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孩子多出於這6種家庭

2020-09-04 梓妍育兒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異常,特別是自卑的心理,很多原因都會導致孩子自卑,特別是家庭因素的影響,孩子自卑的表現有許多,家長如果遇到這些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引導孩子。



1、自我評價太低

不能客觀的看待自己,過多的否定和貶低自己,抬高別人總感覺自己的能力,材質不如別人,什麼都比別人差。遇到事情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辦起事來總是愛前思後想,總怕把事情辦錯,被人嘲笑,而且還缺乏毅力,遇到困難,畏縮不前。一旦在學習和生活中遭遇困難,往往容易責備自己。


2、過分的追求表揚

自卑感特別強的孩子總會感覺自己不如別人,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優秀的表現,所以他們有著比一般孩子更強烈的獲得別人讚揚的願望,甚至會以不適宜的方式尋求他人的讚揚,因為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因自卑心理所產生的不好的感受。


3、難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強的孩子在學習或者做遊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者只能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4、貶低、嫉妒他人

自卑的孩子的另外一種變態反應是:常常會嫉妒或者去貶低他人,如果有可能同桌受到老師的表揚的話,他會咬牙切齒甚至夜不能寐。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他們為解決自身因自卑而產生心理壓力設計的宣洩情緒的渠道,儘管這往往並不住校。


5、不良的自我暗示

自卑感特別強的孩子,他會把失敗歸結於自己的能力不足,把成功歸結於運氣不錯。面對成功的時候的歡呼會表現得非常排斥,希望低調,害怕下次萬一遭遇失敗,引起別人的嘲笑。


6、過於敏感多疑

自卑感強的孩子往往伴有不安,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對別人的評論也是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於懷,還會呈現出一種病態的自我保護心理。對別人的批評會做出過度的反應,比如大哭大鬧極度消沉的,甚至會種無中生有的,懷疑他人不喜歡或者責怪自己。



7、語言表達較差

據專家所做的統計,高佔八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他們或表現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彙貧乏等等,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感極有可能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的正常工作之故。


8、對挫折或疾病難以承受

自卑的孩子大多數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極因素帶來的壓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的失敗或者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時候甚至對諸如搬遷親人過世,父母患病的意外都感到難以適從。


孩子自卑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還是家庭的原因,那麼我們在平時培養孩子的時候,家長們都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從小什麼事情都是父母代勞

當孩子滿一歲以後,他們好奇心很重,都喜歡去嘗試一些新鮮事情,對什麼東西都感到好奇,遇到什麼事情都想去探索一下,那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放手讓孩子去鍛鍊。

如果父母抱著什麼事都為孩子好事事包辦,結果導致孩子上學了以後動手能力差,獨立生活能力差,而與同齡人拉開距離,不能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並且產生自卑感。

家長的過度保護和事事親力親為,讓孩子對大人產生了極大的依賴心理,這樣的孩子從小缺乏自信,覺得大人是強大的能幹的,自己是渺小的無能的。一旦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了不同別人會的自己不會就會產生自卑心理,怪自己笨手笨腳,因為不會所以繼續仰仗大人的幫助變成生活的低能兒。



第二、喜歡打擊孩子的

我經常看到一些父母這樣批評自己的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你看你教了你多少遍了,你怎麼還是不會!」「你怎麼連個碗都端不好呢?你看你都摔了多少個碗了」等等,而在幼兒時期的孩子並沒有自我評價意識和自我認知的能力,如果父母經常用一些負面的語言去暗示孩子,那麼在孩子的心裡就會刻下,「我不行、我很沒用」的烙印

那麼在以後每當嘗試什麼新鮮事情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這個我可能做不好,我還是不要去做了。」

這也屬於孩子的一種自卑心理的表現,如果家長經常這樣說,孩子就會讓孩子失去前進的動力,甚至認為自己很沒有用,失去了自信心,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被家長喜歡。


第三、父母過於節儉的

雖然我們從小教導孩子要勤儉節約,但是如果父母過度的節儉,就會給孩子灌輸一種自己家裡很窮的觀念,這也會導致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卑

