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鐘擺效應:如果你一心向目標跑去,註定會丟失快樂

2020-12-15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生活就像是鐘擺運動,兩端都可以預見,只有中間的過程漫長又無趣,粉飾太平也許是在擺動至下一個美好節點前,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但它並不是英雄主義。

生活是迷茫而不沉淪,享受最真實的快樂,這又何嘗不是浪漫主義呢?

我們的快樂來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或通過閱讀獲得知識,或習得新技能而獲得創造性快樂,或簡單認真的生活,當一個無用的人,享受最樸實的快樂。

曾經,有一位叫做李雪琴的北大女生,因為同吳亦凡打招呼被網友所知。她曾經被吐槽是北大最土的女生,在眾多網友的關注下,發現她去火鍋店打工了。

她在火鍋店認識了一位叫小霞的服務員,小霞雖然每個月只有五千塊工資,工作也非常辛苦,可是臉上的笑容從不曾褪去。

可一進火鍋店就擁有高薪的李雪琴,卻始終無法快樂起來。經診斷,她已經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甚至還割過腕。

與小霞接觸之後,雪琴終於明白自己的不開心是源於「太過貪心」,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追求非常理想的目標和高要求。

本以為自己成就越高就越快樂,可實際上,好像自己擁有得越多,快樂反而越來越少。

人們總是遺忘身邊的風景,但其實,快樂就在身邊。與其一味向前奔跑,不如偶爾停下來,放慢自己的腳步,用心去體會身邊的美好,它們能夠豐盈內心的空虛。

應該如何體會身邊的快樂?

英格麗德·費泰爾·李曾對快樂做了解釋,並展示了如何在周圍的世界中,找到或創造更多快樂。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快樂了,不快樂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有人說,現在年輕人的快樂不過5分鐘,不快樂的原因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複雜。

幾年前,你可能會因為被喜歡的人拒絕而難過,或是和父母爭吵而失聲痛哭,也會因為考試成績下降而倍感焦慮。

這樣的痛苦往往都比較短暫,只需要痛哭一場或是睡一覺就會慢慢消失。而現在的不快樂,卻很難摁住,總會發生各種各樣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可能是在休息時間突然被要求加班,或是在商場裡有很喜歡卻買不起的新包,亦或是身邊的人都陸續結婚,而自己還單身孤獨。

揮之不去的不快樂偶爾會被暫時的驚喜衝散,可一旦回過神來,便發現自己還在原地躊躇,陷入一輪又一輪的焦慮和迷茫之中。

然而,你想要的東西越多時,身上背負的壓力就越大,過得也越來越不快樂。

想要得太多,能做得很少

快節奏的生活讓浮躁的我們還沒有開始積累,就迫切希望生活發生質變。這種焦慮會成為惡性循環,讓我們始終無法把一件事情堅持做到底。

時間被欲望佔據得越來越多,當你其中的一些欲望得以實現時,卻又發現快樂轉瞬即逝,又開始嚮往更好更快樂的生活。

我們早就忘記最初的自己是什麼樣的,被生活逼迫著往前跑,丟失了真正快樂的力量。

曾經在某知識平臺上看過這樣的一段話:" 為什麼我變得越來越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如果我的設想實現了,便會舒一口氣,反之,則會自怨自艾。"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會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看螞蟻搬家,小時候的我們不期待結果,感受到的快樂發自內心。

人們往往想要得太多,做得卻很少,明明當下應該低頭積累耕耘,卻忍不住浮躁地仰望那些遙不可及的燦爛。

社會在不停製造著各種焦慮,衝擊著每一個年輕人,教誨我們要有欲望和野心,要有進取之心,卻沒告訴我們,欲望的同義詞是進取,野心也意味著能力。

有欲望並不是壞事,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可以大大方方講出來。困擾我們的,一直是不能和欲望相匹配的努力與付出。

