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家長挖坑老師,有多少傷害可以不來?

2021-02-07 王開東

最近廣東連州的一則教師處分,引發網友普遍關注。

與以往不同,這次當事人張老師,不僅沒有遭到鋪天蓋地的批判,反而獲得了大量網友聲援:老師沒錯,處分荒唐!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張老師是連州鎮五小一年級班主任,語文老師。

班上有個學生家長,堅決要求張老師把自己孩子調到前排。但問題是,這孩子個太高,沒法調。高個子坐前排,肯定遮擋後排孩子的視線,所以張老師沒有滿足家長的要求。

但家長不斷要求,死死糾纏,張老師始終堅持己見。這樣一來,兩人的關係就有點緊張。

家長於是懷恨在心,準備報復老師,而且這位家長極有心計,一直等到元旦,給老師發了一個紅包,其實就是挖了一個大坑,請君入坑。

老師順手點開了紅包,看到家長發了88.88元,於是又給家長返還了90元紅包,但家長堅決不接受。隨後家長截屏,一是發上網鬧出動靜,說老師收受家長紅包;二是到教育局實名舉報。

教育局查實之後,對張老師「給予誡勉處理,並將所收受的紅包交由組織處理,在全市教育系統通報批評,並要求其於 2018 年 1 月 12 日前向教育局提交書面檢查」。

就這起事件,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看張老師。

張老師從孩子整體利益出發,不給高個子調到前排是正當行為。不管家長軟磨硬騙,始終堅持自己主張,也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有原則的老師。

因為調動位置,家長和張老師產生了一些矛盾,張老師當然也知道。但她可能意識不到這件事的嚴重性。

作為班主任,她要考慮和操心的是全部學生,但家長只有自己一個孩子,可能更聚焦自己孩子調位置的這件事。

元旦家長發紅包,張老師為什麼要點紅包呢?

這個原因比較複雜。每個人看到紅包,都有順手點開的衝動,這幾乎就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好奇。未必就是在乎紅包。


更何況有了兩人的矛盾,所以家長的紅包,不僅意味著節日問好,還可能是主動緩和關係的一種舉措。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一定是家校雙方的合力,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如果是這種情況,如果張老師不接受,那就意味著不緩和關係,不給家長臺階,仍然僵持不下。這不僅不符合教師的身份,也是對孩子教育的不負責任。所以張老師點開了紅包。

點開紅包,這就意味著關係的緩和。中國人最講究禮尚往來,所以她又給家長發了一個90元的紅包,這樣一來一往,彼此給了面子,就一笑泯恩仇。只是家長沒有點開而已。

從感情來說,張老師所作所為都沒有錯,但最終卻受到了處罰。這是網友普遍為她伸冤的主要原因。

再看家長。

家長希望把孩子調到前排,作為家長,這種想法其實也無可厚非。孩子坐在前面,可能聽課認真一些,做小動作什麼的也在老師眼皮底下。

但在老師講清道理之後,家長仍然不依不饒,這就比較少見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家長比較自私,自己的孩子重要,至於有沒有遮擋其他人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

所以家長不斷騷擾,希圖用這種不勝其煩的方式,逼迫老師讓步。反正被遮擋的不是老師自家的孩子,老師有必要和自己較真嗎?

但家長真遇見了一個較真的老師,張老師就是不接受家長的無理要求。所以家長心裡肯定一口老血被堵住了。

元旦家長發紅包,可能有三種情況。

一是找個臺階示好,緩和雙方緊張關係。這是張老師誤以為的,也是一般人所想的。但很遺憾,我們想多了,家長根本沒這想法。

二是微型賄賂和要挾。這個家長沒有正面理解張老師原則,猜想張老師之所以不肯給自己孩子調位置,很可能是張老師沒有獲得好處。

於是元旦給張老師發了紅包,張老師點開了紅包,然後根據禮尚往來的原則給家長發紅包,家長自然不肯接受。

這中間過了幾天,為何過幾天?

