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不哄有什麼後果?超過這一時長最傷大腦,尤其半歲以內的娃

2020-10-30 糖果媽媽

在寶寶不會運用語言、手勢、表情與外界交流時,哭鬧就是寶寶表達需求的唯一手段。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什麼時間段的小嬰兒最不好哄?恐怕所有媽媽的答案都是從出生之後的這段時間,是寶寶最「折磨人」的時候,通常到了半歲、一歲左右,才能聽懂一些指令。

在此之前,寶寶餓了會哭、尿了會哭、不開心會哭,哭就是他們掌握的唯一一種表達方式。有些父母被寶寶折磨得不行,心中常常冒出一個想法:反正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放著讓他哭可以嗎?

嬰兒真的哭不壞?作為媽媽怎麼忍心

小柔因為帶寶寶,每天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儘管有媽媽來幫忙,可是好幾個大人圍著這一個孩子,仍然有些應付不過來。

都說寶寶長大一點會好帶,可是寶寶已經5個月了,仍和出生的時候一樣睡得黑白顛倒日夜不分,動不動就哇哇大哭,小柔接著就是一陣手忙腳亂。

看著小柔抱著孩子在地下來回走,媽媽自然也是心疼自己的女兒:「這孩子這麼不省事,都是你們慣的,就讓她哭,哭夠了不就好了?」

說著媽媽就把孩子放在小床上不管她,顯然是有讓她哭個夠的打算。但是寶寶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很快臉色就漲成了絳紫色,哭的聲音都變調了。

小柔趕緊抱孩子抱起來哄,心裡心疼得不行:「孩子這麼小,哭壞了怎麼辦?」媽媽對此卻不以為然,堅持認為孩子「哭不壞」。

孩子哭不哄有什麼後果?對孩子內心傷害是巨大的

那些有著「讓孩子一直哭吧,反正也哭不壞,哭累了就停下來了」的想法的人,放任孩子去哭,藉此希望達到讓孩子止哭的目的,顯然是行不通的。

哭是嬰兒掌握的最直接有效的表達方式,希望孩子不哭,實際上就和希望一個成年人不說話一樣,你覺得這可能嗎?許多爸媽頭痛的是「怎麼又哭了」,而不是「孩子為什麼哭」。

科學家發現,幼年時哭泣通常被冷處理的孩子,普遍會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有的會變得粘人,而有的會變得孤僻。他們成年後會比普通得到關心的嬰兒出現情緒障礙的機率高。

成年人哭泣時,如果身邊最親近的人一直冷眼旁觀,對一個人的內心就已經是非常大的打擊。

寶寶將媽媽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如果自己尋求幫助的哭泣得不到回應,對孩子內心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六個月以下嬰兒,哭泣時長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嬰兒啼哭不止對孩子的不良影響除了可能造成心理傷害,更多的是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瑪戈特-桑德蘭專家認為,嬰兒因不適啼哭時,體內的壓力水平就會隨之升高,嬰兒長時間或頻繁處於較高的壓力水平中,就會引起腦細胞死亡。

六個月以下的孩子只是在用哭聲表達情緒或訴求,不存在用哭聲威脅人的想法,此時的他只是一個需要父母協助才能完成生理活動的小娃娃。

適當的哭泣確實能幫助寶寶緩解情緒,但如果寶寶的生理需求未得到滿足,哭泣行為通常不會自覺停止哭泣。

嬰兒長期哭泣,很有可能因大聲嘶喊導致聲帶受損,而哭泣時哽咽、閉氣、抽搐極易引起大腦缺氧。

美國醫生皮尼羅普·林奇認為,當孩子哭鬧不止時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有效安撫,儘管會因疲累停下來,但負面情緒對大腦的影響卻十分明顯。如果孩子大哭時間超過20分鐘,大腦就會受到損害。

延伸閱讀:解讀寶寶不同哭聲,更好地了解嬰兒「語言」

▼哼哼唧唧纏綿不斷地哭:結合時間判斷,有可能是餓了;
▼突然爆發的劇烈哭:可能是哪裡不舒服,結合其他症狀判斷是否存在發燒、腹痛;

