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交到了壞朋友,父母該怎麼辦?

2020-12-19 寶寶知道

隨著小朋友進入幼兒園這個小社會,難免會遇到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其中一些孩子的習慣或者處事方式可能是我們覺得不太妥當的。這種時候,是教導孩子,遠離這樣的孩子,叮囑老師把他們分開,還是該順其自然,讓孩子和他玩,哪怕染上壞習慣?一起來看看Karen家的故事。

我家老二曾有綽號「笑羅漢」,從小就是個特別愛笑,又很配合大人的「天使娃」,上了幼兒園,很快就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其中兩個孩子讓我印象深刻。

小孩A在班裡經常會咬其他孩子,我們家娃也陸續被咬過兩三次,以致小朋友的媽媽覺得很抱歉,還送了小禮物。不久後,我聽老師說,這個孩子特別喜歡我家娃,集體活動時,喜歡和他坐在一起,甚至抱著或靠著他,每次都讓老師們萬分緊張。

另一個孩子B,家庭環境非常寬鬆,小小年紀就特別有主意,哪怕在幼兒園也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父母面前有時不達目的不罷休,經常父母都會妥協,遂了他的心願。

對於第一個孩子A,我在看到兒子被咬,或者老師描述時,第一反應是擔心的,因為害怕孩子受到比較嚴重的傷害。但當放學時我觀察兩個孩子的互動,看到我兒子並沒有被咬而害怕或躲避他,反而和他很自然地打鬧在一起,回家也會把這個小朋友的名字掛在嘴邊。至於被咬到的傷口,因為老師介入及時,並不嚴重。所以,當老師還在擔心他的安全問題時,我反而覺得這樣的風險完全可以承受:我把孩子能與這樣攻擊性稍強的孩子一起玩,成為朋友,當作一件很好的事情。在幼兒園裡,接受一點這樣的挑戰,長遠看對孩子來說是十分有益的:他會了解到怎樣和不同風格的朋友相處,怎樣在不保持距離的同時還能通過各種方式保護自己。哪怕孩子因此受挫,也會了解到自己的邊界在哪裡,將來遇到類似的同伴該怎麼做。

與第二個孩子交上朋友影響則更大。因為他們相處特別好,所以兩個孩子還經常在一起串門。有一次在小B家裡吃自製小冰棍,每個人都吃了一根後,小B想吃第二根,稍一哭鬧,就得到了。我兒子便如法炮製,也要求第二根。因擔心他咳嗽,我拒絕了他,於是他就嚎著嗓子放聲大哭,問我為什麼好朋友能吃,他就不能吃。我猜當時他心裡還有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他哭完就有冰棍,我哭成這樣了還沒有。

不久以後,在家裡體現出更明顯的變化。他會稍有不順心,就扯開嗓子哭鬧,甚至賴在地上不起來。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早上的早點,牛奶裡加麥片也不行,不加麥片也不行,並且因麥片哭鬧得眼睛紅腫。剛開始我們還很困惑為什麼突然有這樣的變化,後來猜測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在模仿好朋友,想用哭鬧的方式來讓父母妥協,達成心願。

又一次兒子哭鬧不堪時,我腦海裡想要把這對兒小朋友「拆散」的念頭就冒了出來:看樣子,小朋友學好不易,學「壞」很快。我得把這苗頭掐滅。念頭冒出來,接著就想怎麼實施:是直接告訴老師,把他們分開?還是告訴兒子,別和他玩?思前想後,覺得什麼方式都欠妥當。

首先,我不覺得這個孩子就能被稱為「壞孩子」。在他的身上,我看到許多優點:活潑開朗,熱情大方,思維敏捷,對自己的朋友非常維護。兩家人教育孩子有些差異,但這樣的差異在誰家都會存在。站在我的角度去定義好或壞,有失偏頗。

其次,哪怕這次我阻止了他們做朋友,還可能將來遇到C、D、E各色朋友,我是每次都考核一下,發個「允許交朋友」通行證,還是慢慢教會他,如何在和別人做朋友的同時,堅守一些自己的底線呢?

過了「拆散小鴛鴦」的衝動期,我開始思考到底該怎麼做,能比較好的處理這類事情,我做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堅持父母的界限和方式。小朋友可以變換方式來試探我,但溫和而堅定的拒絕他,是我們可以繼續堅持去做的。難度當然比過去大了很多,在這個曾經很容易溝通的小朋友身上,我體會到了他的另一面:一言不合就開哭,往地下滾,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笑臉瞬間變哭臉,哭個不停,假如答應他又會立刻沒事人一樣。妥協嗎?那會讓他越來越使用這樣的方式和我們溝通;批評或者責罵嗎?那更會火上澆油,不利於親子聯結。堅持溫和而堅定的陪伴作為第三個選擇,做起來是最有挑戰的。有時候一哄半個小時,我和爸爸都會有種要被他「點燃爆發「的感覺。度過了開始艱難的幾周後,他開始慢慢回歸原來的狀態,不再輕易用嚎啕大哭來表達自己,也知道了用小夥伴的方式,並不能實現他的目的。

