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國產青春片《狗十三》引發許許多多網友熱議。那些年,我們經歷的青春,是破碎的,是迷茫的,是被硬生生地拉扯著長大的。大人與小孩之間的矛盾,中國式家庭的教育,也讓很多人大呼非常有共鳴。在豆瓣評分上,獲得了8.2的高分。
而今天的影片《過春天》也絲毫不遜色。在豆瓣評分上獲得了8分。
並且很快就可以在各大影院和大家見面。 這部影片跟過去的青春片又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呢?和電影狗十三比,又有哪些看點呢?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的青春片。真正開啟國產青春片的電影,應該算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讓許許多多的男同胞,都回憶起了自己上學時候喜歡的暗戀的女孩子。也讓許許多多的女同胞,回憶起了男孩子們笨拙的表白方式。後來,又開始集齊墮胎,劈腿,狗血等一系列爛劇情的青春電影上場,如《悲傷逆流成河》,《匆匆那年》等,這些爛劇情自我標榜說是青春。但是實際上,我們的青春真的有那麼狗血嗎?答案自然是無。
去年出現的電影《狗十三》,就引發了許許多多的網友感慨。這才是真的青春。而此次小吳介紹的影片,《過春天》也是講述了成長過程中青少年所有的困惑。而且比《狗十三》剖析的更深入一些,如何更好地和世界相處。小人物成為大人的過程中,遇到愛情,遇到親情,遇到爭執,又該如何去解決。這是這部劇的主要看點。
其次,這部電影是由一位全職媽媽和自己的丈夫一起拍攝出來的。據說劇本寫作時間只花了一周。但是準備卻準備了兩年,這也難怪最後電影獲得那麼多的獎項。這很說明問題,如果你拍攝的劇情,可以抓住大眾的痛點。哪怕你是默默無聞的,最終也會發光。
再者,這部影片不單單是講述問題少女的青春片,還是犯罪類的影片。青少年為何會犯罪?其實在這裡面也有透露。當他們渴望被理解,被迷茫衝昏了頭腦,被金錢蒙蔽了了雙眼,被愛情的外殼包裹住,我們的確無法站在一個最高點,去指責他們的無知。所以,這部影片可以說是誠意滿滿。等待著我們邊看電影邊去挖掘,到底是什麼原因?將看似和平的現實攪拌得好不安寧。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因為此次影片大多是新生演員。覺得沒什麼看頭,但是這想法其實大錯特錯。那些老戲骨之所以能成為老戲骨,還不是因為他們最開始從新生一步一步走來。現在的電影市場,太過浮躁。很多人都想要用流量明星。交上天價的片酬,只想拿點熱點話題,然後賺一波票房。實在令人憤怒的很。
在娛樂圈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形式,一點也不利於好電影的發展。新人遇不到機會,老戲骨拿不到機遇。小吳只希望,那些擁有名副其實的演技的人,以及那些渴望成為演技實力派的人。可以拿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機會,在舞臺上秀一波。是好是壞,總歸得演了才知道不是嗎?
最後,希望咱們的國產青春片,不要總是拘泥於墮胎,懷孕這些俗套戲碼。90後的大多青春其實是數不清的作業,看不清的暗戀,說不清的感覺。以及和家長模糊不清的溝通。只有深刻地站在孩子和周圍環境這個角度,還能真正地拍出青春好劇。
對於此次小吳介紹這部影片,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點讚,評論,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