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暾教授淺談中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朱興暾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學生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事業近20餘年, 在許多大學如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深圳大學、中學如華南師範大學附中、62中學等進行學生的德育教育講座。

  他在談起中學生的中學生德育教育,認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中學生就是未來的主要建設者和接班人,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中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其心理生理發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強的特點,他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時能否全面認識理性分析問題不僅是部分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當代青少年面臨更多的機遇和史無前例的挑戰,只有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才能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才能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取得成功。


  目前中學生現狀令人堪憂,一些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取向發生傾斜,拜金主義思想抬頭。有些學生在對待個人與集體等關係上的「唯我」。他們認為那些為國家民族的生存發展、為社會進步而做出犧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寬容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態,他們模仿生活上的「闊氣」、「洋氣」、「怪氣」,言談舉止的流氣、俗氣、匪氣,對待他人的「義氣」和「霸氣」。在對待正面事物上存在牴觸心態,他們豎起拒絕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識,嘲諷打擊好人好事。總之,中學生表現出的種種現象令人堪憂,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思考,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整個社會都有責任為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

  德育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及學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的各個環節,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特殊性與普遍性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有的放矢。針對上述情形,當代德育教育猶其應強調如下幾點:

  1、加強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內容,講道德是做人的起碼原則,中學生道德教育主要是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職業道德教育,具體表現在堅持「五愛」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師在此過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則,以身示範」,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應以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學生,讓學生耳濡目染,最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緊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廢。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往往具有情緒不穩定,意志品質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特點。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關鍵要做到:增強學生交往能力,培養豐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緒,較強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養,不僅僅是紙上談兵,重要的是結合社會實踐,聯繫中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挖掘和提煉,正反兩方面施加影響,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自覺調節情緒、意志堅強、性格良好等。

  3、提倡個性發展教育

  個性發展教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對中學生主要是進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審美情趣的培養,以信息化為主要標誌的二十一世紀,人們的審美觀易受影視、音像製品、網絡文化以及廣告宣傳等的影響,中學生更是如此。因此,個性發展教育的迫切任務之一就是要在尊重發展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培養健康的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

  綜上所述,中學生德育需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探討,而並非只是學校的責任,我們的目的是讓每一位中學生都能健康成長並最終成才。

