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端午節怎麼能只吃粽子,這幾樣準備了嗎?外出記得採艾草

2020-12-22 跟著旗旗去旅遊

2020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 它是21世紀三次最晚的端午節之一。 由於閏四月,今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陽曆6月25日才到來。 上一次是2001年,下一次要等到2058年了。雖然疫情未散,很多活動取消了,我們也要過出端午節的儀式感。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起源於崇拜龍圖騰的古人,是祭拜龍祖的節日。又由於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病毒疫疾,認為此時「五毒盡出」,被古人認為是「惡月」, 因此端午也被注入祛病防疫的說法。再後來又有紀念詩人屈原等歷史人物的內容,形成了現在端午節的各式風俗。各地風俗豐富多彩,又有所不同,你的端午節是如何過的呢?

每年端午前我都會採集艾草和菖蒲, 用五色線纏好,掛在大門口。 據說菖蒲是五瑞之首,象徵驅出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可以避邪,艾草可以招百福。 艾草有特別的氣味, 也可以驅除蚊蟲。小的時候傍晚坐在院子裡納涼,會點燃曬乾的艾草用來燻蚊子。

佩香囊, 是另一個傳統的端午習俗。 民間也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說法。屈原的詩中「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就提到了江離芷草秋蘭等幾種香草的原料。記得小的時候會用紙板粘出立體的菱形,再用五色線纏出大大小小菱形的香包,小孩子們會互相比試誰纏的最好看,那時候要是誰能找到五色線可是很讓人羨慕的。香囊裡面放些草藥香料,戴在胸前,溫潤的草木香氣淡雅,避瘟除穢。 現在流行手作, 用漂亮的絲線、各色綢布,自己縫製一個香囊,編個吉祥的平安結,作為裝飾庇佑護體,祈求一整年的健康平安,既有意義又有不俗的情趣。

端午還有一種吉祥物,就是佩戴五色線,「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因為五色是吉祥色,以五色線做成飾物佩戴在手腕上,祈求吉祥平安。親手編個手環吧,定讓你卓爾不群。

端午的主角就是應節的粽子了,要是親手包上各式餡料的粽子,在家人團圓的時候,一起品嘗,定會其樂融融。我最愛吃的是小棗的粽子,香甜的小棗,粘粘的糯米就是絕配,散發著竹葉的清香。每到端午都會記起小時候媽媽把採來的葦葉、馬蓮用開水燙好,頭一天晚上就要把江米泡到水裡,第二天圍坐在桌前一起包粽子的情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場面一直縈繞在腦海裡。

