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正成為一種國際潮流,慢慢改著吃素,你會發現身體的變化!

2020-12-18 國棟美食說

素食正成為一種國際潮流。

在經濟發達的歐洲、美國等地,素食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等級的判斷標誌。臺灣隨處可見素食餐廳;上海有100多家素食餐廳,幾年間增長了一倍多。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提到,中國如今素食人口已超過5000萬,且持持續上升之態。

1、因戰爭而吃肉

古代社會,普通人每年食用肉的數量非常少,客觀物質條件限制著普通人食用肉食的數量和品種。杜甫著名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形象的反應了充足的肉食在古代是少數特權階級的特權。

充足的肉食供應伴生著對肉食的限制,限制肉食的原因,出自古人對德性的追求。

古代的肉食文化和素食文化都屬於少數特權階級,素食文化的精神屬性,以豐盛的肉食供應作為前提。普通人對食物沒有選擇的條件,也免去了很多煩惱。吃肉還是吃素,對於貴族階層構成了一個命題,對於該命題的討論留下了很多軼事和詩文。

從《詩經》的雅、頌開始到明清小說,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士大夫們留下了大量精緻的飲食描寫,其中不乏風流趣味。東坡肉竟以蘇軾的號命名;蜚聲海內外的宮保雞丁,據說以清末名臣四川總督丁寶楨的榮譽官銜「太子太保」為名。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中,賈寶玉和史湘雲在雪地梅樹下烤鹿肉,引來大觀園中諸位貴族小姐們一同食用。林黛玉卻嘲笑她們是「一群花子」。史湘雲由此做出了文學史上的著名回覆:「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的羶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

△上海松江西林寺的素食。

這固然反映了明清時期儒家禮法制度在人心中的動搖,卻也道出了對待肉食的不同態度。按照中國主流的文化傳統,食肉、喝酒都要遵循一定的禮法規範。

《禮記·王制》中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因此,從禮法上講,要吃一頓肉食,最正當的原因是祭祀或者戰爭。在特定的情況下,諸侯才能夠殺牛,大夫才可以殺羊,士族才可以殺狗和豬。貴族將動物的肉分給庶民,普通民眾才能吃上肉。

《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孟子見梁惠王,孟子以梁惠王曾經看見牛被拉去祭祀不忍心以羊代替,闡發君主的仁愛思想。「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不殺生,少食肉成為中國古代貴族德性、節制的要求。根據內在的德性要求,周禮中規定了食肉的禮儀規範。

禮法規範在實際使用中,往往流於形式,成為僵化的規則,失去了對人心的升華作用,這便有了上文提及的史湘雲和林黛玉的爭論:「真名士」和「假清高」的判別,不在於吃不吃肉,而在於心中有沒有對於生命的仁愛。

這種爭論,在歷史上從來停止,它不斷提示內在德性和外化禮法二者不可偏廢任何一方。

諸侯、君王在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前,需要齋戒,以此「敬天保民」。

齋戒,也就是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保持清淨的身心狀態。其中不喝酒不吃葷,是必要內容。

2、吃肉不可隨便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傳佛教提倡素食,比丘、比丘尼戒中,規定禁止食用葷腥。在佛教裡,葷菜指的是植物菜,大致指蔥、蒜、韭、薤、芫荽等味道刺激的蔬菜,而腥指的是動物肉食。自梁武帝明令禁止僧人食肉以後,「葷」與「腥」並稱為「葷腥」。後來簡稱為「葷」,遂默認肉食叫「葷」。

雖然食素的飲食戒律由梁武帝通過世俗政權推動,但是這項戒律能在漢地迅速傳播、執行並且持續至今,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遵循了漢地原有的文化基礎和自然條件。

現在人們提起吃素,往往會聯想到漢傳佛教。其實不僅中國和中國佛教如此,提倡素食在不同的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中普遍存在。

△天台山智者大師祖師塔前。

在印度,尤其是在上層種姓中,千百年間流傳素食傳統。在古代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傳統中,非常強調降低肉身帶來的享樂,以此提高意志力和精神境界。

