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的意義、內容是什麼?實踐中,我們如何開展教學反思?

2020-12-15 立恆語文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後,對教學活動過程進行回顧、反思、總結,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的一種帶有研究性質的教學總結活動。作為一名教師,經常性地、習慣性地開展教學反思,對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意義重大。下邊筆者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教學反思,以期對年輕教師的教學起到借鑑的作用。這三個方面是:教學反思的意義、教學反思的內容和教學反思的方法。

一、教學反思的意義

根據這個定義,教學反思具有以下四個意義:

1. 回顧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尋找不足和缺陷。這是教學反思活動的主要目的。通過教學反思,努力發現自己教學上存在的問題、缺陷,為今後改正、提高提供基礎。

2. 回顧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尋找自己教學的優勢所在。教學反思,既要積極尋找自己教學上的缺陷、短板,以利改進,也要尋找自己教學上的優勢,以利今後不斷打磨、繼續發揚,形成風格。

3. 回顧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有利於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學反思之所以有利於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根本原因就在於前述的第1、2兩點上。通過反思,發現不足,有利於有針對性地改進;同時,通過反思,發現自己教學上的優勢,有利於今後教學中揚長避短、打造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在這裡,不論是前一個原因,還是後一個原因,都對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 回顧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有利於教師發現和總結相關的教學規律,有利於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教學規律是具有科學性、必然性、穩定性、普遍性的教學個要素之間的聯繫,是教學活動必須遵循的教學原則和教學依據。教學規律是從哪兒來的呢?是教師從教學活動中發現、提煉出來的。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認真開展教學反思,並養成習慣,相信天長日久,你定會發現你自己教學活動的特點、規律,你定會發現帶有普遍意義的教學活動的特點規律。如此一來,你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還能在不知不覺中走上教學研究的道路,從而為自己的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從反思的內容上講,可謂因人而異,豐富多彩。梳理一下,主要有以下十種內容:

1. 反思教學目標制定的是否恰當、合理;

2. 反思教學思路是否恰當、合理;

3. 反思教學方法是否恰當、合理;

4. 反思教學手段是否恰當、合理;

5. 反思板書設計是否恰當、合理;

6. 反思教學語言是否明確、簡潔、幽默、生動;

7. 反思課堂提問設計得是否恰當、合理、科學、有效。

8. 反思學生活動是否充分、是否有效、高效。

9.反思教學效果如何:是大,還是小;是有效,還是無效。

10.反思、提煉自己的教學思想。

三、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學反思常用的方法有五種:

1. 自我反思法。這是教學反思的常規方法,是每個教師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上完一堂課,或組織完一次教學活動,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教學反思。

2. 問卷調查法。教師可將自己最想知道的的一些上課問題設計成問卷,發給學生,請學生作答,從學生的作答上尋找問題,改進教學。

3. 同行評課法。顧名思義,就是請同行聽課、評課,在同行的評課中發現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提高教學水平。

4. 錄音法。這是專門針對自己的教學語言的一種反思法。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上課時,可用相關的錄音設備將自己的上課過程錄製下來,下課後,反覆去聽,在聽的過程中尋找問題。

