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語言暴力危害知多少

2021-01-12 教書育人桃李滿園

那天在放學的路上,因為下雨,人流比較緩慢。忽然從邊上跑出來兩個打鬧的小男孩,他們追趕著跑過了一個水坑,水花四濺。這個時候聽到後面的一個嚴厲的聲音:「你倆眼瞎嗎?」兩個小男孩迅速停下了腳步,我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他們的驚恐,這時候同樣的一個聲音傳來:「走路不看路,鞋子溼了,看我回家怎麼收拾你們!」這下我理清了這嚴厲聲音的發出者——一個六七十歲左右的老人和這兩調皮孩子的關係了。孩子是調皮的,也確實弄溼了鞋子,可是那批評人的話,咋那麼刺耳呢?讓我一個路人聽了,都替那兩個孩子感到無地自容。家長不知道,孩子也是要臉面,要自尊的嗎?如果這一幕被他們的同學看到,他們會覺得很沒面子,若不幸被好事的同學看到,或許他們會成為同學們譏諷的對象。我們很多家長從來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去做很多事情,但是做的再多,都難以彌補語言暴力帶給他們的傷害。

我繼續往前走,走在細雨裡,總是會思緒萬千。忽然想起了老家的一個鄰居家的孩子,九歲的年紀,調皮好動,不愛學習。前段回老家的幾天,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他母親刺耳的響亮的罵聲:「我真後悔生了你,你就是個廢品,不學習,跟你爸爸一樣,出去打工都沒有人要!」只聽見高一陣低一陣的罵聲,聽不到孩子的聲音。又過了不久,又傳來了一陣罵聲:「你的腦子怎麼這麼笨,榆木疙瘩,給你講過多少次了,還記不住,要是我,我都跳樓死了算了!」聽到這裡,我有一種衝動,想瘋狂地跑到他家找那孩子的母親理論一番,可是我不能。我替這孩子遇到這樣的母親感到深深地悲哀,同情這孩子,卻又無能為力。有次出門遇見那鄰居,我就有意提到那個經常被罵的孩子:「這幾天沒有見到小輝,他怎麼不出來玩了?」他母親隨口接道:「學習那麼差,他還有臉出來?」聊天聊到這裡,我很無奈地笑了笑,藉口有事情就逃避了。真是秀才遇見兵的感覺!

長期生活在語言暴力下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畏首畏尾,喪失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因為他們做任何事都有可能得到家人的責罵和嘲諷,這種孩子極有可能變成問題孩子,走向極端,自暴自棄。從表面上看,我們看不到孩子身體有任何傷害,只是孩子的內心或許早已千瘡百孔,他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體會不到生活的美好,嚴重者極易誘發抑鬱症甚至自殺。

經常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的家長,或許從來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更不懂孩子也有尊嚴。不可否認,他們也是愛孩子的,希望孩子能夠成才,只是他們的愛太沉重,孩子幼小的心靈無法承受。希望更多的家長,能認識到語言暴力的危害,能在精神上陪孩子一起成長,多鼓勵多表揚,我們的孩子才會樂觀、積極向上。