瑜伽行派認為,動物飲食是低能量的飲食,會導致身心敗壞,而植物飲食有利於身心健康。

伊斯蘭教中,對製作肉食有嚴格規定。伊斯蘭飲食以清真飲食聞名,「清真」一詞是潔淨、淨化的意思,伊斯蘭教眾不可食用非清真飲食。清真飲食的肉食,由伊斯蘭長老按照其宗教儀式進行清真處理後,方可食用。

基督教中對食肉也有相應的規範和要求。

民以食為天,孔子在《禮記》中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飲食是人和世界最密切的關聯,最能反應人和世界的關係。

3、吃素使我愉悅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今天很多地方,基本上都可以有豐富的肉類飲食。特別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食用肉類食品不再受制於物質水平的限制。如何抉擇飲食種類,成為每個人都在考慮的問題。

近二三十年來,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完全顛覆了,肉食成為飲食的主要內容,宴席上的蔬菜常常只作為色彩的點綴。這固然是社會發展的進步,但是也帶來很多問題。

首先是健康。身體的健康,和攝入的飲食息息相關。

2015年10月,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新聞稿(PRESS RELEASEN°240),其中將加工肉列為一級致癌物(carcinogenic to humans,Group1),將紅肉列為二級致癌物(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Group2A)。心血管疾病、肝膽疾病等和過多攝入脂肪、膽固醇等肉類製品密切相關。

食用肉類和肉類加工品和疾病的關係逐漸成為常識,出於對健康的關注,很多人呼籲蔬菜、糧食等傳統飲食重新回歸餐桌。

其次,通過素食培養精神品質。

無論是孟子的不忍人之心還是佛教提倡的慈悲心,都將不殺生以培養仁愛之心,作為提倡素食的原因。

我在少年時,曾經有一天突然覺知,動物也是生命,動物亦有喜怒哀懼,也有父母子女,作為自恃比動物更高貴的人,怎麼可以殺害動物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呢?

遺憾的是,由於那時受制於家庭原因,飲食皆由家長控制,這個想法並未得到執行。而自己在一天天的食用動物的過程中,也逐漸忘卻了這個短暫的念頭。善念沒能長存,沉溺於肉、蛋、奶、海鮮等食物的感官享樂中,身心不可避免地墮落。情緒越來越暴躁,腸胃不適,長期頭痛。

有一天,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對自己說,這樣的生活不能再繼續下去,決定改變生活現狀。從哪裡入手呢?飲食是最直接,也是無法迴避的切入點。這對我是個嚴重的挑戰,食物可以說是我最貪著的物質。因此,我將我打算素食的想法告訴親朋好友時,大家不以為意,只當是陣快速便會消散的清風。

幸運的是,我沒費什麼力氣的就堅持下來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身心的愉快。

愉悅感自身是最好的動力,如果沒有獲得愉悅的體驗,那麼一項習慣難以堅持,而且作用於身心的力量較弱。

對我來說,素食緩和了我和世界的關係。自然界的動物們,不再有成為我的食物的可能性,使我更愉悅、更自在的享受天地自然賦予的生命。

我更深切的體會到,人和宇宙自然的一體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為什麼要互相傷害呢?因為對食物和物質的需求下降,也緩和了我和他人、社會的關係。我不再需要從他人處、從社會處取得如從前般獲取那麼多的物質,對自己人性中的貪婪、自私的習性有一定的調整作用。

如前文所說,素食對人精神的影響素來為宗教、哲學等精神文化所重視。古希臘著名的哲學流派畢達哥拉斯派戒律森嚴,主張禁止食肉。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安培多克勒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靈魂有輪迴,食用的肉可能是好朋友轉世。為了友愛和良善,不吃肉是明智而安全的選擇。

再次,出於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的考慮。

畜牧業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據統計,全球穀物產量的36%以及大豆產量的74%用以供應畜牧業。這導致耕地和牧場的不斷擴大,大面積的熱帶雨林以及森林的消失,瀕危和消失的動植物種類劇增。

