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火火過年!這些僑鄉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2020-12-18 華龍網

中國僑網1月25日電 題:紅紅火火過年嘍!這些僑鄉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為迎接這個盛大的節日,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小僑今天帶你看看,這些僑鄉別具一格的春節習俗。

尾牙宴

閩南地區

尾牙宴是閩南地區的民俗。二月初二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

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乾、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裡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忙了一年,炊糕過年

浙江青田

進入臘月下旬,青田人便卷著袖子,碾糕粉、備蒸籠、劈柴禾,歡蹦亂跳的孩子走家串戶,不時回來報告各家的炊糕信息。

製作炊糕時,每一籠選用糯米20多斤,先浸泡一晝夜,漂清後碾成細末粉,再把糕粉倒進大木盆內,與紅糖粉、桔餅絲、桔皮絲、花生米、紅赤豆等配料攪拌均勻,加水揉得軟硬適中。

拌好的糕料全部裝入籠內後,面上用糖水抹平,講究的人家還取紅棗、桂花、芝麻等小料在糕面上擺成圖案,如「鳳採牡丹」、「龍鳳呈祥」,「恭喜發財」、「五穀豐登」等。糕蒸好後,色、香、味俱全,非常美觀。

跳火群

福建晉江

除夕夜有一項重要活動是晉江人少不了的,那就是「跳火群」。民間認為「大人跳入來,年年大發財。小孩跳出去,歡喜無憂慮……」寓意來年生活紅火,也有驅邪避災之意。

吃過年夜飯後,人們在庭院裡準備好用以點起火堆的草料—「春草」。點火燃燒後,由家中輩分最高的男丁帶頭最先跳過火堆,其他人按長幼順序跳過。跳過火堆,拾階而上,從正門進入「厝內」,一直走到神廳內的「天公燈」下,完成一趟。然後沿原路折回庭院裡的起點處,接著跳。

「跳火群」並不單是跳過一堆燃燒著的「火群」,有時人們還邊跳邊念著「閩南四句」。例如,跳入來,大發財;跳出去,好財氣;跳過東,吃袂(不會)空。

長輩幫晚輩「脫殼」

海南文昌

在大年初一,長輩會給晚輩發「壓歲錢」,希望子孫們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長輩還會按人數將每個放入2元錢的紅包放進一盒子裡,讓子孫們來「撿」,寓意子孫們來年常「撿到錢」(指好運常相伴)。

之後,長輩會將事先煮好並過了紅紙的紅雞蛋給晚輩「脫殼」。

「脫殼」的步驟是:長輩拿著紅雞蛋順晚輩的頭部、肩部順下搓揉直到腳部,嘴裡念著「從頭紅到腳、一年四季都平安、長得健健康康」,然後晚輩將雞蛋剝殼吃完。長輩說,「脫殼」為的是將舊的黴運,一切不好的事情統統「脫掉」,希望今後能越來越好。

拜年送大桔

潮汕地區

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係,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

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

(來源:中國僑網官方微信,作者:冉文娟,ID:qiaowangzhongguo)

