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反思(之一)

2020-12-10 語文追夢人

語文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語文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語文老師似乎對這些並不是很清楚。我們每天就像拉磨的驢子,不停地繞著磨道轉,我們根本不去思考這樣做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走進語文課堂,我們所能聽到的,看到的語文課堂都是老師在那裡不停地講,問,學生在配合著老師來上課。教師在課堂中千方百計要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但是,大多數學生似乎並不買帳。聽不懂的東西,他們仍然還是不懂。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師在課後也這樣抱怨,「這些學生太笨了,那樣簡單的問題就是不懂!」其實,我們並沒有去思考我們的學生為什麼會這樣笨?使學生笨還是我們老師的教學本身就有問題?我們卻沒有去思考為什麼我們千方百計要學生理解,他們卻不能理解呢?

學生和老師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他們的思維很難與老師達到同頻共振效應。因為文本都是生活的反映,都是作家思想感情與認識的反映。學生的生活閱歷,生命體驗與作為成年人的作家有巨大的差距,學生進入不到作者的生活中,進入不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很難體驗到我們體驗到的。同時,學生與教師之間也有巨大差距,所以他們是不可能體會到老師體會到的,認識到老師所認識到的。

語文終究是語言的藝術,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當我們的學生沒有類似的生活體驗,沒有類似的生命體驗,自然,他們很難真正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

語文課程標準把語文教學定位為語言的學習與運用,語文核心素養也把語文核心素養定義為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文化的傳承,文學欣賞四個方面,而語言的建構是語文核心素養的根本。

那麼語文教學的有效與否,就應該以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作為標準,課堂教學也以是否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前兩年,就韓軍老師的《背影》一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與爭議,反對者認為韓軍老師背離了文本,是對文本的過度解讀。其實,如果要我們體會父子情深這一主題思想,因為學生多少有這樣的生活經歷與體驗,所以,他們很容易能夠體會到。但是,如果我們要學生體會韓軍老師所講授的生之悲,死之影,那麼學生就很難體會到這樣的東西了。

所以,韓軍老師《背影》一課,真正的問題不在朱自清《背影》是否有這樣的思想情感,主要的問題還是作為成人的韓軍老師,他的生活閱歷,生命體驗遠比學生深刻,豐富。韓軍老師能夠從文本中解讀出這樣的主題思想我們並不奇怪,因為文本中的確也有這樣的思想存在。我們不能否定韓軍老師對文本的解讀,關鍵是我們的學生是否能夠從中絕讀出韓軍老師的解讀結果,這是值得追問的。

語文課程的目的是學習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是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作為一種語言符號,它背後是語言所代表的事物,代表的生活內容,代表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學習語言,不僅僅是要學習語言符號,關鍵還是要在學習語言符號的同時,學習語言背後的生活內容,了解語言的內在的含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言的學習要與對生活的認識同步進行。

