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中式點心。其品種也比較多,有龍眼包、流沙包、小籠包等等,在眾多包子中小編最喜歡的便是灌湯小籠包了,它將吃麵、吃肉以及吃湯三位一體化。具有著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等特色,非常鮮嫩味香。此外,灌湯包的歷史悠久,早在我國北宋市場上便已有售賣了。小編平時也會自己在家中做點灌湯包來食用,可味道總差那麼點兒意思。前不久,營養師大喬來家中做客,給小編分享到了一款灌湯包的正宗做法,非常香,小編吃了20多年灌湯包,這次才知道最正宗的做法,難怪之前做的皮破不香。下面小編就將這灌湯包的具體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寶寶們快快收藏起來吧!
灌湯小籠包
By 非兒愛美食
配料:
豬肉 300克、蔥姜料水 適量、精鹽 5克、白糖 8克、雞精 4克、醬油 12克、胡椒粉 1勺、花椒油 適量、豬皮凍 200克、豬油 1勺、中筋麵粉 300克、溫水 160克
烹飪步驟:
1.麵包桶中放溫水
2.加中筋麵粉
3、開始揉面,成團即可,大概5-6分鐘,桶上面蓋上溼布
4.蔥段拍扁、薑片、八角、花椒一起放鍋中加水煮開,倒在盆中晾涼,過濾出料水備用
5.豬肉餡加鹽、糖、雞精、醬油、胡椒粉、花椒油拌勻,分次加料水順時針攪拌,至粘稠狀加花椒油拌勻
6.豬皮凍切小丁,加豬油拌勻
7.肉餡和皮凍一起拌勻,餡就準備好了
8.麵團醒好之後,繼續揉面程序3-5分鐘,至表面光滑即可
9.放面板上搓長,揪成10克一個的劑子,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太陽皮,放上餡料
10.包成包子放在鋪了籠屜紙的籠屜中
11.開火,水開後再蒸10分鐘即可
烹飪小貼士:
1、包包子的時候,用左手拿起包子皮,向中心位置填入餡料後,右手拇指在內食指位置處在外捏住邊緣包子皮,並向上提一下,這樣能夠使包子的紋路更加清晰;2、用拇指以及食指捏住邊緣並向前方推一下,這樣在包子皮的邊緣便會出現褶兜了。將褶兜捏緊,這樣一個花褶就完成了,然後再重複進行,捏完一圈花褶後,將第一個和最後一個花褶重合捏在一起,這樣就包成一個包子了;3、包子在蒸熟後不要立即打開蓋子,要在關火之後再燜一會,這樣能夠避免包子回縮。
各位寶寶們都喜歡吃哪些中式點心呢?
喜歡美食傑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