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他的專業成長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成長和自身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前後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逐步完善自己的多維度課堂,以期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進步。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體現課標理念,是否有利學生的發展。教師需要養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的習慣。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的成與敗。
而有效開展教學反思塑造高效課堂途徑方法的研究則是促進教師快速成長的一把金鑰匙,具體來講此課題研究的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新課程改革之花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被動或主動的發生了很大轉變。我們從中深刻體會到教師不僅是課程教學的實施者,更應該是教學反思的實踐者。教育改革的前行之路必將面臨更多的碰撞和衝擊,才能如花般絢麗多彩。而新課改絕不是一成不變、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應變,需要在學校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求解。
2.教師專業成長之實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現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而教學反思是課改教研中最普遍的形式手段,同時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它傳達著三個基本思想:教師是專業人員,教師是發展中的個體,教師是研究者。通過反思課堂和學生的種種,教師才能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教師的發展基於職業的重任和使命擔當;教師的成長在於塑造越來越高效的課堂;教師的舞臺也因學生的可喜變化而熠熠生輝。而這些探索的最佳途徑就是從自我反思中開始,從努力堅持中改變,從突破創新中進步。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學校的未來變化也息息相關。
3.學生全面發展之因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時,必然會關注到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來自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就會成為教師教學反思的重要材料。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思考,進而優化自已的課堂教學細節。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帶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教師只有在教學反思中不斷吸取經驗和改正不足、強化專業能力,才能使教育教學技能不斷提升,真正成為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
4.農村地區現狀之困
當前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反思效果和運用又如何呢?我們通過調查和了解發現:學校教師少,教師課量多,無法及時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無法每節課都進行深入細緻的教學反思;同樣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手段僵硬老化;課堂效率低下,無法真正開展因材施教等。因此,本研究擬在這些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了解和掌握現階段關於課堂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分析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營造一個積極、和諧、融洽、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構建一個適合於本地區、本學校的教師課堂教學反思的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