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的現狀調查研究

2020-09-05 Itemperor

原文連結:http://www.51jrft.com/rwxy/sf/974.html

內容摘要:家園合作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它能有效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因此筆者採用問卷訪談等方法,在對研究對象,即家長、教師與幼兒園進行了解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問卷、設計研究、反思研究結果、改進研究等這一循環步驟,了解目前家園合作互動活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對這些不足之處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以引導家長重視家園合作活動的開展,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家園合作觀念,促進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雙向聯繫,使幼兒在家長、教師、幼兒園三方有效合作中得到身心的最大發展。

查看完整論文請+Q: 351916072

關鍵字:家園合作互動活動雙向聯繫

目 錄

引 言 1

一、家園合作的研究依據和定義 1

(一) 國內外對於家園合作的定義 1

(二) 家園合作的形式和目標 2

(三)家園合作開展的價值 3

二、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現狀調查 5

(一) 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調查研究過程 5

(二)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的現狀 5

(三)幼兒園小班家長及教師對家園合作的認識 9

(四)家長及教師對家園合作的評價 10

三、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1

(一)幼兒園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家長權利弱化 11

(二)家園合作中部分教師態度消極,活動流於形式 12

(三)家長參與意識相對薄弱,家庭環境制約家園合作活動 13

(四)家園合作受制於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14

(五)家園合作活動的組織開展雖然形式多樣,但側重點偏差嚴重 14

四、促進幼兒園小班家園有效合作的建議 15

(一) 樹立正確觀念,教師與家長建立互相信任平等合作關係 15

(二) 注重家園合作活動的開展,加強教師與家長兩者之間溝通交流 15

(三) 從實際出發,建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家園合作模式 16

五、結語 16

參考文獻 17

附錄 18

致 謝 20

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的現狀調查研究

——以蘇州某幼兒園小班為例

引 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互相連結,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可見,良好緊密的家園合作在幼兒的整個發展階段對幼兒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我們要幫助幼兒較好的適應入園生活。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從家庭教育到由家庭和幼兒園相結合教育的這一轉變,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在這個轉折點實現幼兒身心的良好適應,能夠為幼兒今後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反之則極有可能對幼兒今後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我們貫徹教學目標實施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綜合利用當下的各種科技通訊工具,如簡訊,電話,QQ,微信等做好家園聯繫,家園合作,豐富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本次課程的研究,希望能夠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對現有的家園合作模式存在現狀有基本了解,對家園合作中存在好的方面有更好的認識。基於對家園合作的了解,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並且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自己合理的建議,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效加強家園和幼兒園之間的友好緊密聯繫。

有效的家園合作不僅僅彌補了幼兒在知識認知方面的斷層,即不至於使幼兒在家庭與學校所受到的教育有所衝突,還幫助小班幼兒克服並且適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差異,保證教師一日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也讓幼兒在兩者共同幫助下及早的適應校園生活,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

一、家園合作的研究依據和定義

(一)國內外對於家園合作的定義

家園合作是幼兒園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它能有效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幼兒園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有效處理家庭與學校教師之間的關係,形成良好互惠的合作關係,幫助幼兒達到身心全面發展。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對於從家庭環境進入迥然不同的集體環境的幼兒,家庭和幼兒園合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在瑞吉歐的教育觀中,家長、教師、孩子都是主角,一起建立一個和諧的學校,它強調家庭和學校的互動關係和合作參與。兒童教育責任由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孩子在學校和家庭的時間相等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其家園合作的具體表現有:展示記錄、個別交談、召開家長會、全體討論......

