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機構疫情退費第一案!法院:家長應充分體諒運營困難和發展

2020-08-27 突然時課


退費第一案


7月23日,朝陽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一起百餘名家長針對一所雙語幼兒園的退費維權案。經法院調解,退學家庭繳納的費用全退,其餘家長繳納費用的70%順延。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涉案的雙語幼兒園是朝陽區一家連鎖幼兒園,是某國際教育集團下設的民辦園,在讀兒童202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園響應北京市疫情防疫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求,一直未開園。4月底,幼兒園單方制訂退費政策引發家長不滿。


「當時學校給的退費政策不合理,態度比較強硬,家長們維權難,在網絡平臺上都有相關新聞。」負責審理該案的法官喬瑞介紹,該民辦幼兒園半學期的費用在7萬元至10萬元之間,全校涉及的學費就高達1600多萬元,但按照幼兒園的退費政策核算下來,每名家長拿到手的退費只有3萬多元。


最終32名家長將幼兒園起訴至法院,要求退還保育費、餐費等費用共計253萬餘元;剩餘170名兒童家長準備通過訴訟維護自身權益。


受理案件後,法院在全面了解家長的核心訴求的基礎上,綜合考量因疫情給幼兒園造成的資金壓力和運營困難,決定引導當事人調解協商。經過調解,促成本批案件根據家長的不同訴求分別達成和解方案,家長要求幼兒退學的,解除入學合同並退還已繳納的費用;幼兒繼續留校的,已繳納費用的70%自然順延。


32位家長籤署和解協議後撤訴,尚未起訴的其餘170名兒童家長均參照和解方案,與幼兒園籤署和解協議。



據朝陽法院介紹,疫情期間,幼兒園等教育機構連續數月無法正常經營,加之房租、員工工資、防疫用品採購等開支,經營十分困難。對兒童家長的退費要求,如果雙方無法有效溝通,極易引發群體性訴訟,可能導致幼兒園破產停辦,地區學前教育資源也將陷入匱乏。


因此針對此類案件,為高效化解相關糾紛,幼兒園、教育機構應結合自身經營實際做好相關退費或順延工作,儘量降低疫情造成的損失。


家長也應充分體諒幼兒園短期內經營困難和長期的發展需求,積極協商解決糾紛,儘量給予園方緩衝空間,避免幼兒園陷入更深的經營困境,為其順利復園複課奠定基礎。


機構退費為何總令家長鬧心?


由於疫情關係,不少培訓機構或暫停營業,或轉型線上課程。對於家長來說,為孩子報班,都是一筆額外的支出。一方面,家長擔心重壓之下,教育機構突然「跑路」,另一方面,為了減少孩子外出機會,但是又不信任線下教學成果,因此,大部分家長變不願意繼續為培訓機構買單,更不要說是為了尚未開學但仍在運營的機構付費。


而另一方面,培訓機構在疫情期間卻也是夾縫生存。


疫情讓諸多教培機構收入慘澹,或關閉或暫停經營,或裁員.....家長為了孩子健康,亦或者其他原因,孩子不到培訓機構上課,招生及續費都受到極大影響。


雖然不少機構開始自救之路,比如前段時間,幼兒園開起燒烤店、培訓機構出租場地等等,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生存危機,但長期下來的運營成本依然是重壓在教培機構身上。


生源,是教培機構的命脈。本來生源就不穩定,還不斷減少,再遭遇退費,教培機構得不到外界支持,就更容易直接彈盡糧絕,山窮水盡,之前的堅持都付諸東流。


退費如何才能兩全其美?


1、多地政府出臺政策幫扶教培機構


培訓機構舉步維艱,教育部等多地政府也都出臺政策,幫扶教培機構,比如:


海南:「免租免稅貼息」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幫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通過加大穩崗支持、降低運營成本、減輕稅費負擔等方式,支持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渡難關。

四川成都:「一市一證」、「放管服」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優化文化教育類培訓機構審批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除了將縮短審批時限、消除違規準入外,還為校外培訓機構跨區增設教學點制定了審批流程。從「一區(縣)一證」到探索「一市一證」,成都市走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步,深受校外培訓行業的歡迎。


前一段時間,教育部也頒發了《中小學學生校外培訓機構合同範本》......


這些種種措施,不僅能幫扶教培機構,也能讓家長的權益得到保護!


2、理解體諒教培機構短期內經營困難和長期的發展需求


正如這次退費案所說,希望家長能夠在這個困難階段,多體諒理解教培機構退費難的問題。


有多少教培機構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倒閉?教培機構渡過難關,才能給孩子提供更有力的發展空間,讓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


2020上半年

不少教培機構在逆境中苦苦堅持!


