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有多少老師和家長可以做到?

2020-09-24 蘭花教育

何為低聲教育?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


老師和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說服教育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1低聲教育——科學依據

心理學家對表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是因為:


1.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2.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3.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2低聲教育——辦法措施


1.批評孩子要降低聲調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2.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3.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


4.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爸爸媽媽的尊重,而這種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每一個爸媽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是打罵教育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一時起到的作用也不會長久。

相關焦點

  • 父母學堂:【低聲教育,家長您做到了嗎?】
  • 該如何做到低聲教育?
    寶爸寶媽們都知道要學習「低聲教育」的好處,可是,有些時候怒氣來了,該如何做到低聲教育呢?「低聲教育」?如果家長覺得很難控制,那麼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等自己情緒調整好之後再去面對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 《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從繪本角度讓家長理解「低聲教育」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因為孩子不聽話發脾氣,甚至有時候脾氣一上來沒控制住,就對孩子大吼大叫。事後回想起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太衝動了,但是又拉不下臉來和孩子道歉。《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這本繪本就講述了媽媽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傷害有多大,讓我們對大吼大叫有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理解"低聲教育"是多麼必要的。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家長說話態度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家長們都知道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是在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總是會顯得很焦慮,而有些孩子,家長越批評,他們越是不聽話。孩子不聽話,和家長說話方式有沒有關係?這就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有些孩子就會變得性格暴躁易怒,家長讓往東孩子偏偏往西,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叛逆。「低聲教育」是一種很成功的教育方式,西方心理學家對人說話時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人在聽到不同聲調的語句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不同的。
  • 什麼是「低聲教育」
    因為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以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親子溝通。以上這些句子,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因為,在各種有人群有孩子的環境中,都會遇到一些家長情況失控下,大聲的訓斥孩子,想以這樣訓斥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能聽話,可在多次這樣大聲訓斥後,發現這樣訓斥對孩子沒有用了。
  • 吼聲教育和低聲教育,對孩子都有什麼影響?娃可能是兩種不同人生
    這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有些孩子因此就脾氣暴躁,容易生氣,父母和孩子難以達成一致,一個說往東,一個偏偏要往西,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低聲教育是什麼樣?「低聲教育」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教育方式。西方心理學家研究了人說話時的聲調,發現人們聽不同聲調的話語時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時使用「低聲教育」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 為什麼推崇「低聲教育」?孩子是否聽話,和家長的態度關係緊密
    文 | 小鴻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總抱怨自家還不夠聽話,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家長沒有用正確的溝通方式。「低聲教育」才是正確打開和孩子溝通的大門,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
  • 孩子不聽話,多半與家長說話態度有關,學會「低聲教育」很關鍵
    父母的這三種聲音,與孩子不聽話有很大關係第一, 用命令的聲音來控制有的家長比較強勢,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帶著命令的口味,這會讓孩子有一種被控制的感覺,雙方處於不對等的地位。「低聲教育」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是通過控制父母的情緒、聲音,來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教育孩子,學會低聲教育,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更加遊刃有餘。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家長說話態度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孩子不聽話和父母說話方式有關係嗎?用命令的語氣說話有些父母說,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認為是孩子養大的,不是平靜地和孩子交流,而是孩子應該這樣做。 雖然孩子很小,但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總是用這樣的命令語氣和孩子說話的話,他們會感到不愉快。 時間久了孩子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叛逆心理,他們認為不服從父母的命令,漸漸反抗父母的命令,越來越不聽話。