華德福教育觀中的家園合作,是將家長和教師的合作放在一個及其重要的位置,教育目標的實現需要家長支持,家長與教師之間應該建立相互信任感,培養融洽感情。其家園合作的具體表現:一起參加各種節日活動,如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參觀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學習成果展示;每學年兩到三次家長晚會;一年兩次家長與老師還安排專門時間個別交談,對孩子教育達成發展共識。

而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微的任務。」由此可見,在各類教育中,幼兒園的教育更加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幫助。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園完成教育目標與教育任務,提高保教質量不容忽視的一項工作。

(二)家園合作的形式和目標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兩個不同地方,家長參與幫助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一則能耳聞目睹幼兒的生活、遊戲和學習,了解幼兒在園學習生活情況,再則也能獲得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感性知識經驗,加深對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認識理解。因此家園合作共育活動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家長參與園教

主要是指幼兒園通過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家長會、家長講座、開放日、親子活動等。對於小班幼兒剛入園需要逐步適應集體生活的情況,家長對教師必然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對此在幼兒園精心安排以藝術、交談為主要內容的親子活動,不僅能幫助幼兒通過親身體驗,認識、熟悉、喜歡幼兒園,加深對教師的印象,結交新的朋友,消除對幼兒園、教師、小朋友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而且能增加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彼此建立基本的信任,以便於在日後的幼兒教育中,達到教師與家長之間有效的互動,為幼兒營造愉快的、和諧的、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

2、家長援助園教

主要請家長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幫助教師,給教師做助手。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優勢、強勢和資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為自己提供獨特的幫助。這些有利條件分別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職業優勢不同的家長所學的專業雖然不同,卻都能在教育幼兒方面與教師合作互補,相互促進幫助,共同指導教育幼兒。

(2)興趣特長的優勢。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這些興趣愛好與特長與教師的教育相結合,對幼兒的發展起著特殊的作用。

(3)家長的氣質優勢。不同的家長具有不同的氣質,家長之間相互協作,推選具有熱情、活潑、愛交際、善言辭這些特點的家長成為聯繫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紐帶,與幼兒園長效聯繫,共同架起家園合作共育的橋梁。

3、家長配合園教。

主要是指家長與教師加強溝通、合作。幼兒教育的實踐證明,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直接關係到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優劣和幼兒發展水平的高低。幼兒的成長需要一個「同步」、「同向」的教育環境,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幼兒園和家庭是兩個重要的場所,兩者之間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有助於促進幼兒各方面的和諧發展。

家園合作的目的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把握與家長之間的良好聯繫,實現家園互動共育,達到幼兒園與家長之間信息的同步共享,促進幼兒素質能力的提高。

(三)家園合作開展的價值

1、加強小班幼兒家園合作,豐富小班幼兒情感表達

幼兒期是人的情感發展關鍵期,情感教育在幼兒道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2-3歲幼兒階段,也正是幼兒進入幼兒園開始集體學習的階段,在這階段中,情緒情感是他們交往的主要語言系統。《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幼兒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磋砣,失去的將永遠無法彌補」。因此,在幼兒發展的關鍵時期,關心幼兒的情感體驗,重視幼兒情緒情感的培養,豐富幼兒情感表達,在幼兒身心全方面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文連結:http://www.51jrft.com/rwxy/sf/974.html


目前,在我國幼兒園也日漸從之前的重傳授知識向重幼兒認知情感方面轉型,像各個幼兒園布置的牆飾,各種區域活動特別是「娃娃家」、「理髮店」、「醫院」、「超市」等角色扮演遊戲,一方面使幼兒在遊戲的同時提高生活常識,另一方面參與集體活動或是小組活動提高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語言情感交流。在此基礎上,家庭與幼兒園加強家園合作,學校開展的各種家長日活動,親子活動等,都能在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與家長,教師之間的聯繫,在活動的同時增強幼兒身體各方面的協調性發展,也豐富了幼兒的情感,為幼兒日後認知活動的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2、加強小班幼兒家園合作,培養小班幼兒自理能力

幼兒園把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作為幼兒園教育目標之一,是為他們以後能自立於生活奠定基礎,使其終身受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洩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各種能力培養的同時,還要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資源,而幼兒的成長是有賴於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繫。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彙、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我們不要荒廢孩子雙手上的智慧,要教給孩子一些實幹巧幹的方法和技能,這是孩子學會生存、學會自主的起點。」由此可見,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在認知方面達到一個比同齡人更高的層次,還能培養幼兒在語言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除此之外還能讓幼兒體驗更為深刻的情緒情感。

