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2020-12-12 逗奶香墨

"語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我的意見是第一堂先考語文,考後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享譽世界的數學家蘇步青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發表"就職宣言"時曾如是說。強調了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語文是學好各門學科的最基本的工具。語文學得好,有較高的閱讀寫作水平,就有助於學好其他學科,有助於知識的增廣和思想的開展。可現在的高中生懼怕寫作,討厭語文。反省學生厭學語文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應試教育的功利性。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中小學教育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這種條件下,人們普遍把升學率看成是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尺碼。在實際操作中,基礎教育幾乎完全被應試教育所左右,教育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極端。應試教育就是在迎合廣大學生的升學欲望和社會上的"升學熱",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自發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是以考試得分為手段,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拔出來送上大學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學率,有教育家把這種課堂教育比喻成"人類智慧的屠宰場"。

第二:老師教學目的的實用性。高考考綱的制約,學校考核機制的束縛,成績評比制度的約束,使老師喜歡走實用教學的捷徑,認為"逮住老鼠的才是好貓"。導致課堂教學方法簡單粗暴,枯燥無味。只注重知識點傳授,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缺乏互動,這種老師師唱獨角戲的課堂教學,對於富有想像力的學生來說,毫無樂趣,是一種煎熬。這成為學生厭學語文的主要原因。

第三:語文考試無信度,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生普遍認為,語文考高分難,選擇題都是算命題,考好考壞全靠運氣。語文成績的提高不會立竿見影,短時間不重視,成績也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不如節省出時間去學數理化,成績提高更明顯,所以自然沒動力去學。

因此,要想改善高中學生厭學語文的狀況,要想受到學生的喜歡崇拜,就要運用得天獨厚的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大膽創新,用"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用有趣味的課堂方法,多元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創新能力和思維定勢。

"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語言學界的宗師呂叔湘說。所以,作為一線教師,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加上多元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反思,使語文課堂充滿趣味,無疑是解決學生厭學語文的關鍵。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妨可以把一堂課的導語設計看作是一位美人,使學生在視覺盛宴中愉快的欣賞美人的顏值、才華、氣質、品德;我們也可以把課堂教學打造的詩情畫意,使學生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領悟文章的內容、構思、意境、主題;我們還可以把一堂課設計成闖關遊戲,使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技能、激發出潛在的思維能力;

… …

一、精彩的導語設計好比美人的顏值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導語更是藝術中的藝術。實施語文趣味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問題。而導語正負有醞釀情緒,帶人入境的任務,精彩的導語可以激發學生的強烈興趣。新課導語設計就像美女的顏值,初次見面,漂亮的臉蛋會令人眼前一亮,引出對美人了解的欲望。利於激發學生的聽課熱情,從外部影響學生的認知結構,幫助教師準確定位新課教學的切入點。

在講小說《竇娥冤》時我這樣導讀:

人生是一個大舞臺, 任你展示人性的豐富, 讓你解讀人生的複雜。在我國古代文學的人物殿堂裡,有這樣一些奇女子: "舉身赴清池"的劉蘭芝、"感天動地"的竇娥、 "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 "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林黛玉。她們以其鮮明的個性和抗爭精神,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人物畫廊中閃耀著異樣的鋒芒。《竇娥冤》是中國古代戲曲的巔峰之作,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盛讚該劇"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 。而奇女子竇娥,也承載了後人對她的許許多多的評議, 竇娥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今天, 就讓我們跨越時空,走進文本,走進歷史,走近人物,與竇娥對話,還原一個真正的竇娥吧!

在講《棄棄疾》詞時我這樣導讀:

寒夜森森,是誰乘醉意朦朧在挑燈看劍?孤夢千回,是誰在夢裡策馬揚鞭?旌旗獵獵,是誰在千裡之外能聽見塞外翻弦?是你,孤旅漂泊的遊子, 壯志難酬的將軍,失意落寞的詞人。南歸之後的你失去了手裡的鋼刀利劍, 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管, 你再也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你是一位愛國者,卻報國無門;你是一個大英雄,卻無用武之地,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八百年前的慷慨悲歌吧。

你看:精心設計適合本課的富有成效的導語,不僅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中來,還能引發學生的共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教師就應該提高導入新課的科學性、藝術性,通過故事、歌曲、名言、對聯、情景、猜謎語、做遊戲、設懸念、成語、多媒體等方法導入新課。從多方面著手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

二、形式新穎,別具一格的課堂創設:

打造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堂

充滿詩意的課堂,能讓學生激情飛揚, 使課堂成為知識的磁場;沒有詩意的課堂教學存在內容單一、枯燥無味、教法固定等問題,課堂氛圍如一譚無波湖水,學生積極和主動性不高。要改變這種現狀,只有立足以生為本,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學生才能感受到語文的藝術魅力,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講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時,我注重以生為本,創設意境,激趣引入,提出問題,放手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各個環節:

誰能說出一些古代與音樂有關的故事?

