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研究院教你如何靈活運用備兌期權交易策

2020-12-25 金投網

2020年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該指數是國內首隻基於期權組合策略的指數,用來幫助投資者跟蹤上證 50 指數相關備兌策略的表現。

[備兌策略的條件和優勢]

備兌策略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期權套保型策略,又稱備兌開倉策略。投資者在持有現貨,預期標的證券未來一段時間內溫和上漲時,可以通過備兌開倉策略獲取賣出認購的權利金收入來增強收益,降低組合持倉成本。實務操作中,以上證50ETF期權為例,投資者想要進行備兌開倉,需要先買入持有10000份上證50ETF現貨,接著鎖定持有的現券,才能備兌開倉賣出1張50ETF認購期權合約。由於備兌開倉策略使用全額標的證券做擔保,因此無需交納額外資金作為開倉保證金,一定程度上可以優化資金使用率。

以上證50ETF為例,2020年5月22日,50ETF收盤價格2.768元,投資者持有10000份50ETF基金,並以0.026元的價格賣出一手6月到期,行權價在2.85元的認購期權,收入權利金260元。

投資者持有到期,如果市場處於熊市,50ETF跌超過2.742元(盈虧平衡點),此時組合收益為負,但由於投資者賣出期權有權利金收入,因此虧損和僅持有50ETF相比減少260元。

若到期時50ETF處于振蕩行情或溫和的牛市中,標的證券價格在現貨價格附近小幅波動,組合收益為正,且隨著標的證券價格的上漲,備兌策略比僅持有現貨多頭獲得了更高的收益。

如果賣出認購期權後50ETF在到期時處於牛市,那麼儘管標的證券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當組合收益達到最大值1080元後,便不再隨著標的證券價格上漲而發生變化。也就是當標的證券到期時價格高於2.876元(認購期權的行權價與權利金之和),該組合的收益是低於僅持有標的現貨的,因為標的證券大幅上漲會導致賣出的認購期權處於實值狀態,買方若行權則持有者需按2.8元 (賣出認購行權價)賣出,最終備兌開倉獲得理論最大收益1080元(履約後收益820元+賣認購權利金收入260元)。

圖為備兌開倉到期損益

備兌開倉策略雖然向上收益有限,且無法捕捉現貨持續上漲的盈利,仍需承擔標的現貨價格下行風險,但若賣出認購的行權價格選擇合適,可定期獲得權利金收入,同時降低組合盈虧平衡點,承受相對更大的標的證券價格走低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備兌策略無法對現貨的持續下跌進行保護,如果現貨價格持續下跌,整個組合策略可能會因為現貨端的損失(被行權)而處於虧損狀態。另外,標的現貨分紅等因素也可能導致備兌現券數量不足,被強制平倉或轉普通義務倉而增加風險敞口。

[備兌策略小技巧]

首先,合約選擇的部分,建議選擇平值或輕度虛值的合約。因為期權合約實值程度越高,在到期時被行權的可能性越大,並且深度實值的期權時間價值亦相對較小。而深度虛值的期權,權利金一般較低、且流動性也較低,這都會導致備兌開倉策略的組合收益相對較小。在合約月份的選擇上,越靠近到期日,期權時間價值衰減越快,因此作為期權賣方,投資者可以考慮選擇賣出近月合約來提高整個備兌策略的組合收益。

其次,作為期權賣方,投資者持有到期可能會面臨被行權的風險,因此在執行備兌開倉策略時,需要調整心態,積極應對賣出合約被要求履約的可能。實際操作中,投資者在賣出認購期權時,也可以考慮將期權的行權價選在願意售賣出標的價格附近,這樣即使到期時因為標的現貨超過行權價,並且被指派時,也能將標的現貨按預期目標價位賣出。因此,備兌開倉策略也可以視為高拋現貨的替代。

