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寶寶」第一次聽見聲音嚇哭,網友紛紛留言鼓勵

2020-12-22 閃電新聞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天使,陪伴孩子成長,雖然會有不容易,但家長們仍然甘之若貽。然而世上總有不完美的,有些孩子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天生有不足。

耳蝸寶寶就是如此。雖然他們被上帝咬過,失去了天生的清楚地傾聽世界的能力,但是父母的愛會一直守護他們,科技也會給他們帶來幫助和改變。

親貝網小編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令人感動的視頻:耳蝸寶寶初次開機聽見了聲音,那場景令無數網友動容。

視頻中,小寶寶藉助人工耳蝸第一次聽見聲音。剛剛聽到的那一瞬間,他被嚇得一激靈。因為從來沒有聽到過聲音,突然聽到,寶寶被嚇了一跳,然後害怕地癟著小嘴巴哭了起來。

這個時候,寶寶哭了,可是媽媽終於笑了。媽媽又心疼又欣慰,寶寶終於可以好好地傾聽世界,和世界親密擁抱。

媽媽笑著趕緊用紙巾著給寶寶擦眼淚,還輕輕拍著寶寶的後背安慰他的情緒。可是媽媽的心情也不平靜,臉上帶著笑,嚴重卻也出現隱隱的水光。

網友們紛紛給他們留言:

「寶寶不哭,這是世上最美的聲音。」

「寶貝可以聽風聲,雨聲,大海的聲音,還有家人們愛你的聲音,真好!」

「你終於和世界完全在一起了!寶貝不哭!」

「希望你聽到的諸多是美好哦寶貝。」

耳蝸寶寶藉助科技和醫學技術,一般都能夠恢復聽力,做到正常聽說。但是這到底還是會給孩子小小的心靈留下影響。有的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已經完全和普通寶寶一樣可以聽和說了,可是還是和學校裡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去。孩子跟耳蝸孩子在一起時很開朗,一旦和健聽小朋友在一起,就會變得沉默寡言。

這就是民間人常說「十聾九啞」,這裡所說的「啞」並不是「不能說話」,而是「不會說話」。很多聽障寶寶,佩戴了人工耳蝸或助聽器,擺脫了「無聲」的陰霾。但對耳蝸寶寶來說,其內心多多少少是有些自卑的。

特別是耳蝸寶寶通常情況下,心理年齡會略小於實際年齡,心理髮育略晚於健聽同齡人。這就會使孩子有些內向害羞。但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孩子的性格本來就多種多樣。性格有些膽小,怯生,內向等的孩子有很多。只要家長加以鼓勵和鍛鍊,寶寶也能夠變得更加開朗。