生甲:《詩經》:"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高漸離易水送別荊軻。 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生乙:司馬相如向卓文君求愛彈奏《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

生丙:稽康悲奏《廣陵散》。《西廂記》鶯鶯聽張生彈琴:"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冗冗;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 其聲低,似聽兒女語, 小窗中,喁喁。他那裡思不窮, 我這裡意已通,嬌鸞雛鳳失雌雄。 他曲未終,我意轉濃,爭奈伯勞飛燕各西東, 盡在不言。"

生丁:《三國演義》諸葛亮演空城計時焚香彈琴以示其閒靜而惑亂司馬懿。

金庸武俠小說 《笑傲江湖》 中也有劉正風與魔教長老琴簫合奏而為知己的故事。

馬志遠曾據《琵琶行》作《江州司馬青衫淚》雜居。敘述白居易和裴興奴戀愛故事。

我及時對這些回答問題學生提出表揚, 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答題熱情,然後藉助資料讓學生了解作者背景,

最後我以唐宣宗吊白居易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做小結概括了白居易的文學地位。

緊跟著又提出三個問題:

1、 誰解琵琶聲?

[ 提問] 讀了本詩, 我們恐怕更多的是對琵琶女的命運掬一把同情淚。確實琵琶女的命運令世人感嘆。 但是,我們是否能夠從琵琶曲調的起伏變化中, 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呢?

[ 生答後板書]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 說明] 這一問使學生從全新的角度去體味音樂的藝術魅力。音樂的描寫已經超出了藝術欣賞的範疇, 蘊含著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運的揭示。 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能夠大大調動學生的情趣,激發他們的興趣。

2、誰解青衫淚 ?

[ 提問] "男兒有淚不輕彈, 只因未到傷心時。 "詩人白居易為何在一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呢?

[ 生答後板書]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 說明] 通過這樣一個問題, 能夠使學生了解"淚"的深沉含義, 從而進一步把握本詩思想感情的另一側面。

3、誰解風物意?

[ 提問] 詩歌往往少不了風物的描寫, 同樣,本詩歌前後貫穿了幾處風物描寫的文字。這些風物有什麼作用呢?

甲生: 篇首的"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了江東送客時的環境。

生乙: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構成清晰如畫的意境,令人頓感秋涼襲身,曲曲傳達出詩人悽涼愁慘的心情,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調。

生丙:"別時茫茫獎浸月",敘述別時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無不彌散著詩人的離愁別緒,仿佛詩人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風物有了感應。

生丁:"唯見江心秋月白", 寫音樂結束時寂靜的環境。音樂結束,但其感情仍在擴散,一直滲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 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為音樂中的感情所打動。 情景交融,烘託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師補充和總結):另外如"繞船明月江水寒", 寫琵琶女獨守空船時的環境, 渲染了琵琶女冷落悽涼的心情; "黃蘆苦竹繞宅生", 寫詩人的生活環境, 渲染詩人被貶後的孤寂悲涼。總之,一枝一葉總關情。 詩歌中的風物成了溢滿感情的意象, 疊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沉浸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鬱的月光裡,悽美哀人。

[ 板書] 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 說明] 這樣設計,能夠使學生明確,鑑賞詩歌一定不能忽視詩中風物描寫的文字,它們也是詩歌思想感情的載體。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詩歌,在引導學生鑑賞時,沒有常式的詞句翻譯、結構梳理等,我有意識地從新的角度設置問題,激發興趣,使學生讀得深入,讀得興濃,學生在詩情畫意中獲得情感愉悅的同時,對美的鑑賞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板書設計 :

琵琶行(並序)

白居易

琵琶聲——盡訴心中悲悱情

青衫淚——同是天涯淪落人

風物意——一枝一葉總關情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形式新穎,耳目一新。充滿詩情畫意的趣味課堂教學模式,大受廣大高中學生歡迎,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大膽創新充滿詩情畫意的課堂模式,使之妙趣橫生。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一堂課設計成闖關遊戲

創設趣味語文課堂,讓學生快樂學語文,融有趣的搶答遊戲與課本重點、難點、考點合為一體。立足"以學生為本","寓教於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競爭中學習,獲得更多知識,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例:趣味綜合語文知識遊戲玩法:(也可專題比賽)

1、 第一次搶答:成語對對子(注意對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對)。

例:粗茶淡飯( 山珍海味)

2、第二次搶答 數字猜成語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丟三落四 )

3、第三次搶答,下面人名各取自什麼成語?

杜鵬程(鵬程萬裡 ) 陳任重(任重道遠)

4、第四次搶答;當圖文遇到成語

5、第五次搶答,下列對聯各詠的是誰?