最後,前面提到過,備兌開倉策略的使用場景是預期標的現貨市場不漲,或者小幅上漲,如果市場真實行情朝不利方向變動,或者和預期不符,此時就要及時進行調整。譬如持有期間,現貨價格上漲到賣出認購的行權價格以上,並且持有者預期標的仍會持續上漲到一定點位,則可以選擇了結頭寸、轉換策略,或者進行向上轉倉。所謂的向上轉倉即平倉現有的期權合約,選擇相同到期日但較高行權價的認購期權賣出開倉。如果標的現貨價格在備兌開倉賣出後迅速下跌,並且投資者預期仍有持續下跌的趨勢,則一樣可以進行策略調整,如平倉出場、轉換策略或者進行向下轉倉。在預期下跌趨勢大概率持續至期權到期日的情況下,如果維持原有期權頭寸可能產生較大虧損,此時持有者可以選擇將原來賣出的認購期權進行平倉,再選擇有一個相同到期日,但較低行權價的認購期權進行賣出開倉,這就是所謂的向下轉倉。

[應用分析]

以去年12月掛牌交易的滬深300ETF期權為例,假設投資者A持有10000份300ETF基金,經分析觀察,他認為300ETF走勢將會小幅度上漲,但漲幅不會很大,因此在今年年初1月2日進行備兌開倉,以4.149元的價格買入10000份300ETF,同時,投資者A想透過備兌開倉策略來增強收益、降低持倉成本。因此,他以0.0179元/份的價格賣出2月到期、行權價為4.3元的認購期權合約1張(300ETF期權合約乘數為10000)。

經過一段時間,市場和預期不同發生了變化。1月21日,300ETF下跌1.82%,1月23日300ETF低開4.081,盤中一度下跌到3.956,由於標的300ETF走勢不如預期,投資者A決定向下轉倉進行調整。

投資者A以0.0145元/份的價格,對行權價為4.3元的認購期權(原持倉)進行買入平倉。同時,他以0.0473元/份的價格,備兌開倉賣出行權價為4.1元的2月份認購期權,完成了向下轉倉的操作。向下轉倉後,投資者A持有的認購期權合約行權價由4.3調整至4.1。

相比原來的持倉,調整後備兌開倉盈虧平衡點左移,表示對標的現貨的保護能力增強,但是卻犧牲了未來一段時間可能的更大盈利,即最大盈利潛力下降(最大盈利潛力=權利金+認購期權行權價-標的現貨買入成本)。原先的備兌開倉最大盈利是0.1689元,即權利金收入0.0179元+300ETF現貨最大所得0.151元;調整後備兌開倉的最大盈利為0.0017元,即新權利金收入0.0473元+新300ETF最大所得-0.049元+對原有賣出認購期權平倉的淨收益0.0034元(賣出開倉時獲利0.0179元,但買入平倉時成本為0.0145元)。

到期日,若300ETF價格高於原賣出認購期權行權價4.3,則原策略收益較好;若行情朝調整後預期方向變化,300ETF價格低於向下轉倉後認購期權行權價4.1,則向下轉倉後收益較好。2月26日,2月份期權系列合約到期日,300ETF收在4.070,低於向下轉倉後的認購期權行權價4,1。如果按收盤價計算的話,調整前收益- 0.0611,調整後收益為 -0.0283,降低了約50%虧損。總的來說,備兌開倉後標的現貨走勢不如預期該如何調整,還是取決於由投資者自身對行情點位的判斷及風險偏好,在收益與風險之間進行取捨。

[備兌策略回測]

本次備兌策略回測採用近3年50ETF期權相關數據(2017年1月3日到2019年12月27日),在回測區間一直持有10000份50ETF基金進行等手數的備兌開倉策略。分別對不同期限(近月、次月)、不同行權價(虛值1檔、虛值2檔)的認購期權進行備兌策略回測。近月合約到期前不進行換倉,近月合約到期日的下一交易日開盤進行換倉,即備兌賣出下個近月、次月的虛值1檔、2檔認購期權合約。保證金方面,備兌開倉策略無保證金佔用。手續費部分暫時不計,賣出開倉認購期權無手續費。