3、加強小班幼兒家園合作,提高小班幼兒認知能力

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早在他的著作《怎樣做好父母》一書中,就有100多條關於家庭教育的原則,可見陳鶴琴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而這些原則,不僅是針對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而言,同時也是作為父母所應該學習,理解並且運用的。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家園合作這種模式的教育達成了一定的認同,家園合作在幼兒整個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小班幼兒入園以後,所接受的不僅是幼兒園的教育,還有家庭對於幼兒長遠的,可持續的教育,這兩種教育相結合,融合形成另外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單方面教育,在這種教育模式下,特別是小班幼兒更能在一個有利環境下適應校園集體生活,更能在更深層次上獲得更多的認知和豐富的情感。

綜上所述,對於家園合作的定義即使表達千差萬別,各有其表現形式,但其內在核心卻都是一樣的:即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做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現狀調查

(一)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調查研究過程

筆者以蘇州某幼兒園小班100名家長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分別採用了問卷調查法、觀察法、訪談法的方式針對家園合作活動開展現狀展開調查。

其中通過對家長以及對幼兒園教師的問卷,了解目前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聯繫開展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該問卷調查為家園合作為問題的著重點,調查的對象為該幼兒園小班全體幼兒家長,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回收問卷,進行簡單的訪談交談等方式,了解目前家長與該幼兒園小班之間開展的基本合作關係。

最後將收集好的問卷進行數據統計,製作數據表格,根據所得數據分析家園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其解決策略。

(二)幼兒園小班家園合作的現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基於《綱要》的這一精神,並且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現階段幼兒園家園合作開展情況,以及其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發現問題,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能夠致力於開展更為有效的家園合作的這一目的,筆者就此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

本次問卷於2013年11月4日發放100份,於8日收回100份,回收率為100%。該調查問卷表涉及16個問題,主要針對該幼兒園家園合作活動開展的形式、頻率、家長參與情況進行調查。

通過調查顯示該幼兒園小班班級,主要開展的家園互動方式有以下幾種: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親子活動、接送時的交流、簡訊、電話、家園聯繫冊、家長會、幼兒園網站及宣傳欄,在所有調查的家長中有100%的家長都認為家園合作在幼兒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是教育過程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肯定了家園合作存在的價值。根據調查整理數據,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參加家園合作活動的樂意度。

樂意參加家園合作活動 86%

調查樣本

不忙 參加活動 14%

工作情況下 爺爺奶奶參加 72%

繁忙 參加活動 8%

不參加 20%

圖一

如圖一顯示,通過對家長進行問卷、訪談等方式所得數據,在所調查家長中有86%表示很樂意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14%的家長則表示在工作不忙有時間的情況下願意參加該活動,而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有72%的家長會選擇請幼兒的爺爺奶奶等來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家長會等互動活動,有8%的家長則選擇即使工作繁忙,也要抽空參加孩子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及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20%的家長則選擇不參加。

