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3次開腹,6次腸鏡,只因嘴唇長了黑斑?

2020-12-25 騰訊網

常言說「人的命,天註定」,這句話對某些人來說,也真是無可奈何的事。

來自廣西的亮亮,可謂一出生就命運多舛。

2年前,他剛出生一個月,一拉粑粑,肛門就露出兩個桑葚大小的息肉。

於是進行了手術切除,術後順利出院。

然而半歲時,亮亮肛周又有數個息肉脫出,還伴有便血,腹痛,無奈再次做了腸鏡檢查。

結果發現,亮亮的整個大腸,有多個巨大息肉!

於是,決定在內鏡下將所有息肉切除。

由於亮亮腸道內息肉數量多,而且基底寬大,無法一次性完全切除,因此在1~2歲期間,可憐的孩子先後共做了6次腸鏡、分批次切除息肉。

隨著亮亮慢慢長大,亮亮開始出現反覆腹痛、便血的情況。

半年前因為「劇烈腹痛」先後做了兩次急診開腹手術,術中發現「腸套疊、腸梗阻」,切除了部分空腸。

可是亮亮的息肉仍在不斷新增、不斷變大,還將面臨反覆腸套疊、腸梗阻的風險,多次外科手術切除息肉、病變腸段對患兒創傷非常大,而僅僅依靠腸鏡又難以切除。

於是,亮亮父母帶他來到中山六院求治。

10月22日上午,經口小腸鏡結合剖腹探查,切除了息肉。

看到這裡,相比朋友們會問,亮亮到底得的是什麼病?讓一個2歲大的孩子經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2歲的亮亮,嘴唇長有黑斑

什麼是黑斑息肉症候群?

原來,亮亮得的是一種遺傳性疾病——P-J息肉症候群,也叫「黑斑息肉症候群」。

顧名思義,就是黑斑與息肉同時出現;往往患者面部、口唇周圍和頰黏膜的色素沉著,類似黑斑,胃腸道卻長有很多息肉。

這是一種少見的家族遺傳性疾病,男女均可發病,發病率約為1/20萬,有較高的癌變風險,如不積極加以幹預,一生中可能有93%的機率罹患癌症。

該病的息肉於0~9歲形成,10~30歲發病。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色素沉著(以口唇、手、腳黏膜黑斑常見)和胃腸道多發息肉。

亮亮的爸爸也是嘴唇上長有黑斑,在少年時就發現有胃腸道息肉。

以下是我近兩年發現的兩例孩子,他們的父親也是P-J症候群患者。

病例1,女孩,6歲

病例2.女孩,4歲

病情輕者可無自覺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腹痛、腹瀉、黏液便、便血、便秘、嘔血、息肉脫出等消化道症狀。

辨別本病,有3個典型特徵:黑斑+息肉+遺傳性

1、黑色素沉著

可以出現在嬰兒或少兒時期,並且容易發生在口唇及其周圍、面頰部、鼻孔內壁、手、足或會陰部。

2、胃腸的息肉

幾乎所有的PJS患者都有胃腸道多發性息肉,可發生在整個胃腸道,以小腸多見,在胃、大腸、闌尾腔也有生長。

3.遺傳: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由單一多效基因傳遞,同一家族中常有多人發病,也可散在發病。

癌變風險大:一生約有93%的風險罹患腫瘤

研究表明,本病患者一生中各種癌症風險會明顯增加,一生約有93%的風險罹患腫瘤。

常見腫瘤依次為結直腸癌、胃癌、小腸癌、宮頸癌、卵巢癌、骨肉瘤等,而胰頭癌、膽管癌、乳腺癌也屬於PJS腫瘤譜。

最經常發生在胃腸道:

胃腸道惡性腫瘤的風險為57%左右,

大腸癌的風險約為39%,

胰腺癌的風險約為11-39%。

其他惡性腫瘤,包括腎癌、肺癌和甲狀腺癌。

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的風險會增加;

幾乎所有的女性患者都患有一種良性的卵巢性索腫瘤—環狀小管狀性索腫瘤。

男性患者患睪丸良性腫瘤的風險增加,同時還可能增加罹患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治療、檢查和預防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根治辦法,治療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切除胃腸道息肉是治療的關鍵。包括內鏡治療和外科治療。

皮膚黏膜色素沉著極少惡變,一般不需處理,除非有美容需要者。

胃息肉及大腸息肉以內鏡下治療為主,配合手術治療。

小腸息肉以手術治療為主,輔助內鏡下治療;小腸息肉不論數量多數,如無急腹症,可不必急於手術治療,以免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手術一般僅適用於腸梗阻、腸套疊等併發症及惡變者。

術後,應根據具體情況,遵醫囑進行定期隨訪。

建議對10歲以上患者常規每年行大便潛血檢查,每1-2年行全消化道造影檢查,20-25歲以上的患者,每1-2年還應接受胃腸鏡檢查,25歲後每年還需接受包括腹部、盆腔的全面體格檢查,重點是排查消化道腫瘤、性腺及肺部腫瘤;

