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平時主要是炒菜使用,但是除了炒菜,它還有很多使用小竅門,實用又方便!看看下面這些小竅門,有沒有你能用到的!
1.平時煮粥,都會遇到溢鍋的情況。煮粥前在鍋裡加點茶油,不僅煮出來的粥更加軟嫩可口,及時火大一點,也不容易溢鍋。
2.不管是生的或者煮熟的豬肝、羊肝,如果準備太多吃不完,可在表面塗抹一層豆油,然後再放入冰箱內保存,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的延長其保鮮時間。
3.夏天醬油開封後,容易壞,可以在醬油瓶中倒一點食用油,油浮在醬油上面,能隔絕空氣,抑制酵母白膜的生長,防止變質。
4.對於暫時用不到的皮鞋皮具,放起來前塗上一點豬油、生雞油或其它動物油,然後放在避光通風乾燥處,能保持皮鞋的柔軟。
5.煉好的葷油,保質期不長容易出現蛤喇味。存放前可以倒一些豆油在葷油表層,這樣能防止葷油過早的的氧化變質產生哈喇味。
6.吃不完的年糕,直接放冰箱存儲,時間長了會變幹變硬發黴變質。存儲前可以在年糕表面塗上一層花生油。
7.在下麵條前,先在開水裡滴幾滴食用油,再下麵條。這樣不僅能防止麵條粘連,而且還能避免溢鍋。
8.每次蒸饅頭,面發好後揉一塊豬油進去,再揉面做饅頭,這樣蒸好的饅頭不僅更白更香更鬆軟,還更有嚼勁兒。
9.煲湯時,沿著鍋口出刷一層食用油。可以防止湯沫溢出鍋外。
10.做菜餡的包子或者餃子時,菜切好後,先倒進適量食用油攪拌均勻,再加鹽和其他調料,這樣做出來的菜餡鮮嫩可口。因為菜先拌了油,被一層油膜包裹,遇鹽分就不易出水,口感更佳。
11.把菜油加熱,浸透木質菜飯,不僅可以防止木質變色,還能避免菜板長時間使用產生裂紋裂口。
12.蛋液分離後,把蛋黃浸在麻油裡保存,保鮮時間長達3天。
13.在生雞蛋蛋殼外塗抹一層茶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氣溫在25~32℃的情況下,雞蛋的保鮮期可長達三四十天。
14.做燜飯時,開煮前在鍋中加幾滴茶油,燜出的米飯不糊鍋,還更叫飽滿、香甜、有嚼勁兒。
15.用陳米燜飯,可先將陳米浸泡兩小時,撈出瀝乾,再放入鍋中。加適量的開水、1湯匙食油,攪拌均勻,用大火煮開後,轉為小火燜制,燜好後味道同新米一樣鮮香可口。
16.釘在木頭上的螺絲釘不好拔起,可以在釘口處滴一些些植物油,等油沿著釘扣滲進釘穴內後,再拔釘就比較容易了。
17.家裡的門用久了,開門關門時總會吱吱響,可以把油抹到合頁縫裡,開關門更加靈活,避免吱吱的噪音。
18.當生膠底皮鞋出現脫膠現象的時候,可脫膠的膠皮之間塗一些香油,固定壓合30分鐘左右,可以使脫膠的鞋底重新粘合。
19.煮熟的肉,趁熱澆一層熬好的豬油,能夠延長肉的表現時間。
20.牛肉要想炒得嫩,可以在先在切好的牛肉中倒進佐料,然後加幾勺油,醃製30分鐘再入鍋,大火快速煸炒,這樣炒出的牛肉多汁鮮嫩。
21.平時不小心燒傷燙傷,可以先塗抹一層茶油應急處理,也可以將雞蛋清和香油攪拌均勻塗抹在傷口處,能夠形成一層天然的保護膜,隔絕細菌侵入,同時還能消炎止痛。
22.寶寶紅屁股,可以在患處用棉籤沾山茶油輕輕塗抹,連續堅持幾天,保護寶寶皮膚。
23.洗頭髮時,在溫水中加幾滴茶油,輕輕按摩頭皮頭髮,可以使頭髮更加順滑。
24.出現聲帶疲勞、聲音嘶啞的情況,或者有慢性喉炎時,可以口服一勺香油。
25.如果平時不小心吞下了小的魚刺、棗核等硬物,可以喝一口香油,保護食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