從上面圖表中可以看出,即使在不同行情下,備兌賣出次月虛值一檔的最大回撤都是最小的,特別是2018年降低了約10%的回撤比例。收益率方面,上漲行情中,備兌賣出近月虛值1檔的期權合約表現最佳,皆較標的50ETF收益率有所提高。總體而言,備兌開倉確實可以起到增強收益、降低資金回撤比例的效果。

[海外備兌策略指數]

備兌策略指數在海外屢見不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CBOE於2002年在The Journal of derivatives發布的BuyWrite Monthly Index,一個買入S&P500成分股同時賣出該認購期權的月度指數,後來改稱CBOE S&P500 BuyWrite指數,簡稱BXM。在BXM指數中,賣出的S&P500認購期權為一個月後到期、輕度虛值的S&P500指數認購期權。該認購期權一直持有至到期日,不會提前平倉。到期時以現金結算同時進行換倉,即賣出一個下個月到期,輕度虛值的認購期權。

以Invesco的S&P 500 BuyWrite ETF為例,雖然牛市時備兌策略指數明顯跑輸S&P 500指數,但在下跌行情,如今年一季度熊市的情況下,備兌指數虧損相對較小,基金淨值曲線整體較為平緩。需要注意的是指數不能直接投資的,指數收益不代表基金收益,在計算基金收益時需要考慮管理費、手續費等其他費用支出。下圖基金中持有的成分股分紅與期權權利金收入都是全部投入進行再投資。

除了BXM指數外,CBOE還發布了其他基於期權組合策略的指數,如同為備兌策略指數的BXY、BXMD,保護性認沽策略指數PPUT、領口策略指數CLL等,幫助投資者跟蹤格式期權指數增強策略的表現。1986年至2018年,BXMD(CBOE S&P 500 30-Delta BuyWrite Index)表現最好,年化收益約10.2%,且波動明顯小於指數本身,標準差只有12.8%。BXMD為買入S&P500股票指數組合的同時,賣出S&P500 delta=0.3的虛值認購期權。

[上證50備兌策略指數]

根據最新發布的上證 50 備兌策略(簡稱50備兌)指數編制方案,該指數是通過持有上證50指數(2910.5011, 14.15, 0.49%),並賣出上證50ETF價外5%虛值認購期權來反映上證50指數相關備兌策略的表現。所謂價外5%虛值認購期權是指根據上證50ETF收盤價,選取與1.05倍上證50ETF收盤價距離最小的上證50ETF期權行權價作為擬賣出認購的期權合約。如50ETF收盤價格2.768元,此時該指數賣出開倉行權價在2.9元的認購期權。

與BXM指數不同的是,除了當月最後交易日前第三個交易日進行定期調整外,在任一交易日,當上證50ETF收盤價大於等於賣出的認購期權合約行權價時,亦會對上證50備兌策略進行臨時調整。最後,上證50備兌策略初始權重設置為:85%持有上證50指數,15%分配在賣出ETF認購期權的保證金。這和實務操作中若使用50ETF進行備兌開倉無需開倉保證金在資金使用上略有不同。

(作者單位:銀河期貨)