我猜想家長發了紅包,老師禮尚往來沒有實現,那么元旦後老師可能會給孩子調座位。但孩子的座位最終還是沒有調。家長賠了孩子又損失了紅包,徹底炸了。於是他截了屏,掌握了張老師接受家長紅包的證據,可以用來要挾張老師換座位。

三是直接挖坑,其目的就是釣魚執法。家長獲得證據之後,立刻上網,實名舉報,把張老師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後面兩種是張老師萬萬沒有想到的,也是網友們萬萬沒有料到的。在我看來,家長很可能是第二種想法,先小恩小惠,換座位最好;不行再利用掌握的證據要挾,實在不行就走第三條路實名舉報,拼個魚死網破。

 

但家長如此做法,殺敵800,自損1000,可謂得不償失。

首先昭示了自己人格的黑暗。如此碰瓷,以後還有誰敢真正和這種人相處?無形中使得他自己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其次,給小孩子一個非常不好的表率,也使得這個孩子的壓力倍增。在這樣的社會輿論下,很可能會殃及這個孩子幼小的心靈。

最後,挖坑陷害老師,違背人倫。

千萬不要認為老師只是一個人,老師是一個整體,一損俱損,唇亡齒寒。雖然其他老師不會因此就對這孩子另眼相看,但或多或少會受到某種影響。再教這個孩子,老師可能就會繞道走,不願意和這樣的家長打交道。

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很長,家長為了一時心頭之恨,給孩子如此大的負面影響,實在不值得。

紀伯倫說,我們走得太遠,常常忘記了當初為什麼而出發。事情的起因就是為了孩子,最終卻傷害了孩子。這是何苦來著?

再說教育局。

教育局處分了張老師,這讓很多人不解。大家都認為教育局是教師的「娘家人」,是老師的「主心骨」。教育局應該充當老師的「保護傘」,最起碼不應該為虎作倀。

但就算這件事重新再來,教育局還是會處罰張老師的。

也就是說,教育局的處理並沒有錯,而且只能處理。但可以適當減輕一點。誡勉談話就夠了,通報批評就不必了。

但教育局也有自己的想法。肯定想藉助這個典型案例,告誡其他老師,收受家長的紅包是一條紅線。

反過來說,教育局能不處罰張老師嗎?

家長是實名舉報,而且證據確鑿,就算教育局要包庇張老師也無法包庇,這不是教育局無能,事實上是這個家長太壞,太狠了。

張老師主觀上雖沒有收紅包的故意,並且也積極退還紅包,只是家長沒有接受。事實上張老師還是接受了紅包,儘管紅包數額不大。

舉例來說,就相當於一個人賄賂了一名幹部,但幹部想要把贓款退回去,只要退還贓款沒有成功,事實上就構成了受賄。

在這種情況之下,教育局如何做老師的娘家人呢?如何維護老師的權益呢?

說老師收紅包沒有錯?說家長是陷害老師的?就算是家長釣魚,釣魚成功了,這就是實錘。張老師最終受處分,只能說倒黴,但並不冤屈。

好在有全國網友聲援,還有本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張老師倒黴則倒黴,並不會有對她產生實質性的影響。這是我們最感欣慰的。

 

那麼,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麼從這個案例中汲取教訓?

如果是我,這個紅包我也會點開的,也會如張老師一樣返還家長紅包。如果家長不接受,我會返還給孩子,不過這個孩子太小了。如果考慮到對這個家長的綜合印象,家長不願接受,可以考慮給這個家長手機充值返還。

 

再說我一個案例,高一時,我每天都寫公眾號,有一個網友每天讚賞5塊錢。

後來有一次,我們班一個孩子告訴我,她們一家都是我粉絲。他爸爸每天都看我文章。我就問她爸爸的網名,得知就是那個天天讚賞我的人。

雖然每天讚賞我的人也有。但有了這一層關係,我覺得這也是腐敗。所以,當天就和那個家長溝通了,請他只看文章,不要讚賞。

我告訴他,我很喜歡他的孩子,老師比家長更希望孩子有出息,孩子表現很優秀,現在這種狀態很好。請家長一定要配合我,一起摒除社會上的惡習,保持最純粹的友誼,不沾染一絲一毫的銅臭,給孩子最美好的教育。