相關焦點

  • 小班幼兒入園適應調查研究
    這個時期的幼兒正處於入園並且適應幼兒園的重要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更加廣泛和深入,如何幫助幼兒提高入園適應的能力成為社會各個方面所關心的首要問題。據觀察和調查,現在許多幼兒入園時會出現不適應,排斥,不能很好的融入班集體等問題。因此,筆者深入教育實踐,對小班幼兒的入園適應問題做了調查研究。
  • 小班美術活動中師幼互動現狀調查研究
    本文採用了文獻法、觀察法、訪談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以蘇州市A幼兒園為例,通過對小班美術活動中師幼互動的類型、主導、反饋行為、主題內容、教師開啟的互動行為和幼兒開啟的互動行為現狀進行研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建構出有效的師幼互動策略。此研究旨在建立小班美術活動中「平等對話」的互動主體關係、開展多樣化的主題內容、加強教師對幼兒美術的指導以及創造積極反饋的氛圍。
  • 小班幼兒傾聽行為現狀研究
    本文採用觀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對蘇州市某民辦幼兒園小班幼兒的傾聽行為現狀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小班幼兒傾聽行為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自控能力差、傾聽持續時間短、部分幼兒語言理解能力差等。並分析得出幼兒傾聽行為的影響因素包括幼兒自身的身心發展特徵、教師語言和指導方式、座位的排列、遊戲活動、家長的重視度和指導策略等。
  • 農村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調查研究
    大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揮部教育組組長大連市教育局局長 趙陽暫停幼兒園入園做好招生錄取入學我市出現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以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對各級各類學校防控策略進行實之又實、細而又細的研究
  • 家園合作,從「心」開始——記教育示範幼兒園小班新生家訪活動
    東北網虎林9月25日訊 為保證新生入園工作平穩有序的開展,近日,我園組織全體小班教師,走進新生家庭,全面開展暑期家訪活動。為確保家訪率達到百分百,老師們在家訪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電話預約走訪時間,科學設計走訪路線,精心準備走訪內容。
  • 鄭州市教工幼兒園小班教師暑期新生家訪,開啟家園共育新篇章
    和親愛的老師合個影吧  「老師您好,歡迎歡迎……」伴隨著親切的問好聲,從8月21日清晨開始,鄭州市教工幼兒園小班的老師們帶著幼兒園對新班級家園合作的期盼,踏入了幼兒的家門,在為期五天的時間裡對今年新入園的一百多名幼兒進行了入戶家訪
  • 幼兒園的「家園信任」怎麼建?
    「以前我一直心比較大,而且女兒上幼兒園之後一直都沒有排斥的情況,但是上了幾個月之後早晨起來她就說不想上了,正好那段時間一些幼兒園的惡性事件在網上發酵,我就有點擔心。」來自河北的谷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剛上完小班。但她表示,幼兒園的一些做法讓她漸漸安心。
  • 幼兒園體驗式家長會: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紅網時刻長沙9月14日訊(通訊員 黃婷)為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增進家園聯繫,促進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幫助孩子們順利渡過新學期的適應期,長沙市開福區教育局瀏陽河幼兒園於9月2日開展了以「幼兒園體驗式家長會」為主題的教研會,經過十天的精心準備,9月12日上午9點召開了全園家長會。所有教師以最燦爛的微笑,迎接每一位家長朋友們的到來。
  • 甘州區第三幼兒園召開「家園同攜手▪共築成長夢」小班新生家長會
    甘肅張掖網甘州訊 甘州區第三幼兒園於2020年9月11日上午召開了「家園同攜手▪共築成長夢」小班新生家長會使孩子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了解幼兒園新環境,同時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密切家園聯繫,幫助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們順利渡過入園適應期。
  • 幼兒園多媒體輔助教學現狀的調查
    放眼幼兒園,不管是在教學、管理、園本文化建設還是家園聯繫,多媒體都展示了它獨特的魅力,發揮出它方便快捷、生動形象的優點。因此,筆者綜合可操作性和相關理論研究,將研究場景置於幼兒園集體教學,方向定為多媒體輔助教學。
  • 新型幼兒園家園共育平臺的實踐研究
    來源: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未來學校創新成果  新型幼兒園家園共育平臺的實踐研究——基於智能幼兒機器人系統視角  作者:華中師範大學 衛金磊  一、概述  幼兒教育是每個人接受教育的基礎
  • 萬榮城鎮幼兒園召開「家園攜手 幸福啟航」小班新生家長會