相關焦點

  • 耳蝸寶寶初次聽見聲音嚇一激靈,害怕到哭的畫面感動網友:歡迎來到有聲世界
    近日,一段耳蝸寶寶初次開機聽見聲音的視頻令無數網友動容。小寶寶第一次聽見聲音被嚇得一激靈,害怕地哭了起來。媽媽又心疼又欣慰地笑著給寶寶擦眼淚。網友:科技的力量,寶寶加油!網友評論耳蝸寶寶第一次聽見聲音嚇哭了)來源:綜合中國日報 人民視頻 網友評論流程編輯:u015
  • 當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聽見聲音,聾啞爸爸和孩子臉上紛紛露出了美麗的笑容
    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
  • 小男孩第一次聽見世界的聲音,聾啞爸爸笑了
    近日,一段小男孩戴上人工耳蝸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也火遍了微博,感動了無數人。視頻中小寶寶第一次戴上了人工耳蝸,第一次聽見了來自這個世界的聲音。小男孩的父親抱著他敲打了桌面,看見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對聲音做出了反應,父親露出了惻然和欣喜的笑容。
  • 當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開心的在爸爸懷裡「鯉魚打挺」,爸爸的話讓人淚目
    近日,有網友分享了一段感人視頻。視頻中的小寶寶第一次戴上人工耳蝸,聽到了父親敲打桌面的聲音,開心的笑了,這位爸爸也是聾啞人,他表示:自己小時候沒有機會戴耳蝸,所以到現在都不能說話,現在有了人工耳蝸,一定要讓孩子聽聽這個世界的聲音。
  • 「讀唇語」考上清華博士的女孩:植入人工耳蝸,重新聽見聲音
    早晨被鬧鐘叫醒的聲音、相遇時朋友打招呼的聲音、課堂上老師講課的聲音、寫字時筆尖划過書本的聲音……這些在常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聲響,在失聰者的世界裡,仿佛都被吸進了真空。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會說話、讀唇、辨別音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一位名叫江夢南的女孩卻做到了。
  • 人工耳蝸是什麼?人工耳蝸丟失後需要開顱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近日來,網上有一則幫弟弟尋找「人工耳蝸」的事件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據其在網上發布的啟示所述,其弟弟所佩戴的耳蝸大概價值20多萬,如果找不到,弟弟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做手術。有不少網友在看到了這個尋物啟事之後,出於熱心,將其轉至微博上和朋友圈,沒想到很快引發全網的關注。
  • 2歲寶寶記得在媽媽肚子的事,還聽見爸爸的聲音,網友:好神奇
    2歲寶寶記得在媽媽肚子的事,還聽見爸爸的聲音,網友:好神奇!最近有一段視頻在網上走紅了,就是一段媽媽在哄2歲寶寶睡覺的視頻,在視頻中媽媽問寶寶:&34;寶寶回答說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然後寶寶還說媽媽的肚子裡有水,當時寶媽就很驚訝,原來寶寶還能知道媽媽肚子裡有水,接著媽媽又問寶寶:&34;寶寶說:&34;,這個回答真的是很不可思議了。
  • 義烏失聰小男孩植入人工耳蝸 過上「有聲之年」
    本報記者 胡元勇/攝2月12日,一個月前接受了免費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小安安,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檢查室裡,第一次用自己的耳朵聽到了聲音。隨著音量的提高,安安也會被「嚇到」:身體一抖眼睛一眨,或者轉身撲進媽媽的懷裡。醫生說,這代表聲音太大,安安不太適應。看到孩子對於不同的聲音給出的各種反應,安安媽媽手都在顫抖。
  • 2歲寶寶記得在媽媽肚子的事,還聽見爸爸的聲音,網友:好神奇!
    2歲寶寶記得在媽媽肚子的事,還聽見爸爸的聲音,網友:好神奇!最近有一段視頻在網上走紅了,就是一段媽媽在哄2歲寶寶睡覺的視頻,在視頻中媽媽問寶寶:"歲歲你知不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寶寶回答說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然後寶寶還說媽媽的肚子裡有水,當時寶媽就很驚訝,原來寶寶還能知道媽媽肚子裡有水,接著媽媽又問寶寶:"那你在媽媽的肚子裡幹嘛?"寶寶說:"玩水",這個回答真的是很不可思議了。接著寶媽又問寶寶:"那你是怎麼突然到媽媽的肚子裡來的呢?"寶寶說:"因為我看到有水就跑過來了",寶媽又說"那你是怎麼決定要住下來了呢?"
  • 耳蝸開機八個月,感覺很好
    細節上:1、對聲音的捕捉能力好太多!甚至比之前戴助聽器的時候還要好!每天大約有好幾次,我能在毫無準備意識的情況下,聽清楚一個較短的句子。比如買東西的時候,我低著頭付帳,能聽見售貨員說「要不要塑膠袋?」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可以捕捉聲音的時候,心裡還有些小激動,嘿嘿。2、能聽清楚某個字的發音細節了。這是前幾天去醫院測林氏六音(a、i、u、m、s、sh)時發現的。