家長欣然同意。從此不再讚賞。

我還不放心,害怕還有類似學生家長。於是公眾號發了一篇文章,提醒潛在的家長,希望他們只看文章不讚賞,否則這是對我的傷害,也是對我的侮辱。

後來,我找了一個節日。給這孩子發了一個大紅包,孩子超級高興。

再後來孩子去國外了。我發現這個家長又開始讚賞了,不是每次讚賞,只讚賞他認為的好文章。有好幾次讚賞了大額。我知道這絕對是家長的誠心誠意。我勸說過他一次,他不聽,我也就愧領了。

還有我孩子高考結束,很多年前的學校家長,他們的孩子都大學畢業了。但他們沒有忘記我們,幾家聚在一起,一定要為我們搞一個慶祝活動,慶祝我們獲得解放。我也興高採烈參加了。

老師不是一種特殊物種,老師也是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如果老師每天都想著怎麼提防人、臆測人、懷疑人,把全世界都當成潛在的惡人,這不是有病是什麼,這樣是做不好老師的。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做。在孩子是我們學生時,千萬記住,不和家長發生任何金錢關係。

等孩子考走後,如果大家還是朋友,那就是正常朋友,禮尚往來很正常。

我還有一個學生家長,兩個孩子都是我的學生。大孩子大學早就畢業了、工作了,第二個孩子美國留學,家長還給我買了一雙皮鞋,一件很貴重的衣服。家長說,知道其他東西你不會接受,所以根據你的腳買了鞋子,根據你的身材買了衣服。這個你必須接受,家長很得意。


我確實沒辦法拒絕,只是想著未來如何還這個人情。但說老實話,那一刻我很溫暖。

做老師很清貧,但我們是知識分子,必須要有尊嚴,尊嚴就是人格,人格比黃金更可貴。我們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職業,才能感染別人,獲得別人發自內心對我們的尊重,對我們職業的尊重。

迄今,我所遇見的,都是好家長。我曾經寫過一句教育真言:一群好家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所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我的思考是,我們不但可以教育好學生,或許我們也可以影響一些家長。