例: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 )

6、第六次搶答,你知道下面的慣用語是什麼嗎?

①、把在團體中起主導的人喻為( 主心骨)

②、把接待賓客的當地主人喻為(東道主 )

……

這種語文知識競答遊戲最受學生的歡迎。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諸如填鴨式、滿堂灌等,存在著許多弊端,給學生的感覺是枯燥、古板,學生學之無味,只有不斷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讓機械、沉悶的課堂變得寬鬆、自然、愉悅。更好地優化語文課堂,充滿趣味,學生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4、 利用多媒體,營造多元趣味語文課堂

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為我們高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提高了課堂效率,豐富了教學內容。讓課堂教學從單一到多元,完成了有"靜"到"動"的蛻變。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儘快進入所創設的課文情景,穿越時空的界限,分角色再現故事情景,來培養學生的思維。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情緒高漲,對課堂教學充滿興趣。

在講讀沈從文的《邊城》時,我就採用了此法。

通過多媒體投影,再現了邊城茶峒恬靜的美麗風光,邊城的事,邊城的情,都在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緩緩展開。非常直觀,學生馬上爭先恐後總結出:

景美:

靜靜流淌的沱河水,矗立百年的吊腳樓、閒坐街旁的老人、沉寂肅穆的古城牆、平整無語的石板路……

人美:

翠翠純真可愛 、聰慧矜持、情竇初開

情美:

①翠翠與儺送之間純潔的愛情

②翠翠與爺爺間純真的親情

③爺爺與鄉鄰間淳樸的友情

學生在故事解讀中,明白了《邊城》是沈從文的理想人生縮影,是他遠離邊城而做於都市的夢,生活過的、記憶中的山山水水正是沈從文漂泊流浪的最後家園,是他溫暖的心靈寄託。他筆下所表達的遊子對自然的渴望與回歸,滿懷深情地描摹熟悉的田園風光,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感人的詩。

邊城的靈山秀水是作者的心靈與生命棲息地,是沈從文為自己設置的最後的真正精神家園。中國現代文學擁有一種悲愴的底蘊,自然世界充當作家心靈的折射,更多的呈現歷史的沉重。

利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可將很多美的因素更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讓他們迅速準確的把握內容及主旨,從中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審美鑑賞能力,獲得審美的愉悅和情感上的共鳴,達到了以生為主,趣味語文進課堂的目的。

綜上所述, 要想讓學生不厭學語文,讓學生自覺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除了改革高考語文內容,最終還得靠我們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使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更科學,教學手段更具藝術魅力,最終形成自己獨特高效有趣的教學特色。