如果我們不能主動節制對自然的索取,自然毀滅的時候,人類也將面臨毀滅危機。因此環保主義者、動物保護主義者往往和素食主義者相關聯。

每年10月4日的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源自12世紀義大利修道士聖方濟各的倡議。現任的羅馬教皇方濟各曾說過,人類怎樣對待動物,就是怎樣對待人類自身。

人類歷史從未停止過戰爭和自相殘殺。人類如果想徹底的善待自身,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人和自然、人和動物的關係。這是關係到人類的命運和未來的千秋大計,也是落入細緻而微小處的日常關切

相關焦點

  • 吃素一個月,你的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一個月後,相信你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如宿便清除了、體重減輕了、皮膚變好了、脾氣柔和了……如果你能發心堅持素食一個月,相信你一定會收穫驚喜!以下是一位網友堅持素食一個月後,所寫下的心得體會 網友 「對於我而言,吃素一個月是一段美妙的經歷,其對身體與心理的改變與感受,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因為只有你體驗嘗試一番,才會知道答案。」
  • 吃素一個月,你的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一個月後 相信你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 如宿便清除了、體重減輕了因為只有你體驗嘗試一番,才會知道答案。」 他總結了自己在吃素一個月後的變化和體會,在他看來,素食更像是一個自我修行的過程,是感受自己的過程,素食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變化,更是身心的雙重提升。
  • 吃素一個月 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吃素,可這種飲食方式對身體有什麼影響?美國《健康》雜誌最新載文,刊出多位營養專家、醫生及素食者總結出的「吃素一個月後身體發生的變化」。體重減輕或增加。
  • 素食前後的驚人變化:激發生命活力的吃素方法全攻略
    而要選擇用素食! 簡單易懂 你所吃的食物頻率 與你的思維,談吐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素食前後變化
  • 堅持吃素,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這些症狀讓她不得不尋求醫學幫助,醫生發現Mikkonen體內促進卵泡生成的荷爾蒙水平非常高,導致年僅38歲的她提前進入了更年期。而這與她一直堅持的純素食習慣有很大關係。最終Mikkonen在醫生指導下開始吃肉,均衡飲食,終於調理好了身體,例假也開始正常。
  • 「素食日」吃素就代表健康?關於吃素你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吃素食,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新奇的概念了,從國外興起的吃素群體,到國內也有越來越多吃素食群體。很多明星也吃素食,雖然都基於不同的理由。比如說不老男神鍾漢良小哇從小有著飲食清淡的習慣,後來得了胃病醫生建議吃的再乾淨一點,開始正式素食。平時簡化自己的一日三餐,有時候每一餐都不過飽,有時晚上有聚會,他只是安靜的拿一杯果汁坐在窗邊慢慢享用。
  • 想減肥,靠吃素?突破性研究發現:素食有助於新陳代謝
    吃素的潮流近些年被很多人傳播,也因此引發了網上的一場大戰,到底是吃素好還是吃肉好?卻一直沒有個結果,但這次,國外傳來了素食者的一份福音。這不最近國外的一項突破性研究發現,吃低脂肪的素食可能會導致新陳代謝的顯著提升,從而帶來額外的體重減輕和代謝健康的改善。該研究結果是基於一項為期16周的實驗,其中一些參與者被指示吃一種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並且不限制每天的熱量攝入。
  • 國際素食日|全素食總是沒力氣?一起打開吃素的正確方式!
    如何吃素更健康? 那些人不適合吃素? 11月25日 國際素食日 關於吃素的這些小知識 一起來get
  • 那些素食者是什麼原因吃素的?為什麼會選擇長期吃素?
    素食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對於素食一直都有不同的觀點,其實素食就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吃素是生活習慣,但是在許多比較熟悉的吃素的人群中,也有很多讓人費解的事情,有些人是天生吃素,不喜歡肉食,吃素只是個人的飲食習慣,跟宗教信仰、健康養生、美容減肥、預防疾病等都沒有關係,也有人是為了信仰而堅持吃素
  • 吃素1年 3年 5年 會有什麼變化
    吃素3年能清楚知道每天身體內需要補充的能量,喜歡嘗試新鮮的食材搭配做法,很多長期食素者,也會廚藝大增。吃素5年對自身對於營養的需求了如指掌,櫥櫃裡各類食材都有,很會搭配。更傾向於日常生活中常吃到的食材。