  • 父母說話的態度,決定孩子聽話的程度,家長要學會低聲教育
    &39;讓我想到一段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在此把它貼出來,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可以記在心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這是因為:1、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家長與孩子的溝通。2、 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還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不然家長首先大聲嚷嚷的話,會讓孩子也跟隨你,進行反抗。
  • 低聲教育養出自信的孩子,家長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的未來
    很多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說服教育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 家長越大聲,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要了解一下「低聲教育」
    ,只有家長改變高聲教育,用低聲教育的方式溫柔的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跟家長一條心。所謂的低聲教育,並不是指說話的方式放低聲音溫溫柔柔的就可以,而是指方法和態度上的轉變,不論面對孩子們的事情都不能意氣用事,上來就對著孩子大喊大叫的,而是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去面對他們。要做到這個樣子,其實是很難的。
  • 別再吼孩子了,低聲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解決問題
    低聲讓教育事半功倍有心理學家針對幼兒和青少年教育的研究發現家長在低聲教育時,情緒平和可以讓自己更理智一些,雙方心平氣和,才更有利於彼此溝通;也可以避免孩子模仿家長脾氣暴躁、 學會低聲,讓教育春風化雨在教育這件事情上,家長扮演著主動的角色,孩子大多是被動一方。因此想讓教育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家長何不從改變自己開始,學會低聲教育。
  • 「低聲教育」不是妥協,而是一種智慧,也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禮物
    家長總抱怨自家還不夠聽話,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家長沒有用正確的溝通方式。「低聲教育」才是正確打開和孩子溝通的大門,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 孩子不聽話,和家長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1、家長總是命令式很多家長總是擺著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所以他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不免會出現一些命令的語氣,同時也會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任務。
  • 低聲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父母做好這3點就很不錯了
    其實這主要還是家長使用的方法錯了,有的時候,當孩子犯了一件錯事的時候,家長不如使用低聲教育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家長即使是在批評孩子,孩子也很容易接受。今天小白就和大家說說家長應該怎樣做到低聲教育。大人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家長使用低聲來教育孩子,孩子會更容易接受。這是因為,低聲調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更加理智,情緒也會更加的平和,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會沒有那麼嚴重,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會更好。
  • 學會低聲教育,才是給孩子最大的尊重
    有很多的家長在碰到孩子犯錯的時候,通常都是會選擇責罵孩子,但是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只會導致:孩子被嚇住了,滿腦子的恐懼感,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麼錯了又或者是孩子被家長的責罵激怒了,只想大吼大叫回擊,也不考慮錯在哪了。但是,如果家長可以換種方式,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可以冷靜處理,這樣的話,孩子也會認真地聽你說的話,也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牴觸,反而可能達到教育作用。
  • ​孩子不聽話,可能跟家長的說話方式有關,來學學「低聲教育」
    ,對孩子的影響也大有不同,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都和家長的說話方式有很大關係。,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從來不和孩子好好交流,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創造的,有權這麼做。一、低聲教育會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孩子慢慢放鬆,有利於家長和孩子正常交流,容易溝通,反之家長情緒激動,孩子會更加激動,遇強則強,這樣的話,怎麼教育呢?
  • 大聲指責本質是一種語言暴力,試試「低聲教育」,孩子更聽話
    至於該如何用「低聲教育」,家長可以借鑑這套育兒經典讀本。,讓家長學會用低聲教育的溫和方式和孩子溝通,建立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教給家長和孩子理性溝通的方法,讓家長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失誤,是中國媽媽的家教聖經。
  • 弄清背後的原因,一招「低聲教育」輕鬆解決
    進入叛逆期階段的孩子他們會出現很多壞習慣、總喜歡和家長說不、挑戰權威等脾氣不好的行為。應對孩子脾氣不好這個問題,家長在搞清背後的原因後,可採用這一招簡單的「低聲教育」輕鬆解決。「低聲教育」應用場景一:充分發揮家庭第一教育影響力孩子從小到大脾氣主要受家庭影響,想要孩子脾性溫和,家長平時在對孩子的耳濡目染的影響中需做到「低聲教育」。
  • 不聽話的孩子,多半因為家長說話方式有問題,「低聲教育」來幫你
    事實上,孩子不聽話,歸根到底是家長不懂教育。正是因為他們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出現問題,所以才使孩子在不聽話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改變和起色。孩子不聽話時,父母的情緒難免會有激動和憤怒的表現,甚至還會出現咒罵、打孩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