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不應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騙人的?別說!知道影響你就會明白

2020-12-01 庭爸談育兒

對於大人們來說,童話都是騙人的,光良在《童話》裡唱出了大人們對童話的感受。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我們需要告訴孩子,童話都是騙人的嗎?

有一期《奇葩說》裡,爸爸媽媽有不同的看法。

媽媽直接告訴女兒,不要信童話,以免在現實中失望。

爸爸認為,應該在孩子幼小心靈中種下美好。那麼,你支持誰的看法呢?


保護孩子喜歡美好與善良的心,這一點遠比培養孩子遠離惡與壞更重要

孩子愛美好與善良,這是一種正能量,一個擁有正能量的人,他對生活與未來,都會充滿希望,希望之光會帶領孩子,走過成長的歷程,走向優秀。

如果在孩子童年時,就讓他看到生活中醜陋的一面,看到人性的惡,這個孩子對這個世界,會充滿厭惡與消極,這種惡,也會在孩子的內心生根發芽,並且讓孩子在未來碰到問題時,更容易傾向於用極端與消極的做法和心態來面對。

從小看到太多黑暗的孩子,他的內心容易被「黑化」,所以,我們為什麼非要告訴孩子童話是騙人的呢?


在孩子的世界裡,是二元的,也就是黑和白,好和壞,美與醜,這是孩子的特點。

孩子的童年,需要童話,因為童話會帶給孩子美的感受,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有很多很好的人。

但是,現實的世界裡,卻有很多對孩子有不好影響的事情,難道我們也不告訴孩子們嗎?

在孩子還不會真正的分辯這個世界的時候,請給孩子更多好的東西。

面對對孩子不好的影響,我們可以保護與引導,但不用刻意引導孩子,童話都是騙人的,你怎麼還相信?


這種做法,就像有人告訴你,還追劇啊,那些都是假的,編出來騙你的!你的感受如何?

或者有人告訴你,不要追這個星,他是有多壞,你真追了就太傻了。

記住,哪怕說的是真的,但你在憤怒的同時,對這個帶給你消息的人,會是什麼感受呢?

古時,有一種信息是傳令兵最怕帶的,如果他千裡迢迢,把戰敗的消息帶回國內,很大可能,這個傳令兵也會在收信人勃然大怒後,被殃及池魚而被處罰。

我們要做這種讓孩子夢想破滅的「傳令兵」嗎?


講述美好的童話,是爸爸媽媽帶給孩子的一份愛與溫暖

親子共讀時,不論我們讀什麼,傳遞給孩子的,都是帶著愛與溫度,就像是媽媽的懷抱一樣。

哪怕,包括了死亡。

記得在女兒4歲多時,有一天她問我,什麼是死亡?人為什麼會死呢?

她問媽媽,媽媽你會死嗎?死會痛嗎?

這個問題她問過幾次,於是我知道,她進入到了死亡敏感期了。

4-5歲時,孩子就會進入到蒙特梭利所說的兒童敏感期中的一個,死亡敏感期。

對死亡感到害怕、畏懼,是孩子心智發展的必經階段,如果父母避而不談,甚至是責怪的話,不利於孩子對生命有正確的認識。

那麼,要怎麼跟孩子講述一個這麼沉重的話題呢?

我給女兒一起讀了關於生命的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非常優美的內容,原來死亡並不可怕,我們害怕是因為沒有經歷過,當那片叫弗雷迪的葉子落下時,它感到了安祥、平和,死亡的感覺並不痛楚,那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來年,弗雷迪會以另外的形式回到我們身邊。

記得,讀完這本繪本,女兒大哭一場,我抱著她輕輕說,弗雷迪並不痛,它只是走了。

後來,在女兒地要求下,我們又讀了很多遍,她每次都會哭,但有一天,女兒不哭了,她說,弗雷迪一定不痛的,對嗎爸爸?

從此,對於死亡,女兒會坦然地去面對,這就是童話繪本所帶來的影響。

難道我們應該告訴她,死亡代表了離世,痛苦和不舍嗎?