  • 小齡寶寶雙側耳蝸植入安全嗎 #耳蝸寶寶 雙側植入 #人工耳蝸
    有些家長朋友想給孩子兩個耳朵都做人工耳蝸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能做雙側人工耳蝸植入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做的8、9個月的孩子雙側人工耳蝸植入效果都很好,之所以說是安全的呢,是因為現在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非常成熟。手術時間也比較快一般單側植入一個小時之內肯定完成了,雙側植入加上換臺子的時間、換麻醉,這個過程加起來一定在3個小時之內都完成了。而且從我們做的8、9個月的孩子雙側植入來看,第一孩子術後的康復等各方面都很快,不需要經過特意的康復。
  • 聯盟八卦:網友爆料在zoom直播間聽見xiye聲音?阿水發文道歉!
    在近日的JDG上單zoom公爵的直播中,有不少網友在直播中聽見了xiye的聲音。在直播過程中兮夜也和公爵聊了一下天,公爵說這把對面有個熟練度很高的亞索,兮夜還調侃說:「我每次玩亞索都會被單殺。」得知這個消息後,一些粉絲已經等不及開始期待下次再在京東隊員們的直播間聽見大舅子的聲音了。另外直播間中還出現了叉燒教練的聲音,看起來他應該也在JDG基地了。
  • 耳蝸(微小說)
    仰著小臉說著自己聽不見的話:「聽不到聲音了。」「寶寶,換電池了。」戴著藍色口罩的媽媽彎著眉眼,無聲、口型比劃著,給耳蝸換上小紐扣大小的電池,佩戴回耳朵旁,輕聲地問:「寶寶,聽到了嗎?」「愛你呦!媽媽!我聽到了。」戴著藍色口罩的寶寶笑彎了眉毛。「聽。聲音了。」
  • 聽損兒童人工耳蝸術後康復與溝通
    據了解,人工耳蝸是目前最成功的電刺激醫學器官替代裝置。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超過25萬名耳蝸植入者,其中兒童耳蝸植入佔很大一部分。從沒有通過新生兒篩查,被診斷為重度或極重度聽力損失,到選擇人工耳蝸植入,就開始了漫長的康復旅程。
  • 胎寶最喜歡這幾種聲音,孕期滿5個月後多聽,孕媽舒心寶寶聰明
    寶寶有聽力是從胎兒開始的,孕媽媽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可以從胎教開始。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是什麼感覺都沒有的,這是一個誤區。其實,等到胎兒5個月左右的時候,他就可以聽見外面的聲音了。家長一定要利用這一點,早早做好胎教。
  • 開機秒懂,1歲人工耳蝸寶寶上演各種表情包
    以前和孩子說話,他會轉頭去尋找聲音,現在孩子完全沒有反應。,這次他是來進行「人工耳蝸」開機測試的。工程師首先將言語處理器也就是體外裝置和植入體進行連接,接著用專業的調試軟體,對濤濤所聽到聲音的音量進行調試,目的是調試到一個最適合的狀態。 由於孩子才1歲,不能通過外界創造的聲音進行測試,開機時孩子父母顯得既緊張又激動,而所有的在場人員也都屏住了呼吸,生怕錯過孩子的一些微表情。開機了,聲音逐漸進入。
  • 關於人工耳蝸,你了解多少?
    近期一則「尋找人工耳蝸」的消息被熱心網友紛紛轉發,沒多久,又演變成一則「孰真孰假」的社會新聞。且不論這個事件中的是非曲直,我們來說說事件主角——造價昂貴的人工耳蝸,究竟能為聽力的世界帶來什麼。1植入後靠電極刺激聽神經人工耳蝸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House研究所研發的單通道人工耳蝸商品機問世。
  • 聽見愛的聲音 鄭州市三院「鄭州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方案」項目...
    兩名患兒不僅夠享受人工耳蝸醫保政策,同樣享受到《河南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的救助,以及鄭州市三院(河南省第一慈善醫院)人工耳蝸專項基金補助。對這項救助政策,笑笑(化名)的父母深有體會,2歲時的笑笑由於遲遲未開口說話引起了父母的注意,隨之被確診為先聽性耳聾,由於家庭貧困以及對相關政策不了解,未能及時接受耳蝸手術。
  • 勤快萌娃用洗衣機洗「紙尿褲」,網友紛紛留言調侃
    結果嚇了一跳,寶寶把家裡所有紙尿褲都掏出來了,正一批一批放在洗衣機裡洗。網友們在微博下紛紛留言,「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可能還覺得自己很厲害呢。」、「哈哈哈,這麼小就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啊!」親貝網小編也經常聽到寶媽在群裡抱怨自己孩子調皮,一不小心就能把家裡弄得跟車禍現場似的,然而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打了自己更心疼。
  • 上海市兒童醫院疫情期間已開展20例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疫情期間,該院已為20例極重度耳聾寶寶開展雙側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同時為了能及時為這類患兒提供治療,該科還開啟了遠程預約和直通車服務,為聽力損傷寶寶及其家庭保駕護航。CHARGE症候群患兒果果(化名)今年只有2歲,但已在兒童醫院接受了先天性心臟病、馬蹄足、唇顎裂等多個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