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語文課堂教學對英語教學思維的借鑑

2021-02-27 十六進位禪商務讀書俱樂部

英語和漢語屬於不同的語系,他們體現的思維模式也各有千秋,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聽說讀寫配合語法同步進行,慢慢的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提高,訓練的難度也逐步增加。而且英語學科的思維是以求同和求異思維為主,在思維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能夠適應逆向思維的思維模式。語文學科在思維模式上相對於英語學科來說更偏向順向思維,習慣按照一定的閱讀寫作形式進行學習,在思維模式的變通上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適當融入英語學科的逆向思維模式,形成一個可隨時變化的思維模式。

一、創建排序、分類、歸因的思維情境

1.排序思維

英語學科中的26個字母有依次的序列,正如我們的漢語拼音一樣,而在單詞的記憶法中,英語學科的單詞記憶也可以按照單詞序列來記憶,這種單種單類的思維同樣可以運用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高中生已經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會不自主的發現很多事情的規律,語文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自主性,逐步培養學生的排序解答的思維。比如文言翻譯訓練,可以按照順序先逐個理解古文單詞的含義,再依次圈出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賦分點)進行重點理解,這樣才能正確翻譯文言句子。

2.分類思維

英語學科中的每一章節都進行分類,比如說英語書本的目錄就明確標註這一章節學習的內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分類思維,即分辨不同事物的特徵,可以通過閱讀學習,從不同事物中找到相同的地方,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同樣的事情。例如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學習「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高中階段最朗朗上口的一段孔子論述,意思是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並適時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但是如果讓學生進行無定義的分類,就會出現多種不同的分類形式:鼓勵型、教導型、督促型、反問型等,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3.歸因思維

歸因思維是最容易理解的思維模式,在英語學科中存在多種句式,在閱讀時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比如倒裝句、疑問句、肯定句等,它們的句式結構不同,表達的意思自然也不同,快速判斷句型需要利用英語思維中最簡單的歸因思維。在判斷句型時,腦海中要先有一個大致的句型結構和規律,就能準確判斷英語文章中的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誤等等。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也要訓練學生的歸因思維,讓學生能夠快速找到文章中的錯誤和亮點等等。比如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講解如何修改病句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句型的特點,弄懂錯誤的句子錯在何處,和整句話語義上有何出入,為什麼不能使用這類詞語或語句等,理解之後再進行快速的歸因式修改,結合原文語句填充正確含義的詞語,提高學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二、創建創新性的思維模式

1.啟發探索式教學

不論是在哪個年齡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都有啟發式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用在課文導入部分,旨在如何引領學生進入課文,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從思考課文的中心點出發,模擬一段簡單的有象徵性的對話,英語學科中稱為口語對話。語文學科可以借鑑,在上一篇課文前可以給學生安排一段相關的有意義的對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思考能力。比如《項鍊》一課導入時,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基礎上談對於主題的把握。有的說是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小資產階級愛慕虛榮、追求奢華的虛榮心;也有的覺得瑪蒂爾德是個誠實守信的人,應該尊敬她;還有的覺得瑪蒂爾德的丈夫誠實可靠,應該向他表示敬意。語文老師不急著下結論,而是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課文,從文本中尋找答案。

2.猜想式教學

若干年前,誰也不知道大輪船能在水面飄起來,誰也不知道飛機插上翅膀就能翱翔藍天,科學起源於猜想,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中亦是如此。在教《宇宙的未來》《飛向太空的航程》這類科技文時,可以像英語學科那樣,給學生一定的遊戲規則,讓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比划動作或口語表達等遊戲,展示文章所體現的意思,並進行大膽猜想,發散創造性思維。在看似漫無邊際的猜想和預測中,學生不僅培養了默契,而且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興趣。

3.趣味探索式教學

融入英語學科思維的高中語文課堂是充滿趣味性、探索性的,教師重視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並通過提出個性化、開放性、啟發性的解答,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獲得自主學習得到的知識和知識遷移的能力。英語思維是素質教育下,對學生英語的核心要求,因此應用於語文課堂中就不僅僅是簡單的背單詞、寫句子,而是在真實情境中,最直接、本能地使用英語思維模式,真正將英語學科思維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比如我們可利用漢字屬於象形文字的特點,從字形中探究文字的含義。如「冊」字:古人在竹片木片上寫字,用繩子串起來就是「冊」;若在上面改動就用刀削,故加「刂」(刀),就成刪改之「刪」字。這樣不僅形象生動,也容易記住這兩個字的區別。

4.綜合理解英語思維在語文教學中的魅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幾個簡單的詞語讓學生學習語句,尤其是文言文的學習。古代語言深奧且有韻味,結合幾個簡單的詞語可以創造出多種不同含義的語句。對於英語翻譯成漢語古詩來說,英語幾個簡單的單詞組合在一起,在現代語言翻譯中卻形成了上百種古詩形式,創造幾百種不同的古詩韻味。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就可以運用這種發散思維,抓住一個詞語的相似意思衍生出多種含義,將其組成簡單的現代文句子或古詩文句子,這樣能夠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加深學生對各種類型詞語的含義的理解,有歸類的作用。比如說盡善盡美,與之相似的詞語有:白璧無瑕、盡如人意、精美絕倫、無懈可擊、完美無缺、十全十美等等,再用這幾種成語造句,細細領會它們的意思:一件事可說做得盡善盡美,但是不能說做得無懈可擊;一個東西可以說是精美絕倫,但不能說它是盡如人意……這種方法能引發學生思考的興趣,讓他們沉醉於無窮無盡的韻味中,在此基礎上能夠增加英語思維的應用,凸顯語文課堂教學的魅力。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借鑑英語學科排序、分類、歸因以及創新性多種思維,可創新思維模式,創造出獨特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升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相關焦點

