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荷塘月色》被批俗,「走投無路」的朱自清,該何去何從

2020-12-10 騰訊網

朱自清,字佩弦,自清來於《楚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佩弦出自《韓非子》:「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於逆境之中自清,不同流合汙;於耽樂之際佩弦,以鳴音自警。朱自清忠貞的氣節是不可爭辯的,至今仍為人讚賞,但作為近代的著名作家,他最引以為傲的散文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背影》寫於1925年,至今將近百年,可朱自清父親買橘子時在月臺上下攀爬的背影還在感動著讀者,讓人倍感父愛之深沉。「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可就是這開篇的第一句,就受到了來自著名詩人余光中的質疑。

余光中認為既然主角是父親,那麼「我」字便有喧賓奪主之嫌,因此應該把「我」刪掉,原句就變成:不見父親已二年餘了。余光中對《背影》的另一觀點是:哭戲太多。短短千餘字的文章,朱自清便四次落淚,堂堂大學生怎能如此玻璃心?而且,都成年了,還要父親如此照顧,豈不有些巨嬰的意思?

所以,余光中認為,《背影》應該更加堅韌,不需要那麼感性,畢竟是給當代學生看的。除卻名家的評判,目前在學術界對《背影》的詬病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父親」的形象不太正面;其二,「父親」的違規行為也不怎么正面。說到底,朱自清塑造的父親形象給人一種舊社會的感覺。

朱自清父親名叫朱鴻鈞,曾做過菸酒公賣局長,但因作風問題被開除了,他是典型的封建式家長,對朱自清的個人意志管教甚嚴,甚至鬧得雙方決裂,互不來往,這就是二人「不相見已二年餘了」的原因。

但這些,朱自清並沒寫出來,他寫了外貌:「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木訥、肥胖、臃腫、遲鈍,像極了舊社會的闊地主,這就給了讀者不好的印象。第二方面,父親橫穿鐵路,違反了交通規則,也不是正能量的體現。

所以,不少家長甚至學者教授都建議,刪除《背影》,學生不值得為這樣一個不合格的父親感動。《荷塘月色》同病相憐,同樣遭受到了非議。

最精彩的要數這描寫荷塘景色的一段了,小解記得課本還要求背誦呢。然而,就是這些比喻,被認為過於淺白,屬於比較低級的想像,並無出彩之處。另一方面,朱自清的有些比喻還很低俗,比如「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像剛出浴的美人」,那個年代別說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臍眼都是要被批判的。

這說明,朱自清的用語比較大膽。而到了今天,這樣的比喻應該沒什麼問題,只是不太適合中學生朗讀罷了。有意思的是,本文錄入課本時,關於《採蓮賦》「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那一段本是刪去的,原因是輕度涉色,不過後來又給加回來了。但這也從側面證明,《荷塘月色》的確有這方面的顧慮。

聽完了當代部分讀者對《背影》以及《荷塘月色》的批判聲,那麼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朱自清是否真的該退出課本了?小解認為不是的,至少不全是。朱自清那清麗洗鍊的文筆,那素樸縝密、清雋沉鬱的文風,那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的情感,種種因素構成的文章,放在今天仍不過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對於《背影》,父親雖有過錯,但至少在送別兒子的時刻,他是偉大的,他的形象是光輝的,賞讀一篇散文,不應該跳出散文本身去苛責太多,朱自清想要表達的不是地主階級,不是父親的惡,而是愛啊。

而《荷塘月色》,是有時代色彩的,就像魯迅的文章一樣,在白話文剛剛起步的民國初期,它的光芒無法掩蓋。但退一步講,《荷塘月色》並不像魯迅文一樣堅韌,畢竟描寫風景的散文發展至今,好文章已經太多太多,它已經不具備優勢。

