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放心房 過上好日子——防城區實施住房安全保障工程掃描

2020-12-22 廣西日報

本報記者 張冠年

■核心閱讀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環節,也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防城區是一個集「老、少、僑、邊、山、海」於一體的市轄區,2015年底共有43個貧困村、貧困人口5152戶2.23萬人,農村危房數量多、類型複雜,且實施住房安全保障工程成本高、難度大。

為幫助邊境地區農村貧困群眾實現住上安全舒適「放心房」的心願,2016年以來,防城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將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進行統籌整合,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為廣大群眾建設安居房,解決了3033戶貧困戶、1.25萬人的住房安全問題。據統計,這些年該區共投入住房安全保障資金2.32億元,實施貧困戶危舊房改造1851戶、7255人,易地扶貧搬遷共安置貧困戶1182戶5293人,確保轄區貧困群眾居者有其屋,努力做到不讓一戶農戶因住房問題在脫貧路上掉隊。

A 危房改造,貧困群眾住上放心房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7月8日,行走在中越邊境線上,看不盡景象更新,道不完滄桑巨變。

在防城區那良鎮裡麻村嶺排屯,35歲的鄭國保一家邊看電視,邊喝著熱氣騰騰的綠茶,偶爾幾句家長裡短,笑語不斷。

「以前做夢都沒想到能住上樓房。」鄭國保看著自家嶄新的房子,感慨萬千。

這是坐落在中越邊境線旁的小村莊,村子四面環山。滿眼的綠色讓人感覺盛夏的暑熱頓時消退幾分。鄭國保小時候父親過世,母親改嫁,他便與姐姐、弟弟相依為命。

「以前,我們姐弟三人一直生活在2間土木結構的房子裡。」憶起辛酸過往,鄭國保百感交集。他說,後來他結婚生子,一家六口還是擠在破舊不堪的泥坯房裡。「一遇上颳風下雨天氣,屋子就會漏水,全家人都擔心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會坍塌下來。」

直到去年3月,鄭國保家申請到了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在幫扶單位及幫扶幹部的合力幫助下,他家舊屋整體拆除後,重建一棟約120平方米的新房。今年3月,一家子順利搬進新家,徹底告別了危舊房。

「現在住房寬敞、明亮、舒適,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生活變了個樣!」鄭國保說。

鄭國保只是防城區實施住房安全保障工程的眾多受益者之一。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是當前脫貧攻堅的核心任務之一。「今年以來,我們以問題為導向,聚焦補齊住房安全短板,精準發力,整合力量,強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實現貧困戶不住危房的目標。」防城區委書記陸海濱說。

據統計,防城區今年初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10戶,目前已全部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2019年國家下達防城區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是226戶,所有工程已於今年5月8日前全部竣工。經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回頭看」排查,防城區共排查出今年新增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危房97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0戶,現已全部達到入住條件並已入住。

B 全面核查,確保不漏一戶一人

為了推進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實現所有貧困人口不住危房的目標,防城區按照零遺漏、全覆蓋的原則,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進行實地核查,全面摸清底數。

2019年6月,防城區對1186戶尚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2269戶未享受過危房改造補助的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住房鑑定核實,並聘請第三方對已脫貧貧困戶住房進行鑑定核實,並將核實為住房未保障的及時進行危房改造。今年3-4月,該區又組織38人分為4組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開展住房安全保障情況和住房安全鑑定結果實地核實,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同時,落實各項獎勵政策,實施差異化補助,按精準識別分數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補助資金實行3萬-3.5萬元6個檔次進行補助,並組建幫建施工隊,一對一包戶援建。今年5月以來,防城區調派300多名建築工人,支援各鄉鎮(街道)開展援建工作,同時落實了18家建築企業包戶援建,成效明顯。

那良鎮根據貧困戶意願,採取自建、統建、代建等方式來解決住房安全保障問題。為了加強施工力量,該鎮組織了8個代建單位,進行全天候施工趕進度、保質量。針對一些貧困戶家交通不便的情況,採取馬拉人推肩扛等方式,克服建築材料運輸問題。民生村駱炳倩等3戶貧困戶建房時,由於住房建址交通不便,運輸車無法進入,施工隊便用馬運輸建築材料;高林村鄧瑞業戶建房時,當地組織了10多人,採用人工挑料的方式解決材料運輸問題。