  • 大語文教學的新嘗試——借鑑影視精品
    一、借鑑影視精品,拓展課堂內容  語文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之一是讓學生具有一定的綜合技能,特別是讀、寫、聽、說的能力。然而,以往因認識上的偏差和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語文教師抱住教材、教參不放,將學生固定在狹小的課堂和教條化的思維空間裡。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中,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若果長期使用,必然削弱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大為不利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創造性人才的全力打造。
  • 英語寫作教學與思維品質發展
    但我們的英語教學中,缺乏具有學科特色的系統思維訓練。因此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往往藉助母語或其他學科的思維方式,語言學習的負遷移現象頻出。以英語寫作為例,它常常成為教師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的痛點。學生畏懼寫作,覺得無從下手,也常常寫出「翻譯腔」的中式英語,或「思辨缺席」、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作文。
  • 趙春利: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語文課堂教學中,輸入式、填充式、死記硬背式等教學方法,似乎也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一些語文知識,但這絕非成功的教學,若果長期使用,必然削弱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大為不利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創造性人才的全力打造。因此,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
  •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是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以傳統文化佔位為理念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能夠轉變傳統的考核評價模式,充分體現傳統文化佔位的組織作用和優勢,保障教學工具和教學策略的合理應用以及靈活調整,揭示高中語文課堂傳統文化佔位的可能性和實踐價值,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
  • 孟麗麗:思維課堂融於英語教學策略初探
    高階思維課堂將教學任務、教學目標、高階學習、高階思維、教學情境等因素有序組織起來,共同為培養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和高階思維能力服務,是解決當前教學低效問題的有效課堂組織形式。建構主義理論是本文涉及到的另一個重要概念。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構建高效的語文優質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當教師進行高質量的教學時,教學模式也應進行改革。通過使用有趣的介紹,學生將對所學內容感興趣,而不是使用簡單而直接的教學方法。積極參加學習活動,並在積極思考中掌握課文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立師生平等。這種關係有利於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平等的關係中,學生可以放寬學習壓力,以輕鬆的態度學習,並在遇到問題時與老師積極溝通和討論。在師生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並運用指導和啟發的方法,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促進漢語思維的發展。完成學習任務後,學生與老師交流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和理解。
  •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採取對話式的教學,能夠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已經成為了核心和中心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使用和模式的探索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接受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還處於待開發和培養的階段,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和運用能力。
  •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採取對話式的教學,能夠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還處於待開發和培養的階段,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和運用能力。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們更加需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來探索出符合時代特點和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決心,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們在「樂中學」,增強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 巧用思維工具助力線上教學
    近日,京師未名教育思維訓練項目的老師們與廈門市東渡第二小學全體行政、青年骨幹教師進行了一場線上的聯合教研,就如何利用思維工具,打造線上思維教學發展型課堂展開探討。教研伊始,主持人王老師向大家簡單介紹了京師未名教育的「京師思維」項目:京師思維是京師未名旗下的一大特色品牌,聚焦思維訓練,致力於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而東渡二小在王校長的帶領下,自2016年開始課堂創新,開展打造思維發展型課堂和思維發展型學校項目,經過多年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成為廈門市的重點課題。
  • 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反思(之一)
    語文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語文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語文老師似乎對這些並不是很清楚。我們每天就像拉磨的驢子,不停地繞著磨道轉,我們根本不去思考這樣做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 「十不」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語文課堂
    本報記者 王鷹 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語文課程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中,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新型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教學的總目的之一是「能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 優秀傳統文化嵌入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部編本教材的創新教學
    小編理解的"從教材和課程入手",就是挖掘教材與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元素,以此為載體,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讓課堂成為學生走近、走進、走入傳統文化的主陣地!也就是說,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把中華優秀文化基因嵌入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中。今年九月份,部編本教材的使用將全面鋪開!
  •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摘要:語文教學,一直以來是教師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教師要如何提高語文課堂質量,首先要為學生打造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中有這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質量,一達到教學目標。
  • 重視英語教學  提高英語質量
    2020年11月19日,副局長王玉鵾帶領縣教研室英語學科教研員到北寧中心學校、東風小學調研英語教學情況。他在聽取了相關工作介紹後,強調三點:一是提高認識,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小學英語要為初中英語打基礎,加強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和期末統測工作。二是科學合理編排課表,不能出現上午都是語文,下午都是數學等類似情況。三是抓住質量核心,為學生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 課堂教學大比武 靈動課堂展風採——坪上鎮舉行生物課堂教學大比武...
    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和困惑,提高初中語文、道德與法治、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教學專業的成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2020年10月13日,坪上鎮初中語文、道德與法治、生物課堂教學改革競賽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全鎮生物課堂教學改革競賽分賽場在洪溪學校進行
  • 語文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四個教學環節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新形勢下基礎教育階段給語文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就是在傳統的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創新訓練,無論何種形式的新課改,無一不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創新精神。
  • 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因此,要想改善高中學生厭學語文的狀況,要想受到學生的喜歡崇拜,就要運用得天獨厚的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大膽創新,用"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用有趣味的課堂方法,多元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創新能力和思維定勢。
  • 齊民有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同時,語文課堂教學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