賽龍舟是以龍舟競渡的形式祭祀龍祖,那場面氣勢如虹。 今年是沒法看賽龍舟了,拼個龍舟模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論大人孩子都會感覺其樂無窮。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你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 期待你的分享。 佳節將至,粽香四溢,處處吉祥,祝端午安康!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
  • 兒時的端午|吃粽子、插艾草...你還記得哪些?
    這句詞裡的「端陽」,說的便是端午節。從古至今,中國人過端午節的方式漸漸發生了些許變化。在一些人的童年記憶中,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賽龍舟;對另一些人而言,還有做香包、插艾草……一事一物,全都浸透著濃濃的溫情。 「粽子?自己包的才好吃」 如果問端午節的「網紅食品」是啥,十個人裡大概會有一多半的回答是「粽子」。準備粽子,是許多孩子們記憶中最期待的事。
  • 只吃粽子就夠了?採一株艾草,戴一包香囊,端午這樣過才有儀式感
    有人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或是伍子胥、曹娥的;也有人說是古越人崇尚龍圖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儀式;還有人說這只是夏季時令「祛病防疫」的風尚。由於各地傳說不同,產生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性習俗。
  • 在湖南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拿艾草來燒水洗澡,拿艾草來驅蚊蟲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拿那個艾草回來,我們那裡艾草,就在屋前屋後到處都有,割回來在家裡拿那個大鼎鍋燒水來洗澡。我聽我媽媽說,用艾葉熬的水洗澡,身上不會癢了,有時候我不知道是真是假,當然每次都是聽媽媽的話。每次在端午節前後一兩天,都是用艾草俗稱的艾葉熬水來洗澡的。
  • 艾草煮雞蛋,端午節必備
    我小時候的端午節是不放假,據說是因為韓國人給端午節申遺,人家叫端午祭,不管叫啥,反正都是一個事,然後就重視起傳統節日來,清明端午開始放假了。每年端午節之前,爸爸都要弄艾草回來插了大門口,應該是闢邪用吧。反正家家戶戶都會插點。
  • 端午節將至,李子柒教你包粽子、掛艾草、戴手繩,喚醒童年的記憶
    端午節將至,李子柒教你包粽子、掛艾草、戴手繩,喚醒童年的記憶。端午節將至,這是一個非常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節日。在這幾天會有很多傳統的儀式,但是現在很多城市裡長大的孩子都沒有機會去經歷。端午節會採摘一些比較高大的艾草,系在一起,掛在門口的兩邊,用於病、防蚊、闢邪。因為艾草本身會揮發一種香味比較奇特的芳香油,確實具有驅除蚊蟲,提神醒腦的作用。【灑雄黃】端午節這天,會準備一個小碗,放少許雄黃,倒入白酒攪拌均勻,做好雄黃酒。
  • 民國時端午節比吃粽子更為重要的掛艾草 不分男女全家洗浴闢邪
    農曆五月,因天氣炎熱,被視為「惡月」,而端午更是被成為「惡日」,人們認為這天「五毒醒,不安寧」。所以要在端午節這一天採取一系列的驅除瘟疫,躲避毒瘴的行動,千百年下來便也成為了端午節的重要習俗,這在以前可比端午吃粽子紀念屈原大夫更為重要。
  • 端午節只知道吃粽子嗎?這些也是端午節的特色美食,你吃過嗎?
    ,你還是只知道吃粽子嗎?這些也是端午節的特色美食,快來看看你吃過嗎?1、粽子。在端午節我們都是會吃粽子的,現在我們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粽子種類口味還是非常的多的,不過現在還是有很多的人會買上一些粽子,也自己在家裡包粽子吃,而且總覺得自己親手包出來的粽子味道也會更加的好,在包粽子的時候,我們也是可以放上一些蜜豆蜜棗,或者是臘肉蛋黃之類的,這樣的粽子吃起來味道也會更加的好吃。
  • 夜讀|吃粽子,掛艾草,划龍舟,搶鴨子……又是一年端午時
    主播讀經典,「粽」情端午節!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鄆城融媒體中心主播王中慶,今天與您分享散文《又過端午》。吃粽子,掛艾草,划龍舟,又過端午節了。親情嘛,總是人間最溫暖的、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誰又少得了。端午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從前幾年開始,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國也規定這一天為法定的節日。對上班的人來講,無疑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了。人們在這一天吃粽子,掛艾草,划龍舟,搶鴨子,節目可謂是豐富多彩。為了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我所生活的縣城也不例外,這一天正舉辦龍舟節。
  • 兒時的端午:吃粽子、撞蛋……你還記得哪些?
    這句詞裡的「端陽」,說的便是端午節。  從古至今,中國人過端午節的方式漸漸發生了些許變化。在一些人的童年記憶中,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賽龍舟;對另一些人而言,還有做香包、插艾草……一事一物,全都浸透著濃濃的溫情。  「粽子?自己包的才好吃」  如果問端午節的「網紅食品」是啥,十個人裡大概會有一多半的回答是「粽子」。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端午節快到了,路邊拽點艾草,掛在門框上,有「闢邪」的作用
    端午節快到了,路邊拽點艾草,掛在門框上,有「闢邪」的作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端午節吃粽子,吃雞蛋,賽龍舟,綁個小掃帚系在手上,這都是小時候經常做的事情,南方人對端午節是非常注重的,在北方基本上只吃個粽子就完事了,新鮮的糯米粽也是非常好吃的
  •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玩「立蛋」,還要艾草煮雞蛋,你吃了嗎?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包粽子吃粽子,其實除了吃粽子,在很多地方用艾草煮雞蛋,你吃了嗎?另外還有很多好玩的,比如「立蛋」。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南方人喜歡吃鹹味的粽子,比如臘腸、蛋黃、醃肉、香菇、乾貝、甚至蠔幹、鮑魚都會包進粽子裡。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怎麼過?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4.粽子君說起粽子可就複雜多了,中國幅員遼闊,在吃粽子這件事上,南北東西差異極大。各地的粽子都有哪些不同?讓我們一起來為接下來的三天假期預習一下。北京皇城根兒下的爺們兒們、尖兒蜜們,在端午節偏愛吃黃米豆沙餡的甜粽子。北京粽子一般個頭較大,大多數是糯米粽。
  • 吃粽子、掛艾草。今年端午咱還要看徐州的端午聯歡!
    吃粽子、掛艾草。今年端午咱還要看徐州的端午聯歡!直播時長約90分鐘,內容有識草藥、看舞龍,走社區、聞粽香,另外還有精彩的文藝演出和端午文化知識小課堂。弘揚傳統文化發布「中草藥驅蚊秘方」 去年端午節,都市晨報社聯合徐州市文明辦舉辦了徐州市首屆端午文化節「舞龍舞獅大會」,給廣大市民帶來一場好看又好玩的端午文化盛宴。
  • 端午節味道:現在孩子們有多少知道掛艾草頂雞蛋包粽子?
    掛艾草,包粽子,賽龍舟、點雄黃酒等。而提到過節,家裡最開心的不外乎是小孩子,現在的小孩,你要問他端午節開心嗎?我想大部分孩子會回答:開心啊,因為可以放假不用到校啊。還有其他原因嗎?很多孩子就一時答不上來了。
  • 端午艾草香
    董全雲農曆五月,時光重疊在一株株挺直的綠色艾草上。小時候,每逢端午節的清早,我就跟著父親踩著露水帶著鐮刀來到地裡去割艾草。父親把那些直楞楞的艾草輕輕割下,我卻沉迷在它的清香裡。我採集著艾草葉子白色茸毛上的露水珠,塗抹在眼帘上、手臂上,用力嗅著它的清香愛不釋手。父親把艾草拿出兩捆,用紅色的頭繩系好插在門前兩側。母親正在家裡忙著包粽子、炸糖糕、炸菜角和麻葉。婆婆眼睛不好,每年端午節總會備了大把的艾草,插在門口,晾乾後藥用。每晚用水煮了艾草燻洗,說這樣可以治療眼疾,還可以清熱祛火,活血化瘀。
  • 端午節吃粽子、燻艾草……這些注意事項要了解
    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養生的節日。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介紹,端午節,人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而粽葉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喜歡把粽子當零食、甜點食用,這是不對的。唐細良建議,大家在吃粽子時要搭配一些粗糧、蔬菜,這樣能減少胃腸負擔。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按照傳統習俗,有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這是有健康隱患的。
  • 端午節吃粽子、燻艾草……這些注意事項要了解!
    新華社長沙6月22日電(記者帥才)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養生的節日。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介紹,端午節,人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