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網
文 | 張靖天
「您的快件已存放至XXX豐巢【自提櫃】,請及時取件。有問題請聯繫派件員。」這樣的到貨消息,今後可能讓一些喜歡「買買買」的小夥伴不再興奮,甚至是擔心。原因是快件在豐巢快遞櫃存放達到一定時間後,便要付費了。
▲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豐巢科技於4月30日正式上線會員服務。對於非豐巢會員用戶,這意味著一旦快遞櫃保管包裹超過12小時,需要交納一定費用。消息一經傳出,迅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由「豐巢快遞櫃收取超時費」所引發的輿論爭議話題持續發酵。
5月11日,#有快遞員一周自掏50元豐巢寄存費#話題出現在微博熱搜話題榜單中,並一度佔據榜首位置。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對於豐巢快遞櫃收費,不只針對收貨人,事實上更多的可能是快遞員寄存費。一名快遞小哥表示:「自己每周至少給豐巢50元的快遞寄存費,從0.2元到0.4元不等,大件就貴一些。」
為何快遞員也要付費呢?
事實上,豐巢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快遞公司和快遞員,並不是服務於收貨人。它的作用更多地是讓快遞公司和快遞員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投放量,縮減送貨時間成本。因此,豐巢此前就已經在向快遞員收取入櫃費用了。
11日上午,該話題熱度不斷升溫,截至12時,累計閱讀已達到2億,討論8000餘次。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既然大家都清楚了豐巢直接的受益方,那麼對於豐巢快遞櫃收費,就反映出了當前收發快遞過程中存在的多個問題。這導致了大部分網民的態度趨於消極,紛紛吐槽「不合理」。從微博呈現出的輿論來看,主要集中在三點:
一、豐巢雙向收費
無論是為了提高派送效率,還是幫助收貨人爭取存放條件,豐巢快遞櫃向快遞或收貨人單方面收費本身可以理解。但如今雙向收費便是矛盾所在,大部分言論都認為不合理。豐巢這種雙向收費損害了快遞員和收貨人雙方的利益。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微博認證大V@鴻水(粉絲量384萬)認為:「快遞員寄存當然要收費了,這並沒有什麼不妥,因為快遞員寄存豐巢快遞櫃,大大提高了快遞員的投放效率,縮短了投放時間成本,只需要給消費者發一條簡訊就行了。何況,人家建設這些存放箱也是有成本的。現在的問題,一是收消費者超時費,兩邊收費,吃相難看,其次是快遞員未經用戶同意,直接放豐巢,還讓消費者付超時費,不妥。」
二、快遞未經允許存放進豐巢快遞櫃
不少網友認為,快遞的實際目的地應是到家入戶,但快遞員為了加快效率,未經客戶同意便私自將快件放入豐巢快遞櫃是違約行為,若最終導致超時便是將本應該屬於快遞公司的成本轉嫁給了收貨人。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有媒體於5月10日在微博發起了關於「你覺得快遞該不該送貨上門?」的投票,其中超過半數的網友認為快遞員在派送時有義務跟客戶電聯確認再放快遞櫃,並告之儘快取件。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三、豐巢快遞櫃免費時長不足
另有一些網友認為,豐巢對非會員規定的12小時免費時長太短。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面對輿論的質疑,豐巢官方曾進行過回應。豐巢智能櫃官方微博、微信號曾於5月9日發布了《致親愛的用戶一封信》,內容解釋道,超時收費是鼓勵大家及時取件的舉措。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在相關話題持續發酵的同時,近日來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社區物業和業主也表示不滿,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5月7日,浙江杭州東新園小區豐巢快遞櫃因收費問題,被業委會和物業中心認為「損害業主利益」而停止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杭州東新園小區暫停快遞櫃使用後,杭州市的其他幾個小區業委會也跟進,進行了緊急討論。有關「杭州小區停用豐巢快遞櫃」的話題在微博中受到大量閱讀和討論。
5月8日,上海普陀區中環花苑小區業委會發出告示,宣布將於5月11日起停用小區內豐巢快遞櫃。該決定由小區業委會投票通過,其中83%的業主要求撤銷或停用快遞櫃,抵制豐巢收費。10日,上海市普陀區中環花苑業主委員會向豐巢公司發布了公開信,信中重點提出了「快遞員必須先行聯繫客戶同意下方可投入豐巢櫃」和「免費時長延長到24小時」兩大訴求。
在北京,有媒體記者探訪部分小區發現,使用豐巢智能快件箱的小區同樣也已經開始收費,但部分業主表示並不願意買單,並要求豐巢從小區撤出。
目前,不少媒體跟進關注並發表評論:
新華社發布《三問「快遞櫃收費」:該不該收?怎麼收?向誰收?》:快遞櫃看似方便了用戶、方便了快遞員,同時為小區物業提供了增值服務,但始終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與理解。那麼關於快遞櫃該收費嗎?怎麼收?向誰收才合理呢?業內人士指出:智能快遞櫃與小區物業尚未完全建立好利潤分配機制,無益於產品的市場推廣。也有專家表示,從近期出臺的政策來看,全國在末端配送環節,其基礎設施、資源配套等方面將會得到進一步推進。
新京報評論在《小區停用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規則不能單方拍板》中指出:不管是個別小區業主委員會的停用「抗議」,還是輿論層面的爭議,相關企業都有必要耐心傾聽。眼下,既有疫情常態化下的非接觸投遞剛需,又有政策利好,正是推廣智能快件箱的好時機,切莫讓粗暴的收費方式,破壞了消費者對智能快件箱的認同度及與此有關的「新基建」的推廣速度。
在輿論圍繞快遞櫃該不該收費而爭論時,企業的關注點更多應該是落在如何協同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正如新京報所言:「豐巢快遞櫃收取超時費,是一場自然而然的博弈,沒必要給各方貼標籤,結局未必皆大歡喜,但也將有助於建立一種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