▼搖頭晃腦、揉眼打哈氣、煩躁哭:可能是困了;
▼扭來扭去地哭:可能是尿不溼滿了。

糖果媽媽叮囑:減少孩子哭鬧次數的有效方法,是及早建立睡眠及餵奶規律,這樣更便於了解嬰兒需求。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這樣的哄娃睡覺的方式最傷寶寶大腦,很多的父母還在這樣做
    一個新生寶寶的到來整個家庭都非常的開心,希望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面臨帶娃這過程卻十分的艱辛,尤其是新手爸媽,寶寶總是活力四射到了很晚還不想睡覺,但是爸媽已經精疲力盡,這時候為了讓寶寶快速入睡就會想很多的方法,這其中最有效也是最常見的就是搖晃寶寶入睡,事實證明寶寶入確實很快,殊不知這樣哄睡寶寶危害極大
  • 哄孩子睡覺太難,「搖晃哄睡」輕鬆省事?對大腦的傷害不容忽視
    "寶寶睡眠"經常佔據新手父母帶娃難題榜單No.1,孩子白天睡得香,一到晚上就和爹媽大眼瞪小眼,時間長了確實令人頭疼。好多寶媽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都是把孩子抱在懷裡一邊搖晃,一邊輕聲哄著,希望孩子能早點進入夢鄉。用這種搖晃哄睡方式的父母特別多,因為這個方式既輕鬆又省事,對付正在哭鬧的孩子真的很管用,一把他們抱在懷裡晃幾下就安靜了。
  • 哄孩子睡覺太難,"搖晃哄睡"輕鬆省事?對大腦的傷害不容忽視
    "寶寶睡眠"經常佔據新手父母帶娃難題榜單No.1,孩子白天睡得香,一到晚上就和爹媽大眼瞪小眼,時間長了確實令人頭疼。好多寶媽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都是把孩子抱在懷裡一邊搖晃,一邊輕聲哄著,希望孩子能早點進入夢鄉。用這種搖晃哄睡方式的父母特別多,因為這個方式既輕鬆又省事,對付正在哭鬧的孩子真的很管用,一把他們抱在懷裡晃幾下就安靜了。
  • 等寶寶自己哭累?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極易損傷
    哭是人類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特別是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哭是他們最基本的表達方式之一。很多父母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況,越哄孩子,孩子哭的越兇。孩子大哭不止,哄不哄?關於孩子哭會有什麼影響,英國的一位博士研究出這樣的一個結果。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
  • 三種錯誤哄娃方式對寶寶大腦有傷害,掌握這三點,娃睡得好身體棒
    家有萌娃是一件歡樂的事情,但是對於這些新手父母而言,哄娃睡覺著實是一大難題。為了哄家裡的這個寶寶睡覺,這些父母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是卻沒想到那些錯誤的哄娃方式,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以及大腦發育帶來很多潛在的傷害。
  • 只要孩子未滿一歲,夜裡哄睡就別用這招,影響睡眠還傷大腦
    導讀:只要孩子未滿一歲,夜裡哄睡就別用這招,影響睡眠還傷大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只要孩子未滿一歲,夜裡哄睡就別用這招,影響睡眠還傷大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哄寶寶睡覺的五大「陋習」,容易傷到娃大腦,新手父母需注意
    哄寶寶睡覺的五大「陋習」,容易傷到娃大腦關於哄嬰幼兒睡覺這件事,很多父母都認為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用錯誤的方式去哄孩子睡覺,不僅不會幫助到他們,還容易傷害到娃的大腦,因此,新手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大哄寶寶睡覺的「陋習」,不要觸犯。1.
  • 你還在用搖晃寶寶哄娃麼?快停下!後果很嚴重哦
    但是不是每個娃都是聽話的哦。有的寶寶在剛出生時,相當折磨人:要麼不睡覺,要麼整天哭鬧。所以,有些新手爸媽會在哄娃時抱起來搖晃。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搖晃哄娃,千萬要不得!各位爸媽們都長點心,不管是搖晃哄孩子入睡還是和寶寶玩,這些都是很不好的做法。甚至還有坊間的一些流傳:說什麼寶寶聰明全靠晃?簡直就是一派胡言。寶寶哭得越厲害,大人就搖晃得越猛烈,這是一種本能反應,以為晃晃寶寶就安靜了或睡著了。
  • 寶寶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娃
    小徐想著哭一下也沒什麼,一會孩子哭累了,自然就停了。但是讓小徐沒想到的是,寶寶竟然哭著哭著就吐了,這可嚇壞了小徐,這怎麼還能哭「吐」?關於孩子哭會有什麼影響,英國的一位博士研究出這樣的一個結果。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這位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
  • 你用什麼方式哄孩子睡覺?「搖晃著哄睡」傷大腦,這三種方式更好