2020下半年

我們正期待著新的突破!

加油,教培人!



我們新組建了一個教培行業的交流群

和全國各地的教培人抱團突破啦!

▼入群好福利

入群即可領取2.5G招生資料包

內含銷售、招生方案、招生物料

......


部分截圖如下

↓↓↓

私信報暗號:1,或添加:u100521

相關焦點

  • 朝陽一雙語幼兒園退費政策引家長不滿,法院調解解決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涉案的雙語幼兒園是朝陽區一家連鎖幼兒園,是某國際教育集團下設的民辦園,在讀兒童202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園響應北京市疫情防疫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求,一直未開園。4月底,幼兒園單方制訂退費政策引發家長不滿。「當時學校給的退費政策不合理,態度比較強硬,家長們維權難,在網絡平臺上都有相關新聞。」
  • 桂林某教育機構無法開課拒退課時費,家長告上法院
    後又向某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提出同樣疑問和請求,對方拒絕廖女士的退費請求,並不認可停止經營的說法。某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在回覆中稱,公司經營發生一些變動,現正加緊解決,預計將在更換教學場所後全面恢復正常授課,剩餘課時屆時可繼續正常使用。
  • 北京一英語培訓機構停止運營 學員遭遇退費難
    目前他們已與該機構負責人進行溝通,同意其提出的中止合作的要求,並敦促該機構處理好學生未退費等情況。超200名學員無法退費,涉及金額超百萬陳穎(化名)是北外兒童英語(角門校區)一名學員的家長。她告訴記者,去年5月底,她在北外兒童英語(角門校區)為孩子購買了兩年的英語課程,課時總數達272課時,總價值為23680元。疫情期間,該機構線下課程停滯。
  • 北京第一波機構撐不住了:多家培訓機構倒閉,家長頻頻要求退費
    6月9日北京教委召開發布會,培訓機構可以申請線下營業。這一切都像是命運的玩笑。誰都無法預料的是,通知下發僅僅才3天,北京疫情二次爆發:防疫從三級響應升為二級響應,中小學停課,培訓機構線下業務一律停止。消息一出,北京出現了家長集體排隊退費的壯觀景象。而此前,培訓機構已經遭遇長達5個月的停業期。有從業者估算,疫情期間,整個海澱每天至少會有1-2家機構關停。
  • 北京豐臺一英語培訓機構停止運營 學員遭遇退費難
    超200名學員無法退費,涉及金額超百萬 陳穎(化名)是北外兒童英語(角門校區)一名學員的家長。她告訴記者,去年5月底,她在北外兒童英語(角門校區)為孩子購買了兩年的英語課程,課時總數達272課時,總價值為23680元。 疫情期間,該機構線下課程停滯。
  • 北京「糖果樂園」幼教機構關門,法院併案調查
    上個月法治進行時欄目關注報導了一家名叫北京糖果樂園國際教育的早教機構關門跑路的新聞,在採訪中欄目律師也是建議大家起訴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法院對這起案件採取線上多案並審,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最新進展。
  • 揚州一培訓機構突然關門,還拒絕全額退費,家長告上法庭
    孩子們會報名參加各類培訓班,然而,過程中可能出現培訓機構搬遷、無法營業等情況,由此導致退費糾紛。市民宋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市區一家培訓機構突然關門歇業,他的一雙兒女的課程費還餘下不少。大部分課程費索要無果後,宋先生打官司維權。近日,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依法適用《民法典》,妥善調解退費糾紛,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 英語培訓機構WINkey停止運營,家長和代理商損失慘重!
    又一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陷入經營危機,上千名家長退費無門。
  • 一知名教育培訓機構關停!300多名家長退費無門......
    但多位家長提供的合同上,乙方名稱為北京樂學君德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武漢博學路分公司,其後括號內標註「優勝教育武漢博學路校區」。 天眼查顯示,優勝教育經營主體為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公司控股股東為陳某。北京樂學君德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股東為高某和鄒某。
  • 「孩子成績沒達標」要求培訓機構全額退費?法院會怎麼判?
    如果學員最終達到了預期成績,就皆大歡喜,但是,要是經過機構培訓之後,學員成績並未達到機構當初籤訂合同時所承諾的目標,協商解決不成,雙方對簿公堂,法院會怎麼判呢?其實,法院的判斷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據培訓機構和學生家長籤署的教育培訓合同。
  • EA國際曲江校區教育退費困難,惡意扣費,教育機構亂象誰來監管
