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墳前哭完警局哭,提倡綠色祭拜,文明祭拜

2020-12-23 古往今來話時事

2019年3月15日,河南省登封市陳某社在上墳燒紙時,不慎引燃了周圍荒草而引發火災,由於氣候乾燥,草木乾枯,火勢迅速隨風擴大。同樣的陳某堯也因為上墳防範疏忽引發火災。在消防隊員和附近群眾的幫助下,大火於被撲滅,陳某堯主動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因掃墓引發火災被捕痛哭

3月29日下午涇陽縣兩女子在公墓祭祖焚燒紙錢,火源未熄滅即離開現場,導致隔壁一農業公司冷庫失火,造成損失達百餘萬元,所幸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兩女子已被刑事拘留。

清明時節祭掃防火

2019年4月6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日,有多位青島市嶗山區居民向中國之聲記者反映,在嶗山風景區內,散亂分布著大量違規建造的墳墓,部分村子內甚至還存在非法買賣墓地的情況。

從古至今,清明節都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懷念親人的重大節日,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從祭祀方式,祭拜禮節、祭品都有著對應的傳統和說法。

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因我們民族對於逝者有著入土為安的說法故大多採取土葬方式,又因我國民間有風水氣運等迷信流傳,土葬地多為山林密集,人煙較少的山區或農村周邊,不僅浪費大量土地,破壞森林植被,而且在清明掃墓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無法及時救援。

國人相信祖先和親人在逝去後依然需要香火金錢,希望祖先和親人在靈魂棲息的世界富貴安寧,而上香、燒紙錢也逐漸成為清明懷念逝者的重要步驟。

清明節是按公曆算的,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清明節可能是公曆4月4或5或6日。正是冬春交替,萬物復甦之時。在清明節前,經過了整個冬季氣候乾燥,風吹日曬的山林和荒地草木乾枯,極易引燃。百姓在清明掃墓過程中上香和燒紙錢,看管不利往往會引發火災,甚至造成重大森林大火。

文明掃墓,綠色祭拜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移風易俗,1956年4月27日年毛澤東在《倡議實行火葬》的倡議書上簽字,對殯葬改革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對農村地區封建迷信活動進行打擊。時至今日,政府更是年年提倡文明祭拜,綠色祭拜,倡導植樹祭拜,鮮花祭拜,推廣無火文明祭祀、推行骨灰安放懷念堂、散亂墳墓治理。

清明掃墓,懷念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抒發先人思念的重要方式,我們在這個節日裡祭拜著逝去的親人,將自身生活的點滴告知先人,祈求祖先和親人的保佑,祝福親人的靈魂得以安寧。在掃墓過程中我們更要注意祭拜安全,預防火患,注重心意而非形式,採取國家提倡的祭拜方式,綠色祭拜,文明祭拜。

2018年8月21日民政部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將重點整治公墓建設運營中的八類違法違規行為,以及殯葬服務、中介服務及喪葬用品銷售中的違規經營、欺行霸市等行為。重點整治問題公墓建設運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而今,全國各省都紛紛進行對未經批准擅自興建公墓設施,未經批准擅自修改公墓建設規劃、擴大建設用地面積,建造、出售(租)超規定面積墓穴(墓位)等專項治理,嚴厲打擊公墓建設違法違規行為。