相關焦點

  • 博學教育20181009淺談德育對人的影響力
    現代生活中的德育是各個社會共有的教育現象,具有複雜性與社會性,與人類社會共同進步。德育是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質的教育。德育工作是家庭學校社會工作的靈魂,它致力於對未成年人與成人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體現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德、智、體、美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統領著一個人的一生。思想教育是形成人類一定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的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人道德發展的教育。
  • 淺談如何培養和增強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一、中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對於當前我國現階段中學生法律意識現狀來說,雖然大部分中學生已經意識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也通過多種途徑來了解了具體的法律知識,從整體角度來看,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仍存在一些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
  • 關於公布2020年江門市德育與思政論文獲獎名單的通知
    請各地各學校紮實加強思政教育工作,發揮好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動性和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深入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大力推動課程思政全程融入課堂教學,不斷提升思政教育質量和水平。「中國夢」在中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2江門市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林璐珊德育與語文在教學活動上互相滲透融合的重要性及案例分析
  • 美術鑑賞: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淺談美術欣賞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術一直以來就是世界歷史文化傳播及繼承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美育是關於審美與創造美的教育。  以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來看,正處發育階段,屬於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慾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審美教育,對於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情趣、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欣賞課的直觀形象性特點,符合人們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
  • 2020年小學教育論文題目參考(附查詢下載方法)科研文獻小助手
    1、運用遠程教育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途徑探索2、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方向研究3、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方法探究4、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5、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6、探究小學數學管理中的德育7、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課堂展示策略探微8、淺析信息化社會中素質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9、農村小學如何開展創客教育的實踐研究10、小學語文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 「淺談」關於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的若干問題
    【考壹佰導讀】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國家為21世紀培養的新學生首先應該是富有民族氣節,遵紀守法,熱愛自己祖國的愛國主義者。近幾年來,中學生、大學生崇洋媚外,違法亂紀屢見不鮮,這正說明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基礎薄弱。因此,從小學開始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基礎是新世紀的需要,也是新世紀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 探討傳統文化中的「五倫八德」理念與中學德育教育
    中學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推動智、體、美等基本素質全面和諧發展以及教會學生做人的重要環節。所以,我們必須把「樹德」工作放在中學生德育工作的首位。而現今的中學德育工作存在著「關注多,效果少」的問題。
  • 人民德育專家林泰教授談新時代德育工作
    林泰,1932年生於北京,1950年入黨,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高校思想理論教育工作。曾任校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等職,現為人民德育專家委員會成員之一。
  • 談德育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
    談德育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性 2019-09-18 18:10:47   來源:安青網
  • 論德育教育對中職學生重要性
    (2)學校的教學狀況職業教育中,很多中等職業教育對於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較為重視,但對於學生的德育工作較為忽視,有以下幾點:具體在一下幾方面:1、 沒有對於職業教育是教育系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缺乏對於職業教育在過去和現在對於我們這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的正確認識,認為職業教育可有可無。2、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對於職業教育認為是次等教育,所以認為只要搞好了普通教育,教育的水平就會搞上去。
  • 對德育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認識
    德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規律,採用言傳身教等有效手段,通過內化和外化,發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幾方面素質的系統活動過程。德育過程即思想品德教育過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為目標,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的活動過程。
  • 德育課程育人方法探析
    立德樹人繞不開學科德育,學科德育正成為近期學界討論的熱門話題,也是教育實踐努力攻克的難題。當前的學科德育仍然面臨著諸多實踐困境:應試教育的挑戰,管理制度的約束,評價機制的偏離,教師素質的瓶頸,等等。如何破解當前的困境?幸福教育理念為其打開了一扇門。
  • 讓德育之花綻放在菁菁校園——淺談小學生的德育工作
    目前 學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與客觀環境的變化不想適應的矛盾,本文例舉了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最後對班主任工作提出意見。赫爾巴特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 教育 的最高目的。「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中關於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來為後人所傳頌著。家庭,是教育的啟蒙;學校,是教育的引路人。「人之初,性本善」強調了後天教育對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塑造學生品格上是如春風般,潤物細無聲的。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要給祖國的花朵和幼苗以知識,還要給他們健全而完善的人格,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諦。
  • 育人之本,德育為先——澧源鎮第一小學召開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
    政工主任毛喜蘭為二年級陳雲芳老師代言《淺談班幹部的培養》從培養班幹部的作用、方法、類型和獎勵機制等對班級管理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一年級424班葛曉雲老師作經驗交流葛曉雲老師用&34;的體會,介紹了自己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怎樣做好一年級學生的養成教育方面的點滴經驗
  • 淺談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在一個班集體中,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更是學生品德教育的引路人。小學班主任要深刻認識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以身示範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多措並舉,家校協作共同教育好學生。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引路人;德育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對世界的認知不夠全面,無法正確地分辨事情的對與錯。
  • 天津教育2020年第23期
    「4+0」優秀本科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與美國猶他州立建設富有活力的新課程,邁向基礎教育現代化的新時代本刊編輯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楊朝秀 張春成農村教育背景下家長行為對孩子自律性的策略研究郭曉榮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小學體育趣味課堂的構建葸虎關於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與教學設計的思考趙秀珍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明曉娟
  • 學校教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之德育的模式一二
    第七節 德育模式一、道德認知發展模式★★★★★(2013年廈門大學已考名詞解釋、2017年統考已考選擇題)20世紀70年代,在杜威和皮亞傑研究工作的椹礎上,科爾伯格提出了道德教育的認知發展模式。各種實例表明,價值觀選擇方法和在班級中開展道德推理的方法在許多方面是不同的,但是它們所依賴的理論前提是相同的,都是避免以某種確定的美德為中心來進行品性教育,而是強調道德本身需要一個決策的過程,同時強調個體道德發展中自由和自治的重要性。
  • 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我國古代就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之說,可見人們早就認識到傳授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繫,並加以運用。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挖掘,反覆揣摩,就不難發現其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它們一旦被開採挖掘出來,加以利用就能美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
  • 淄博人大代表劉紹華:發展素質教育要重視德育
    本報1月6日訊(見習記者 譚文佳) 6日下午,人大代表淄博四中校長劉紹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劉校長表示,德育在青少年成長階段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素質教育要重視德育。  劉紹華認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中學生的發展會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中學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其心理、生理發展均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強的特點,他們在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時能否全面理性地認識分析問題,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 關於中學生跳河事件背後的真相,你知多少――談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山西省太原市一名中學生因中考成績不理想,喝酒後跳下了汾河,最後獲救。值得慶幸的是,花一樣的生命終於挽救回來了。對此大多數人非常惋惜,如此大好青春怎麼不懂得珍惜,簡直是拿生命當兒戲。現在的學校只重視分數成績、排名,從而忽視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成長,很多學校認為德育工作是形式主義,很多學校沒有思想品德課,我認為德育教育的重耍性更應該深入到每個學生家長的心中,更為重要。假若一個人沒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文化知識學得再好,對於祖國強大來說也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