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養寵物的心理學,不,人也是一樣——行為主義的魅力

2020-12-25 小歪講心理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行為主義的介紹來,也許在大家眼中,行為主義並不像精神分析,像弗洛伊德一樣被大家熟知,但是行為主義也在心理學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傳奇的歷史。

我們先來說說行為主義的歷史吧。

行為主義的發展可以被區分為早期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和新的新行為主義。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拗口?不要擔心,在往後的幾期分享中,小編會帶大家一個個了解這些有趣的內容的。早期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則為斯金納等,新的新行為主義則以班杜拉為代表。1913年,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在《心理學評論》這一雜誌上發表了《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篇論文,標誌著行為主義的誕生。

而在華生創立行為主義之前,也有非常多的科學家為行為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最出名的就是發現經典條件反射的實驗——巴甫洛夫的狗

將小狗放在一個特殊的籠子裡,在狗飢餓的時候給它餵食,狗在看到食物時,嘴角會分泌唾液——就和人肚子餓了時候一樣,但不同的是,每次在給狗餵食時,特殊的的籠子裡都會發出鈴鐺的聲音,久而久之,即使後來不再給狗餵食,僅僅是搖一下鈴鐺,狗狗便會產生唾液。

其實這樣的實驗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有養寵物的小夥伴們在訓練自己的寵物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使用這一經典實驗的方法。

刺激—反應(S-R)的模式是行為主義的基石理論,行為主義認為,所有行為,包括心理現象都是習得而來的,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幾乎決定了一個人的人格,這也是行為主義者們奉行的「環境決定論」。

所以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也是如此:

重視可被觀察的行為,而不是去研究主觀性強的意識。而且,從剛才的實驗我們也可以看出,行為主義注重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這無疑也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裡程碑。

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行為主義對人的研究也是越來越透徹,小夥伴可以大膽的想像,我們能不能通過像剛才那樣的方法,去除一個人的恐懼心理,或者是給一個人強加一個恐懼心理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哦,小歪將會在下一期的分享中,給大家揭秘。