相關焦點

  • 火幣期權如何運用備兌開倉策略?
    期權按照權利和操作方向,可以分為看漲和看跌兩類、買入和賣出的兩個方向,兩兩進行自由組合之後,我們可以獲得四種基本操作,令投資者的策略豐富性極大增強。這其中備兌開倉策略是期權市場上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在傳統統金融市場上,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期權交易策略之一。
  • 從備兌開倉看賣出期權策略的應用
    對於期權的交易,按照權利來分類,可以分為看漲和看跌兩類。如果再加上買入和賣出的方向,兩兩進行自由組合之後,實際上我們可以獲得四種基本操作。通過這四種基本策略所對應的不同行權價格、不同的到期日進行自由組合,就能得到更多樣的組合期權交易策略,令投資者的策略豐富性極大增強。
  • 使用備兌期權策略的條件和優勢
    對於本身持有標的資產的投資者而言,通過賣出某個行權價的看漲期權,即備兌開倉,在標的價格不超過行權價時可以既享受標的上漲帶來的收益,又可以獲得賣出看漲期權的權利金。不過,使用備兌期權策略,既有優勢也有劣勢。
  • 期權備兌開倉合約怎麼選?
    備兌看漲組合指的是持有標的合約多頭的同時賣出對應的一份看漲期權所構成的組合,例如每持有10000份50ETF基金,便可以通過賣出一張50ETF認購期權構成備兌組合。 那麼如何選擇期權合約呢?
  • 期權一級投資者在使用備兌策略或保險策略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參與期權交易的投資者交易權限級別從低到高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投資者應在對應級別的權限範圍內從事期權交易。據生財君獲悉,一級投資者的交易權限為:在持有期權合約標的時,進行相應數量的備兌開倉或認沽期權買入開倉,以及對所持有合約進行平倉或者行權,即一級投資者適用的交易策略包括備兌策略和保險策略。
  • 期權破曉系列第三季課程開始招生,助你構建期權交易思維與系統!
    ,尤其是缺少產業資深從業者的經驗傳授,基於此,我們推出了期權破曉第三季課程以及系列專訪《萬權之策》,我們聯繫了行業裡7位有深厚實踐經驗的期權專家,並把他們的交流過程整理成文。為了方便學員,今年分為上海班和深圳班,每場課時安排為2 天,三位一線期權領域專業大咖和實戰精英親自授課,實際案例解析,系統地學習期權知識並運用於實戰!讓你懂期權工具,掌握交易技能,充分利用工具特性構建交易體系。
  • 專題研究:白話ETF期權系列之ETF期權交易策略簡介
    備兌看漲(看跌)的交易策略為持有 ETF 現貨多頭(空頭)同時賣出看漲(看跌)期權。該策略適用於短期市場波動不大的情況,目的是通過賺取賣出的看漲(看跌)期權的權利金增強組合的收益。  平價套利策略(Put-Call Parity):在高度有效的市場中,標的資產、到期日與執行價格相同的看漲和看跌期權的價格應滿足平價公式。
  • 期權交易再添利好!組合保證金,終於等到你!
    3) 備兌型:普通轉備兌   股票期權擬推出的組合保證金最後一種類型可簡稱為「備兌型」。它是指我們在持有標的ETF且賣出開倉了一些認購期權後,可以申請將這些普通的賣出開倉轉為備兌開倉。由於備兌開倉是用標的作為全額保證金的,這樣的話,一部分現金就可以釋放出來幹別的事兒了。
  • 對衝基金進入寒冬 借力場外期權另闢蹊徑!
    也就是說,行情對投資者有利時可以行權,對投資者不利時可以放棄行權,讓基金經理可以更靈活運用套保。  而且利用期權套保的效率更高,由於期權買方不存在信用風險,即使標的價格朝向不利的方向變動也不需要追繳保證金,這使得期權套保的資金效率遠較期貨來得高。
  • 如何利用天然橡膠期權進行套期保值
    常見的期權對衝方式包括保護期權對衝、備兌期權對衝及雙限期權對衝,前兩者分別是買權和賣權策略:買權體現價格保險的作用,賣權則通過履約形成備兌。雙限期權對衝是前兩者的組合,同時買入並賣出期權的策略。忽略基差變動及交易成本的因素。   期貨對衝嚴格鎖定了市場風險,價格的任意波動都不影響到期損益。
  • 期權投資須練好自己的「三板斧」——專訪華信期貨期權分析師王翔
    王翔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產業客戶參與期權投資的目的就是套保,而期權在為產業客戶提供套期保值服務時,有著與期貨明顯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徵。由於買入期權具有風險有限、收益無限的特徵,類似於買保險,風險小、操作簡單,因而產業客戶運用期權進行風險管理時,能夠獲得比期貨更加簡單高效的套保方案。