    秋高氣爽、雲淡風輕的時節,年滿三歲的寶貝們帶著父母的牽掛和希望,即將步入幼兒園這個嶄新的大家庭,為了使新入園幼兒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促進家園之間的溝通、配合與協作,9月1日上午,城鎮幼兒園召開了「家園攜手 幸福啟航」小班新生家長會。 為確保每一位參會人員的安全,家長們逐一在園門口接受體溫測查,檢測合格者有序入園籤到參會。
  • 為愛同心 家園同行——朱莊中心幼兒園2020小班新生家長會
    為愛同心 家園同行——徐州市朱莊中心幼兒園召開2020小班新生家長會  為了讓新生家長了解幼兒園,讓孩子能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有效促進家園共育,2020年8月30日,徐州市朱莊中心幼兒園召開了小班新生家長會,家長們按照防疫要求戴著口罩,在幼兒園門口排隊測溫後進入幼兒園。
  •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諾亞舟慶安幸福家園幼兒園小班組家長會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諾亞舟慶安幸福家園幼兒園小班組家長會相遇在幼兒園為了進一步加強家園的密切聯繫,增進每一位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了解,提高家庭教育的理念,達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孩子的目標,諾亞舟慶安幸福家園幼兒園小班組召開了新學期家長會。
  • 家園和合 共育花開——嘉善縣西塘鎮中心幼兒園榮獲「五星級家長...
    一、找準定位,明確方向,提高家長學校工作的針對性一是深入調查,挖掘家長需求。為了更好地推進科學育兒工作,拓寬家長科學育兒的知識面,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每學期初幼兒園都會展開調查,了解家長最想研究的育兒知識與最困惑的疑難問題,以此來確定家長學校課程內容。二是準確定位,開設相應課程。在了解了家長的不同需求後,幼兒園開設了不同的家長學校課程。
  • 2021年小班年齡幼兒摸底調查開始啦!
    次渠家園幼兒園定於2020年10月1日——10月31日期間對2021年小班年齡幼兒進行摸底調查工作,符合登記條件的家長請注意:1.登記幼兒出生日期應在2017年9月1日(含9月1日)——2018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之間。
  • 班額超編 幸福家園幼兒園:將擴大教室面積增加教師配備
    記者隨後聯繫到市北區幸福家園幼兒園,園方表示,已召開家長會,為家長提供兩套解決方案,一是小班升中班後不合班,二是小班升中班後合班,班級教室面積擴大一倍,教師由原來的兩教一保增加為三教一保。  網友稱,市北區幸福家園幼兒園小班有3個班,每班約38個孩子,現在即將面臨升班,學校通知要合班,三個班合兩個班,假如合班後,一個班就有50多個孩子,超過了國家規定的班額標準,孩子們喝水、吃飯、睡覺甚至基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現狀的個案研究
    鑑於此,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和訪談,從場地、器械、活動時間、形式等六大維度,全面觀察、分析該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並對現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最後根據實際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改進策略。 查看完整論文請+Q: 351916072 關鍵字: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場地體育活動組織目 錄一、前言 1(一)選題緣由 1(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2(三)文獻綜述 2(四)研究對象與方法 4二、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基本現狀 5(一)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場地狀況 5
  • 區實驗幼兒園:家園攜手 助力成長
    本網訊(通訊員 陳路瑤)為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為了師幼之間更快熟悉,入園之際,鼎城區實驗幼兒園於2020年8月29日至30日,分別舉行了家長訪談活動和小班新生家長見面會。訪談活動的形式,是教師電話邀約家長分時間段帶領孩子來園與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通過訪談,教師初步了解了孩子及家長,家長也明白了自己需要配合的工作,孩子們也提前熟悉了班級環境與老師。
  • 「『爸』氣十足」樂山機關幼兒園雪杉園加強家園合作
    中國網1月8日訊(張英)為提高幼兒對籃球的興趣,更進一步地建立濃厚的親子感情,加強家園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近日,樂山市機關幼兒園雪杉園迎來了「爸」氣十足親子籃球活動,爸爸的參與讓幼兒園更加的熱鬧。 活動中,小班組、中班組和大班組爸爸代表隊分別展開激烈角逐,大家實力相當,比賽異常精彩、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