相關焦點

  • 西安網評:遠離語言暴力,讓家庭氛圍和諧溫馨
    李兆清  有研究機構對多個平臺上搜集到的5000多條有關家庭語言暴力的內容做了初步整理和分析。分析發現,家庭語言暴力的施暴者中,父母是絕對的主力軍,學習成績是惡語相向的主要焦點之一。(《光明日報》)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種藝術,人們說話的時候應當考慮聆聽者的感受。
  • 語言暴力是家庭暴力最恐怖的經歷!
    家暴分很多種的,不管是肢體上的暴力,還是語言上的謾罵辱罵,或者冷漠式的對待。都是歸屬於家庭暴力的!只不過這三種暴力,最容易出現的往往是冷漠的暴力,帶動出來語言上的衝突,進化成肢體上的暴力!所以如果家庭暴力,出現動手動腳傷害身體的,都是語言暴力引起的!
  • 讓孩子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在其選登出來的43條留言中,80%以上提及家庭成員之間的語言傷害。數據顯示,在家庭語言暴力中,「貶低」性質的語言出現次數最多。在施暴者面前,受害者所說的話是「廢話」,做不好事情是因為「笨」「活該」,受害者進行申辯,就會被認為是「胡說」「頂嘴」。 諸如「不要臉」「去死吧」這樣的語言,也會從關係最親密的家庭成員口中說出,並化為刺向親人的利刃。
  • [湘潭]女子屢遭丈夫家庭語言暴力起訴離婚
    昨天上午,湘潭縣法院在楊嘉橋鎮鋪子嶺村巡迴開庭審理了一起離婚案件,經過法官的批評教育,曾多次對妻子實施家庭語言暴力的羅某,主動向妻子小張致歉,懇請妻子回心轉意。  羅某與小張於2011年8月經人介紹相識,不到半年,兩人便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婚後,脾氣暴躁的羅某常因家庭瑣事對小張進行言語攻擊,指責其家庭出身不好,甚至動不動便讓小張滾出家門。
  • 「早知道就不生你了」「你是豬腦子嗎」……家庭語言暴力危害不容...
    這些像刀子一樣的話,不是發生在陌生人之間,而正發生在家庭這個小單位中,產生於最親密的人之間。這種「扔飛刀」活動,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有研究機構對多個平臺上搜集到的5000多條有關家庭語言暴力的內容做了初步整理和分析。分析發現,家庭語言暴力的施暴者中,父母是絕對的主力軍,學習成績是惡語相向的主要焦點之一,貶低侮辱、嘲諷挖苦、習慣性打擊否定是「慣用手法」。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語言暴力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愛孩子,就請收起語言暴力,給孩子尊嚴,別再做一言不合就開罵的粗暴人。(詳見7月24日《石獅日報》四版) 「你閉嘴?」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沒長腦子啊?」「養條狗都比你聽話!」人人都知道家庭語言暴力對家庭會產生嚴重影響,卻往往「管不住嘴」。
  • 語言是能殺人的,尤其是「至親」說出,別小瞧了語言暴力的危害
    暴力分為兩種,一種是行為上的暴力,另一種則是精神上的暴力。而後者更多表現為語言對人的精神產生的傷害,這種傷害嚴重則可能迫及生命!有人說,語言就像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成就別人,也可以傷害他人。在家庭中,語言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甚至更為重要!
  • 請正視:語言暴力屬於侵害行為!
    你在自己家裡,關上門,對著空氣罵一罵,是可以調節情緒的,也不會有實質的危害,但是在網絡上就可能違法了!畢竟語言暴力(網絡暴力)也是暴力行為的一種,對人是具有殺傷力的!(好比你在自家不衝廁所,噁心自己,在商場不衝廁所,噁心別人!)
  • 遠離家庭「語言暴力」
    許多家長錯誤地以為嚇唬的語言是比體罰更為溫和、科學的教育方式,其實不然。習以為常,隨口而出的「語言暴力」往往比肉體懲罰的危害更大。家長諷刺、侮辱、恐嚇的語言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造成他們焦慮不安,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
  • 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而低齡語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
  • 語言暴力是最可怕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中,語言暴力的殺傷力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而對孩子的影響卻最深遠,父母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可以直入孩子心底,永遠刻在腦海裡,揮散不去。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和影響?這六個少年共同的經歷是都在童年遭受過來自周圍親人,尤其是父母的語言暴力,這些語言徹底摧毀了孩子的自尊,最終毀掉了孩子的一生。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關於父母和孩子語言交流的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
  • 語言暴力危害大?爛蘋果的故事告訴你語言暴力有多可怕!
    這是一篇關於語言暴力的文章,作為新時代的媽媽,我們深知語言冷暴力對孩子的危害,之前我也寫文章說過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昨天當我看到國外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文中的例子實在太直觀,太震撼了!那種揪心的感覺,讓我久久不能釋懷....
  • 語言凌辱也是校園暴力
    一提起校園暴力,人們很容易聯想起各類傷害案件。實際上,所謂「校園暴力」,不僅是指人身傷害的暴力事件,同時也包括語言傷害、精神傷害等「軟暴力」。語言凌辱當然也是暴力的一種,而且危害還很嚴重。孔子說,上士殺人用筆端,中士殺人用語言,下士殺人用石盤。在孔子看來,語言傷害顯然比直接動手更嚴重。因此,才有諸葛亮舌戰群儒、三氣周瑜的故事。
  • 家庭中的語言暴力是什麼?
    這其實是一種暴力行為,叫語言暴力,屬於精神虐待,是家暴行為中的一種,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傷害。  長期浸泡在這樣的語音暴力下,她們有的變得越來越自卑,整個人畏畏縮縮,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自信。有的變得越來越煩躁,情緒難以控制,動不動就發火。
  • 你知道自己在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嗎?
    語言暴力指的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很多情況下,語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關係,受害者通常缺乏自衛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語言暴力就屬於這一類。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危害極大,你眼中一句隨口而出的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親密的人飆狠話|語言暴力
    也有這樣的界定:「是以語言為武器進行人身攻擊與生命摧殘的暴烈現象,也可界定是暴力在語言的表現」;還有人描述為「使用嘲笑、侮辱、誹謗、詆毀、歧視、蔑視、恐嚇等不文明的語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傷害」。語言的施暴者在家庭中,最容易成為語言施暴者的,通常是父母、兄弟姐妹。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近年來,社會對於家庭暴力有很大的關注度,但是關注的焦點多集中於行為上的暴力,絕大部分人不清楚或者忽視了語言暴力的存在。
  • 有數| 原生家庭之殤:從5243條數據看家庭語言暴力
    說出口的話扎在心裡卻可能是傷人的「刀」,比起顯性的身體傷害,家庭中的語言傷害隱秘而持久,它是一種隱性的暴力形式。家庭語言暴力是指家庭成員訴諸於口頭或書面語言的暴力行為,即使用辱罵、詆毀、 蔑視、諷刺、挖苦、嘲弄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使受害者在心理方面遭到侵犯,屬於精神傷害的範疇。
  • 語言暴力的危害有多大?在你今後對我好的日子裡,都像錯覺
    一、認識到語言暴力的危害,不做那個傷害對方的人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經常或偶爾的語言暴力可能正在慢慢損害我們與身邊人的親密關係,給對方帶來傷害,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我覺得這個回答把語言暴力受害者的心理描述的非常精準。一旦我們受過語言暴力,或者說在語言暴力的環境下生活,那麼在我們的心中,都會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就連對方對我們的好,我們都感覺像是錯覺。我們不確定對方在什麼時候還會突然對我們施加語言暴力。
  • 為何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中,母親給予的語言暴力的佔比最高?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何為家庭語言暴力。家庭語言暴力是指家庭成員訴諸於口頭或書面語言的暴力行為,即使用辱罵、詆毀、蔑視、諷刺、挖苦、嘲弄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使受害者在心理方面遭到侵犯,屬於精神傷害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