  • 淺析期權套期保值與風險控制
    但是期權套期保值有著期貨套期保值無可比擬的顯著優勢。期權開闢了創造性的風險管理維度,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場內期權交易的靈活性和便利性進一步便利了投資者,減小了交易成本。[買方風險]期權買方也被稱作期權權利方,當期權的買方在最後交易日行使買入或者賣出標的資產的權利時,義務方必須無條件滿足期權買方的要求。
  • CTA期權量化交易策略研究|期權|量化|交易策略|cta|認沽期權|期權...
    摘要期權是一種具有顯著厚尾效應的資產,適合進行投機交易。本策略對不同品種的期權進行了日內趨勢交易回測,在實值期權上都取得了良好的表現。1.3 期權合約的選擇與股指期貨不同,市場上同時存在許多不同行權價格、不同行權日期的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在進行交易。不同期權的交易量區別很大,其中,有些期權的流動性非常差。因此,在交易前,我們需要在每個交易日篩選出合適的期權進行交易。可以按照如下方案進行期權的選擇。
  • 期權中低波動率或延續價差期權收益穩健
    總體來看,滬深300股指期權從上市日至2020年11月23日,累計成交14258799手,其中看漲期權成交量達8095105手,佔56.77%,看跌成交量達6163694手,佔43.23%。從總量成交情況來看,由於中金所在股指期權上市初期實行了交易限額的有關制度,而且股指期權合約的價值較大,資金佔用成本較高,因此在成交數量上不及300ETF期權。
  • 股指期權在風險管理領域大有可為
    而股指期權同時交易的合約數量眾多,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內滬深300股指期權同時上市交易的合約超過250個,不同的合約風險管理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對於有風險管理需求的投資者來說,股指期權的可選擇性更強,同時股指期權風險管理的策略也更為多樣。
  • 期權上市半年「套利」大合集 從定價模型交易回顧到投資展望
    因此在半年報的第二部分,我們回顧了豆粕、白糖以及 50ETF期權上市以來的交易情況、隱含波動率與歷史波動率走勢以及隱含波動率曲面、偏度等情況。根據市場的交易情況,我們在第三部分梳理了期權市場的交易機會,包括備兌開倉、無風險套利以及波動率策略。最後我們結合標的資產基本面,從波動率策略及趨勢策略角度提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投資建議。
  • 一文說透所有期權基本交易策略
    相比於股票和期貨,期權是一種更為複雜也更為靈活的投資工具。利用傳統的投資工具,投資者只能通過判斷市場的漲跌獲取收益,而利用期權,無論是趨勢市還是震蕩市,幾乎在所有的市場預期下,投資者都有相應的策略來捕獲盈利並控制風險。本報告將結合不同的市場預期,介紹相應的期權基本交易策略。
  • 與期權區別之處
    窩輪由英文warrants的諧音而得名,是認股證的一種,即備兌認股證。持有窩輪,實際上相當於持有一種虛擬的權利。從這種權利出發,窩輪可以分為兩類,認購證和認沽證。
  • 備兌開倉策略的強平風險
    交易所在除權除息日清算時,發現投資者的現貨持倉不足,將做強行平倉的提醒,需對股票進行補倉,或者平掉部分的期權倉位,保證備兌關係能夠成立。如投資者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補倉或者平掉部分期權頭寸,為了降低違約風險,交易所將強制結算投資者部分的期權頭寸,而強行平倉帶來的損失或收益都直接歸投資者所有。
  • 迎戰期權:全面梳理期權基礎及交易策略 那晦澀的希臘字母你懂了嗎
    所以,如果把握了現貨,用期貨做交易盈利也是很可觀的。  本期潮汐公開課我們邀請了信達證券量化研究總監鄭達先生,為大家全面梳理期權基礎及交易策略,希望在期權時代裡,諸位能夠有效應用新的衍生工具獲得優秀的成績。  今天主要給大家講清楚什麼是期權,以及如何用期權進行交易,主要是為了給大家做交易而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