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於灌湯包應該並不陌生吧,作為中國的一道非常著名的美食小吃,即便是傳出國門,也受到了許多外邦人的喜愛和熱切追捧,皮薄如紙,像水晶一樣有些剔透的外表,湯汁香濃,肉餡鮮嫩的內裡,趁熱咬上一口,味蕾跟大腦的雙重享受,讓人慾罷不能,恨不得一口一個,一次吃上一大籠。
但灌湯包雖多,正宗的卻沒有幾家,還不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還可以隨意調換各種內餡,豈不樂哉好了,廢話不多說,首先我們要準備以下幾種食材:牛筋兩大根、蔥白一段、生薑一塊、香葉、花椒、小茴香、八角、鹽適量,最後再準備四百克的中筋麵粉,這是大概能做三十幾個灌湯包的分量,如果要多做,可在此基礎上按比例增加。
鍋中加水,開大火,把水煮沸,期間把準備好的兩大根牛筋洗淨,用菜刀在案板上切成小塊狀,待鍋中水沸騰之後,把牛筋倒進去,煮兩分鐘左右,焯一下水,裝盤後瀝乾水分,鍋中飄有白色浮沫的熱水倒掉,洗一下鍋,重新加入清水燒沸,蔥白切段,姜切片,加上香葉,花椒,小茴香等大料,全部放入其中,牛筋也倒入其中,蓋鍋燜煮。
如果家裡有蒸汽鍋的話,可以用蒸汽鍋中小火壓煮一個半小時,這樣湯汁味道更濃,沒有就用鍋煮,時間到了之後,加入一勺鹽調味,取出牛筋湯一大碗,食材不管,等湯的溫度冷卻下一半後放入冰箱冷藏一個晚上,這個步驟可以提前一天做,第二天用中筋麵粉和面,加入七十度的熱水把麵粉混合成麵團。
這樣做出來的包子皮不容易破,調整熱水的量度,慢慢加入,確保麵團揉成的時候不會太過黏粘,剛好成團的程度便可以了,碗口封上保鮮膜或用蓋子蓋住,醒面二十分鐘,繼續揉成表面光滑細膩的麵團,大概揉上三四分鐘,時間久一點,最後做出來的包子皮表面就更晶瑩剔透。
揉好之後繼續醒面一個小時,開始準備餡料,在一口小奶鍋裡面加入一碗清水,開大火,一邊煮一邊往裡面加入花椒,小茴香各一克,八角一個,水開之後轉小火煮上五分鐘,時間到了後靜置放涼,準備三根大蔥,去掉葉子跟須的部分,只保留蔥白,先切絲,再切剁成沫,裝入乾淨的碗中,加入半勺鹽,一勺生薑泥。
用筷子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超市裡買點帶肥肉的牛肉一斤左右,買的時候讓老闆給你用機器打成餡泥狀,加入花椒粉跟白胡椒粉各一克,在碗中攪拌均勻,打入一顆蛋白,蛋黃不用,用漏鬥把調料水過濾進去,裡面的調料可以丟掉,順時針用小鏟子或者勺子按壓攪和,直到牛肉餡開始拉絲,黏在一起。
把調好的大蔥沫倒到牛肉餡裡,兩者混合均勻,可以帶上一次性手套直接揉捏,把昨天做好的牛筋湯從冰箱中取出來,這個時候的牛筋湯已經變成凝固狀態了,用小刀沿著邊緣劃一圈,倒在案板上,用菜刀切碎成丁,捧入到牛肉餡中,攪拌混合均勻,碗口封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包的時候再拿出來。
一小時後,面醒好了,把麵團拉扯成長條狀,用菜刀切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劑子,一個十八克,也就是一個蛋黃左右的分量,切好的劑子上面撒點麵粉防粘,用擀麵棍擀成一個個餃子皮狀的麵皮,外圍儘量擀薄一點,把冰箱中冷藏的餡料端出,一個麵皮兩小勺餡料,用大拇指跟食指交叉著捏褶子,往一個方向把一圈的褶子捏完。
捏到最後的時候包子的形狀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最後留下的那個小口不要封緊,因為包子蒸的時候會膨脹,留著一個出氣口蒸的時候就不會把包子皮漲破,蒸籠裡面貼上一層油紙,把做好的灌湯包放上去,中小火蒸上十分鐘,我們的灌湯包便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