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思考之二 對語文教學實踐性的認識

2020-12-14 語文追夢人

語文教學的根本就是培養學生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就我們目前的課堂教學來說,根本達不到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

我們發現,中國學生語言能力嚴重不足,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真正能夠使用語言準確表情達意的並不多。我們語文考試雖然把寫作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在作文評價上面,卻並不是很到位。同時,語言能力不僅僅是語言問題,還有對語言所反映的事物的認識問題。所以,要解決語言問題,就要解決學生的認識問題。聯繫語言和生活的認識的是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我們在讓學生進行言語實踐中來進行。所以,語文說到底是一種言語實踐活動。無論是我們的閱讀活動還是寫作活動都是言語的實踐活動。

相關焦點

  • 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反思(之一)
    語文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語文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語文老師似乎對這些並不是很清楚。我們每天就像拉磨的驢子,不停地繞著磨道轉,我們根本不去思考這樣做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 「十不」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語文課堂
    本報記者 王鷹 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課程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中,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新型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教學的總目的之一是「能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多元的把控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應該集中在倡導師生建立多元化的思維上。這樣思維的特殊性,有時對基本教學任務的開展是具有重要啟發意義的,屬於課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是多元化教學活動的基礎,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啟發性帶來的多元教學法。
  • 語文教學本質性的思考
    儘管我們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主張,探索各種跟樣的教學方法,但是,我們不得不說,我們對語文教學的人是還是很模糊的,我們對語文教學中本質特徵的理解還是不深刻。我們知道,就語文教學來說,語文教學面臨兩個方面問題,一是教學內容,也就是我們教什麼的問題。語文教學教什麼似乎不是問題。通常情況下大多數語文老師都是在教學文本。但是,卻很少有人思考每一個文本我們究竟要教學什麼。我們每一個課都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思考文本,我們卻沒有追問我們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有什麼樣的幫助。
  • 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原標題: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學著重強調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能動作用,培養學生的
  • 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基於此認識,為了落實新課程理念的培訓工作,遂精選培訓內容,採用讀專著、看課例、寫心得等形式,分層次、多維度、高標準、嚴要求進行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滲透,避免了枯燥,剔除了繁雜,從而有效地轉變了老師們的教育觀念,為實施課堂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石。
  • 試析語文課堂教學對英語教學思維的借鑑
    語文學科在思維模式上相對於英語學科來說更偏向順向思維,習慣按照一定的閱讀寫作形式進行學習,在思維模式的變通上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適當融入英語學科的逆向思維模式,形成一個可隨時變化的思維模式。
  •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是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內容和形式分析不難發現,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的邏輯性和實踐性比較強,不同的教學模式所涉及的內容差異化較大,要想實現雙向發展,語文老師必須要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為基礎,嚴格按照前期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和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 語文教學現狀的反思之三 語文教學與語言的學習使用
    各位,我們每天都在上語文課,我們是否思考過我們語文課的效果如何,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語文究竟有多大作用和意義。許多老師可能會說,有效果呀,我們每天都在分析講解,我們每天都在帶領學生分析理解文本,學生理解文本了,我們語文課不是就有效果了。但是,如果我們問,學生理解文本之後呢?
  • 蘭保民 | 二十世紀後期語文教學藝術研究——於漪《語文教學談藝錄》導讀
    從中可以看出,在語文學科建設方面,從教科書的編寫到教學指導思想,這一時期已經認識到語文學科作為一門課程,其鮮明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特點。在此背景下,一些與語文教學藝術研究密切相關的文章陸續發表,強調語文教學應該言文一致,通過言文融合、互相促進的方式,提升學生語文整體素養和語言運用能力。
  • 語文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四個教學環節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新形勢下基礎教育階段給語文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就是在傳統的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創新訓練,無論何種形式的新課改,無一不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創新精神。
  • 談談新課堂改革下語文教學的示範性
    現在,新課堂改革在全國的中小學轟轟烈烈地展開,其主題思想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教育主體性作用,弱化教師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角色。從教學目標的設計和課堂教學模式的規範無不體現這種特點。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還未真正定型,尚需要精心指導的現狀下,盲目的弱化教師在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讓學生無節制的「自主學習」,很容易讓學生的學習基礎變的薄弱,語文學習習慣變得扭曲,給日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起到了不良影響。語文技能和語文素養的培養不外乎「聽、說、讀、寫」四個維度。這四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
  • 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二、形式新穎,別具一格的課堂創設:打造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堂充滿詩意的課堂,能讓學生激情飛揚, 使課堂成為知識的磁場;沒有詩意的課堂教學存在內容單一、枯燥無味、教法固定等問題,課堂氛圍如一譚無波湖水,學生積極和主動性不高。
  • 大學語文現狀:教學方式呆板 被稱高四語文
    今年年初,湖北省大學語文研究會公布的大學語文課程現狀調查顯示,在全國91所高校參與的調查中,將大學語文列為必修課的僅有34.8%,課時也在逐漸減少,超過八成任課教師對大學語文的前景表示擔憂。  可以說,「邊緣化」已成為近些年大學語文課程發展不爭的事實。但不可否認,很多高校和學者也在為大學語文課程的發展做著積極的努力。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亦見此學科「聽」「說」「讀」「寫」宜並重,誦習課本,練習作文,固為讀寫之事,而苟忽於聽說,不注意訓練,則讀寫之成效亦將減損。 ——葉聖陶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概括言之就是五個字:聽、說、讀、寫、思。
  • 劉望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教學方式的探索
    因此基於當前的教育背景,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提升學習的熱情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1]。「互動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其以學生的需求為前提,以教師的指導為基礎,並結合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探索和思考,從而營造出師生互動的和諧課堂氛圍,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 第841期:【詩意語文•詩意講壇】以發現的視角構建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文字稿)
    有請吳導,他講座的內容是《以發現的視角構建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以發現的視角構建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當教研員後常去一線聽課,或參加一些全國大型的語文活動,聽課中經常思考:我們的語文課堂到底帶給了學生什麼?陳隆升把學情分析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教學設計,即分析學生的學習起點,並依據學習起點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二是教學實施,即組織學習活動,關注學習狀態;三是課堂評估,即對學習結果評估,並依據評估情況調整計劃;如此循環。
  • 變與不變下的思考——記嘉興市初中語文中考命題導向與課堂教學...
    秋高氣爽,惠風和暢,嘉興市初中語文中考命題導向與課堂教學轉型研討活動近日在嘉興一中實驗學校舉行。來自嘉興市各縣(市、區)以及舟山市將近600多位九年級語文老師濟濟一堂,共同探討中考命題導向,一同思考課堂教學轉型,活動由嘉興教育學院、南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辦,嘉興一中實驗學校承辦,嘉興市初中語文教研員徐玉根老師主持。
  • 齊民有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由此可見,學習小學語文的核心價值在於以語言文字的訓練為核心,在大量的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語言,從而形成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語文教學的理念《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 快樂識字趣味教學——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析
    本文,筆者將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析為研究課題,旨在結合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以快樂教學的方式開展識字教學活動,從而滿足兒童在識字學習方面的需求,為激發學生識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識字教學的實效,為開展語文閱讀、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提高審美能力、培育人文精神提供參考與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