快樂很簡單,只要能夠關注眼前的生活,讓自己的步伐慢一點,更加紮實一點,永遠不要為那些遙不可及或尚未發生的事情活得擰巴。

- The End -作者 | 胖迪兒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心理學:鐘擺效應,你今天有多快樂明天就會有多悲傷
    你知道嗎?你今天的快樂,意味著昨天或者明天承擔相同程度的悲傷。心理學鐘擺效應,指的是人們在達到一個情緒高度的時候,會形成「心理斜坡」,並且將使你的情緒擺向相反的、相同程度的位置。通俗來講就是你感受到了多麼開心的情緒,一定會感受到同等程度的悲傷,而且不會太久。一般情緒鐘擺效應的周期為一個月,在一個月內情緒會有反彈。你今天感到特別的幸福和滿足,那麼不出一個月,你一定會感受到特別的傷心和匱乏。那麼,我們如何利用好鐘擺效應呢?
  • 鮮為人知的「鐘擺效應」在職場溝通、團隊管理及情緒管理裡的應用
    大家只要在腦子裡形成這個鐘擺印象就行了,這對於下面內容的理解會更加形象。(02)鐘擺效應在古代軍事上應用古時候沒有擺動的鐘擺,卻在軍事上已經摸索到「鐘擺」裡蘊含的威力。幾千年沉澱的兵法典籍,無數的軍事家寫就許多兵法著作,如果非要用兩個字來歸結的話,那就是「正」和「奇」兩個字。
  • 淺談感情中的「鐘擺效應」
    你的好Ta不僅看不到,最後對方還會理所當然,想和你索取更多的好。我們也總會自我安慰,「我已經做的夠好了,是他不懂珍惜。」可事實上,造成目前結局的始作俑者,正是「犧牲者」,這和感情中的「鐘擺效應」有莫大關聯。
  • 你應該知道的鐘擺效應,帶你從一個方面看待你的感情
    有了犧牲者就會有放縱者作為犧牲的最後一種特性——鐘擺效應模型是:犧牲者——中心——放縱者鐘擺效應的主要概念是如果你為了伴侶犧牲如果你不是真心的犧牲自身你就會把對方當做利用你的人因為你認為他們沒有盡到他們應該盡到的責任你犧牲到什麼程度他們就會放縱到什麼程度01
  • 學會讓孩子發洩情緒,父母別忽略「鐘擺效應」
    我們在生活中總能聽到的一句話「哭吧,哭出來就好了」但面對孩子時,又會教育孩子「有什麼好哭的」「憋回去,男子漢哭什麼哭」其實孩子的成長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孩子更需要哭來發洩情緒。哭是人類的本能,當情緒到達一定的限度,就會忍不住哭。
  • 利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負面情緒
    有的家長會訓斥孩子:「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其實,當孩子處在悲傷情緒時,如果家長橫加指責,孩子不但走不出本來就有的負面情緒,還會更加傷心。有的孩子懼怕家長的權威,會努力壓抑負面的情緒,忍住表面上不哭,其實內心裡的悲傷一點也沒減少。
  • 從鐘擺現象到融合效應
    我國課程改革的鐘擺現象,是由改革重心的搖曳不定、認識的局限性與實踐的複雜性之間的合力、巨變和不變之間的拉鋸所引發的。融合效應是超越課程改革鐘擺現象的第三條路徑:依循教育的本體價值是融合的標準;在互動和爭鳴中形成重疊共識是融合的機制;漸變主義的改革方法論是融合的路徑。
  • 喜和悲都是人生調味劑,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應了解鐘擺效應
    ,長大了以後就會因為工作而煩惱而快樂。所以孩子哭鬧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家長首先應該了解的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簡單來講的話,就是形容一個人的情緒不穩定。正像是這個鐘擺一樣會四處搖擺。所以孩子的情緒就會起起伏伏。有時候高漲,有時候低落,這都是說不準的事情。其實這也側面說明,這個人的情緒管理不好,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
  • 喜和悲都是人生調味劑,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應了解鐘擺效應
    案例分析人的一生都是悲喜交加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學習的而煩惱而快樂,長大了以後就會因為工作而煩惱而快樂。人的一生正是因為有悲有喜起起落落,所以就會變得非常的精彩。所以喜和悲都是人生的調味劑,有喜有悲,才是一個人完整的一生。所以孩子哭鬧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家長首先應該了解的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什麼?
  • 了解「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不良情緒
    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右腦已經發育成熟,也就是說孩子能夠感知到各種情緒,所以孩子在遇到各種問題的時候通常會是右腦先體驗到情緒和非語言的感情,左腦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發育成熟,不能進行一定的理性的思考,由於大腦發育的特點,孩子的情緒容易敏感,比較容易發生波動,因此,孩子在生活中有的時候會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家長明白「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壞情緒