  • 吃素真的對身體有益?合理吃素,竟有這些好處
    通常大家要講究營養均衡,放棄肉,只吃素,能維持身體健康嗎?事實上只要在食用素食時,注意好食物搭配並且保證多樣化,長期吃素後身體狀態會有驚人的改變。很多素食者發現,食素後身體不但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反而較之前更加輕鬆健康。
  • 堅持吃素4個月,身體有何變化?最新研究:除了瘦,還有這些好處
    近些年來,吃素被奉為「養生秘籍」,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 如果問到吃素的好處,他們往往會說:很多啊,能減肥、降三高、排毒養顏……反正就是很健康!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 素食一個月之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素食主義是一種主動的、追尋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是對其他生命的尊重和對環境的愛護。素食更像是一個修行的過程,是感受自己的過程,素食還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變化,更是身心的雙重提升。身體變化素食的結果是:身體感覺能量充盈,氣色好了,內心也變得更加平靜愉悅,心平氣和的情況有所增加。素食者一定要注意的幾點我在下文提出來。1.懂得營養搭配,學會吃。
  • 素食頭條|紐約市1800學校將推「周一吃素」
    該會提供有關健康和拯救地球的飲食資料,鼓勵他們加入已改採一周一餐素計劃的學校而成為抗暖化運動的先鋒。結果發現,食用素食會降低所有癌症的發病率。  多吃菠菜、羽衣甘藍和豆類等富含膳食硝酸鹽的食物會讓你感覺精力更充沛。硝酸鹽對血管健康有益處,它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甚至能提高運動能力。
  • CBR特稿|那些素食的年輕人
    2016年9月,江西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畢業生李盼首次來到安義縣長埠鎮的小動物保護基地,正式成為一名專職的動物保護主義者。三個月後,李盼放下了手裡夾肉的筷子,成為一名素食主義者。素食是一種飲食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稱為素食主義者。
  • 堅持吃素三個月,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除了瘦,別的不羨慕
    因此很多細心的人就會發現,肥胖會帶來這麼多的疾病,而且肥胖是因為經常吃肉導致的,那麼我每天不吃肉只吃素,是不是身體會更好呢?所以很多朋友們開始不斷的接觸素食,通常在剛接觸的時候,對於並不能接受素食,但慢慢的也能接受了。堅持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體重有明顯的下降,身體各項指標也逐漸變的穩定了,但長時間吃素給人帶來的全都是好處嗎?
  • 長期吃素食會導致腦容量變小,怎麼吃素才健康呢?
    英國最新的一項研究證明,長期吃素食會導致腦容量變小。真的是這樣嗎?怎麼吃素才健康呢?現在素食者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很多演藝圈和政界的名人。素食的原因不外乎幾種:1) 為了健康;2) 為了不傷害動物;3) 為了環境保護;4) 為了信仰。可調研之後,我們發現很多人吃錯了,反而對身體造成了傷害。
  • 南京素食小店天天爆滿 都市人掀起吃素熱
    前天是國際素食日,這個起源於印度的節日,是為引起大家對吃素的重視。如今很多明星加入吃素行列,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吃素的潮流。營養專家表示,適當多吃素食,可在一定程度預防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素食愛好者有人因吃素跟女友分手小李是公司職員,已經吃了半年素食。為何吃素?小李坦言是身體原因。「那段時間經常失眠,容易煩躁,也經常長痘痘。」她說,總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但去醫院也沒查出大毛病來。得知吃素對健康的好處,她決定吃素食試試。「剛開始還是不適應,但是堅持下來就好了。」
  • 國際素食日:吃素的十大好處
    Here's a look at just ten benefits of being a vegetarian:   有些人很難想像一天不吃肉會是什麼樣子,而另一些人則堅持認為吃素是享受食物、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一頭扎進一個更有益於保護地球和動物的菜單的話,那就在做決定前想想吃素的好處。以下十條都是吃素可以帶來的益處:   1.
  • 孕期可以吃素嗎 素食媽媽如何做到均衡營養
    吃素是一種態度,吃素是一種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