱「我是揚州人」。現代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
  • 教授:從課本中刪去朱自清《背影》,文章不美還違反交通規則
    但有一些人,甚至有一些教授,則找出《背影》中所謂的各種問題,提出應該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從初中課本中刪除。當然,也有很多專家、教授持反對意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孩子們說先生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事情的起因,要從2003年說起。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首先說違反交通規則的事。前文說了,朱父的行為本身到底是不是違法行為,這個是有爭議的,因為民國時期的各種法律法規,還有人們的道德標準、行為規範都是與現代不一樣的,不能把現代的標準脫離時代硬扣到上個世紀的背影裡。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原因:父親翻月臺違反交通規則
    這所中學的教科書便將《背影》開除了。十之八九的家長憤怒後,編者表示《背影》會重回下冊。孫教授為編者沒有正面回答「違反交規和不瀟灑」的質疑而感到憤憤不平,便從情與理的角度開始一一為《背影》辯護。這篇文文章不知怎的就惹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丁啟陣教授,他也寫了一篇文章《我贊成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表示他認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交規的行為是違法的。為了與孫教授唱對臺戲,他打比方說朱自清父親完全可以繞遠道、上下臺階去買橘子,然後累得心臟病發作。
  • 副教授建議刪除課文《背影》稱人物違反交規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原中文系)副教授丁啟陣發表博客《我贊成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文章認為,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父親的背影符合中國人病態的審美,《背影》的感動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實用主義的表現。贊同從教材中刪除。  丁啟陣說,他在今年第6期的《語文建設》上讀到孫紹振教授的文章《〈背影〉的美學問題》。
  • 家長建議把《荷塘月色》移出課本,只因文中提到美人,有道理嗎?
    ——《荷塘月色》節選(聲明:本文內容並非新聞,望周知)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篇文章《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也被選入初中的課本中,它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所寫的一篇散文。讀過文章的人都應該知道,朱自清當年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寫的這篇文章,文章中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足以見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後來這篇文章被收錄在中學語文教材。眾所周知,能夠被收錄在課本中的文章,必定是經過無數次討論和研究後才做的決定,必定這關乎青少年的學習成長健康,所以選文格外嚴格。
  • 《荷塘月色》因這八個字被指「涉黃」,老師:想多了
    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他有多篇文章被選入小學和中學教材,比如《春》,《匆匆》,《背影》,《荷塘夜色》等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大名鼎鼎,如果能從他的文章中挑出點毛病,那自然是能吸引大家的眼球的,於是先是有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丁啟陣發文,認為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描寫重有不當之處,建議把這篇課文從初中教材中移除。且來看看這位丁教授認為《背影》要移除的理由,看看這麼一篇經典之作到底有什麼「硬傷」。
  •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 朱自清的《背影》被移除初中教材?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但來自現代作家朱自清先生做作的一篇散文《背影》,卻讓無數人為之動容。朱自清《背影》介紹《背影》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主要敘述了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
  • 朱自清《背影》父愛偉大感動中國 是誰不健康
    近日,朱自清的父親又引來話題——北外副教授丁啟陣,同樣建議中學課本刪去朱自清的《背影》,理由是《背影》的感動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實用主義的表現。(6月30日《法制晚報》)  相關推薦: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 朱自清的《背影》因為父親違反交通規則要被從教科書中刪除了?
    多年前,我還是坐在教室中喊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語錄的中學生,朱自清先生的的文章在初中的時候就拜讀過了:《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這些文章在當時要達到的學習標準就是理解並背誦,再多一點可能就是仿寫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