好的,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歡迎收藏訂閱轉發,下期我們將會分享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的有趣內容,希望我的內容大家能夠喜歡。想小編給大家科普什麼內容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謝謝各位支持!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
    )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創始人是美國的心理學家華生。  哲學背景華生的行為主義有著深刻的哲學淵源,機械唯物主義、實證主義和實用主義等哲學思想都對行為主義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工業革命以來,作為當時自然科學成果總結的哲學思想是機械唯物主義。華生在創立其行為主義體系時,顯然接受了這種機械唯物主義思想,他認為「人也是機器,受刺激—反應規律的制約」。
  •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的發展一直都受到神經生理學的影響。華生說:「行為主義是一門自然科學。這門自然科學把人類適應的整個領域作為它的主要對象。它最親密的夥伴是生理學」。俄國神經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認為,心理學進行客觀研究也應該採用生理學的可觀方法。行為主義者所使用的「反射」這一概念就是在神經生理學中提出來的,它所指的是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
  • 行為主義心理學衰落的真正原因
    ,該文的發表正式宣布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直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國心理學界都處於主導地位,在世界心理學史上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貢獻是使心理學真正擺脫了哲學,成為一門客觀的實驗心理學,它推動心理學向成熟的科學方向發展邁出重要的一步。行為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是華生和斯金納。華生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有人評價華生是20世紀上半葉心理學思想史上僅次於弗洛伊德的人物。
  • 心理學「江湖」之三大門派(中)-行為主義心理學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情緒條件作用和動物心理學。得力弟子:斯金納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1904年3月20日-1990年8月18日)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也是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
  • 結構主義心理學和機能主義心理學
    考情分析:對於心理學流派,是常考的知識點。主要的題型以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為主。考察形式是對於流派以及人物還有觀點的匹配。雖然考察形式並不複雜,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是憑藉死記硬背去進行識記,容易出現錯誤,對於人物還有流派之間的關係搞不清楚;常常感覺頭疼。他們之間出現的有容易混淆,或者大家不經常接觸的知識點。現在從流派淵源上帶著大家去區分一下結構主義和機能主義。
  • 現代心理學研究的方向之行為主義心理學
    行為主義心理學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
  • 有趣的心理學之行為主義
    陽春三月,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也不錯。桑代克的聯結主義與試誤學習桑代克迷箱是設計的一個實驗,飢餓的貓尋找開關從箱子裡逃出,下一次就會很快地觸碰開關。其中,飢餓是準備律,多次試誤是練習律,逃出是效果律。它告訴我們,行為的習得是刺激與反應的聯想,無需意識參與。今天看來,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
  • 【發展心理學】華生的行為主義
    提起華生,大家應該多少聽說過他,他是心理學最主要的兩大流派之一的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華生有一句名言,給我一打嬰兒,我能把他們變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科學家、警察、小偷……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華生的心理學觀點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行為主義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教育心理學中很多教育理論流派有太多的不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其實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把每種理論都要分清楚,弄明白,知道每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們的核心內容。
  • 約翰·華生與行為主義流派
    行為主義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外在的行為,而外在的行為,又是由外部的環境刺激所引起的,這樣一來內隱的意識經驗以及先天遺傳的作用就被排除在心理學研究的大門外了。當然我們這裡不是為各種狼的行為找藉口,而僅僅是從心理學理論的角度上來分析這樣一種社會現象。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華生認為行為是環境刺激的結果,而這樣就把先天遺傳的作用,給排除在了行為的原因之外。行為主義假設對於相同的環境刺激不同的個體的反應都是一樣的。比如一個人曾經被裝著開水的杯子燙過。
  • 「從問題少年」,到「一代宗師」,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華生
    社會的進步促使心理學發展,1913年華生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論文《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成為行為主義心理學誕生的標誌。此後50年,心理學一直是行為主義的天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華生。
  • 赫爾的邏輯行為主義
    1943年《行為原理》出版之後的十年間,在有影響的《實驗心理學雜誌》和《比較與生理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所有實驗研究中,有40%涉及到赫爾理論的某些方面。此外,赫爾的理論是心理學史中最具啟發性的理論之一,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量實驗研究。赫爾對強化、驅力、消退和泛化的解釋已經成為後來的研究者討論這些概念的標準參考框架。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理論
    理論體系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2)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的活動和行為的一個部門,要求心理學必須放棄與意識的一切關係,提出兩點要求:第一、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差異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異;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不能被科學普遍術語加以說明的概念,如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 教你去認知什麼是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是可以通過可觀察的行為(行為)客觀地研究人類或動物心理學的理論。這個研究領域是對19世紀心理學的反應,它使用對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進行自我檢查來檢驗人類和動物的心理。歷史和起源,行為主義是對心理主義的反應,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心理學家使用的主觀研究方法。
  • 19世紀最後30年,心理學作為一門近代科學的誕生具有重要意義
    在醫療實踐中他採用「自由聯想法」取代傳統的催眠術,認為人的心理包含意識和潛意識兩部分,且後者比前者更加重要,認為人的欲望因種種原因被壓制而依然存留在潛意識中,可能導致疾病;還強調性的重要性,認為性衝動貫穿人的一生,且支配一切精神活動,認為人的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間接地同性有關。弗洛伊德的學說長期流行,被西方人文學科各領域廣泛吸收和運用。
  • 科普│行為主義是什麼?
    行為主義是全球當下最流行的心理學系統,也是個人認為最沒用、最廢的系統。可是,既然行為主義廢,那麼行為主義心理學是如何稱霸全球,並且屹立於兩個世紀而不倒呢?原因是因為,行為主義心理學是目前四個心理學系統裡面,最具科學實證的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在實驗室裡的發現,可以被相同的實驗重置和還原,並且實驗前後受試者的行為有顯著改善,因此被唯物主義者所推崇。
  • 心理學大知識1.8 | 與精神分析學派掐架的第二大流派——行為主義
    這一期我們將會為大家講述心理學的第二大流派。什麼流派是心理學的第二大流派?它和精神分析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qia)事(jia)?我們往下看。1、行為主義誕生於一個崇尚實用主義的時代背景之下。2、行為主義以人類的行為為主要研究對象,公然向研究意識的流派宣戰。3、行為主義以其實用性,很快就遍及幾乎全球,在心理學界統治長達半個世紀。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發展,學習,行為主義重點人物總結
    教育心理學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主要以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佔主導地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創始人;廖世承(中國)——1924教育心理學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主要以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為主導;美國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始研究;認知主義
  • 考點總結|一篇搞定行為主義的所有大佬和理論(文末領PDF)
    > (1)魏斯----生物社會行為主義(2)霍爾特----非正統的行為主義(3)亨特----人類行為學(4)拉什裡----大腦機制論  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新生代的行為主義者如赫爾、託爾曼、斯金納等人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 蛋與雞,心理學與大神
    心理學大神來了》這本引人入勝的心理學另類入門書。在本書中,作者遲毓凱老師以心理學大神們的奇聞軼事為切入點,用輕鬆的方式和直白的語言為你講清心理學的脈絡。翻開本書,從老學究馮特和科學心理學誕生,到神神道道的精神分析、訓練大師輩出的行為主義、隨隨便便的人本主義,一路帶你徹底讀懂心理學的主要流派、發展脈絡和改變我們生活的重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