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楊楊媽媽,今天我分享的話題是如何教孩子學會控制情緒,我作為一個母親,經常有這個方面的困擾,是不是挺多家長都有呢?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控制情緒和識別情緒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是正常的情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教會孩子控制情緒,用適當的方式去表達情緒呢?
1、做個好榜樣
你必須自己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一點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當你生氣不開心時,你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你就教會了孩子,這是處理情緒的方式。我們可以嘗試用合適的詞彙去跟孩子說,我感覺好不開心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處在什麼情緒中。
很多成年人其實都有「述情障礙」,意思就是不會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不管他是關心,著急,牽掛還是擔憂,他們唯一的表達方法就是發火生氣,這個是非常不好的榜樣。
2、讓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
孩子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會有助於他們理解他人的情緒。父母可以在給孩子繪本的時候,指著書中的人物去問孩子,你覺得他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呢?你覺得他現在是什麼樣的感受呢?運用書裡的人物讓孩子去嘗試識別情緒,認知到情緒,我們要學會用合適的方式去控制情緒表達情緒。
3、儘量用一些開放式的語言來跟孩子溝通
儘量用開放式的語言跟孩子溝通,而不是封閉式的語言來表達,封閉式的語言如「這是糟糕的行為,這是壞行為,這是壞表現,這是好的表現」,開放式的語言如「這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表現,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表現」,「我不希望現在你對我使用大喊大叫的方法來溝通,我希望我們可以冷靜地來對話,你可以告訴我你現在很不開心,而不是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讓別人也感覺到很糟糕」。
4、讓孩子明白情緒沒有對與錯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不管你擁有什麼樣的情緒,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樣的心情就都沒有錯,因為有什麼樣的情緒都不是錯誤的,你應該學會的是面對情緒,而不是評判情緒的對錯。可以跟孩子聊一下,「當你的好朋友跟你吵架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呢?你感覺想做什麼呢?好朋友又是一個什麼感覺呢?」,我們通過聊天,讓孩子識別情緒,也讓孩子明白,還有另一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5、擁有跟孩子共情的能力
父母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一定要學會擁有跟孩子共情的能力,他只有體會到被理解他才能冷靜下來,他才能嘗試去理解別人。在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你告訴他冷靜,他是聽不進去的,他的大腦也在一個崩潰的狀態,這個時候共情就非常重要,讓他感受到被理解,他的情緒是有人懂的,他才有可能去冷靜下來,去體會到別人的感受,也去理解別人,所以你可以嘗試跟他說「,我知道你現在感覺非常生氣,這太難過了對吧」,讓他感覺到媽媽懂我,媽媽知道我現在不開心了,包括大人也是一樣的,我們很多時候發牢騷生氣也是希望能夠被理解,而不是希望有一個人去幫我們解決問題,我們只是想要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