5. 錄像法。現在的錄像技術十分發達,教師上課的時候,可請他人將自己的上課過程錄製成錄像,下課後,抽時間反覆去看、去琢磨。

相關焦點

  • 教學反思該「反思點」什麼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一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學反思能力決定著老師的教學能力和在工作中開展研究的能力,那麼,我們在教學反思中該反思點什麼呢?
  • 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
    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這就需要我們明確反思的意義,反思就是對過去教學經歷的再認識,其中包含對「失」的反省,也包含對「得」的歸納。高校教師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壹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反思的目的是解決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總結新經驗,以提高教師自身業務能力。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教學情況,而是教師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的理性思考。
  • 教學的反思
    人們認為,教師從反思的實踐中受益,這種有意識的行為,即深入思考並仔細審視自己課堂上的互動和事件。教育學家威爾德曼和奈爾斯描述了一個在有經驗的教師中發展反思實踐的方案。有人認為,反思性實踐有助於教師在教學中更理智地參與到自己的角色和工作中,使他們能夠應對教學學科中科學事實的匱乏和知識的不確定性。
  • 教學反思的重要意義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40分鐘時間要質量、要內容,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必要保障。無論教學方法如何變化,課堂教學都應該是務實有效果的。「塑造高效的課堂」應該是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輕負擔、高效率、立體式、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這樣的課堂才能成為學生願意積極參與、樂於參與、有所收穫的課堂。
  • 【教學風採】教學反思如何寫
    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一個好的教學反思是對教育教學事件的深入剖析,傳遞給人們一種價值選擇,以期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所以,教學反思的寫作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質,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本期我們就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做一些探討。  建議把「教學反思」看成「一事一議」的實用性議論文。
  •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優途徑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教師每經過一個階段需要回頭張望,總結得失,發現不足,同時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優秀做法記錄下來,並進行理性升華,這就需要開展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反思。5.批判性反思,即綜合運用理論思考並結合實踐中的問題,開展自我批判性的思考。
  • [教學反思]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1]面對新課程理念的挑戰,這需要教師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反思從教學進程來看,可以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三個階段。  1、課前反思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
  • 教學反思到底在思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他的專業成長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成長和自身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 教學反思策略
    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教師培訓過程中的各種有意識幹預,更重要的是讓教師體會到反思意識的重要價值和反思能力對自身成長的意義。與此同時,教師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並形成職業活動中的反思習慣,是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我們認為,可以通過構建反思線索,掌握反思策略,以培養教師發展性的反思能力。
  • 【融會貫通】教學反思該反思個啥?
    ————————————【引子】最近給一所院校看教學設計比賽教案有一個環節叫做教學反思我看了好幾位老師寫的內容說實話,老師們寫得可能不是特別準確毫無疑問教學反思不是對內容的重複教學反思潛在的主要目的在於優化教學、提升教學
  • 真問題驅動的深度教學反思
    如何讓思考走向深入?劉曉婷老師在《真問題驅動的教學反思》這本書中做了詳細的闡述,劉老師圍繞著「如何做深度教學反思」,「深度教學反思文章的呈現方式」兩個方面展開論述。閱讀之後,茅塞頓開,收穫頗豐。一、如何做深度教學反思。
  • 反思教學的途徑(二)
    它要求教師不只是「反思」自己的教學,而且要求教師「反思」他人的成功經驗以及教育歷史實踐中流傳下來的種種「有效教學」的理論。如果將「反思教學」理解為「針對教學事件並以有效教學的理念去設計教學活動」,那麼,這種「針對教學事件並以有效教學的理念去設計教學活動」實際上就蘊涵在教師的「備課」、「上課」以及「評課」的所有日常教學活動中。
  • 在深度教學反思中實現專業成長
    表達了老師們能「愛上數學教學,增強職業認同感」,「把握學科本質,增強增強專業自信」,「真正了解學生,形成專業信念」。該如何做呢?我將其中認為比較重要的一些觀點與大家分享。教學反思起源於實踐中的困惑與驚奇,它是批判性的思考過程探究的過程,他把教師從過去行動影響未來的行動,是教師主動的學習歷程。教學反思的作用就是增強教師專業自主性。
  • 怎樣寫好教學反思,在反思中實現專業成長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 教學反思的五個思點和七條路徑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一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 案例式教學反思——一種有效的教學研究方式
    教師案例研究主要包括案例選擇和案例反思兩個方面,通過教學案例研究和撰寫主題式教學反思,教師能夠: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的本質;理解兒童的數學學習過程、兒童的數學思維;明晰教學法的實質;著眼數學教育的長遠價值。一、深入理解教學內容的本質。
  • 【教學風採】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因此只有走向深入的反思,才能讓教師收穫一種新的品格,新的命運。  「點」就是問題,問題是反思的起點,沒有問題就沒有反思。不針對問題的反思是沒有實效的反思,因此基於問題是反思走向深入的前提。對教學現象進行針對性分析,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找出學生學習行為方面的共性問題,然後圍繞問題,進行多側面、多角度反思。
  • 下課以後,體育老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使我們有更大的空間來選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比如,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是不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是不是適合本學段學生的特點,教師在導入點的選擇、知識點的梳理、興奮點的激發等方面是不是恰到好處,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是否能讓學生全員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教師在安全方面所採用的策略、對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對教學過程的把控,器材的準備和對場地的利用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行反思的內容。
  • 新課程教學評價中教師的自我反思
    新課程教學評價中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出題頻率較高。但是很多同學複習的教師自我反思往往是常規類的知識,如其概念、分類等。而教師的自我反思在新課改背景下也有新的解讀,接下來就從其意義和形式方面與大家做一分享。
  • 新課改下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主要是在教學行為之後回過頭來分析和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中的得失成敗,目的是校正與改進今後的教學方法。  教學前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教學的反思,是建立在對上一節課的課後反思基礎之上的,目的是備出一節更切合學生實際,更具教學效率的教學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