有的人,成年後還會在童話裡感受那種溫暖

一位媽媽回想起自己是如何愛上一本繪本,進而愛上一隻小狐狸的。

她說到,過完寒假回到家,發現女兒臥室裡貼著好多小狐狸,它叫阿狸。

與女兒散步回來,在孩子強烈推薦下,媽媽有點無奈的打開了書,心裡想著的,還是新買的看了一半的小說。

可是,第一個故事《影子》就讓她沉迷了,那句子就像是說到了心坎裡:

「城堡裡藏著寂寞,寂寞在唱歌。旋律很熟悉,歌詞很模糊。」


在她的內心裡,似乎真的有某個熟悉又模糊不清的旋律響起。

「旅行總有終點,冬天總會過去,嘈雜總會變得平靜......」

這讓媽媽不禁問讀初中的女兒,這樣的句子,你看得懂嗎?

女兒的眼神與光亮,讓她看到了答案。


甚至,這本書還打開了母女兩人間的交流。

《我相信》中寫道:「我相信,媽媽的嘮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溫暖。」

女兒對她說出一句出乎意料的話:「媽媽,你一點也不嘮叨。」

由此,媽媽想到了很多。

還給了女兒一個非常睿智的回答「因為你不需要我的嘮叨啊。」

像這樣的話語,在阿狸的繪本裡,還有好多:

曾經,我們以為永遠不變的相守,卻在某一天,放手,任他遠遊。

寫到這裡,真想跟爸爸媽媽們說,給孩子們買一本阿狸這樣的繪本吧,不為別的,那是一份愛與溫暖。

讓這種溫暖與感受,帶給孩子。


寫在最後

童話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孩子在美好的童話裡愛上這個世界,愛身邊的人,這是我們想給予孩子的。


而世界的現實,不需要在孩子還小時,由我們來殘酷的打破這種美好。

可以讓孩子在成長中,自己去體會與感悟,當孩子具備了足夠的抵禦風險的能量時,他面對現實,也能微笑著面對,不懼怕不畏懼,這時候的現實,會讓孩子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所以,你還會告訴孩子,童話都是騙人的嗎?