相關焦點

  • 王開東:家長吐血栽贓老師,他們為何如此猖狂?
    殺人不過頭點地,但老師這次遇見奇葩了。這不是一般的奇葩家長,而是一個陰謀家,她開始了一系列的栽贓陷害,挑動全網絡百萬人圍攻老師。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家長為何這麼做?其背後究竟有什麼動機?第一是洩憤。個人覺得可能有,但不會佔主要成分。洩憤都是一時的,從這個家長的處心積慮來看,不可能僅僅是衝著洩憤來的。第二是碰瓷。這個佔有較大的比重。
  • 王開東:生命空白一如蟬蛻
    心靈不需要空白,我們需要快樂的笑,感動的淚,辛酸的無奈去填補心靈的空白。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王開東:這個構思很有特點。讓人想起了「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恰似江樓月,乍滿還虧,乍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在思辨中揭示題旨。也是一種好辦法。王嘉琪(後考取蘇州大學):我寫的是小說。
  • 家長先送禮後舉報,人民日報評教師「身正則不怕挖坑」|不忘初心
    但數位家長反映,這名班主任一直以來公平公正,深受學生們愛戴,此次遭到班上某位家長的陷害,是因為沒有滿足這名家長要孩子當班長、評優等不正當要求,希望校方還班主任一個公道。在這件老師與家長的矛盾事件中,我們先不管誰對誰錯。
  • 1.5+1.5=3,老師判錯,家長質問老師,結果真錯了
    可就有家長為此尷尬了一回,因為孩子給的答案也是3,沒成想老師說答案是錯的,還批評學生上課不認真。孩子爸爸知道後也是錯愣,1.5+1.5如果不等於3那還等於多少?按題解答那就是3隻咯,可是老師就會告訴你一隻不剩,因為槍一響其他鳥也會嚇走的。嗯哼,這是出題還是挖坑?類似的題目這些年不少見,而這位爸爸本身就很反感這種「智力題」,心想著這不誤人子弟嗎?直接就在家長群裡質問起老師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
  • 潭州英語學員:有一個擅長「挖坑」的老師是什麼體驗?
    老師的幽默風趣吸引了我,我跟著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了解到潭州還有英語課程,剛好很適合我,於是我報名了潭州英語的VIP課,成為了一名VIP學員。我們的授課老師是個很有特點的人,擅長給大家「挖坑」,然後通過這些「坑」學習一些和容易忘記和混淆的知識點。剛開始,一起學習的同學們經常被他帶進坑裡,但一段時間後,我們的知識水平的到了明顯提升,越來越能發現他在「挖坑」,越來越不容易中招了。
  • 幼兒園老師「最討厭」的三種接娃家長,家長不自知,對娃傷害不小
    每次去接孩子都是最晚的一個,雖然老師說「不介意」,但也能看出臉上的不高興來。時間一久了,孩子就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如果家長每次都是最後一個接走孩子,老師也會因為被耽誤下班時間對家長反感,而且會讓孩子有一種被忽視的感覺,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和性格形成。有的家長接孩子去的比較早,喜歡跟其他家長閒聊來打發時間,作為家長總是三句話不離孩子,聊著聊著就會說孩子的糗事。
  • 「低聲教育」,有多少老師和家長可以做到?
    老師和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說服教育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 【荔枝高校大會】王開東:高考作文應急「六大絕招」 招招提分!
    王開東從教23年,帶過9屆高三,這位名師大咖來頭可不小,他是教育部規劃教材《大學語文》主要編寫者,微信公眾號「王開東」的創辦者(粉絲近20萬),著有《王開東與深度語文》《最好的老師不教書》等16部專著,培養出
  • 幽默笑話:既然活埋就要挖坑,說到挖坑,問題又來了
    2 男友平時喜歡穿條內褲在屋裡來回晃……有次開門被鄰居撞到,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就哀怨地對他說「別老穿個內褲晃來晃去的,至少再穿點什麼吧?」 3 藍翔技校通告:近日以來,網上貼吧,論壇,空間不斷調侃, 嘲諷和搞笑為目的對我校進行「冷笑話」式的攻擊, 我校領導和院系經過多日的討論,為保護我校名譽, 必須採取自衛手段,若發現再有對我校進行諸如
  • 王開東:教師有文化,不也就這個鬼樣子?
    「家有三鬥糧,不做孩子王。」這就是整個社會對老師地位的看法。這句話很好理解。家裡有三鬥糧,只要餓不死就堅決不做老師,做孩子王有啥出息?這是赤裸裸的現實啊。當年我在老家做老師,那地方農民極為淳樸。那時我做班主任,家長常常來我家串門。他們吸著煙,煙霧瀰漫中和我談論他們孩子的未來。
  • 作業寫不完,開學淚兩行!「開學」大片即將上映 ,學生瘋狂補寫作業...
    「作業寫不完,開學淚兩行」,開學在即,不少家長在朋友圈曬出孩子在家狂補作業的照片,補寫作業成了不少學生這兩天的「頭等大事」。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從早到晚「惡補」作業,甚至有孩子熬夜寫作業開始掉頭髮了。
