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出狠招了!「作業困境」怎麼破,專家有話說

2020-12-12 瀟湘晨報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2月10日表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批改作業」並非新話題,不久前,遼寧、山西、長沙等地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為什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屢禁不止?家長、學校和專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教育部表態:

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10日在京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有關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提問時說:「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他還介紹了下一步主要採取三方面舉措,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第一,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像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等方面的機制。

第二,提升作業的質量,主要是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我們也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

第三,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從雞飛狗跳到母慈子孝

家長表示:不檢查作業親子關係好多了

「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就雞飛狗跳。這句話是我們家的真實寫照。最近,孩子拒絕讓我給他檢查作業,表示自己檢查作業,我向老師反映,老師也同意了,老師也說過『如果你們每個人交上來的作業都是全對的,我怎麼知道你們的學習情況呢?』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家親子關係好了很多。」家長嚴女士笑著說。

之前,嚴女士不是這樣的,出於對孩子的責任心,她每天都要認真檢查作業的對錯。「作業不會,心裡要著急;態度不端正粗心錯了,心裡又生氣。比如29+18,孩子偏偏看成29-18,你說氣不氣?一生氣罰寫1頁,孩子死活不肯寫,開始哭啊鬧啊……」嚴女士說,以前總覺得不檢查作業,不了解孩子的學情心裡不安,現在覺得適度放手也挺好。

有家長質疑:

作業要發群,不檢查家長有臉發嗎?

「我每天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檢查作業,該打卡的打卡,該籤字的籤字。」家長張女士表示,如果不檢查,作業錯了,老師會在班級群裡通知某某學號,請訂正作業。「我們不僅要幫孩子檢查作業,籤名,而且還要按照要求分析小孩做錯的原因,這一點是我最頭疼的。」

「批改作業這個怎麼界定呢?拍照、打卡、上傳照片這些算不算?」家長李女士表示,白天在單位上班,回家繼續輔導孩子,心力交瘁。「如果孩子的作業錯得太多,寫得亂七八糟,家長有臉拍照發到群裡嗎?」

「不檢查交上去,如果錯得太多,老師也會找家長:你家孩子這段時間怎麼回事,學習狀態不好!要注意家校配合!」李女士說,「沒有經過家長檢查的作業交上去,跟那些經過家長二次加工的作業一起比較,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遭到打擊。」

校長觀點:

支持教育部規定,但家長也不能完全不管

「我非常支持教育部的規定。」南京一位校長表示,首先,家長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不能夠做到完全正確地批改;其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長的負擔;第三,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長此以往,就會造成一部分老師將自己的分內事進行轉包,對於老師的教學狀態也不太好。

「當然,禁止家長批改作業,並不意味家長可以完全當甩手掌柜,家長要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專家觀點

依法治教,教育評價改革突破「作業困境」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教育部「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的表態是很嚴格的,而要真正做到,必須發揮教育督導的作用,完善問責機制。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並非教師個體的問題,而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治理這一問題,既要對典型個案進行處理,更要進行綜合治理,要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自主權,切實給教師減負,減少對教師教育教學的幹擾,讓教師能全身心投入教學。

據了解,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的規定,並非新規。早在2018年年底發布的《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就明確提出,「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然而,兩年多之後,這一現象依舊存在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表明規定發布後沒有得到有效執行。熊丙奇認為,其根本原因是沒有堅持依法治教,缺乏嚴肅的問責機制。要讓教育禁令得到執行,就必須讓教育督導長牙齒。就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而言,有必要開通全國性的舉報平臺,接受家長的舉報,根據舉報線索進行處理,由此形成對這一問題的嚴厲治理之勢。

熊丙奇說,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與各地教育部門對學校辦學、教師的考核、管理有密切關係。首先,包括教育部門在內的各級行政部門,給中小學教師布置過多的非教學任務,要讓教師專注教學事務,就必須給教師減負,切實減輕教師的非教學負擔。

其次,我國各地教育部門存在用學生的分數、升學情況,評價學校辦學和教師教學教學的應試傾向。教師要讓學生「出分數」,就搞題海戰術,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進而把家長捲入進來。如果學校堅持不布置作業,家長也會質疑學校不作為,很多家長會選擇校外培訓機構,學生的作業負擔並未減輕。

由此可見,依法治教,與進行教育評價改革,是突破「作業困境」的兩大關鍵,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堅持依法治教,規範學校辦學,規範家校關係,規定就會停留在文件,無法帶來現實的改變。同時,在單一的以學生分數、名次評價學生的教育評價體系中,單方面的給學生減負,必然帶來其他方面的增負,學生的整體競爭壓力難以減輕。只有系統推進教育管理和評價改革,才能把教師、學生和家長從「作業困境」中解放出來。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嚴禁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嚴禁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作者:李海顏 發布時間:
  • 【最新】關於學生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最新】關於學生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家長群的出現可以方便家校的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請問教育部如何看待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
  • 教育部重申「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態度一貫堅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家長批改作業?教育部表態,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寒了誰的心?
    1暗潮湧動的「家長批改作業」現象終於引起了教育部高度重視。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明確回應: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由於有這樣的「發現一起,嚴處一起」的嚴厲表態,可能會使部分家長把對老師和學校在其他方面的不滿乘機發洩,就如上面提到的「大聲怒懟回去」,而不是有效溝通解決。其他地區我不知道,我所在的地區,由於老師生二胎,學校教師緊缺,不得不招聘代課教師頂崗。
  • 教育部明確:這種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在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上,教育部12月10日有了最新回應。「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當天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俞偉躍說,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教育部表態了:這種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中國教育部:對違規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
    2020-12-10 11:29:42來源:FX168 【中國教育部:對違規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0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 中國發布丨教育部回應"學生作業由家長批改":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中國網12月10日訊(記者 董小迪)教育部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在回應「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對此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將加強日常監管,對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
    今天(10日)上午,教育部在京召開第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情況。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表態了!讓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教育部: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教育部: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近來,「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引發網友熱議。
  • 教育部提出6條學生減負措施,明令禁止2點,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2018年,教育部聯合9部門發布中小學生減負30條,要求一系列措施減少作業量,保證學生睡眠。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明確要求各地方學校要控制學生作業量和作業時間,減少日常考試次數。2020年,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長呂玉剛也強調學生減負問題,科學合理安排學生作息時間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
  • 教育部:禁止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0日訊(記者 梁榆其)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針對如何杜絕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回應,教育部將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回應「學校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教育部回應「學校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建立良好生態減輕過重課業負擔   近日,一則「家長退群」的消息上了熱搜,並引發
  • 發現一起 嚴處一起!教育部回應「學校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
    孩子的作業變成了「家長的作業」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回應「學校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一起 嚴處一起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封面新聞記者粟裕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
  • 教育部: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中新網12月10日消息,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