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2020-12-1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學著重強調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能動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思維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與文化素養。筆者結合新課標的要求,聯繫自己日常的教學積累,分析並探索新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

  一、營造活躍、開放性的教學環境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語文是一門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課程,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並不是讓學生僅僅是為應對高考而處於被迫學習的狀態。

  教學時要善於結合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活躍的課堂活動氛圍中不斷學習。討論、交流、辯論,活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環境不僅可以增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有利於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學生的思維空間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可通過演講賽、朗誦會、古詩詞、成語競賽、讀書分享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語言的魅力,在活動中感受語言文字的有趣和可愛,增強語文的綜合能力。

  二、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更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及語言文化素養為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受到思想上的薰陶與感染,注重書面知識與社會實際情況的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文化素養,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因此,授課時助先進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進行開放性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形象地體現出來,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學習;當然,所授內容提倡簡潔有效,授課語言應優美流暢,起到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力求讓學生終生難忘。此外,還可結合課本,編制情景劇、話劇、小品,使課堂成為學生的「快樂老家」,還可組織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開展社會調查,加深學生對社會的了解,豐富他們的生活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這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這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

  三、聽、說、讀、寫齊頭並進,從源頭上蓄足語文能量。

  語文的課堂在白天的每個45分鐘,更在課外的每時每刻。

  課上,我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去思考,去交流討論,狠抓朗讀和書寫,課中課後的小練既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須,又是學生練字的路徑; 早讀既抓名句默寫,也強化成語的默寫;課上既注重多媒體的運用,使課堂求新求變,更緊貼考點,拓展延伸;晚自習既有選擇地完成課時作業,又有時間去練字、閱讀。每周一次的閱讀課成了學生開拓視野、了解社會、積累知識的美妙時光。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早讀課、晚自習、閱讀課,課課皆語文;課外活動課、社團課,節節有學問。早讀課,可以下發美文、優秀記敘文、優秀議論文,甚至優美詩歌,讓學生開懷暢讀;晚自習,可以在美妙的夜色中讓學生徜徉書海、字帖,或者欣賞朗誦會,在語言的韻律中陶冶情操,在文字的純美中鍛造品質

  通過實踐和總結,筆者認為唯有在課堂形式上不斷變化,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不斷創新,在語文教學的容量上多點開花,方能在聽、說、讀、寫的各個領域全面告捷。