女性患者應行乳腺檢查、宮頸塗片和盆腔B超檢查,男性患者還應定期檢查睪丸;

因家族成員惡性腫瘤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對患者直系親屬,特別是有家族史者,也應定期隨訪。

相關焦點

  • 3次開腹,6次腸鏡,2歲寶寶經歷了什麼?有一特徵提示...
    近日,在我院小腸疾病中心、小兒外科、兒科的合作下,成功為亮亮實施腸鏡聯合開腹手術,切除多個巨大腸息肉。這是我院收治的年齡最小的P-J症候群,也是首次運用小腸鏡聯合開腹手術方式治療,切除息肉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亮亮的腸道創傷,為他保留更多的腸管,避免短腸綜合症。
  • 2歲孩子一直腹痛便血、5次腸鏡2次開刀,都是因為這個病
    小志2歲時,隔三岔五喊肚子疼,有時大便有血絲,家人沒有在意。一天早晨6點,小志大哭不止,一直喊腹痛,為肚臍周圍持續性疼痛。一家人連忙到了縣醫院做了腹部B超,發現是腸套疊。空氣灌腸後,小志肚子不那麼疼了。灌腸後的個把月,小志仍時不時地喊肚子疼,家人非常焦急,聽周圍鄰居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水平很高,於是連夜帶小志到上海就醫。
  • 12歲花季少女再次醫院就診,曾經歷4次剖腹手術,只因為嘴唇黑斑
    一位12歲花季少女小婷(化名)再一次住進了醫院,每次住院都是同一個原因---腸梗阻,曾經因為這個腸梗阻經受了4次開腹手術,腹腔已經粘連很嚴重,而導致她多次出現腸梗阻的罪魁禍首卻是一枚枚息肉
  • 寶寶0-6歲可能遇到的牙齒問題,這裡都有了!(黑斑、蛀牙、磨牙...
    01、牙齒萌出過程孩子出生後4~6個月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通常是從下頜的前牙開始對稱性地長出,一直到3歲左右,20顆乳牙就陸陸續續地長齊了。有些小朋友會稍早或稍晚些,爸爸媽媽不用特別在意。到了6歲左右,恆牙開始長出,有些小朋友是先長六齡齒,有些是從下頜的前牙開始替換乳牙。
  • 一家祖孫四代同患「怪病」,口唇長黑斑胃腸長息肉!什麼情況?
    來源:湖北經視口唇周圍出現黑斑整個消化道裡長滿息肉疼痛難忍無法吃飯和排洩甚至出血和惡變隨州一戶人家祖孫四代都患上了這種「怪病」,太婆和外婆先後因病去世,母親已經做了開腹手術卻無法緩解。日前,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專家在全省開展了首例小腸鏡下取息肉手術,為12歲的少年贏得了新的生機。一家四代人身患致命「怪病」當小翔才10個月大時,口唇上就慢慢長出黑斑,媽媽劉女士就知道他也患上了這個家族「怪病」。「外婆、媽媽和我都有這個病,先是嘴巴長黑斑,然後就是肚子非常疼。」劉女士說,她聽說外婆在四十多歲時就因這個怪病去世。
  • 4歲小女孩的第5次開腹手術成功!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肝膽外科傾力救治4歲肝母細胞瘤女孩紀實文/彭雪徵 莫鵬11月5日,在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肝膽外科接受第5次開腹手術的4歲小女孩婷婷出院了,然而就在前不久,她還是一位命懸一線的肝母細胞瘤患兒,輾轉多家大醫院均被拒之門外
  • 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
    2019年3月30日,是27歲的寶媽豔豔(化名)生下兒子的日子,兒子剛出生的時候有新生兒黃疸,這並不稀奇,一家人本來沒有當回事兒。但是沒想到,兒子的黃疸一個月了也沒好,反而病情加重了。醫生表示,豔豔兒子肚子一直漲得很大,必須再次進行手術探查原因,但同時醫生表示二次開腹可能有增加孩子的腹腔和肺部感染的風險。但是如果不給孩子做開腹手術,還是面臨的可能只有死路一條。
  • 勉為其難做次腸鏡,揪出巨大的「潛伏者」,這八類人要做腸鏡篩查
    陳先生,57歲,近半年來經常腹瀉、每天三、四次,有時還伴有便血,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瘦下去了。他愛人擔心他有腸道疾病,要帶他去醫院檢查腸鏡,陳先生不肯,還說道:「做什麼腸鏡,我能吃能喝的,還要花錢受罪,不去。」 經過幾番勸告,陳先生終於答應去做腸鏡了,去的路上嘴裡還嘟嘟囔囔的。
  • 一天發現三例腸癌,最小的才34歲——這些人要及時做腸鏡檢查
    10月4日,一天之內我們做了24個腸鏡,就發現3例腸癌,分別是34歲、57歲、59歲。 1、第一例 張某某,男,34歲,經常吃燒烤、辣火鍋,菸酒都很厲害。最近發現大便不成形、次數增多,遂來腸鏡檢查。