相關焦點

  • 試析語文課堂教學對英語教學思維的借鑑
    語文學科在思維模式上相對於英語學科來說更偏向順向思維,習慣按照一定的閱讀寫作形式進行學習,在思維模式的變通上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適當融入英語學科的逆向思維模式,形成一個可隨時變化的思維模式。
  • 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
    語文課堂,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在寫作時運用的表現手法,都是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分析的知識點,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學生興趣愛好來制定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學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本文針對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出探究。
  • 陝西省優秀教師楊潔:對如何確定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幾點思考
    以上這兩節課當然只是課堂教學中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暴露出的問題卻不容我們忽視,那就是:課堂教學內容應該如何確定、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是語文教學的兩個關鍵問題,也就是教什麼和怎麼教的問題。
  • 優秀傳統文化嵌入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部編本教材的創新教學
    小編理解的"從教材和課程入手",就是挖掘教材與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元素,以此為載體,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讓課堂成為學生走近、走進、走入傳統文化的主陣地!也就是說,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把中華優秀文化基因嵌入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中。今年九月份,部編本教材的使用將全面鋪開!
  •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是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內容和形式分析不難發現,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的邏輯性和實踐性比較強,不同的教學模式所涉及的內容差異化較大,要想實現雙向發展,語文老師必須要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為基礎,嚴格按照前期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和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 瓜瓜龍語文啟蒙AI課上線 趣味課堂讓孩子暢遊語文天地
    近日,繼瓜瓜龍英語、瓜瓜龍思維之後,瓜瓜龍啟蒙正式上線了語文啟蒙AI課產品——瓜瓜龍語文,面向2-8歲小朋友,以趣味動畫、AI互動為載體,幫助孩子系統學習語文全科知識,用沉浸式課堂帶領孩子穿越古今,領略文學之美。
  • 追求高中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追求高中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江蘇省贛榆縣城頭中學 李君仁新課表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教和學兩部分,教,體現在教師的主導性上;學,體現在學生的主動性上。可是,語文教學僅僅體現這&34;還不能說就是完美的教學,因為語文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科學的意義在於探索,藝術的意義在於創新。
  • 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反思(之一)
    語文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語文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語文老師似乎對這些並不是很清楚。我們每天就像拉磨的驢子,不停地繞著磨道轉,我們根本不去思考這樣做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 走進iPad教學,網際網路教育「一觸即發」
    小學楊巧盈的《iPad教學 我們在路上》以數學為例,介紹了兩個教學APP:Explain Everything 和Numberkiz Pro 的優點,它們的便捷、交互、實效、趣味、及時,將學習空間由教室延伸至教室之外。
  • 境界語文 | 趣味閱讀:以袁愛國《動物笑談》教學為例(田林)
    興趣讓課堂結構更加充分,課堂教學更加多樣,讀書方法與模式更加靈活。既把教學目標所設定的教學內容完成,並且讓精讀、默讀、選讀的教學方法擇情呈現。以下以袁愛國老師《動物笑談》課堂實錄為例,闡述閱讀興趣的培養使閱讀教學更具有效性。
  • ...全國首屆走進小學語文/小學數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
    思維可視化體系創建人劉濯源教授對於古詩詞的鑑賞教學策略闡述了獨到的見解,他講到我們可以走進文本,走進詩人,走進歷史,走進文化,從而懂其律,知其意,明其法,會其神;通過深度解讀文本過程,建立思維可視化的古詩詞知識結構體系。「韓興娥海量閱讀團隊」核心組成員劉維麗老師通過「說快板、畫成語、接長龍、成語笑話」的遊戲來運用成語。課堂上朗讀與表達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 家長走進九中課堂 感受「兵教兵」課堂教學模式
    瀋陽九中「兵教兵」課堂教學模式瀋陽晚報、瀋陽網訊(記者丁寧)4月14日,瀋陽市第九中學舉行課堂教學開放月活動,圍繞「高效、減負、提質」主題,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們走進校園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家長們走進九中課堂,感受「兵教兵」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帶來的新氣象。課堂上,教師豐厚的知識儲備、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給家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長在課堂上感受到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在評課時,大多數家長對九中教師的課堂教學予以肯定和讚揚,表示把孩子交給九中的老師教放心。
  • 高中語文中合作學習的作用與教學對策
    隨著我國新時期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核心素養培養概念的提出,合作學習已經成為近年來高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合作學習注重在互助性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因此,有必要探析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合作學習教學的開展。
  • 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日常教學實踐行為就展現了個體的教育理念,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則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培訓,藉此轉變教育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完善育人方略。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的基礎,重在引導教師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和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為切入點,全心投入,精心設計,愛心施教,給孩子們創建和諧、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構建高效的發展平臺。
  •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與突破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已經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但目前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經常出現審美困境。就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如何有效擺脫審美困境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究,並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基本步驟
    語文教學並不容易,一堂完整的語文課,一般分為兩個課時。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有哪些。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本環節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課堂中來。 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導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 ...室和嘉興市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研究小組聯合舉辦的主題研修活動
    徐樺君特級教師工作室和嘉興市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研究小組聯合舉辦的主題研修活動於2020年12月2日在嘉善高級中學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為「新課程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研究」。工作室全體成員、嘉興市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研究小組全體成員、嘉善高級中學語文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 全國首屆走進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在京召開
    10月17日-21日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培訓部、北京睿師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聯合主辦,北京昌平凱博外國語學校協辦,大教育網提供網絡支持的「全國首屆走進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在京圓滿召開。全國首屆走進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現場本次大會邀請十餘位專家學者到場講學,來自全國各地近千位一線語文教師及校長參加本次教學觀摩大會,大家齊聚一堂,共話語文教學的美好明天。思維可視化體系創建人劉濯源教授對於古詩詞的鑑賞教學策略闡述了獨到的見解。
  • 以生為本,共饗教學盛宴——廣元東城實驗學校召開「初中英語生本...
    以生為本,學為中心,能力為重。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教導學,以學促教,2020年6月24日上午,廣元東城實驗學校中學校區七八年級英語教研組所申報的《初中英語生本課例研究》子課題——初中英語生本複習課例研究成功開題。
  • ...踐行「活課堂」|重華小學舉辦課堂教學藝術節之語文專場活動
    12月8日,重華小學課堂教學藝術節之語文教研活動專場暨徐華良名師工作室教學活動展示在該校錄播教室有序展開。阮麗敏老師執教二年級的《大禹治水》。何心怡老師執教的一年級《比尾巴》。何老師創設了動物運動會的情境,教學動物的名字以及動物尾巴的特點,並且運用各種遊戲,為學生營造了愉快的學習氛圍。在識字教學中,通過圖片聯想、觀察字形、動作演示等方法增加識趣味性 ,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課後,周穎老師對兩堂課作回顧和點評,圍繞「如何用好統編教材」的問題提出了指導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