  • 電線桿的長度有哪些,挖坑機挖坑直徑需要多少
    我國用於低壓配電線路的水泥電線桿長度有這幾種:(6)、(7)、8、(9)、10、12、15米(括弧內的不常用);其直徑是以頂端直徑來定的,主要有2種規格:150mm和190mm,一般12米杆稍徑都為190mm的,這種杆的重量約為1200Kg。
  • 家長因為老師太年輕想給孩子換班,園長:班換不了,可以選擇退學
    都說選幼兒園,不如選老師。如何選一個合適的幼兒園已經要花掉家長們非常多的精力,再選一個好的幼兒園老師?家長一沒選擇權,二沒辦法和經驗。睿睿媽媽為了孩子上一個好的幼兒園,為此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提前一年就找關係把名給報了!本以為可以放心了,可時不時的就看到很多負面新聞的曝光,讓睿睿媽媽擔心不已。「我家孩子的幼兒園也會不會遇到這樣的老師?
  • 王開東:「教師節,給老師送什麼樣的禮物?」
    平臺上一位家長很著急地問我:「一直關注王老師的公眾號,馬上教師節來到了,送禮物什麼給老師好呢?一份既不違規又讓老師高興的禮物,能說說嗎?」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很焦慮。其實老師也怕麻煩,有老師戲稱教師節成了「教師劫」,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必要說一說。
  • 王開東:教師節,何必防火防盜防老師?
    這不是挖老師牆腳,動搖老師的大後方嗎?教師不是孫猴子,石頭縫裡出來的。老師也是人,也要穿衣吃飯、養家餬口。你有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給我,我就不那麼樂意。家長讓你每個孩子都超級優秀。恕我直言,十個指頭還有長短,怎麼可能每個孩子都同樣優秀?就算一個娘胎所生,還有大寶笨,二寶靈的。
  • 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挖坑理論是抄襲中國的?宋朝就有了
    特別是在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的經濟處於低迷的時候,有一個經濟學家叫做凱恩斯,他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做挖坑理論。 一、什麼是挖坑理論? 挖坑理論具體來說就是要政府來出手幹預經濟,如果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政府就要採取一個措施,也就是有形的手來幹預經濟。
  • 一年級數學只考了88分,家長向老師認錯,老師回復令人意想不到!
    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綜合測試,學生只考了88分,家長看到成績以為拖了後腿,本以為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於是在微信裡給老師道歉,說這次孩子沒考好,是當家長的沒輔導好,下次一定讓孩子加倍努力。沒想到老師的回覆令人意外!
  • 校園欺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和老師如何及時發現處理?
    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對孩子的傷害大。受到校園欺凌的孩子常常會擔驚受怕,抑鬱,整日惶惶不安。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嚴重影響學習。老師和家長都要重視。可以說,校園欺凌,越早發現,越早處理,對孩子的影響越小。家長要及時和學校老師聯繫,問問學校有沒有什麼活動要收費,或問孩子近來在校可否有異常表現。三、 家長平時要和孩子有良好的溝通,讓孩子信任你。孩子不願意把受欺凌的事情告訴家長,不僅僅因為怕被報復,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如果孩子和家長的疏遠疏遠,孩子發生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告訴父母。
  • 這3種「接娃方式」讓老師反感,對孩子傷害不小,家長卻未察覺
    童商優學院早教老師觀察發現, 家長這幾種「接娃方式」對孩子傷害最大, 也讓老師無無奈。 提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大部分都是因為臨時有急事需要接孩子回家,這種情況下雖然會引起班裡其他孩子想回家的心理,但是老師還是能理解的。 而那些遲遲不來接孩子的家長,經常是讓孩子孤零零一個人留到最後,即使老師也會留下來陪伴孩子,但是當留下來的小朋友看到其他孩子一個接一個被家長接走內心的孤獨感和失落感卻難以彌補。
  • 部分老師為什麼不被家長尊重?到底是家長變了還是老師變了
    01教師收入只處於中下水平,導致老師社會地位低近幾年,上級部門不止一次出臺文件,要求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這其實就說明老師收入比公務員低得多。但是,文件歸文件,實施卻很難,效果也並不明顯。社會上部分人不是以知識衡量價值,他們只管收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