    導讀:你用什麼方式哄孩子睡覺?「搖晃著哄睡」傷大腦,這三種方式更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用什麼方式哄孩子睡覺?「搖晃著哄睡」傷大腦,這三種方式更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哄孩子睡覺太難了?寶媽可以試試這7個妙招,讓娃一覺睡到天亮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新手爸媽肯定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如果睡不好覺,那麼基本上全家都得跟著「遭殃」,偶爾一兩次還好,可如果時間久了,甚至長期如此,那可真是誰也扛不住。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簡單快速的哄娃入睡呢?當然有,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
  • 哄孩子睡覺太難了?寶媽可以試試這7個妙招,讓娃一覺睡到天亮
    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簡單快速的哄娃入睡呢?當然有,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給娃準備個舒適的襁褓用襁褓給娃包好。這樣可以模仿出子宮裡的狀態,非常適合出生不久的寶寶,這會讓娃感到很安心,自然也會容易入睡了。輕拍哄睡也非常實用這也是一種非常常見又實用的哄睡方式,抱著寶寶輕輕的拍一拍、搖一搖,讓娃感覺到舒適,孩子就能夠輕鬆的入睡了。但有一點要非常注意,一定不要大力搖晃孩子,尤其是6個月內的寶寶,一旦搖晃過頭了,反而會讓孩子受傷,嚴重的可能傷及大腦,導致大腦發育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 哄娃入睡哄到懷疑人生,看完這篇拯救你
    更少不了哄娃入睡到懷疑人生的階段……前段時間,跟朋友聊著娃的問題,她又提起最讓她崩潰和頭疼的一個——娃的睡眠習慣太太太差了!總是晚上熬到11點還不睡,早上經常是10點多了還沒起,早餐基本是直接跳過,直接奔中飯,一天吃兩頓就能養活,生物鐘已經亂得不行。
  • 這樣哄孩子睡覺,雖然有效但很傷孩子的大腦,看看你做過沒有?
    後來老公看電視上,別人抱著孩子搖晃幾下,哼幾句兒歌,寶寶就會快速進入夢鄉。這貨瞬間開啟狂搖模式,還別說這電視沒白看,效果那是槓槓的。第二天,妹紙在辦公室裡好一頓誇讚老公,有育兒經驗的同事忍不住說了句「這樣是在害孩子,你還在這裡逞能!」妹紙的臉瞬間就白了,尷尬的不能行。其實很多人在哄孩子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採用搖晃的方式。本來這是無可厚非,甚至有效的。
  • 搖晃著哄娃睡覺,父母感覺很輕鬆,潛在的傷害你想像不到
    家裡有一個難哄的娃,對於父母而言,著實是一件頭疼的事。尤其在夜晚哄睡環節,那是一個熬心熬力,寶媽寶爸已經瞌睡連天,這個「活寶」鬧騰娃卻是精力十足。為了哄睡,父母已經使出渾身解數,十八般武藝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個時候,很多家長會採用最常見的一種哄睡方式,搖晃哄睡。很多父母都採取過這種哄娃方式,殊不知搖晃哄睡有危險。
  • 哄娃入睡基本靠吼?網友:這三招確實有效,屢試不爽
    每一位溫柔如水的媽媽都有那麼幾次暴跳如雷的抓狂經歷,逼迫孩子入睡最後只能靠吼,結果孩子哭,媽媽生悶氣,一邊抓狂一邊看著時針走向還要深吸一口氣繼續哄娃睡!家有「睡渣」的媽媽,學會這三招,哄娃睡不再靠吼21:00-1:00,5:00-7:00,是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段,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此階段孩子必須是深度睡眠,對大多數家庭很難做到8:30之前睡覺,那家長們就儘量保持9:00入睡,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以及大腦成長的影響都是不可小覷的
  • 寶寶過了這個月還不戒夜奶,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還會長不高
    有孩子的媽媽都知道,一歲以內的寶寶很多都會在半夜哭醒過來,有吃夜奶的習慣,有些一夜甚至要吃三四次,這對媽媽的精力是一個挑戰,所以帶娃的媽都比較疲憊,躺下就能睡著。其實,吃夜奶不僅折磨大人,對一定月齡的寶寶也是有弊端的,醫生建議六個月開始就要嘗試戒夜奶了,一歲以前就要戒掉,不然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 錯誤哄娃方式致嬰兒腦癱?兒科醫生:這種哄娃方式,父母該停停了
    有時候孩子哭鬧起來,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麼,乾脆就會直接給娃哄睡,希望孩子睡著之後就不要鬧了。小盧一家人都崩潰了,醫生說婆婆哄睡方式有問題,晃動幅度太大傷到了孩子的腦組織。婆婆非常後悔。搖晃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 你用什麼方式哄孩子睡覺?「搖晃哄睡」傷大腦,正確哄睡姿勢放送
    除了會誘發嬰兒搖晃綜合症以外,哄寶寶睡覺時常常搖晃,還會帶來這些不利的影響:壞處一、會讓寶寶產生依賴性如果家長總是習慣搖晃寶寶入睡,時間一長,他們可能就會對這種入睡方式形成過度的依賴,不搖晃就不能進入睡眠狀態。
  • 寶寶哭鬧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娃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孩子哭鬧一直都是家長最為心煩意亂的事情,有些家長是直接放任孩子哭,有些家長是努力哄孩子希望孩子不哭,甚至有些家長還會樂觀地想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的哭鬧是不能超過這個時間的,不然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寶寶哭鬧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