相關焦點

  • 家長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騙人的?傅首爾告訴你,應該這樣說
    C說:聖誕節就是商家騙家長掏腰包的,應該告訴孩子了,童話都是騙人的。如今,社會上確實有一些聲音在呼籲讓孩子遠離「童話」。一些家長認為,公主、皇冠、漂亮的衣服這些東西會腐蝕孩子(尤其是女孩)的心靈;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童話會讓孩子固執地相信善良、相信惡有惡報,過於天真,將容易遭到現實不可避免的打擊。《奇葩說·第六季》第10期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
  • 有些「真相」別過早告訴孩子,你長大就會明白,是做父母的苦心
    這樣他們才會明白,即使父母離婚了,但是也不代表他們不愛自己,他們依然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換了個地方愛自己而已。死亡話題要不要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是如今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教育理念。對於孩子來說,別看他們年齡小,但是他們知道親生和非親生的概念,所以讓他們知道血緣真相之後,對他們的影響是需要一生去治癒的。還不如等到他們長大之後,理解了人類的情感並非只有血緣才能維持,這時告訴他們,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 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聰明的父母可以這樣做
    我說,你一直希望孩子愛看書,然後再賤兮兮地告訴他,故事裡說的都是假的,孩子凌亂了好伐?她回復我:看來還是讓孩子的那份小美好多保留幾年吧!最新一期的《奇葩說》話題在網上突然火了:「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看來「閒的」也不僅僅是我這位閨蜜,這還真是一個喜聞樂見的辯論話題。
  • 該告訴孩子聖誕老人是假的嗎?童話能開拓孩子認知發展,別忽視
    昨天瑤瑤媽媽正在和孩子看繪本,瑤瑤突然問:「媽媽,世界上真的有聖誕老人嗎?聖誕老人為什麼只在聖誕節出現呢?平時看不到呢?」瑤瑤媽媽頓時愣住了,她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的問題:如果說沒有,怕打破孩子的美好想像,如果說有,又感覺是在騙孩子。
  • 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傅首爾的這句話戳心了……
    「父母該不該告訴小朋友,童話都是假的?」這道奇葩說的新辯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網友都贊同反方的觀點:「我不會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童話陪伴著我一路走來,即使是虛構的,我也依然得到了精神的救贖。」「童話是假的,但其中的道理是真的,不告訴孩子是假的,他們長大後自己就懂了。」
  • 升學教育:你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每個人都喜歡一夜暴富的故事和無須努力就輕易獲得成功,但生活終歸不是童話,想像很美好的,現實卻永遠是殘酷的。雖然人生道路千萬條,但一定要相信學習才是相對容易成功的那條路。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裡選擇了安逸,別在該進行升學教育學習的歲月裡放棄了讀書。
  • 多年的童話故事,大家都被騙了?怪不得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之前有個很火的消息,一微博博主曾對童話故事《海的女兒》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難想像《海的女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美人魚為了一個只見過一面的男人,就選擇放棄自己最美好的東西,放棄自身最美好的東西為代價,甚至是就算變成人也要忍受直立行走的痛苦,只為換取一個連結局都不確定的愛情?
  • 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故事都是假的
    比如有一期辯題是《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故事都是假的》,我一開始就認為應該有策略地告訴孩子童話故事裡哪些部分是假的,雖然在聽神仙們打架的時候,會覺得他們好有道理,最後也是反方贏了,可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告訴孩子童話裡有些情節是虛構的,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 童話裡真的都是騙人的?
    著名歌手光良曾經演唱過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叫《童話》,裡面有一句歌詞廣為傳誦:「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不可能是你的王子。」對於成年人來說,生活中有太多的困難和挫折,滄桑和坎坷,不可能像童話裡寫的那樣美好溫馨,所以,什麼王子公主啊,大灰狼小狐狸啊都是編出來騙小孩子的。那麼,童話裡真的都是騙人的嗎?
  • 迪士尼公主的真實故事你知道嗎?睡美人毀三觀,童話都是騙人的
    迪士尼公主的真實故事你知道嗎?睡美人毀三觀,童話都是騙人的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百家號,關注次元喵,每日為您帶來優質的動漫資訊。現在的小孩子接觸童話故事,一般都是來自迪士尼的動畫片,但是很多已經成年了的人看了迪士尼公主的動畫之後,第一反應都是,這還是我們知道的童話故事中的公主嗎?迪士尼公主的真實故事已經被改編了不少,那麼現在又有多少小孩還知道迪士尼公主的真是故事呢?今天小編就來講講最開始的童話故事。
  • 這2點早點告訴孩子,別讓孩子生活在「童話」中,鍛鍊也很重要