  • 10歲男孩背上長黑斑4年 竟然是這種常用藥引起的【新聞今日談】
    從6歲開始, 江西男孩雯雯的後背上就出現了硬幣大小的黑斑。
  • 世界最豐滿嘴唇長什麼樣?嘴唇會發出什麼身體信號?
    近日,一位保加利亞的22歲女子Andrea Ivanova,因為覺得豐滿的嘴唇很美,於是,她進行了20次注射填充整形,每次花費約166美元(約合1170元人民幣),終於擁有了世界上最豐滿的嘴唇。這樣的嘴唇也有些不方便的地方,極度腫脹的雙唇會影響她的日常進食,她說:「注射後很難吃東西,手術後兩到三天就更難了。」
  • (黑斑、蛀牙、磨牙、地包天咋辦……)
    03、寶寶不同階段如何清潔口腔?在小朋友萌出第一顆牙齒就要幫助小朋友清潔牙齒了,最開始爸媽可以使用食指裹紗布沾溫水幫助小朋友輕輕擦拭牙齒、牙齦,等到小朋友2歲半-3歲就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使用牙刷進行刷牙了。
  • 1天3次大便和3天1次大便,哪個更可能是腸癌?醫生說清楚了
    「今年才36歲的康先生最近很是苦惱,這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的大便頻率越來越不規律,從以前的一天一次,變成了一天三次,大便的形狀也出現變形、變細,去醫院檢查之後發現他的腹部有一個直徑5釐米左右的腫塊,周圍的淋巴結也伴有腫大的症狀。
  • 0-3歲的寶寶,這8次體檢必須要做!
    文 |米粒媽寶寶從剛出生到3歲之前,有8次身體健康檢查是必須要做的,這可不是量下身高,稱稱體重那麼簡單。每個年齡段都要檢查多項指標,它反映了寶寶的身體發育是否正常。我把這些檢查項目按寶寶的年齡段整理出來了,方便麻麻們查看。
  • 2歲的寶寶一個月發燒抽搐3次怎麼辦
    核心提示:2歲的寶寶一個月發燒抽搐3次怎麼辦?孩子患有癲癇,對父母來說是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常常在傷心和慌張中急於為孩子尋求更好的治療。對於處在成長關鍵期的孩子,身體各機能處在不斷完善中,如不早及治療將會對孩子日後的聖后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尋求針對性治療的同時,我們的父母也要從日常生活中強加對孩子的養護。
  • 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
    導讀: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個月4次開腹手術,治療花費40萬,孩子終於開始康復治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身體有個部位長出黑斑,不可輕視,要小心腸道長息肉
    身上長出黑斑或者是黑色的大痣是很常見的事情,有很多老一輩的人,看到突出的黑痣、黑斑,還會覺得是好事情,就不建議處理掉。有的人會相信迷信說法,也就會不管不顧。身體有些地方長出的黑痣、黑斑,對身體沒什麼影響,可有的地方長出來的,還是應該關注一下的,儘早的了解清楚,也能避免發生嚴重問題。有位媽媽就遇到了麻煩,發現自己的小孩,頻繁鬧肚子,開始以為只是腸胃不舒服,或者是吃錯東西,也就沒怎麼在意。沒過幾天,就發現其他不正常表現,孩子的大便中帶有血色,還不是一次兩次,媽媽就緊張了,趕緊帶去檢查。
  • 一宿上30次廁所,一年做5次腸鏡,原來是「心」病了丨老年人睡眠不好...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很多人都覺得隨著年齡增長,睡眠時長多少都會有一定的減少。男子覺得胃部不適,一年做5次腸鏡,結果問題出在心上陳先生今年64歲,退休後便開始睡眠不好,剛開始是睡的少,後來幾乎徹夜不眠。晚上看著家人都睡熟了,而自己卻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就特別焦慮。
  • 兒童益智玩具磁力珠,讓2歲的小朋友4處腸穿孔做了開腹手術!
    在今年的2月份,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接診了一位誤食磁珠的2歲男孩,分次食入的磁珠吸住了多處腸壁,形成4處腸穿孔。經過手術後,一共取出11顆磁力珠。等家長回來時,發現孩子已經誤食了磁珠,當時孩子嘔吐了1次,但家長並沒太在意,覺得孩子可能會自己排出珠子。但2天過去了,小明總是哭鬧,怎麼哄也停下不下來,吃什麼吐什麼,哭累了才會消停一會兒。送到醫院後,王作鵬醫生立刻給患兒做了腹部平片。檢測結果顯示,患兒右下腹有磁珠,一共11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