C 易地搬遷,搬出幸福新生活

沿著彎曲的水泥路,採訪車進入那良鎮那巴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記者見到一排排漂亮的「小別墅」。屋子全部為二層樓房,外牆立面統一粉刷為紅白相間的顏色,非常喜慶。說話間,車子便停到了村民李玉其家門口,此時,他正抱著孫子在小區裡散步。

李玉其家原本住在那巴村高匹組,那是海拔800多米高的瑤族小山寨,山村只有20多戶人家。「山上交通不便,用水用電困難,村民們住的都是低矮的小木房。」李玉其說,2018年11月,高匹組整村搬遷至安置點,告別了山裡的窮窩窩。

如今,新家敞亮,門前菜園屋後花園,讓這位曾經和貧困糾纏多年的老人笑得合不攏嘴。他的兒子在鎮上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他在家裡含飴弄孫,到了收穫季節就回老家收玉桂、八角和玉米,亦可補貼家用。他說:「在這住得真是舒服,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易地扶貧搬遷是困難群眾徹底告別窮窩窩,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為了幫助困難群眾徹底改變「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困境,防城區5年來共實施包括那裡蒙城區安置點、那良集鎮安置點在內的4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共安置貧困戶1182戶5293人。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要讓易地搬遷的貧困群眾定居下來,不僅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還要讓他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這些年,防城區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搬得進、住得下、穩得住、能致富」的後半篇文章,探索建立「企業+基地+合作社+扶貧搬遷戶」的產業模式,推進扶貧車間建設,在安置點附近打造一批扶貧微工廠,方便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目前,該區易地搬遷群眾共1182戶,其中有勞動能力的1155戶,已全部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

從防城區扶隆鎮北基村搬遷到河西那裡蒙安置點的寧桂梅不僅住進了新房,還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她在安置點的防城港山海邊服裝廠的扶貧車間工作,每個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與寧桂梅一起在的還有另外40多名員工,他們大多是那裡蒙安置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既能就業,又能照顧家庭,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舉多得。」寧桂梅說。