相關焦點

  • 教師應反思教學現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人們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無趣,數學教學變成了「講學練」、「題海戰」。對此,教師應反思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 抓教學反思,建高效課堂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被稱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因素。
  • 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為期四個月的學習經歷,在不斷地反思中激勵了我們成長,同時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加強了對自身的了解,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一、轉變課程教育思想,夯實理論基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日常教學實踐行為就展現了個體的教育理念,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則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培訓,藉此轉變教育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完善育人方略。
  • 語文教學現狀的反思之三 語文教學與語言的學習使用
    各位,我們每天都在上語文課,我們是否思考過我們語文課的效果如何,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語文究竟有多大作用和意義。許多老師可能會說,有效果呀,我們每天都在分析講解,我們每天都在帶領學生分析理解文本,學生理解文本了,我們語文課不是就有效果了。但是,如果我們問,學生理解文本之後呢?
  • 教學反思的重要意義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40分鐘時間要質量、要內容,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必要保障。無論教學方法如何變化,課堂教學都應該是務實有效果的。「塑造高效的課堂」應該是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輕負擔、高效率、立體式、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這樣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願意積極參與、樂於參與、有所收穫的課堂。
  • 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思考之二 對語文教學實踐性的認識
    語文教學的根本就是培養學生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就我們目前的課堂教學來說,根本達不到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我們語文考試雖然把寫作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在作文評價上面,卻並不是很到位。同時,語言能力不僅僅是語言問題,還有對語言所反映的事物的認識問題。所以,要解決語言問題,就要解決學生的認識問題。聯繫語言和生活的認識的是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我們在讓學生進行言語實踐中來進行。所以,語文說到底是一種言語實踐活動。無論是我們的閱讀活動還是寫作活動都是言語的實踐活動。
  • 教學反思範文大全
    教學反思範文大全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
  • 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因此,要想改善高中學生厭學語文的狀況,要想受到學生的喜歡崇拜,就要運用得天獨厚的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大膽創新,用"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用有趣味的課堂方法,多元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創新能力和思維定勢。
  • 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我的理解是:「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在規定時間內,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使之語文素養得到提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 反思教學的特點(二)
    二、改進變革和改進課堂教學也許可以藉助教育行政指令的方式推而廣之,也可以邀請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教育研究專家來指導教師的教學。但所有的教育行政指令或專家指導,只有經由教師自己的行動,即經由教師的親自使用、操作和摸索,課堂教學才有可能發生真正的改變。
  • 一年級上冊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1~3教學反思參考
    縱觀楊穎潔老師這堂課有如下特點:一、 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在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課堂中楊老師很重視這一點,採用個別認讀、開小火車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生字教學很紮實。二、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 2018年《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目錄大回顧!
    /趙海亮028 語文文本解讀資料徵引芻議/劉 斌課堂·教學031 「四體」兼顧,語文教學扶正補缺糾偏/傅登順037 四輪驅動,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張曉勳043 讀出「理」「趣」「味」/李玉山045 從竇桂梅老師的教學實踐探尋語文教學的真諦/湯 容049 披文入情
  • 語文教學反思(二)
    語文學科既應該是培育言語才能的學科,又應該是培育情感的學科。 在教學中,教員應該置信先生的潛能,要努力發掘先生的情感要素為他們創設風趣的學習情境,發明寬廣的學習體驗空間,從中積極發掘、發現先生思想的閃光點,引導先生獨立自主地開展思想,啟示想像,宣布特性化看法。
  • 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反思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是每個小學數學教師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通過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先將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1.深入學習新課標理念,準確把握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年齡特徵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所學內容,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實效。
  • 《日月潭》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發現美 (二)層層深入,感悟美 (三)拓展延伸,歌頌美 在朗讀、理解之後,我讓學生說說你還了解臺灣的什麼,學生通過課前查找的資料說了一些,這時我也補充了臺灣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圖片資料,使學生對臺灣產生了美好的嚮往。
  • 教學反思到底在思什麼?
    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前後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逐步完善自己的多維度課堂,以期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進步。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體現課標理念,是否有利學生的發展。教師需要養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的習慣。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的成與敗。
  • 2020年春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全冊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中,模仿課文形式進行「小創作」,讓學生也來當回小詩人,由課堂延伸到課外,拓寬了教學渠道,使學生樂於接受,樂於交流。8靜夜思教學反思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感悟教學。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簡短的詩歌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朗讀訓練中與識字教學相結合,在讀中識字,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10端午粽 教學反思1.《端午粽》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活動之一。上課伊始,帶學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節品粽子的節日氣氛。
  • 大學語文現狀:教學方式呆板 被稱高四語文
    今年年初,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公布的大學語文課程現狀調查顯示,在全國91所高校參與的調查中,將大學語文列為必修課的僅有34.8%,課時也在逐漸減少,超過八成任課教師對大學語文的前景表示擔憂。  可以說,「邊緣化」已成為近些年大學語文課程發展不爭的事實。但不可否認,很多高校和學者也在為大學語文課程的發展做著積極的努力。
  • 他不是最優秀的語文教師,但他的教學反思如此直白坦誠!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鄙人時常思考這些問題: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下,語文教師如何讓學生喜歡語文課?如何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語文成績大幅度提高?如何以語文課堂為抓手,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具體落實培養孩子們聽說讀寫的能力中去,最終成為讓孩子們受益終生的精神領袖?這些問題都得在語文課堂上解決。
  • 小學語文課堂高科技,搶答器代替舉手回答問題,用大數據分析教學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快速發展,一些教學高科技走進了我們的傳統教室。除了黑板、老師的教案發生了變化,還有學生們的作業、課本也都成了電子產品的天下。雖然有些科技感十足的教學方法,能夠改變傳統課堂的沉悶,讓老師也能接受新的教學模式,去反思和提高我們的教學方法。但是告別了傳統的黑板、粉筆、作業本的課堂真的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過程變得快了嗎?能夠提高我們同學們的成績嗎?根據教學需求,有時候我的語文課堂上也會出現一些多媒體教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