所以,對於朱自清去留的問題,不能全盤否定,而是有的放矢,合情合理合時地選擇,才是對當代讀者最大的負責。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被建議刪除?朱自清得罪了誰?
    近期,關於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中對於父親的一段描述引發爭議。有專家說,建議將背影從中學生課文中刪除。理由是違反交通規則,描述的形象也不夠瀟灑。大家應該記得《背影》中父親去買橘的描寫。文中說:「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會被移除課本嗎
    受此對待的,還有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朱自清是一位可以與魯迅、老舍、茅盾、郭沫若、曹禺、巴金並駕齊驅的頂尖作家,但與魯迅相比,卻有十幾篇文章被選入教科書,朱自清選入教科書的文章很少,只有少數幾篇,如《背影》、《荷塘月色》,但也頗具爭議。《背影》是我們初中時學到的一本經典教材。文章中的「我」考入北京大學,父親來到南京浦口火車站送「我」回家。
  • 69年前的今天,荷塘月色下的背影,沒被餓死的散文家朱自清病逝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東西望)69年前的今天,1948年8月12日,荷塘月色下的背影,沒被餓死的散文家朱自清病逝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生於江蘇東海,原籍浙江紹興,長大於江蘇揚州,故稱「我是揚州人」。現代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在課本中真到頭了?
    其中,「最慘」的文章應該是《背影》了。 因為,一些教授、學者提出: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所以理應把這篇文章刪除掉。看到這樣的發言,不少網友都忍不住為朱自清掬一把同情淚。 《背影》違反交通規則,所以應該刪去?
  •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
  • 為何有家長建議刪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因文中這8個字?
    在荷塘月色之前,一些家長就強烈要求教育部刪除朱自清的「背影」,只因為「背影」中有寫朱自清父親穿過車軌、爬上月臺的場景。 背影的風波還未平息,又來了荷塘月色的爭議,很多理性家長表示:「荷塘月色」風波不僅僅是八個字引發的猜疑,更多的是部分家長的吹毛求疵、杞人憂天! 若朱自清先生地下有知,想必也會無可奈何:這屆家長真難帶! 二、因8個字而無端背鍋,鍋從何來?
  • 有家長建議移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因裡面這8字,有理嗎?
    ——朱自清《荷塘月色》 教科書式按照課程標準要求編寫的教學用書,它的目的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孩子年幼時沒有自己的辨別能力,教科書對於他們來說便是權威,因此,教科書式經過了嚴格審查才會被推出來的。裡面的所有文章也都是經過進行挑選的,裡面大多是古代或者現代的經典文章。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因「涉黃」被舉報從語文課本中刪除?
    事實上,余光中於1977年寫成、1992年在大陸發表的那篇《論朱自清的散文》中,雖然對《荷塘月色》批評非常嚴厲乃至稱得上刻薄、偏激,但並沒有認為或建議中學課本該刪除這篇文章。仔細讀網傳自媒體文章可以發現,自媒體作者是知道這一事實的,但故意混淆視聽,借余光中的名頭誇大了對《荷塘月色》的非議。
  • 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及優秀教案
    1《荷塘月色》賞析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高一課本裡,朱自清寫《荷塘月色》時,曾將點綴於荷葉之間的白花喻為「剛出浴的美人」,採蓮少女蕩舟出湖,原來不是「載歌載舞」,而是唱著豔歌去的,歌中唱道: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這些輕度「涉黃」的細節曾一度被剪除。但現在課本中已恢復其原來內容。首先,說明作者的思緒變化:不靜到求靜到得靜到出靜,回歸現實,高於現實。
  • 家長聯名建議刪除《荷塘月色》課文,只因朱自清用的這8字比喻?
    讀書時代總有一些課文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與《荷塘月色》。 不過,近年來《荷塘月色》卻因為文中用到的比喻而備受爭議,今天說的有家長建議刪除《荷塘月色》課文一事也是因為「比喻不當」。
  • 朱自清《荷塘月色》英文版
  • 你寫我讀·聲臨其境丨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導讀:《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 為什麼荷塘月色經過刪改才進入語文教材?因為引用的古文太汙了
    畢業之後林庚留校任教,成為了朱自清的助教。後來林庚的中國文學史問世,朱自清親自為這本書寫序。朱自清以散文著稱,最著名的當屬背影。背影以及朱自清親身經歷為創作藍本,描述了在家庭遭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經過,表達了父親的愛子之心,兒子對父親的愧疚和懷念。文中的買橘子已經成為了一個梗,流傳於網絡。除了背影之外,朱自清最為人熟知的散文就要數荷塘月色了。
  • 朱自清《荷塘月色》絕美英文版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朱純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譯本是這篇名作諸多譯本中不可多得的優秀譯作之一,巧妙地從整體上把握了原作的音韻美和意境美。荷塘月色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這幾天心裡頗不寧睜。今晚在院子裡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
  • 清華附小網際網路學校:「時光裡的背影——朱自清+主題課程群」
    全學科主題閱讀-英語:《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通過VR技術和英文戲劇,在表演中走近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學科主題閱讀-美術:通過朱自清《荷塘月色》繪本閱讀,尋找月色下荷塘的豐富多彩,從感情領會到美學表現。
  • 《荷塘月色》因這八個字被指「涉黃」,老師:想多了
    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他有多篇文章被選入小學和中學教材,比如《春》,《匆匆》,《背影》,《荷塘夜色》等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大名鼎鼎,如果能從他的文章中挑出點毛病,那自然是能吸引大家的眼球的,於是先是有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丁啟陣發文,認為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描寫重有不當之處,建議把這篇課文從初中教材中移除。且來看看這位丁教授認為《背影》要移除的理由,看看這麼一篇經典之作到底有什麼「硬傷」。
  • 《荷塘月色》:朱自清的這篇散文,為何被選進高中教材,魅力何在
    生活在清華大學裡的朱自清,寫了一篇散文《荷塘月色》,文中寫了「日日走過的荷塘」。讀他的散文,我們仿佛能看到荷花朵朵,能聞到荷香悠悠,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典雅極了,美極了。《荷塘月色》作者從家出發,走小路,觀賞荷塘,然後回到家。一路走來觀賞月下美景,這種寫法整體上屬於移步換景。但作者觀賞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的時候採用的是定點觀察。
  • 【教材】《荷塘月色》:「心裡頗不寧靜」的遠因與近因(王曉燕)
    《荷塘月色》是近代著名學者、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任教於清華大學時所寫的散文名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為人們所熟知。幾十年來,對於《荷塘月色》的解讀與賞析文章,可說不少於幾十萬篇,眾說紛紜,正如人們常說的,一千個莎士比亞的讀者心中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教十餘年來,隨著個人閱讀視野的拓寬與深入,我對朱自清先生文學精神與詩人情懷的理解,也在不斷地加深。
  • 《荷塘月色》圍繞疊詞的教學設計
    《荷塘月色》在景物描寫上精雕細刻,細膩傳神:首先,朱自清先生把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荷塘月色」細分為「月色下的荷塘」與「荷塘上的月色」兩部分。文中的第四段,以月色為背景,重點描寫了荷葉與荷花。第五段,以荷塘為背景,重點描寫了月色的層次變化。
  • 朱自清《背影》父愛偉大感動中國 是誰不健康
    近日,朱自清的父親又引來話題——北外副教授丁啟陣,同樣建議中學課本刪去朱自清的《背影》,理由是《背影》的感動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實用主義的表現。(6月30日《法制晚報》)  相關推薦: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