第二,引導他去思考什麼是更好的表達方式。在每次他大哭大鬧之後,我會找機會問問他,剛才他的需求是什麼,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方式來表達,比如可以直接告訴爸爸媽媽他需要什麼,可以說請和謝謝來表達請求,可以用「紅燈警告」來劃清界線。這個教導的過程是很難的,孩子的本能反應是肢體快於語言和思考的。所以,更多的時候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等待他慢慢成長,以及用自己的行為作出示範。

第三,加強父母自己的影響力。反思自己為什麼在這件事上會有擔憂:或許因為覺得小朋友很容易被同伴影響,對孩子和自己都不那麼自信。其實冷靜一想,對孩子來說影響力最大的是父母,無論將來他們遇到怎樣的老師、同學和朋友,只要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是穩固和溫暖的,他們就會把父母作為自己行為的楷模,把父母當作困惑時的商量對象,從而不會偏離家庭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想通了這些,再看到各種孩子的朋友,會有一種躍躍欲試之感,不再擔心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而是期待有更多不同風格的孩子能夠成為他的朋友。

本文轉載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交到「壞朋友」,怎麼辦?
    我很嚴肅地跟她說,我很不喜歡這個女孩,不希望她再繼續跟這個女孩做朋友,更不希望她會學壞,可是完全沒用,每次她都答應得好好的,但兩個人還是總在一塊玩。我特別不能理解,她以前很乖、很懂事的,從小我也一直教她為人處世、做人的道理,為什麼偏偏交了個壞朋友?古人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簡直太有道理了,要怎麼才能讓孩子遠離壞朋友的影響呢?
  • 家長如何預防孩子交到「壞朋友」
    朋友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交到壞朋友,因為小到生活習慣,大到品行,壞朋友都會給孩子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所以,父母們與其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交到壞朋友再著急,不如在孩子的社交萌芽期,就引導他們學會正確地交朋友。
  • 「我的孩子被孤立了」,幼兒園老師提供這3個方法讓孩子交到朋友
    在和孩子們一起工作的時候,經常接收到來自家長的求助:「老師,我感覺我的孩子被孤立了,怎麼辦?」「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回家都不說他在幼兒園裡最喜歡的朋友是誰,他是不是沒有朋友?」某乎上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女兒裙子被扯壞,家長照原價索賠,三天後,孩子被整個幼兒園孤立了」,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 3歲孩子上幼兒園不愛說話,媽媽巧施妙招,讓娃交到一堆朋友
    導讀:3歲孩子上幼兒園不愛說話,媽媽巧施妙招,讓娃交到一堆朋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孩子上幼兒園不愛說話,媽媽巧施妙招,讓娃交到一堆朋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何幫助孩子交到知心朋友?
    同樣的,孩子們長大後要去幼兒園上學了,我們總跟孩子強調要學會交朋友哦。可我們卻沒有認真地給孩子講過,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怎麼才能交到適合自己、能一起追逐夢想的朋友。俗話講: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我們成年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而這些朋友都是經過我們在生活中各種經歷,各種思考,各種判斷後得出的來的。我們總要求孩子交到好朋友,那怎麼去交呢?《交朋友的方法》這本繪本就是寫給孩子們交朋友的方法。
  • 青春期孩子「學壞了」怎麼辦?在交友上,父母要避免孩子盲目從眾
    孩子不再跟父母有親密的交流,親子關係變得疏遠,孩子跟朋友呆在一起的時間比跟父母還要多。於是,父母難免會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受到不良的影響。「學壞了」怎麼辦?李女士內心還是不敢相信那個被大家看做是壞學生的是自己的兒子。所以,聽了老師的話後,她沒有馬上責問孩子,而是先觀察孩子,思考該如何教育。在她觀察兒子的幾天裡,她真的發現自己的兒子好像確實「學壞了」。
  • 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孩子入園後,父母該關注的問題有哪些?
    8月份馬上就要結束了,這也意味著很多孩子即將開學。開學季,父母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幫孩子收心;尤其是家裡孩子剛上幼兒園的父母,有更多的問題要關注。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孩子入園後,父母該關注的問題有哪些?
  • 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怎麼辦?父母最好的方法是以關係治癒關係
    一位家長給我留言說:「孩子交了不好的朋友怎麼辦?」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都會擔心孩子會受到這些「不好」的朋友影響,學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甚至是誤入歧途。 可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如何勸阻都不起作用,反而會引發更激烈的爭吵。
  • 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哭得特別厲害,父母該怎麼做?打架該怎麼辦
    樊登: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哭得特別厲害,父母該怎麼做?看到孩子交到別人手裡頭那一刻,家長如果不難受,就不是一個好家長了。此時,家長可以看自己難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對對方不信任,還是作為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不舍……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如何去解決這個情感問題?
