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者家屬悲痛萬分。 |
人民網溫州頻道7月26日電(記者 沈瑋 實習生 葉晨鵬)截止今日,7·23特大事故共造成39人死亡。昨日開始,為核對遇難者身份,相關家屬被抽取血液,與遇難者進行DNA核對。相關負責人表示,待遺體核對完畢後,將分批進行火化。
目前,事故賠償方案基本確定,有關善後工作正在逐步展開。昨晚,相關部門與動車事故遇難者家屬達成首個賠償協議,共計50萬元。
有關賠償方案,據中新網報導:根據鐵道部有關規定,此次賠償標準是執行以17.2萬元為基數再加上20萬元保險理賠總共37.2萬元,這個基數是固定不變的;另外還加上遇難者家屬交通費、埋葬費、家屬贍養費等共計不超過45萬元;事發後在短時間接受談判並籤訂協議的可視情況酌情予以數萬元獎勵。以上費用除獎勵費用由戶籍所在地政府拿出來外,其餘由鐵道部一併支付,支付方式以現金和衝卡方式,原則上打卡,整個談判將遵循對死者尊重為第一原則。
集體火化為謠言
在網絡與微博上,有關動車事故的處理進程成為了眾多網民關注的焦點。但與此同時,一些說法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如「遇難者遺體將被集體火化」、「遺體不經家屬同意就被火化」等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
在溫州市殯儀館,記者就此問題向處理事故善後的一位負責人進行了解。他說,目前火化工作尚未開始。對於集體火化的傳言,他直呼不可能。他說,目前殯儀館正與公安方面就遇難者遺體進行核對。「即使是遇難者家屬已經確定遇難者身份,我們也要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逐一核對」。
該負責人說,從昨日開始,就有不少的家屬接受抽血,與遇難者進行DNA比對,一旦核對完畢,在家屬同意後,將分批對遺體進行火化。
家屬質疑救援滯後
在動車出軌事故中,紹興籍男子楊峰一家五口不幸遇難。在昨日接受媒體採訪的過程中,楊峰對此對事故的救援工作提出質疑,他認為,因為救援工作的滯後,才導致其家屬被救希望渺茫。
楊峰的一位親屬告之記者,從昨日開始,按照政府部門提出的「5+1」處理方式,即五位地方領導和鐵道部一位官員組成工作組,楊峰與工作組進行了協商。他說,今天早上已經是第二次跟有關人員見面了,對於家屬提出的救援工作滯後問題,目前未收到鐵道部的實質性答覆。
在殯儀館二樓洽談室,記者見到了滿臉憔悴的楊峰。與昨日相比,他烏黑的濃髮裡新增白髮格外刺眼。
楊峰說,現在他還沒有想過賠償這一步。面對善後處理的工作人員,楊峰提出兩點要求:保障家人遺體的完整,儘量恢復妻子的容貌。
在動車事故中,楊峰妻子面部受到強烈撞擊以致無法辨認。楊峰說,他現在不敢看妻子的遺容,因為怕她不完整。
楊峰說,「我懷疑我的太太不是動車撞擊時死亡的,而是救援工作滯後才導致妻子最終死亡。」為了確定妻子的死亡時間,楊峰提出要對妻子遺體進行屍檢,以確定死亡時間。他說,「我就是要一個說法,告訴我真實的情況。」
在現場,楊峰借用在場記者的筆記本電腦,上網找到了跟妻子的結婚照。他指著照片說,希望整容師能儘量恢復妻子的摸樣。「我太太的遺體只要還在殯儀館一天,我就每天都會來看她。」
家屬質疑先籤協議有獎是買賣行為
根據鐵道部有關規定,此次賠償標準是執行以17.2萬元為基數,再加上20萬元保險理賠,總共37.2萬元,此基數不變;另外加上遇難者家屬贍養費等共計不超過45萬元;有媒體報導稱,事發後在短時間接受談判並籤訂協議的可視情況,酌情予以數萬元獎勵。據此估計和之前的賠償數據現實,這個酌情的數字,應該在5萬元上下。
據了解,昨晚福州籍遇難者林焱家屬與相關部門達成賠償協議,總額為五十萬元。協議是在仰義街道辦公室籤的,「7·23」動車追尾事故鹿城區處置領導小組已與遇難者林焱家屬籤訂共計五十萬元的賠償協議。據了解,29歲的林焱原定今年下半年結婚。其家中父親早已過世。
但是,也有家屬對此賠償方式提出質疑。在溫州殯儀館二樓大廳,一位遇難者家屬情緒激動的說,鐵道部急於讓家屬籤訂賠償協議,還提出先籤訂協議有獎勵,這種行為與買賣沒有差異。
他說,我們現在只希望鐵道部能給一個說法,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慘劇,為什麼傷亡會如此慘重,為什麼到現在還不公布乘客名單?
(責任編輯:U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