相關焦點

  • 春節習俗知多少,你的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過大年。無論這一年多麼的辛苦,我們都願意放下所有,與一家人開心的過個快樂年。中國56個名族,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不同地域春節文化不同。以此篇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 春節過年,各地習俗您知道嗎?
    春節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最為看重的節日意味著團圓,意味著豐收,意味著新年的開始各地的春節習俗大同小異都講究的是紅紅火火,團團圓圓成方君帶您來了解一下各地的過年習俗北京過年習俗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擇公雞,燉好後把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這是象徵著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除夕晚上零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金元寶模型放在門外。而在在湘潭一帶古老而樸素的過年習俗。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論是農村或城鎮,到處可以看到舞龍燈。舞龍燈先要"接龍"。
  • 新鮮素材 | 你不知道的春節習俗,南北方過年差別大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春節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所以講究的習俗也特別多,這些習俗蘊含了我們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老禮兒,未來也將由孩子們身上傳承,因此,了解春節習俗是非常必要的。
  • 這些少人知道的春節習俗,刷新人們對過年的理解,最後一項很有趣
    春節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是團圓的日子。為了慶祝這一天,遠在他鄉的人們都會不辭辛苦儘量趕回家中和家人團聚過節。我們都知道這一天要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討紅包,但是還有很多習俗很少人知道哦。今天就來科普一下這些比較少人知道的春節習俗吧。
  • 【春節+】紅紅火火過大年!春節的這些習俗,你get了嗎?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符號,是延續數千年的傳統節日,傳統的節日習俗活動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讓我們一起探尋春節習俗,尋覓那讓人眷戀的年味吧~  春節是個團圓節,對中國人來說,承載著太多的東西。綿延至今,年俗早就成了一種無須解釋的文化,融入人們的血脈。即便背井離鄉多年,亦是魂牽夢縈。
  • 還有八天過年!傳統的年前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者:寶寶知道 微生活一點通再過八天,我們就將迎來農曆的新年啦!作為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悠長文明的國度,我們擁有著非常多的古老習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燒年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上墳走;三十晚上熬一宿…小編帶你漲知識啦!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各地春節習俗種類繁多,但這些習俗竟然很少有人知道!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接近尾聲,伴隨著它的結束我們鼓起勇氣迎來了新的一年,金豬年。給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諸事順利,喜樂安康。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下各地的春節習俗,領略一下我大中國各地風土人情。現在跟隨我的腳步看一看中國人的年是怎麼過的。很多外國朋友形容中國人的春節是宇宙第一的節日,聲勢浩大極其隆重。
  • 春節為什麼要發壓歲錢,過年掛燈籠與貼窗花的傳統習俗寓意
    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隨著中華文化傳承至今,其中蘊含著許多節日習俗,比如過年發壓歲錢、掛燈籠、貼窗花等習俗,又有什麼寓意呢?下面給大家解讀這些年俗。一、發壓歲錢發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與好運。
  • 童謠裡的這些春節習俗你都知道麼?原來個個有講究,不看不知道!
    聽到這首熟悉的童謠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你帶到了過年的氛圍裡了?是啊 ,還有幾天就是農曆的豬年了。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作為這個節日,到底有哪些習俗,各地又是怎麼來慶祝這個節日的呢?今天咱們就來細數一下,這首童謠裡的那些關於春節一些習俗「過了臘八就是年」中的這個臘八指的就是農曆的臘月初八,即臘八節。在中國,臘八節這天有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當然不同地區的習俗也有些不一樣的。那為什麼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呢?
  • 媽媽,你知道這些春節習俗嗎,講給孩子們聽聽吧~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尤其是春節。從臘月二十三起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是有講究的,如祭灶、打酒、剃頭……這些習俗相傳至今,你了解多少呢?今天,讓我們伴隨童謠和孩子一起重溫這些習俗吧~~「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做了這些才叫過年!湖南各地春節習俗大盤點,你還記得嗎?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後來,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然而過年,北國有北國的風俗。
  • 春節南北方習俗你了解多少?
    中國地域遼闊,南北相距數千公裡,因此對於春節的習俗也是大相逕庭,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南北方春節習俗到底有何區別?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聊天。時時刻,鞭炮齊響,開啟了辭舊迎新新篇章。
  • 過年啦!來看看春節都有哪些諺語習俗呢?
    二、過年諺語都有哪些呢:臘月二十三糖瓜沾;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很多地方有著吃糖瓜祭灶王爺的習俗。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稟報你家的情況,於是,家家戶戶都用糖瓜來祭灶王爺,讓他嘴裡甜甜蜜蜜上了天庭只說好話,以討來年越過越甜。
  • 春節旺財習俗有哪些?趕快記下了,沾沾財氣
    春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會隆重慶祝的一個節日,春節也就是中國年,象徵著團圓喜慶,在春節期間,有很多的習俗,這些習俗是從古流傳下來的,一代一代往下傳,至今我們都保持著很多習俗。過年就圖個喜慶,當然人們也會祈求來年諸事順心,財源廣心,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說一說春節期間都有哪些旺財習俗,從古流傳至今,不一定真的能招財,可是也不能不知道哦。春節旺財習俗有哪些?
  • 【文化常識】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那麼你了解春節嗎,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它有什麼傳說故事,春節的起源又是怎麼來的,這些你都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就跟你一起來認識我們的春節吧。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 春節習俗盤點,全國各地過年大不同,你所在的城市怎麼過年
    最會過的廣東潮汕新年潮汕地區的人們每年春節都會吃菜粿、腐圓、酵包、管煎、五果湯風,寓意著「生活甜美,源遠流長」。特別的是,在潮汕,每家每戶出門拜年前,都會帶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戶親戚,就要送上大橘,無論多少,一定要是複數,然後說一些祝福的話。
  • 《春節傳統習俗》作文400字,以春節為題的作文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裡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裡蘸了蘸,然後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伯父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
  • 貼春聯、放鞭炮...這些春節傳統習俗你知道用英語怎麼說嗎?
    ⊙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春節到啦!先祝大家新年快樂!你收到多少紅包了呢但即使是過年也不能夠耽誤學英語哦!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些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吧~past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貼春聯過年當然少不了貼春聯啦,春聯上的字句寄託了我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couplet /ˈkʌplɪts/ n.對聯,那「春聯」就是在對聯前面加上「春節」啦。
  • 這些看似平常的春節習俗,來歷個個不尋常,你知道幾個?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春節了,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曆法的元旦。在民間,我們又叫農曆新年、陰曆年,俗稱過年。為了慶祝中國這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節日,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民間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習俗。這些活動和習俗都以祭祀祖先、除舊布新、祈求豐年和迎接新福為主要內容。
  • 各國春節發紅包都有什麼習俗匯總 紅包應該給多少合適
    ­  各國友人發紅包 這些紅包可以有­  中國春節發紅包的習俗傳到海外,一些外國友人也坐不住了,參與到發紅包的活動中來。­  就在前幾天,南非開普敦市新上任的市長丹普拉圖,邀請200位華人參加市政府舉辦的「歡慶中國新年茶會」。這在開普敦歷史上,也在南非歷史上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