相關焦點

  • 文明祭拜先人是社會的進步
    圖片來源於網絡清明時節寄哀思,很多人都會祭拜先人,燒紙錢是以前的傳統,冬季已悄然離去,四月和煦的春風帶來溫暖和溼潤,同時也提醒著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到來。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麼嚴重,推行科學文明的祭祀方式,營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良好祭掃氛圍,值得每個人注意。本人是80後,記得小時候拜年,作為晚輩,要給爺爺奶奶磕頭!我們幾個孫子一字排開,然後下跪磕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進步,那為什麼祭祀不能改一下呢?我覺得可以做一下幾點:一、安全祭祀,不為疫情防控添堵。
  • 綠色文明祭掃方式流行:敬獻鮮花、網際網路祭拜
    央廣網北京4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清明節來臨,人們通過敬獻鮮花、栽種綠植、網上祭掃等綠色文明方式,寄託哀思,緬懷先人。  上午9點,在蘇州鳳凰山公墓內,正舉行著一場集體樹葬公祭儀式。有79戶家庭參加了公祭儀式,逝者家屬們親手灑花覆土、輕揚輕鋪,將裝有骨灰的紅布袋安葬。一位家屬將承載著思念的黃絲巾系在心願樹上。
  • 新墳第一年怎麼祭拜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 祭拜先人要注意了!重慶有一家子到墳前祭拜,墓碑倒下導致1死3傷
    事情發生在大年三十下午一點時分,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以及孫子,一家4口來到了老丈人的墳前進行祭拜儀式,根據當地的習俗,姚先生和女士將帶來的煙花爆竹擺放到周圍,妻子和孫子將帶來紙錢燒完,姚先生準備燃放煙花爆竹,結果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意外情況,旁邊有個剛建好的石頭墓碑突然坍塌倒下,這千斤重的墓碑狠狠砸下來,威力可想而知。
  • 窮小子沒人要,過年祭拜時多拜一座孤墳後,意外得到一個賢惠媳婦
    一到家,王強就買來了紙錢供品之類的,來到了養母墳前。 養母的墳頭雜草叢生,王強便用鋤頭仔細地把雜草一一鋤掉,又添了點新土在墳頭,祭拜後,正準備收拾東西走的王強,卻發現旁邊的一座墳很是荒蕪,顯然是一座孤墳頭。仔細想想,當年養母葬在這裡的時候,這座墳就在了。
  • 最孝順的不是經常祭拜死去的親人,而是好好對待身邊活著的人
    記得我在很小很小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村裡的人一起去祭拜去世的親人,當時還小,特別喜歡看熱鬧,常常跟在他們身後,看他們祭拜時候的樣子。看到過很多祭拜的人,都是和小時候的情況差不多,來時興高採烈,到了親人的墳前就開始痛哭流涕了,一邊哭一邊嘴裡還訴說著不盡的委屈,有的說生前沒讓您享福,如今您走了到那邊一定要好好的,隨後將帶來的花圈還有一些其他的祭祀東西擺滿了整個墳前,哭訴了一段時間後,便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說這種人很孝順,難道說對死去的親人經常祭拜就是一種孝順嗎?
  • 又過年了,老人說,過年祭拜祖先的食物小孩不能吃!
    過年,除了慶祝家人團聚和慶祝舊的一年圓滿結束以及新一年的開始以外,還要祭拜祖先。祭拜祖先,其實是在表達心懷故人,心存感恩等的一系列情感。過年的時候,人們在做好飯菜之後,準備吃年夜飯時,總要先祭拜祖先。人們會將好吃的菜或其他東西,包括酒、飯等,放一些在堂屋,然後燒些香及紙錢,請過世的列祖列宗來「吃」。
  • 大年三十祭拜剛去世家人,墳前突然垮塌,一家1死3傷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重慶新聞轉載請註明來源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重慶的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十多天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姚先生和女婿張先生將鞭炮、煙花擺放好之後,準備等妻子和孫子的紙錢燒完了就開始燃放,可就在姚先生轉身的瞬間,意外發生了。
  •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時間:2019-02-18 1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十多天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
  • 鮮花代替香燭紙錢 農村綠色祭祀漸行漸近
    在上海打工的河南村民馬建中趕乘假期末班車,坐火車回到老家河南省項城市馬坡村,手捧菊花,祭拜已故5年的亡父,隨後為父親的墳塋添一掊土,以示紀念。與以往不同,此次祭拜,父親墳前沒有鞭炮聲,沒有裝滿酒肉的籃子,沒有紙錢,更沒有紙糊的豪宅、豪車。