看到別的小孩子有很多玩具,自己卻不敢要求買,就是很想吃糖,也不敢花錢買,還會從內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因為覺得自己家裡很窮而自卑。



第四、對孩子要求太過嚴厲的

心理學家貝克說得好:「對子女督促過眼的父母,也許可以逼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卻也會使子女有不安,依賴,膽怯,敢怒不敢言,不愛做勞心工作以及不喜歡參加有創造性的活動,等缺點比較起來,這種教養方法是得不償失的。」

這段話值得我們很多父母去深思。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其實不需要刻意的去約束和管束孩子,你把孩子管得越緊,孩子的壓力就會越大。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起到幫助孩子開導孩子,鼓勵孩子的作用,過分的施加壓力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父母管教孩子是出於對於孩子的愛,是孩子的健康成長所必須的,不管孩子則是父母的失職,這是常理,但確實有些父母對孩子管得太多,管得不當而適得其反。


第五、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觀念,只能聽父母的

其實這種觀念在當今社會是行不通的。

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覺得對你就讓他繼續去執行,如果你覺得不對可以跟孩子去溝通。父母不能強烈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這樣對孩子真的很不公平。

每一代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雖然你作為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試試,都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時代的不同孩子的想法也許比父母更先進,他的思維更敏捷他的想法更前進。

孩子的自卑往往是從小的時候就開始的。



梓妍認為: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就像就像我們談感情一樣的,要學會「放手」。

在管教孩子這一方面,我們不能對孩子要求太嚴格,要求太高,要試著去放手,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多思考,多實踐。

