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你聽明白了沒?」
「聽明白了」
「聽明白了,事情做成這樣?」
工作中,你跟領導有過這樣的對話嗎?如果有,是不是因為在回答領導問題時產生的呢?為什麼領導不滿意,是故意在找你的麻煩嗎?
不管你事情做的有沒有達到領導的要求,在回答領導時,不想引起領導對你的不滿意,你最好學會兩看三說的技巧:
一看事情發展態勢
回答領導的問題前,先看清事情的發展態勢,別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小心你所做的成績付諸東流,被領導埋怨。
態勢搞清楚了,結合你所做的結果,讓領導挑不出毛病,回答領導時,就不會惹怒領導,成為領導攻擊的對象。
這叫有理有據,即使結果離領導想要的還有距離,但你能回答的滴水不漏,領導就沒有理由跟你過不去,死抓著你不放。
領導問什麼,你答什麼,看似是沒什麼問題。但卻極易激怒領導,特別是你還沒做出領導想要的結果時,他不生你的氣就不正常。
二看領導當時狀態
領導明顯是帶著情緒質問你,那你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該如何回答了。事情都是兩說,太直白,就容易出問題。
狀態決定心情,心情決定結果。本來你做的不夠好,還跟領導直來直去,那不是故意給自己找不痛快嘛,被領導懟,怨不得別人。
做錯了,或做的還不夠好時,委婉地回答領導,想辦法讓領導知道你的努力和付出,轉移領導在結果上的注意力,就能緩解領導的不滿意。
領導知道了你的盡力,在結果就不會那麼不依不饒,也會改變對你的看法。這不比一問一答式好嗎?
一說結果
是事情的結果,不是領導問你什麼,你就說什麼。學會轉移,別被領導牽著鼻子走,那樣不管你做的再怎麼好,也會被領導無視。
領導對事情的結果,都比較在乎。你從結果入手,能很好的改變局勢,由被動變主動,慢慢的在情緒上控制領導。
只要是對領導有利的結果,領導都會特別用心,特別支持。所以,你只要把結果講清楚,獲得領導的認可,就能化險為夷。
沒有了危險,下一步就是趁熱打鐵繼續優化結果,讓領導看到你說到做到的行動和結果,就會對你更加滿意了。
二說過程
結果不好時,委婉地跟領導說後,他還不滿意怎麼辦?那你就要想法從過程上找解決之法了,總之別讓領導覺得你沒把事情做好。
結果說明不了問題時,那就看過程。有什麼樣的過程,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與之對應。只要能從過程上證明你沒有偷懶,沒有辜負領導的信任,也能感動領導。
這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由來,不要刻意去顯擺苦勞,但結果不頂用時,讓領導看到你的苦勞,可以緩解領導對你的不滿。
你就不會被領導訓斥,惹領導不滿了。需要注意的一點時,在表苦勞的時候,還是要儘量承擔大部分責任的,這樣更能緩解領導的情緒。
三說方案
說完過程,仍然不能消除領導的不滿。那就及時說出你準備的方案吧,別再藏著掖著了。引起領導對方案的思考,就會減緩對你的不滿。
結果有偏差,過程有問題,就需要新的方案來解決。領導不允許問題滯留,這可能是他不滿情緒遲遲不下的根源。
先別考慮方案的對錯,當著領導的詢問,提出來。一可以緩解領導對問題的過度關注,二可以驗證方案的可行性,三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
這樣,回答領導轉變成跟領導探討方案的可行性,再有情緒,領導也不會小心眼地盯著你的問題,任問題越來越嚴重。
回答領導,避免一問一答式,通過兩看三說做好轉移的準備,領導對你不滿的情緒就能得以緩解,就不會被領導埋怨了。
這是匯報工作的一種方式,不局限於領導的詢問。你掌握了這個方式,工作遇到再大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下次面對領導關於工作的詢問,不要著急,想想兩看三說,什麼問題都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