相關焦點

  • 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瑞金三戶貧困家庭的喬遷故事
    原標題: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瑞金三戶貧困家庭的喬遷故事 1000餘戶困難家庭喜獲保障性住房,沒能力建房的貧困群眾住進「夢想家園」,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戶抽到新家房號……瑞金市保障房、安置房陸續竣工,拿到鑰匙的貧困戶紛紛「拎包入住」。2月14日,記者來到瑞金,採訪了三位喜獲新居的貧困戶。
  • 全省192萬戶建檔立卡農戶住房安全得到全覆蓋保障
    記者1月13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以來,我省全面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農戶,緊緊圍繞「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對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深入開展全覆蓋評定
  • 連雲港安全飲水保障工程讓居民喝上放心水
    「十三五」期間,連雲港市水資源保障工程共完成投資約4.74億元。全市三縣三區實現飲用水源地一備一用。組織開展飲用水源地達標保護建設,劃定薔薇湖、碩項湖、西雙湖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實施沭新渠水源地保護區綜合整治、沭新渠(白塔引水閘至加壓泵站段)清淤、薔薇河治理、灌北乾渠拓浚等水源工程。
  • 2016年以來,貴州192萬戶建檔立卡農戶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1月13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以來,貴州全面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農戶,緊緊圍繞「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強化頂層設計、工作部署、政策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對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深入開展「全」覆蓋評定、「全」領域提質、「全」過程控制、
  • 167859人搬出窮窩過上好日子
    本報訊(記者潘文靜 實習生張嘉儀)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是很多貧困群眾的強烈期盼。按照今年實施計劃安排,今年底前全省「十三五」搬遷建設任務將全面完成。 低矮的土坯牆、糊著紙的木格窗、漏雨的破房頂……去年10月,雙腿殘疾的楊大姐從淶源縣深山區這樣的破舊房子中搬出,住進了縣城的安置區,平生第一次住上了有暖氣的房子。在距離安置區不到500米的地方,縣裡配套建設了產業園區。楊大姐給產業園區的沛福箱包加工廠打工,平生第一次打工賺錢。
  • 住進「暖心房」圓了「安居夢」——平順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綜述
    據統計,2016年以來,平順縣共爭取發放危房改造補助資金6119.3254萬元,實際完成危房改造任務4640戶,全縣178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摸排動員,讓村民搬出「憂心房」 「我有新房啦!」
  • 鹽城市制定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我市制定出臺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實施方案。該方案確定了到2025年全市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總體目標:市、縣兩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趨於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控制能力全面提升;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覆蓋率100%,校外供餐單位「明廚亮灶」覆蓋率100%;農村假冒偽劣、過期、變質食品得到有效治理;餐飲服務集中區、特大型餐飲服務企業、中央廚房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重點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實施率
  • 住進「暖心房」 圓了「安居夢」——山西省平順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據統計,2016年以來,平順縣共爭取發放危房改造補助資金6119.3254萬元,完成危房改造任務4640戶,全縣178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摸排動員,讓村民搬出「憂心房」「我有新房啦!」
  • 「動態」住進新房子、致富有路子、過上好日子——三臺:易地扶貧...
    近年來,三臺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舉措,按照「群眾自願、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原則,高標準編制易地扶貧搬遷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強力推動規劃落地落實,實現搬遷規劃與後續扶持、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三同步」,幫助貧困群眾住了新房、換了新業,改了舊習,特別從住房上實現了從貧困到小康的跨越。
  • 「泰山優居·房暖萬家」系列報導(一):住房優質化高質量發展撐起...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圓了我們一家人的安居夢,緩解了經濟壓力,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鞠芬說,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保障性住房是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政策性住房,被很多人理解為「邊緣地段、邊緣質量、邊緣價格」。
  • 關於印發2018年南寧市住房保障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南寧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各責任單位: 為加快推進確保完成自治區下達我市2018年住房保障各項目標任務,結合我市實際,我辦制訂了《2018年南寧市住房保障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防城區群眾載歌載舞慶脫貧感黨恩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翔 攝廣西新聞網防城港1月5日訊(通訊員 黃翔 盧婭 劉俊嬋)日前,防城港市防城區在那裡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開展「脫貧先鋒面對面」主題宣講示範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知黨恩、感黨恩、跟黨走,以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為起點,邁向全面小康美好新生活。
  • 貴州192萬戶建檔立卡農戶住進安全房
    1月13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以來,我省全面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農戶,緊緊圍繞「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強化頂層設計、工作部署、政策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對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深入開展
  • 烏蘭察布五保戶搬新家住新房過上好日子!
    「做夢也沒想到,老也老了還能住上新房。」烏蘭察布市涼城縣麥胡圖鎮古營窪村的五保戶李月河一邊拾掇著新裝修好的屋子,一邊高興的說。今年62歲的李月河一直獨自生活在一間他也記不清是什麼時候蓋好的土坯房裡。「原來的土坯房走風漏氣,下雨天還漏雨。」原本以為一輩子要住在這破土房裡的李月河,今年趕上了縣裡農村危房改造的好政策。
  • 構築防蟻屏障 保障住房安全
    截至今年12月,我中心共籤訂《新建房屋白蟻預防服務協議》36份,預防面積達240餘萬平方米,並嚴格根據工程進度開展實施新建白蟻預防,做到應防盡防,白蟻預防覆蓋率達到100%,有效控制了我市的白蟻危害。 同時白蟻防治中心還積極推行「主動服務、服務到位」原則,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意識,實行「上門熱情,有報必治,行動迅速,優質高效」的服務。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們搬出好日子 過上新生活丨錦屏縣河口鄉錦來...
    ……  如此一大堆問題接踵而至,比較擔憂的是我的幫扶對象吳禮清,因為他剛起了新房,心想搬遷拆房有些划不來。  領到新房鑰匙的那一天,吳禮清在電話那頭激動不已:「老覃,我家6口人住進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我這輩子知足了,謝謝你當時做通我的思想工作,否則我會後悔一輩子。」  後來,我每次與他電話交流和入戶走訪,他很是熱情和客氣,還經常打電話與我拉家常、吐心聲。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 購置型保障型住房限價申請資格表格式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保障性住房跟安置房有什麼區別 1、標bai準不同:安置房,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du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zhi遷住戶進dao行安置所建的。
  • 嘉祥縣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 保證居民喝上放心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濟寧報導  為保障群眾喝上安全清潔的放心水,近年來,嘉祥縣大力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將數億元資金「埋於地下」,新建5處水源,改造連通6大水廠,鋪設5000
  •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住房保障讓他們實現「住有所居」
    原標題:「十三五」我們的故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住房保障讓他們實現「住有所居」   租過隔板間、住過拆遷房,漂泊多年,是公租房,讓打工妹李雲峰在主城擁有了家;
  • 決戰決勝2020年終盤點特別報導|彭水織密農村群眾住房保障網
    脫貧攻堅戰以來,彭水緊盯目標、強化措施,層層布網全面實施危房改造,強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切實保障農村住房安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改」,建立一系列農村住房保障長效機制,實現了全縣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