    購課時,EA國際教育以他們的課程體系為原版Wonders教材,購買了Wonders的版權,並發放全套原版Wonders教材為賣點,吸引學生家長繳費。繳費後從2019年3月份開始上課,至2020年1月份曲江校區放寒假,加之疫情影響,至今再也沒去校區上過課。
  • 廣州有民校預收上萬元費用,家長盼退費!教育部:未住宿可退費,至於...
    李女士告訴記者,由於疫情,該機構在2月15日開啟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同一個價格,一節課300多。「我覺得線上課程互動性不夠,效果不好。」因此,在上了7節線上課程後,李女士決定申請退費。與機構協商後,最終退還了9058元。「認真算起來,其實機構退少了錢,有1000多元。」李女士說,「後來想想算了,就當支持機構發展吧。」
  • 羅媛等: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我國民辦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除此之外,北京對運轉困難且在解決區域 「入園難」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民辦非普惠性幼兒園按照班數給予補貼,其認定標準包括:第一,收費標準在每生每月4000元以下;第二,幼兒園資產負債表反映的貨幣資金和2020年已收取的保育教育費之和,扣除2020年已發生的直接運營費用後不足以支付應發工資總額。上海市的政策規定,民辦託幼機構不得開展任何形式的線下學前教育和託育服務活動。
  • 愛貝英語深圳門店突然關停 教培機構疫情之下苦撐專家呼籲政策幫扶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之下,由於線下培訓機構不能營業,很多機構面臨嚴重的生存困境,甚至破產關門,這必然會帶來退費糾紛的增加。」這家開業已超四年的教培機構在信中表示,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至今已停止營業近四個月、無力繼續提供服務,並已委託律師事務所向南山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法院會聯繫學員家長召開債權人會議。
  • 愛貝英語麒麟中心申請破產 教培機構疫情之下苦撐專家呼籲政策幫扶
    近日,有消費者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稱,深圳市南山區有一家名為愛貝英語的少兒英語線下培訓機構稱其已經停止營業,有課程尚未結束的家長被告知該機構已經向法院申請破產,家長們需要等待召開債權人會議。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疫情之下,由於線下培訓機構不能營業,很多機構面臨嚴重的生存困境,甚至破產關門,這必然會帶來退費糾紛的增加。」
  • 乾貨 | 「孩子成績沒達標」要求培訓機構全額退費?法院會怎麼判?
    如果家長以「孩子成績沒達標」為由要求培訓機構全額退費,校長們肯定會覺得荒謬。但其實此類真實案例的確發生過,而且以培訓機構敗訴收場。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培訓機構在招生時給自己埋下了隱患。本次,隆安律師事務所的仇少明律師為校長們解析培訓機構招生承諾裡給自己挖的坑。
  • 早教機構撤店 消費者深陷退費羅生門
    而且,按照協議規定,如果是我們家長的原因導致退費的話,才按照該條款執行,但事實卻是因為他們撤店我們才要退費的。對於出於他們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損失,我們不能認可。」上述消費者還透露,積木寶貝稱2020年12月31日之前協議到期的會員,也不能退費。「疫情期間耽誤了那麼長時間,協議截止時間是不是應該延期?」
  • 精華筆記|劉璞:疫情時期,讓家長不退費的三大策略
    以下內容為劉璞在2020年2月9日在教育家社區上架的直播課程《疫期時期,讓家長不退費的三大策略》學習筆記,並非逐字實錄,實際內容請以課程為準。大家好,我是朗培教育集團的劉璞老師,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疫情時期,家長不退費的三大策略》。家長退費,是現在很多校長最頭疼的問題了。
  • 英語培訓機構突然關門 家長吐槽退費不合理
    據了解,這家芝麻街英語停課關店的消息,家長們都是從微信群裡獲知的。記者並沒有在大門等醒目位置找到任何關店說明。「孩子在這裡學了很久,突然閉店,讓我們何去何從?重新選擇新的教育機構,意味著孩子從零開始,不管是從精神還是金錢方面,對家長孩子的浪費都太大了。」一位正在等待辦理的家長告訴記者。在芝麻街學習群裡,一位家長說:「我們上了36%的課,卻扣了50%的材料費。」
  • 停課、退費、開網課……教育培訓機構經歷了什麼?
    2020年初,疫情席捲而來,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衝擊。線下課程取消之後,教育培訓機構被迫將課程轉到線上。近日,記者走訪了南寧多家教育培訓機構,發現疫情雖然沒有造成大規模的衝擊,但是教培機構、老師、家長、學生都表示經歷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