    孩子始終覺得生活在童話中,他們並不知道長大後面所要面對的社會有多麼殘酷。所以,是時候攤牌了;告訴孩子,這世界並非都像童話故事那樣,讓他們早早的面對這一切,或許有利於他們的成長。而當孩子們面對這樣的情緒時,大多都會壓抑自己;而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不健康的,我們人類是有感情的群居動物,通過哭泣來抒發心中的苦悶是再正常不過的。作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不要壓抑自己,要懂得釋放情緒,並且也沒什麼好丟臉的;這樣孩子在面對不良的情緒時,就能夠更坦然的面對悲傷。
  • 你會告訴孩子童話故事是假的嗎?
    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受到自己女兒的啟發,發現了孩子在小時候常常有自己假象的同伴。她隨機選取了一些三四歲孩子及其父母,詢問他們關於假象同伴的詳細問題。她發現63%的孩子能夠生動地描繪他們頭腦中奇異的假想生物。更為關鍵地一點是:泰勒發現,即使那些擁有活潑而生動的假想同伴的孩子也很清楚地知道,這些夥伴都是想像出來的,就像他們知道現實與虛構的差異一樣。
  • 童話裡的故事不是騙人的,因為王爾德告訴了我
    童話裡的故事不是騙人的,而是告訴人們記住曾經的童真。成人世界的謊言和欺騙,利益和貪婪,每個人都忘記了曾經的自我,曾經的美好。馮唐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姑娘,我想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王爾德」。從小到大生命裡並不缺少疼痛與感動,而這些疼痛與感動,王爾德將它們巧妙地表達了出來。
  • 女兒夢想成為童話中的公主,家長是否該告訴她們童話是在騙人
    每個女孩都有成為公主的夢想,穿著漂亮的裙子,每天在華麗的宮殿開舞會,還有英俊的王子將來會娶自己。因為孩子很小且認知有限,所以她們對於公主的理解往往是停留在外表的層面。最後我這位朋友在煎熬中吃完飯最後默默的拉黑的相親女,心想能把婚姻看成財色交易,雖然現在好看,但實際上結婚以後用不了幾年她就得變黃臉婆,難怪三十多了還單著。通過這位朋友的相親經歷,實際上有過類似遭遇的男士我想應該不在少數。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人們變得越來越物質,也有些人會說是受如今不良綜藝以及不負責任的影視作品的影響,女人的價值觀越來越扭曲。
  • 該不該告訴孩子聖誕老人、灰姑娘是假的?孩子的認知發展於童話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隨著現實教育的興起,很多家長開始對童話抱有更加辯證的態度。類似這樣的問題肯定在不少家長心中出現過:我到底應不應該告訴孩子,聖誕老人、灰姑娘都是假呢?孩子3~4歲時想像力最為活躍,此時的他們即便聽再怎麼天馬行空的故事也能聽得津津入迷,哪怕過家家遊戲也能百玩不厭。不管家長告訴孩子真相的初衷是什麼,假如你是孩子,在抱有美好希冀的同時被父母告訴聖誕老人是假的,還能高興和想像得起來嗎?
  • 生活不是童話,請告訴孩子世界的真相,這是中小學生父母的必修課
    特別是後面幾句:「你必須轉發5個以上的群,如果不轉發,你的媽媽將在5天之內死去……」孩子處於深深的惶恐之中。她不知道該轉發到哪些群,但不轉發,又害怕發生可怕的後果。我告訴她,以後看到類似的信息直接不理睬就好,信息中編的那些事都是不可信的。我小時候,也收到過這樣的信息。那時候沒有微信,我們收到的是紙版的信件。信的內容有兩種。一種是說你要把信抄十遍,寄給十個朋友,多少天之後,你將收到多少禮物。另一種內容也是你要把信抄十遍,寄給十個朋友,如果不寄出,你的生活中將會發生怎樣怎樣的災難。以前的我也會照著抄寫並寄出一些信件。
  • 迪士尼的世紀騙局,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公主的故事不是原著
    不會辜負大家的喜歡~好了,閒話不多說,進入正題吧!迪士尼的世紀騙局,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公主的故事不是原著!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圖~一般來說我們小的時候看的迪士尼公主們的生活都是歷經波折之後的圓滿,跟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了!但是這幾個公主真正的故事不是這樣的,而是十分悲慘的,可以說是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一點都不假!
  • 孩子被打應不應該打回去?科學實驗給了答案,高情商的父母這麼做
    「打架」現狀在這個發帖的下面,有很多家長跟帖,都說自己的孩子都有過類似經歷:「我家孩子被欺負了,我就讓他打回去,我說別怕,打不過回家找你爸!」,不知道有什麼好了解的!」其實這是因為孩子之間的「欺負」、「打架」都遠沒有成人想像的那麼嚴重,他們有的時候或許只是想跟某個孩子交朋友或者想要得到某個東西不知道如何表達,所以選擇錯誤的方式去獲取。
  • 如何正確樹立孩子的三觀?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哪些道理
    我們都知道端正的三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當中也看到一個人三觀端正,會讓我們非常的佩服,也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三觀端正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會對他有著深遠的影響,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學習優秀,教育孩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孩子的三觀是需要父母去,從生活當中言傳身教來以身作則,影響自己孩子的,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孩子,三觀端正,首先父母要做到哪些呢?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哪些道理呢?
  • 戲精爸爸講童話故事,浮誇演技讓娃瞬間入戲,下一秒反應萌翻眾人
    而這其中最受孩子喜愛的要數童話故事了,因為在童話故事裡面:星星可以眨眼睛、小草樹木都有了生命力,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然而童話總歸是童話、故事總歸是故事,現實總是打破童話的殘忍,現實的世界裡面花草樹木都沒有生命力,也沒有辦法開口說話,灰姑娘也不可能嫁給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