就像一根繩子,你把它兩頭抓的越緊,它越容易斷掉,把它適當的放鬆一下,也許它的柔韌性會更加的好。

相關焦點

  • 越長大越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5種家庭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天生自卑的孩子。而生活中這5種家庭,最容易養成自卑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它會讓一個孩子的內心變得貧瘠而又自卑。不論你是真窮還是假窮,父母的千種萬種辛酸事,都不該成為孩子天空裡的那片陰雲。還記得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窮困潦倒的主人公克裡斯,即使帶著孩子流浪街頭睡公廁,從頭到尾也沒有對孩子哭過窮,硬是為兒子撐起了一片朗朗晴空。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形成除了先天性因素,也有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加深遠。」自卑,會因成長的不同環境導致,但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在成長過程中,自卑的孩子大多數與原生家庭有關。家庭的氛圍,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都來自下面這幾種家庭,父母們一定要看看,重視起來啦...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 這3種家庭更容易教育出自卑的孩子!你中招了嗎?
    ,相信沒有人天生自卑,自卑的孩子往往有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第一種家庭:喜歡打擊孩子的家庭父母的打擊,是對孩子最重的一拳但無論孩子做的有多好,父母永遠在挑孩子的毛病,導致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跟父母也不親近。
  • 寶寶6個月說話,和2歲說話有何區別?語遲的孩子多出於3種家庭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娃開口晚,但一開口便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所以孩子開口晚,父母也不要過於憂慮,只要在正常的時間內,孩子開口早晚都不是問題。所以孩子無論是6個月開口,還是2歲後開口,都是正常的現象,也不存在誰好誰壞的情況。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這讓我想起知乎上一個很火的帖子:「從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感受?」,可你知道哪些家庭,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從心理學上來說,父母常常爭吵,或是對孩子家庭暴力,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孩子童年時期的經歷,會成為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傷痛。
  • 長大後容易自卑的孩子,都源於這4種家庭,看完引人深思!
    他覺得媽媽從來沒有真正地接納過自己,這也影響了他對自己的接納,不管多優秀,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家庭物質條件差,是不會讓孩子感到自卑的,只要家庭保持積極生活的態度,孩子也能自信醫生表揚她:「這孩子真用功。」
  • 這4種原生家庭,最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
    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經常打擊孩子的家庭有一個詞叫「優秀的自卑者」。美國曾做過一項調查,長期生活在家暴中的孩子,會形成兩種極端的性格。一種是變成施暴者,將自己受到痛苦發洩在受害人身上,從別人恐懼的目光中,找到安全感。另一種,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別不當回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 自卑的學生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如何克服自卑變強大?
    孩子的性格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雖然天生性格不同,但自卑也不是天生的,也是在後天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受影響形成的。
  • 別不相信,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我知道的太晚了
    但是我們想想,有時候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和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是有問題的,家長的無心之舉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甚至讓孩子變得自卑。如果你不想讓孩子長大了也自卑膽小,就最好不要讓孩子在這4種家庭環境裡長大,不要知道的太晚了,後悔都來不及。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來自這4種家庭,家長要引起「重視」
    文/阿慧媽媽談育兒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可愛又單純的天使,隨著慢慢長大,有的孩子活潑開朗,也有的孩子特別自卑,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好,甚至會伴隨他們一生,影響他們對事物的判斷,還有人際交往,而這些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來自於這4種家庭。
  • 男孩性格膽小自卑,原因是家庭環境影響,三類家庭養出自卑孩子
    自卑孩子的六種表現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很普遍,比如幼兒園裡、學校同學裡是不是有這樣的孩子。越自卑的孩子內心裡越希望得到認可,但這些孩子又羞於在大眾面前表現,所以有可能會偷偷在老師或父母面前展顯自己,發展之後有可能會演變為討好型人格。6.瞧不起別人。這是自卑孩子的另外一種表現,別人比自己強,又受到大家的喜歡,自己內心裡不服氣,還瞧不起人家,其實這就是一種嫉妒心理。
  • 知愈心理: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幾種家庭
    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一些膽小、懦弱、自卑的人存在,這種性格有的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來自於後天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家庭的原因。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孩子自卑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這幾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變得敏感自卑,家長卻還傻傻不知道。
  • 這4種家庭育兒,培養出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卑
    經常有人問,我的孩子自卑,不喜歡跟人交流,經常躲起來自己玩,客人來了也不打招呼,該怎麼辦?大家都知道,除了天生的因素外,孩子性格形成的一個更重要的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始家庭的影響。雷洛育兒研習社認為,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點積累的。據調查,自卑的孩子主要來自這四個家庭。
  • 自卑的孩子,多出自這樣幾種家庭,可悲又無奈
    ,將養出一個自卑到骨髓裡的孩子,因為你錯誤的認知把孩子一把推入「心理非健康」的深淵。結果孩子剛為自己能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而沾沾自喜,卻被媽媽一頓臭罵,這下孩子學習表達自我的欲望一下全都消失了。其實,這種家長不改正自己的錯誤,不正視自己的問題,卻一股腦的把丟人的氣都撒在孩子的身上,踐踏孩子的自尊心不好,甚至孩子改變了孩子的天性,這是違背孩子的發育規則的。
  • 自卑的孩子會出現在哪些家庭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積極的、向上的性格,不希望敏感、自卑伴隨著孩子長大。但是孩子的自卑心理從嬰兒時期就已經存在。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其《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寫到的一樣:自卑感從孩子們的嬰兒時期就已存在,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依賴。
  • 孩子出現這6種跡象,可能是「自卑」的「徵兆」,父母要引起重視
    而當孩子自卑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他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各種跡象,來證明孩子是不是真正的自卑。哈佛的心理學家也曾說過:孩子出現這6種跡象,可能是「自卑」的「徵兆」,父母要引起重視孩子出現這6種跡象,可能是「自卑」的「徵兆」,父母要引起重視第一種:太過於懂事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
    想起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優秀的自卑患者」。這一類型的人,看起來特別優秀,實際上內心深處是自卑的,因為父母眼中看到的都是她不好的一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性格、行為都是父母早期教育的結果。如果孩子總是缺乏自信,常常孤寂,顯得異常小心,多半是因為孩子的自卑心理。
  • 孩子是自卑還是自信,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這4種家庭要注意
    儘管如此,徐熙娣還是對女兒說:「我得提醒你,姨媽買東西給你這件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會發生,你有需要那麼多件衣服嗎,而且你本身的氣質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你不要亂買,媽媽曾經也經歷過亂買的階段……」從徐熙娣的話語裡,我看到了滿屏的自卑和不配得感,徐熙娣一直在強調「雖然你的舞蹈得了第一,但買超過200塊的衣服也是不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