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便知健康 從大便就能看孩子身體疾病

2020-12-20 中國教育在線

  導語:不用說各位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寶寶的健康了。但是寶寶還很小,他不懂得用言語去表示自己的不適,但是他卻能夠在他日常種給你種種的表示,例如排出來的便便。便便的顏色、大小、形狀無不是寶寶給媽媽最直接的信息。
  有的父母因為怕髒,所以,寶寶拉了大便以後就匆匆忙忙的衝洗,卻不去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或者是形狀等。有的父母雖然知道看寶寶的便便檢測寶寶的健康是非常重要,但是卻不知到寶寶拉出的大便代表著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媽媽們奉上超詳細的講解。

  一、不同月齡段的便便

  1、新生兒期:墨綠色

  估計寶寶來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沒少嚇著父母,墨綠墨綠的一大堆,嚇得爸爸們跑去叫醫生。剛生下來的寶寶,即使沒吃一點東西,出生後6-12小時也會拉出墨綠色胎便。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必須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乾淨,一般需要延續2-3天,每天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寶寶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很難洗淨,有經驗的老人會告訴寶寶的父母,頭幾天一定要包紙尿褲而不是尿布。

  小編提醒:胎便並不是壞「臭臭」,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寶寶進食延遲有關。

  2、母乳餵養期:金黃色

  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均勻如軟膏狀,且無臭味,大便次數偏多,一般每天2-4次為正常,有的可稍多1-2次,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用牛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喝配方奶的寶寶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粉中含有鐵質等營養元素,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這情形是正常的。

  混合餵養的小寶寶,大便與餵牛奶的寶寶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大便性狀接近於成人,每日一次。

  嬰寶寶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寶寶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3、吃輔食以後的便便:顏色較暗

  寶寶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

  小編提醒:這也不算是壞「臭臭」,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大便會較蓬鬆。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寶寶,因為蛋白質消化使然,大便就會比較臭。

