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素食有兩大種類 你更喜歡哪一種?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一大特色就是素食文化。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及當代高僧大德也對漢傳佛教僧侶也要求「僧衣、獨身、素食」,將素食文化定格為漢傳佛教僧侶的基本行為標準之一。寺院裡嚴格要求素食,連蛋類也不會在齋堂裡出現。叢林裡專門設置了「典座」一職,專司僧人素食的營養調理與搭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仿葷素食」也出現在了餐桌上。太倉同覺寺方丈曙提法師做客《師父來了》時,談到仿葷素食的問題。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無錫靈山蔬食館提供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

從我們出家人本身來說,每天一日三餐不需要那麼多花樣,而且很多真正學佛的居士,在飲食上,也是比較淡泊的。

但是佛法不僅僅是自己修持,還要影響到更多的眾生,度眾生一定少不了方便。人們為了吃是絞盡腦汁、想盡辦法。

我們喜歡的也許並不是肉本身,我們喜歡的是自己喜歡的味道,我們眾生的習氣就是貪著其味。因此,為了接引眾生,很多素食館做仿葷素食,就是為了給斷不了肉的人吃的。

你喜歡吃肉,特別是現在的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導致魚肉不健康,但是到了素菜館,味道一樣,但是吃了之後沒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人們對仿葷素食好樂,可能就會慢慢斷掉吃肉的緣起。

素食有兩大種類:宮廷素食和田園素食,宮廷素食是我們仿製葷食,比如魚肉等,田園素食是指廟裡的素食,廟裡很簡單,青菜豆腐就好了。

最早的宮廷素食是從臺灣、上海興起來的,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裡面,它對素食的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廣作用,但是我們現在也發現一個問題,特別是大家所講的,你都吃素了,為什麼還要做魚、肉的樣子,但是不再像剛剛改革開放之初的時候,那麼有新鮮感了。