  • 孩子如何在學校快速交到朋友?簡單6招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在新學校有交到新的朋友嗎?你的孩子是否有這些情況?我很想交朋友,但是我不認識他們,不知道怎麼和他們玩,到底該怎麼辦呢?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觀察孩子的優點,比如有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有的記憶力很強,一旦發現孩子在某方面做得更好的,就要著重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
  • 擔心孩子上幼兒園交不到玩得來的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很重要
    怎樣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能在幼兒園交到朋友呢?小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你分享給我玩具和吃的,你就是個好人,我就喜歡你,願意和你做朋友。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分享,這樣會幫助孩子在幼兒園獲得更多朋友。3.
  • 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打了怎麼辦?該不該還手?家長們各執一詞
    導讀: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打了怎麼辦?該不該還手?家長們各執一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打了怎麼辦?該不該還手?家長們各執一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害怕上幼兒園,父母該怎麼辦
    我沒有照做,我覺得孩子年齡尚小,從兒童發展的來看,這些事情顯然是超出孩子年齡範圍該做的事情的,然而這是很多私立幼兒園和家長都熱衷的事情,認為提前學,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上小學一年級就可以不用雞飛狗跳,所以我沒有和幼兒園溝通,這是當下的一種趨勢,不是我說一兩句話就能改變的,可能還會被人認為矯情,不懂教育。
  • 當孩子結交了「壞」朋友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結交什麼樣的朋友,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雖然是他們的意願,但同樣也是家長們很擔心的一個問題,生怕孩子交友不慎會被帶壞了,雖然這樣的機率並不高,可一旦除了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辦呢?有的時候家長直接和孩子說「不行」的時候,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反而會認為家長是自己友情的敵人,所以要懂得善用謀略才能夠幫助孩子遠離「壞朋友」。
  • 孩子交了「壞朋友」怎麼辦?如何趕走?
    所以,小孩子是需要朋友的。人們常說,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於是,父母們就希望孩子的朋友都是「門當戶對」的,生怕孩子遇見「壞朋友」,從而對孩子的交友行為大加幹涉。但是,「壞朋友」真的能被趕走嗎?離開了「壞朋友」,孩子就能一切都好嗎?本周我們就談談孩子們的壞朋友。
  • 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已經入園了,這兩天是不是都在經歷孩子前兩天還興致勃勃,今天死活不去學校的場景?我想跟大家說,別慌,這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媽媽,猛然間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需要一個適應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強,可能一兩天,一星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差,可能要很久一段時間。那,該怎麼辦呢?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您!
  •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父母該怎麼辦
    戶外活動機會相對較少,孩子與小夥伴交流、與其他孩子玩耍的機會還是很少的。孩子平時在家中也是與家人相處的較多。到了幼兒園,雖然看到很多的小夥伴,但是孩子還是不敢主動去與他們接觸,只能在一旁看著他們玩耍,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
  • 當孩子哭著不去幼兒園,可能是沒有朋友
    「我不去幼兒園,幼兒園沒有小朋友和我玩」4歲的侄子軒軒,每天都要和媽媽哭喊孩子沒有朋友?這樣的事情很多家長都遇到過,也很頭疼,不用擔心,本文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孩子的內心就是陽光的父母相親相愛,孩子就是幸福的,有自信的,會主動結交朋友,善於與人交往父母如果經常吵架,愛批評孩子,孩子可能就會不自信、緊張,封閉自己,不會交朋友 過度寵溺的孩子現在
  • 幼兒園要開學了,孩子的分離焦慮該怎麼破解?
    孩子也很焦慮,造成孩子分離焦慮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孩子害怕和爸爸媽媽分開。從小在父母的身邊,一直是父母陪伴成長,突然要離開爸爸媽媽到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接觸新的事物,孩子自然會覺得緊張。記得大寶去年剛上幼兒園表現出各種恐慌、不安、哭鬧的情緒。
  • 幼兒園布置手工作業,初衷到底是鍛鍊孩子,還是考驗父母
    最近幫媽在看《絕望的主婦》中看到這樣一個片段,學校為了培養孩子的交流溝通能力,立志於讓學生們通過銷售巧克力來進行慈善活動,而銷售第一名的學生能夠得到一個聚會,還可以邀請自己的朋友參加。加布利爾非常希望女兒贏得第一名,這讓女兒就會交到很多朋友。蘇珊也希望兒子贏得第一名,是因為兒子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從來沒有得過第一名,蘇珊想幫孩子贏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