  • 樹立文明祭拜新風 「正月初九」將實行集體「拜天公」儀式
    為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文明風尚,營造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的良好節日氛圍,我區將舉辦集體「拜天公」活動,並向全區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文明祭拜平安初九」倡議。  洞頭網訊 (記者 孟圓 國豪)「拜天公」活動是閩南地區盛行的傳統民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家家戶戶都會供奉祭品祭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
  • 漂泊者的遺憾:再無清明或七月半,祭拜親朋已成奢望
    比如兩年前的今天,我在教壯壯寫作文,是關於給革命烈士掃墓的;五年前的今天,我在高考前夕抓緊回了趟家,採了許多蕨菜給媽媽;十年前的今天,我和狗狗躲在路邊的刺薔薇叢後面,期待著那個很喜歡的男孩出現在路上;十五年前的今天,我陪家人上完墳,在曾祖父的墳前告別,目送他們回家,我回雙廊完小,那時的雙廊沒有環海路,也沒有高速路,更沒有火車路,但路邊筆直的梧桐,嫩綠的新葉足以讓我明白什麼是脫胎換骨。
  • 祭拜剛去世的老丈人,墳前突然垮塌,一家1死3傷!究竟怎麼回事?
    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十多天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按照分工,四個人在墳前忙活開來。姚先生和女婿張先生將鞭炮、煙花擺放好之後,準備等妻子和孫子的紙錢燒完了就開始燃放,可就在姚先生轉身的瞬間,意外發生了。
  • 大年三十祭拜先人 墓碑垮塌一死三傷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村民姚紹全,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不久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
  • 孩子多大能帶去「祭拜」祖宗呢?
    她失眠兩個月,兩個月前剛好是清明節,又如此這般明顯的鬼附身症狀,所以,她的失眠必然跟鬼附身有關,且跟清明節有關。仔細詢問後,大約得知如下情形:清明節,他們夫妻倆帶八歲的兒子一同回了鄉下老家-----雖然帶兒子回去了,但八歲的兒子在鄉下跟小朋友玩的瘋,就任其玩了,就他們倆夫妻去上墳燒紙了。
  • 海大孔子像前擺滿貢品 學生祭拜求不掛科(圖)
    昨天上午,記者在這尊孔子像前看到,用來擺「祭品」的底座有兩個「臺階」,上面擺滿各種水果:蘋果、桃子、李子、梨,還有雪餅等零食,不少水果下面墊有樹葉。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臺階」下層兩側還被「貼心」的學生放了兩杯奶茶,上層則立有一根香菸,看上去煞有其事。記者細細數了一下,底座上共放了兩個桃子,兩個蘋果,14個李子,兩個梨,還有一根香菸,幾包零食。唯一一包雪餅被放在「臺階」上層正中央。
  • 祭拜老輩時需要做哪些事情?瀋陽祭拜習俗
    廣大瀋陽市民對於我國喪葬過程中需要有的習俗應該都大概有所了解,但是,這些習俗都是道聽途說,未被證實的習俗,其實在祭拜老輩的時候都是有著相應的習俗禮數要求的,如果您也有疑惑之處,就來了解一下祭拜逝者時,作為後輩必須要做的一些事情,瀋陽陵園網小編為您經驗分享。
  • 薛剛把兩個奸賊一斬,武三思暈菜了,程咬金笑死了,程鐵牛哭死了
    在《薛剛反唐》中,薛剛最後把兩個奸賊斬了,斬完之後,為何唬暈武三思,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鐵牛呢?這事得細說。 薛剛讓三人押到鐵丘墳前,祭拜之後,薛剛斬了張君左、張君右,以其心祭祖。武三思一看,怕自己也被薛剛活祭了,嚇得魂飛魄散,當場暈菜。
  • 清明節祝福語問候簡訊大全 清明節詩詞句子朋友圈祭拜指南
    清明節祝福語問候簡訊大全 清明節詩詞句子朋友圈祭拜指南時間:2018-04-04 21: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祝福語問候簡訊大全 清明節詩詞句子朋友圈祭拜指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馬上就要來了,在清明節假期內,全球華人都會進行祭拜祖先活動,掃墓、掛紙.
  • 中秋如何祭拜
    酒或茶三杯或五杯(端看準備的是三牲或五牲決定)水果菜碗月餅鮮花蠟燭紙錢拜神明需在中秋節上午進行,拜神明方式和平常祭拜流程一樣即可,拜神明的供品可留至晚一點祭拜祖先時再使用一次。>熟三牲酒或茶七杯飯菜(6、10、12碗)水果月餅蠟燭紙錢碗筷祭拜祖先需在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