隨著物質的豐富,健康理念的普及,人們相對來說更喜歡原生態綠色的東西,這些仿葷素食在方向上,可能需要再去做一些改善。

同覺寺實際上早就不用這些所謂的仿葷素食,而用新鮮天然的蔬菜豆製品,把它做成新鮮美味的食物,從菜色到口味,都力求讓大家喜歡。吃素是簡單的形式,但是接引眾生,為了讓眾生走到佛法裡面來,仿葷素食又起到了一定的方便作用。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談到「信仰佛教」,很多人會聯想到「吃素」的問題,請問大師,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佛教提倡「素食」的意義為何?請大師開示。    答:許多人把素食視為信仰佛教的指標。其實,佛教最早從印度傳入中國時,並沒有規定僧人不許食肉。《大般涅槃經》裡,佛陀言:「食肉者,斷大慈種。」於是後人為了實踐慈悲精神,而倡導吃素。
  • 漫談佛教素食習俗
    佛教宣傳因果報應、生死輪迴,力戒殺生。由於教規教義的緣故,佛教徒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習俗。素食,民間俗稱「吃齋」,「素」是潔白、粗略之義,素食就是不雜魚肉滋味的食物。佛教許多經文中列有反對飲酒、吃肉、吃五辛(蔥、蒜、韭、興渠、薤)的條文。
  • 佛教素食的九大疑問?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獅虎熊豹屬於肉食,牛羊馬象屬於草食,人介於肉食、草食之間。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愍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沒有強烈的要求。   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 解密佛教素食的九大疑問
    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愍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沒有強烈的要求。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印度,鐵路餐廳皆以素食為主;在美國,有的鄉鎮不準葷食進入。這些國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場,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觀點倡導素食。
  • 種類繁多的蘭花,你喜歡哪一種?
    三明表情【種類繁多的蘭花,你喜歡哪一種?】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精品國蘭繁育中心。繁育中心探索出的「洗衣式」蘭花組培新模式,使母體受損程度大幅下降,切芽成功率由不足10%提升到80%左右。
  • 惟賢長老:佛教對中國素食傳統的深遠影響
    《楞伽經》中,佛告弟子大慧菩薩說: 一切肉有無量緣,菩薩於中當生悲憫不應啖食。我今為汝說其少分。大慧,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薩摩訶薩觀諸眾生同於己身,念肉皆從有命中來,云何而食?
  • 素食團體吃素和佛教的吃素有什麼不同?
    時下,吃素的人越來越多了,到並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多了,而是人們對每天的飲食更加關心了,到底怎麼吃才有營養、怎麼吃才健康?很多人把這種吃素也等同於佛教裡面的講的吃素。其實這樣的理解有點片面了。現在世界上有很多素食團體,他們沒有宗教信仰,他們吃素完全是為了身體健康,因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的身體構造更適合吃素這是有科學證明的,事實也印證了這個事實,很多西方國家也在推行素食。這些素食團體吃素和佛教的吃素是不是相同含義呢?如果有差異,那麼不同在哪裡呢?
  • 佛教飲食符號:素食與齋戒,漫談唐代佛教文化中的特殊元素
    在如今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素食的比例是相對比較少的,人們往往將素食當作一種飲食的調劑,偶爾才會去專門的素食餐廳中嘗試一次。然而,在唐代時,素食是許多普通百姓日常飲食中的一種常態。之所以如此,與佛教在唐代的巨大影響是分不開的。唐代的人們,無論是最高的統治者皇帝,還是普通的百姓,都常常食用素食和進行齋戒。
  • 又是一年賞月時,月餅種類那麼多,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佳節將至,身處異鄉的遊子,你會選擇回家團圓嗎?過中秋節時,最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除了團圓賞月,那就是品嘗月餅了,但是月餅種類那麼多,您會更喜歡哪一種呢?在編者老家來說的話,廣式月餅是我們最常見也是最常吃的月餅。
  • 闊腿褲的種類有很多,你最喜歡哪一種?
    可是為時已晚,當時闊腿褲就已經佔據了女性的大半個市場,街頭上經常會有成群結隊的女士身著闊腿褲,將女人曼妙的身姿展現得亭亭玉立。而到了今天,闊腿褲已經成為了每個女孩人手一件的時尚單品,甚至經常能在國內外各大秀場看到它們的身影。名模大表姐便是闊腿褲的忠實fans。
  • 素食文化:佛教的素食觀對於改善生態的巨大價值
    佛教第一戒律就是戒殺,要求佛教徒善待一切生命,培養慈悲為懷、報眾生恩以及普度眾生的情懷。素食就是實踐不殺生戒,以食用植物為主,不吃動物肉的飲食方式。《大乘入楞伽經》卷六說:「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楞伽經》云:「大慧,我未開許任何人食眾生肉,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大慧,出家眾不得食肉。」
  • 素食文化:無盡悲心永恆大愛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觀
    《楞伽經》雲∶「殺生食肉者斷大悲種。」佛教的持齋茹素,乃至護生放生,最主要是基於慈悲的精神,這正說明佛教是以最清淨的心靈,最徹底的方式來尊重眾生生命的表現。佛門以慈悲為懷,為長養學佛人的慈悲心,減少世間的暴戾氣氛,讓一切有情樂於親近、依附;為愛護眾生,尊重生命,讓所有眾生能身心安樂、無所怖畏,因此主張素食。
  • 中國大乘佛教僧人提倡素食的由來
    中國大乘佛教提倡素食的由來而素齋才是遠離葷腥的漢地佛教飲食傳統,它與素食的根本不同在於其中還有五辛的忌諱,五辛即:蔥、韭菜、大蒜,小蒜(一種類似韭菜的野生蒜,根莖均可食)、興渠(此物只有印度有,中國並無)。佛經中記載食用五辛的人常為龍天護法所嫌棄,會遠避之。出家人吃齋在佛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早期的佛教僧人三衣一缽,不起爐灶,以託缽乞食為生,別人布施什麼就接受什麼,所以只能隨緣。
  • 素食正成為一種國際潮流,慢慢改著吃素,你會發現身體的變化!
    素食正成為一種國際潮流。在經濟發達的歐洲、美國等地,素食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等級的判斷標誌。臺灣隨處可見素食餐廳;上海有100多家素食餐廳,幾年間增長了一倍多。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提到,中國如今素食人口已超過5000萬,且持持續上升之態。
  • 滷味肉食素食哪一樣是你比較喜歡的口味?今日分享的是滷味
    你們在逛街的時候通常喜歡吃什麼樣的主食?滷味肉食素食哪一樣是你比較喜歡的口味?我每次和朋友一起去逛街的時候大多數都會選擇滷味多一些,因為我覺得滷味的味道比較美味,想比肉食和素食而言,滷味少了肉食的油膩,也少了素食的清淡,對於一向就比較中庸的我,滷味是我喜歡的,所以,今日分享的也就是滷味。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經常吃的一些滷味,看看有沒有和你們的口味一樣的。
  • 素食的大利益及如何吃好素食—自在農夫
    關於素食的利益與功德,在《楞伽經》、《涅槃經》等佛教經典和許多高僧大德的開示中皆已被強調,大家對此應該很熟悉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佛教徒雖然吃素,對素食營養卻不是很了解。有些佛教徒沒有完全素食,除了因為吃肉的習氣很重,一時難以克服之外,主要還是擔心素食的營養問題,害怕素食營養不夠,不敢完全放棄吃肉。
  • 素食文化:論壇臺北閉幕 展現臺灣素食文化_佛教_鳳凰網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閉幕式在臺北舉行,臺灣各佛教教團與逾五百間寺廟共襄盛舉,展現教內高度的團結與重視。世界佛教論壇臺灣地區執行長覺培法師表示,這是佛教界一大盛事,各方面準備已經進入倒數階段。為了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主辦方在飲食方面研究出一套具臺灣特色的菜譜,藉此展現臺灣素食文化「軟實力」。
  • 素食文化航母啟程:鳳凰網佛教與齊善食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年11月20日,鳳凰網佛教與齊善食品戰略合作籤字儀式在北京舉行。鳳凰網佛教與齊善食品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航者,在佛教傳媒及素食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對素食文化的普及與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 中秋節的意義是什麼,中秋月餅種類大全,你喜歡吃哪一種
    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大家不僅能享受到月餅,還能長達八天的假期,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你是否已經備好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月餅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目前都有什麼類型的月餅,看看你喜歡吃哪一種?中秋節俗有久遠源頭,中秋節俗貼近了民眾生活的需要,民眾將秋季的節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為四季慶賞的大節之一。明清以來民間社會中秋節饋送月餅習俗流行,人們在相互饋送月餅等節物的過程中,融洽了親友、鄰裡等家族關係與社會關係。
  • 摩託車的8大種類,你最喜歡哪一類呢?
    摩託車的8大種類,你最喜歡哪一類呢?「摩託車」這個稱呼,對於不了解它的人來說,只要是兩個輪子,什麼車型都可以使用這個稱呼,但在玩車的人心中,摩託車只不過是一個統稱,要細分一下的話,其實是有很多種類的。每個人喜歡的種類肯定也都不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摩託車的8大種類,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類?1.街車:街車在路上非常常見,街車就像它的名字,是穿梭在街道中的精靈,它的外觀線條一般設計都比較肌肉,富有力量感,總體外觀還是很好看的,能符合到大眾的審美,而且騎行三角設計的偏向於舒適,可以適應很多使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