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都有一段睡前血淚史
▼為了哄睡耗盡全力▼
多少次,從晚上8點開始進入「睡前程序」,放床—吃奶—噓拍—哭—抱起—遛達—坐下—繼續拍—試圖放下—哭—拍睡—半小時醒—又吃奶……如此3、4個小時的死循環,每天都在上演。
什麼愛是接納?愛是包容?這時候統統都靠邊站好麼?要不斷提醒自己這是咱懷胎10月親生的孩子才能抵擋內心一萬頭的呼嘯而過,藏起想從窗口扔出去的猙獰嘴臉,溫柔微笑著哼唱「小寶貝你快快睡」……
——媽媽
每個寶寶也都是天生鬧覺鬼
▼為了不睡發動洪荒之力▼
媽媽企圖把我放下,我哪那麼容易睡,突然睜開眼嚇她一嚇。perfect!這崩塌的小表情是我想要的!
接著她重整旗鼓準備摟我拍睡,還發出噓噓聲,這是啥?哄睡就不要搞笑了好吧,都要笑尿了!
見這招式對我沒用又抱起我走走走,這種招數我見慣了!於是我又如往常開始四處張望,看牆上的斑點醞釀我的意識流小說,以我的經驗到十一點她就會放棄,乖乖陪我一起睡了……
——寶寶
在這場哄睡媽媽與鬧覺寶寶的PK中,媽媽總是完敗!感覺寶寶的表情隨時都是「你們這些愚蠢的大人」。
其實,從以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哄睡總是失敗的原因不是我們的「招式」不對,只是因為我們不懂寶寶的需求……
1-6個月
媽媽們最愛用的哄睡招數是:奶睡
但寶寶這時候在想什麼呢?
媽媽總愛一邊餵奶,一邊哄我睡覺,想讓我在「美食」的誘惑下進入夢鄉。
哼,才不要呢!她肯定想著趕緊把我哄睡去玩手機看歐巴了,別以為她輕手輕腳的我就不知道,眼看著媽媽要溜,趕緊哭起來,就是不讓你走!
我就要窩在媽媽的懷抱裡!我希望媽媽一直陪著我睡覺。嗯~媽媽的懷抱最舒服了……
6-12個月
媽媽們最愛用的哄睡招數是:抱睡
但寶寶這時候在想什麼呢?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最近媽媽的哄睡招數又升級了,愛抱著我走來走去、搖來搖去的,還會哼著歌,看來是要「催眠」我啊!
一開始,還真挺容易睡著的,但隨著我能看見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的時候,我又不捨得合上眼睛了。
媽媽,我還沒看夠這個花花世界,你就別催我了,等我翻來覆去眼睛累了,自然就睡著了。
1-2歲
媽媽們最愛用的哄睡招數是:撫背/拍屁股
但寶寶這時候在想什麼呢?
最近媽媽說一歲的寶寶要自己睡覺了,於是要求我自己躺著睡,她幫我撫背拍屁股。
但是房間裡有點黑、被子裡又沒有媽媽的溫暖,我不習慣。我更害怕的是媽媽會不會又像白天一樣,突然就不見了?
於是我就在床上翻來翻去,眯上眼睛後又忍不住睜開來瞧瞧,看看媽媽還在不在身邊。如果一摸不在,我趕緊坐起來看看。我希望媽媽能伸開手臂把我抱住,一直陪著我睡著。
看完娃的心聲,是不是對熊孩子的不滿大大減少了呢?甚至還有點小愧疚,覺得當初自己應該更耐心溫柔些?
我們總是習慣於想要知道「他這樣怎麼辦?」而忽略「他為什麼這樣?」
大人的目的往往是趕緊哄娃睡著,自己可以休息一下;但寶寶的意識一直都是想要媽媽陪自己玩、陪自己睡,即便自己睡著也不想媽媽離開……
所以,哄娃,什麼時候最有效?當我們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一致時。餓了喂,尿了換尿布,清醒陪玩,累了哄睡……
從寶寶內心需求出發解決問題,往往事半功倍。不是你覺得他該睡了,就必須得睡,而是他覺得他該睡了,媽媽快來哄哄我吧。
孩子的睡眠很重要,但不要為了睡眠而睡眠。拋棄你的焦慮,實在哄不睡的時候,別為難自己也別為難孩子,陪著安靜地聽聽音樂,或者推車推著出去走走,說不定過會兒就睡著了。
孩子自始至終都需要親密和安全,在沒有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的時候,再多的擁抱、哺乳等技巧都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