    在生活中經常發現很多孩子犯錯誤後,家長還沒說兩句呢,就開始大哭上了,遇到一點小事也會哭個不停,這樣的孩子往往令家長們很頭疼,因為動不動就哭的緣故,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管。其實很多孩子小的時候就是愛哭,但是孩子愛哭有很多原因。不過很多家長聽夠孩子哭,所以當孩子哭的時候,就會發脾氣不耐煩,可是父母越是這樣孩子越是愛哭。
  • 淺談存在很大的鐘擺效應的特斯拉
    打開APP 淺談存在很大的鐘擺效應的特斯拉 與非網 發表於 2020-02-05 14:01:41 我覺得這裡面有一些共識,有一些鐘擺效應,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Q1 的數據出來,會有一定的回調。在 Q2 Model Y 上量過程會有一個拉鋸,到 2020 年 Q3 的時候能看出存在多少的共識。 01 電動汽車龍頭該值多少錢?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當「鐘擺效應」已現,意味著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迎來了盛極致衰的轉折點。在多黨競爭的選舉制度下,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戰無不勝的政治人物。回想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慘敗、更被「韓流」所震撼,當時民意怒火被點燃的導火索,起源於一個被冠以「高薪實習生」的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讓「搶了菜攤,丟了江山」的八字金句成為一時佳話。
  • 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家長們面對孩子如此愛哭,往往會擔心:這要是什麼事都哭一場?以後可怎麼辦?但實際上,在兒童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鐘擺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可以明確的幫助家長們教育孩子,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隨時隨地的大哭不止。
  • 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選房子時,因為沒有選擇喜歡的房子而崩潰大哭,在與爸爸短暫分離時崩潰大哭,甚至于田亮都在吐槽女兒說「你是來表演哭的嗎?」顯然,森碟身上的愛哭體質著實讓大人們有些招架不住。在隨後的爸爸互換項目中,被稱為帶娃能手的林志穎在面對森碟的負面情緒時也是手足無措的,看來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再會帶孩子的父母也會很頭疼。
  • 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這就會讓孩子,容易有一些精神類的疾病,孩子患上了精神疾病,對生活的影響都很大。如果孩子的性格變得極端,很有可能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打擊,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兒。如果情況嚴重,孩子還會受到威脅,家長也一定要多上心,不要等事情發生了才後悔莫及。
  • 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家長不妨試試利用「鐘擺效應」
    孩子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束手無策,很難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當中走出來,這樣低沉的情緒甚至還會蔓延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讓孩子難以和別人做朋友,在學習上也缺乏動力。
  • 家長可先了解「鐘擺效應」
    ①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來說表達自己的情緒實際上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並沒有很好地掌握,在表達問題上總是會有出入。如果家長想要更深入了解"負面情緒陷阱",那麼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鐘擺效應",能有效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負面情緒。什麼是鐘擺效應?
  • 從美國大選"鐘擺效應" 看兩黨制的衰亡
    鐘擺效應演變在兩黨制的選舉領域中,指當某陣營在一次選舉中大勝後,大敗的陣營較易在下一次選舉收復失地,就如鐘擺向左擺後,便會向右擺,循環不息。兩黨制的左右博弈對公共資源的浪費以及伴生的無盡輪迴感,難言是文明的滿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