相關焦點

  • 看大便知身體健康!辨別這些現象,或預示不同疾病的情況
    人類每天需要大量食物提供營養,以此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而進入人體的食物並不會被完全消化,多餘的食物殘渣經過腸道變成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大便就是毫無用處的「垃圾」!殊不知,大便同樣能反映出身體健康狀況!雖然腸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但同樣需要其他器官來輔助幫忙,比如肝臟分泌的膽汁、胰腺分泌出的消化酶,都參與到了腸道的消化工作中。
  • 看大便知健康!經常拉出黑便,是體內有毒素嗎?醫生:警惕2種病
    大便是健康的報警器,每天排便後回頭看一眼,或許就能及時的發現身體的狀態是否良好。正常的大便顏色形狀多是圓柱狀呈現淡黃色或暗黃色的,要是便便出現了異常的顏色,可能就是在暗示生病了,尤其是出現黑便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警惕,否則疾病發展到後期,治療起來就棘手了。
  • 大便粘在馬桶上衝不乾淨?疾病始於腸道,健不健康一看「便」知
    很多人在看病的時候,醫生會問:大便是否正常?便便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每天多少次?大便常被作為判斷病人的健康狀況,病因與是否嚴重,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人有兩個症狀被我們所忽視:便秘,失眠。但凡有病的前期都會出現這兩個症狀之一,或都有。
  • 看大便知身體健康!辨別這5種現象,或預示不同疾病的情況
    人類每天需要大量食物提供營養,以此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 而進入人體的食物並不會被完全消化,多餘的食物殘渣經過腸道變成糞便排出體外, 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大便就是毫無用處的「垃圾」!
  • 從大便的顏色看健康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身體每天進入的細菌等也變得混雜起來。這就導致了我們的身體受到了很多的威脅,那麼我們可以從排洩物看出身體的健康哦,那怎樣從便便看出身體健康與否呢?怎樣從便便形狀、顏色等看出來呢?大便黑色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拉這種大便一定要警惕!
    自從當媽後,簡直為孩子的吃喝拉撒哦操碎了心。就連大便也不放過,孩子每次大便後都要看一看,聞一聞,唯恐發現不正常的信號!絕不是誇張!小編也為人母,特別了解當媽的這種心理,也經常在育果醫生的微信群內看到各位新媽媽對於寶寶大便問題的疑惑,每天各種關於寶寶便便的問題接踵而來。從上面媽媽們的困惑中可以發現,媽媽們對於寶寶大便的重視。其實,孩子的大小便就像一張「健康晴雨表」,既能反映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又能提供某些疾病的重要信息。
  • 大便看健康:大便顏色不同,暗示不同的疾病,早發現早調理
    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大便就是身體代謝的廢物,對機體沒有任何益處。但殊不知,在醫療界大便素有「健康晴雨表」之稱,通過觀察大便的形狀、顏色等,就能初步判斷身體是否健康!正常情況下,大便顏色應該以黃褐色為主,如果近期大便突然有以下幾種異常顏色,當心就是疾病來報導的信號:1、大便呈紅色、有血液混合大便突然出現紅色,首先要排除飲食原因影響,比如一次性攝入了過多紅心火龍果、甜菜根等食物,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就會與殘渣混合,從而改變大便顏色。
  • 吃完豬血排出黑色大便,是身體在排毒?連續排出黑便,暗示什麼?
    多數人在排便後會下意識地看一眼大便,這個習慣說起來好像有點重口味,但確實個對健康有益的習慣,大便作為人體的代謝物,身體若出了什麼問題,大便會「告訴」你。大便的顏色是判斷身體健康的一條重要標準,正常情況下,大便的顏色是黃褐色的。
  • 從大便形狀看腸道健康:對照5個特點,排除疾病可能
    大便雖然是排洩物,人人談而厭之。但正是這不起眼的存在,往往更能反應出身體一些問題。如何從大便看健康?1997年,英國布裡斯託的兩位學者,西頓和路易斯率先發明了布裡斯託大便分類法。健康大便具備的5個特點:我們分析了大便的形狀以後,就可以進一步分析出大便與身體健康的關係。健康的糞便一般具有五種特點:首先是排便順暢速度快,沒有便秘阻隔,也不會有腹瀉的痛感。我們可以在平時觀察一下自己的排便速度。
  • 快看你尿液知疾病
    觀察尿液預報疾病人體是一部精密的儀器,當各器官功能運行平衡時,呈現出來的健康狀態就是精氣神充盈。相反功能失衡時身體也有很多表現,只是我們平時不留意或不知道而已。比如學會通過觀察尿液就可以判斷健康狀況簡單易學。小時候父親常給我講一些孝道的故事,目的讓我耳燻目染地掌握孝道文化。
  • 孩子是否健康,看舌便知,這招中醫相面術讓孩子少生病
    文|秘籍君在養孩子的過程中,我這個做母親的逐漸習得十八般武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給孩子相面和小兒推拿。這裡的相面你可不要誤解,我指的是中醫裡望聞問切中的「望」術。通過觀察孩子的面部尤其是舌頭,我能發現孩子的一些疾病苗頭,比如受寒了,上火了,積食了,及時採取措施,就能將一場將要到來的疾病撲滅。我將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所得,教給大家這招中醫「相面術」。望舌主要是觀舌質、舌苔和舌形。正常的舌頭為淡紅色、薄白苔。如果舌尖發紅,舌苔又比較厚膩或有剝落,則說明孩子的身體健康出了問題。一般早起或飯後一小時觀察到的舌苔比較準確。
  • 大便帶血疾病找上身,大便帶血是怎麼回事?
    大便帶血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症狀。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得多注意的,畢竟,擁有健康的身體是我們都渴望的嘛。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大便帶血的現象發生呢? 4、直腸病變 大便中往往混有膿血、黏液或腐臭的分泌物。直腸病變會使患者便意頻頻,到了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大便會變細,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
  • 從大便看健康:大便的不同顏色,或暗示了不同的問題,別忽視
    不知你在每次上完廁所之後,有沒有回頭看一眼的習慣?還是按下了衝水的按鈕就直接離開了?雖然大便這個話題有點「重口」,但是從大便上面也是能反映身體的健康程度的。你可知道,平時多留心觀察大便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或許就能夠規避掉一些風險的,別不相信,看完你就清楚了!
  • 看舌頭,知疾病?中醫:4種不同顏色的舌苔,或許是疾病「信號」
    什麼樣的舌苔才能顯示身體狀況的良好?其實很簡單,只要從舌頭的外觀還有靈活程度就能進行判斷,一般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舌頭的表面應該有一層淡淡的舌苔,這層舌苔是由胃氣所生,它的形成主要是在咀嚼、吞咽還有唾液一起作用下形成的,舌頭柔軟靈活。
  • 寶寶腸道健康,一看'便'知
    家長們只能通過觀察寶寶的行為動作和便便情況來判斷寶寶是否健康。其中,便便能夠真實反映出寶寶飲食和腸道的健康狀況,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 寶寶出生3-4小時內,會排出質地粘稠的胎便,顏色通常是墨綠色。● 寶寶出生2-4天內,便便會處於一個過渡期,顏色往往會轉化為深綠色或棕色。● 寶寶出生5-6天後,隨著餵養量的增加,寶寶開始排出正常的金黃或土黃色便便。
  • 大便的性狀、顏色,暗示身體的健康狀況,你知道嗎?
    那為什麼要問大便好不好呢?其實糞便就是判斷一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有經驗的醫生會根據糞便來判斷一個人到底健不健康,比如根據大便的性狀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 如果糞便太軟如水樣便就是腹瀉,拉肚子,一般是由細菌或者是病毒性感染、消化不良導致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去醫院做一個糞便常規去確定到底是怎麼回事。醫生還可以根據檢查結果確定到底使用哪種抗生素來緩解症狀。如果只是拉了一次就沒有其他問題,能自己緩解的話就不需要太過擔心了。
  • 經常大便次數多正常嗎?常見的大便異常的疾病有哪些?
    日前,一名40多歲的女子因近期大便次數增多,尤其在情緒緊張的情況,怎麼回事?大便的正常與否能直接或間接反映出身體的某些疾病,正常大便應是成形的香蕉便,色黃,每日一次或兩次。大便形、色、質改變都屬於異常。
  • 大便黏馬桶,是身體有問題了,警惕是4種疾病發出的信號!
    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已經被吸收完全後,其餘的食物殘渣也就變成了「廢物」,通過大便排出體外。不過,雖然對人體而言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但大便依舊能反應出體內的健康情況,比如大便粘馬桶就是異常信號。
  • 看臉色知健康 面色潮紅或是急性感染性疾病
    原標題:看臉色知健康 中醫診療講究「望、聞、問、切」,把視診放在了第一位。 有什麼疾病,老中醫可以「一望即知」,不少人覺得,這在神奇中透著點玄妙。實際上,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往往有著顯著的外在表現,經過醫學訓練並有長期臨床觀察經驗的中醫生,從臉色等外部症狀初步判斷病情,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 綠便?泡沫便?血便?你所關心的寶寶大便問題都在這裡了
    媽媽們為什麼關注寶寶大便? 在咱們傳統的育兒觀念裡,大便是寶寶身體情況的晴雨表。所以大部分媽媽都有觀察寶寶便便的習慣,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會湊近看,聞聞味道對不對,可能就差上手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