(文章來源:泰州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王海梅: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
    因此,本文主要說明快樂教育理念的重要性,然後通過分析當前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如何運用快樂教育理念教學出發,提出一些解決的意見和建議。最後,快樂教學理念能夠讓孩子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大範圍內學習到知識,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1]。因此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運用快樂教育的教學理念,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挑戰,而且給小學語文的教學帶來了活力。在未來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快樂教育理念的教學方式。
  •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是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內容和形式分析不難發現,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的邏輯性和實踐性比較強,不同的教學模式所涉及的內容差異化較大,要想實現雙向發展,語文老師必須要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為基礎,嚴格按照前期的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和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學方式的轉變
    自全面推行新課程課改實驗以來,我校老師一直圍繞 「新課程改革」進行教學實踐研究,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實施新課程改革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
  • 核心素養理念下班級管理的新思考
    核心素養理念下班級管理的新思考 2017年05月26日 10:57 來源:《中小學德育》 作者:範夕高 字號 內容摘要:綜合國內外學生核心素養的建構發現,更加重視學生關鍵品格和能力的培養
  •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構思與實踐
    [前 言] 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緊抓新課程理念、優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是每一位一線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教師在上課前備課的具體化,但是它與傳統的備課又有所不同,教學設計比傳統備課更注意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具體教學實踐的結合,更強調教學情境的策劃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教學設計也能直接體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和這種理念轉化為具體教學實踐的能力,可以說一份匠心獨運、設計精妙的教學設計往往是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效率的關鍵所在。
  • ...小學課程課堂教學講座(四十四)01.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模式...
    現今中小學教師,要能自如應付哪些類別的課程教學呢?傳統教學模式下,幾乎所有的教師都在應對著一種、並且是唯一一種課程教學模式:課本課程教學。(1)核心素養指引下的新課程標準已經不在是統編教材的「一統天下」,課程結構已經做出了「適當」調整——而在傳統教學看來,這一「適當」可以說是革命性的。以高中課程為例,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三部分構成。
  • 教育解析: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研究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利用教學改革的契機,多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善於利用各種培訓學習的機會,扭轉陳舊的觀念,運用新教學方法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知識發展。關鍵詞: 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
  • 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中期報告
    》課題實施情況,布置近期工作,然後課題組成員匯報交流《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各學段實施過程;最後XX作總結講話。2、制定課題研究管理制度,確保研究任務實施:為加強對課題實驗研究工作的管理,確保研究任務如期完成,課題組特制定了「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研究之管理制度」、「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課題組成員職責與要求」、「 老洲中心學校《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研究
  • 變與不變下的思考——記嘉興市初中語文中考命題導向與課堂教學...
    秋高氣爽,惠風和暢,嘉興市初中語文中考命題導向與課堂教學轉型研討活動近日在嘉興一中實驗學校舉行。來自嘉興市各縣(市、區)以及舟山市將近600多位九年級語文老師濟濟一堂,共同探討中考命題導向,一同思考課堂教學轉型,活動由嘉興教育學院、南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辦,嘉興一中實驗學校承辦,嘉興市初中語文教研員徐玉根老師主持。
  • 新課程推進過程中語文教學應強化的九個教學觀
    新一輪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實驗周期,課改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認真總結一下前兩輪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對已經開展的第三輪實驗當不無指導意義。下邊筆者依據個人的實踐、聽課、參觀、學習等,從課程觀的層面就語文教學應強化的幾個教學觀做一分析,以就教於同行。
  • 新課程改革語文教學有哪些重點?小學教師要學會把課堂留給學生
    要適應新課改教學的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上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及教學手段和學習方式等諸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而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改革,我個人認為首要的是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樹立良好的改革意識,更新教育觀念,從我做起。
  • 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一、轉變課程教育思想,夯實理論基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日常教學實踐行為就展現了個體的教育理念,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則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培訓,藉此轉變教育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完善育人方略。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的基礎,重在引導教師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和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為切入點,全心投入,精心設計,愛心施教,給孩子們創建和諧、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構建高效的發展平臺。
  • 轉變課堂教學理念,立足學生核心素養 ——小學部成功舉辦語文學科建設培訓(第一期)
    為進一步深化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從而為學部語文學科構建更好的學習體系和教學模式。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 2020年11月21日-22日,在三樓會議室,小學部成功舉辦了小學語文學科建設培訓。
  •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程創新設計
    今天,我就語文課堂創新設計的幾點體會與在座的各位同仁交換意見,純屬一孔之見,旨在拋磚引玉,敬請各位同行指正。首先來說說什麼叫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的見解,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為滿足社會的需要而改進新事物,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 「同研」教學評理念「共做」語文生命課堂
    紅網時刻11月9日訊(通訊員 黃冬燕 李超貴 張豔紅)為加強區域中學語文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11月5日,長沙市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雨花區教育科學研究所特聯合舉辦了長沙市「菜單式」同研共做—
  • 「十不」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語文課堂
    本報記者 王鷹 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課程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中,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新型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教學的總目的之一是「能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 新課程背景下按照新課程的理念,做好備、教、批、輔等教學各環節
    在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新的課程標準後,目前存在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漸顯示出了其與新課標理念與精神不相符的一面,以新課程的相關要求,以新課程的相關要求為視點,課堂的概念需要重新書寫,課堂教學的活動需要重新規劃,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行為方式需要重新規範。
  • 特級教師張勇傑:語文教育「仁育」理念 課堂教學「五度」靈動丨暑修班
    語文課程教學要落實「立德樹人」方針,實現新時代育人目標,筆者認為,語文教師要秉持「仁育」理念,立足語文課程性質和特點,努力構建「靈動幸福語文」教學範式。「仁育」理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 小學語文教師論文:單元整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單元整合教學立足於單元主題,整合教學資源,以教材為依託,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打破一課一教的傳統模式,採用整組教學的方式,將課外閱讀引入課堂,實現減時增效,並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設平臺,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 智慧教學模式探究| 基於智慧課堂的美術課程教學實踐
    在探索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的深度融合上,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小學孫宇老師走在了前列,自2009年創建動漫工作室以來,在孫宇老師的帶領下,黃島小學就將動漫教學與美術課程進行整合,積極探索校本教研,在學生社團活動中開展美術教育的實踐研究,探索出了一條動漫教學之路。如今,藉助智慧教育建設的東風,孫宇老師積極創新智慧課堂應用,率先打造美術學科智慧教學模式,讓美術課堂煥發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