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瀟瀟 39健康網
當準爸媽們滿心歡喜期待自家金鼠寶寶的時候,怎麼也沒想到來這麼一場疫情。
疫情之下,宅成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常態,儘量少出門可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機率,但是對於孕媽媽來說,有件事情必須出門才能進行,那就是孕檢!
國家衛健委2月8日發布的《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孕產婦疾病救治與安全助產工作的通知》也提出,「根據孕產婦具體情況,必要時可適當調整產檢時間。對有妊娠合併症、併發症等高危孕產婦,指導其按時接受產前檢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就醫。」
有哪些孕檢項目必須做?孕檢出去,還是去醫院,會不會因此感染新冠肺炎?應該做好哪些防護?萬一孕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咋辦,會傳染給孩子嗎?一系列問題,小九一一解釋!
疫情期間,這5個孕檢最好別拖延!
正常情況下,孕媽媽要做10次左右的產檢,包括最早的確診懷孕到最終的臨產檢查,以下5個檢查最好按照孕周及時進行。
第一,孕早期的NT檢查,這項檢查通常在孕11周~14 周時進行,是通過B超檢查胎兒頸部的透明度,來判斷是否患有染色體疾病、發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如果超過14周再做,寶寶正在發育的淋巴細胞吸收了液體,檢查結果可能會不準確。
目前疫情需要,部分外地來京孕婦不能及時返回當地進行NT檢查,部分孕婦為了落實中央精神進行必要隔離,錯過之前預約的NT檢查,產檢醫院採取非常時期特事特辦原則,保證孕婦在適宜孕周完成產前篩查和診斷服務,以便更好地進行協調,當前情況下,產檢醫院會儘量減少孕產婦不必要的流動,對疫情的防控更加有力。
第二,孕中期的大排畸,這項也是B超檢查,主要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情況,四肢、大腦、內臟等器官發育得如何,是孕期最全面的一次篩查,通常在20-26周之間進行,不能跳過去,也最好不要延遲。但是疫情當前,產前超聲篩查可適當放寬篩查孕周,對因自我居家隔離錯過篩查孕周的孕婦,醫生會在孕婦返診時按照篩查流程完成超聲篩查,並出具規範的超聲篩查報告。
第三,唐氏篩查,唐篩是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來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危險程度,檢查最好在孕16~18周之間進行。對因自行居家隔離錯過唐氏血生化篩查孕周的孕婦,可以使用NIPT進行相應篩查。
第四,妊娠期糖尿病的75gOGTT篩查,這項檢查一般在孕24~28周進行,主要看孕婦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不僅會影響胎兒的發育,還可能讓孕媽媽在產後也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孕期檢查一旦發生異常,必須進行相關幹預。和NT檢查一樣,如果因為疫情需要,不能及時到醫院篩查,醫院會採取非常時期特事特辦原則,保證孕婦在適宜孕周完成OGTT篩查,以便更好地進行協調,儘量減少孕產婦不必要的流動。
第五,36~37周的孕晚期,這一時期的一系列檢查,如測量骨盆、超聲和胎心監護,都是為生產做準備,不建議推遲。產檢機構會應對因自我居家隔離而未能按照預約時間進行就診的孕婦做好後續的安排和診療服務。
產檢項目複雜,從最基礎的身高體重測量到畸形排查,再加上每個孕媽媽的身體情況不同,特殊時期各種項目的取捨或者推遲與否,最好和醫生保持溝通,給出個性化的建議。
許多醫院通過微信、APP、電話、視頻、線上孕婦學校等提供諮詢服務,孕媽媽不妨通過這些渠道諮詢。
疫情時期去醫院產檢,做好四大防護!
智明春醫生告訴小九,她現在已經開始上班,據她觀察,現在婦產科的孕媽媽人數與往常並沒有太大差別。去醫院做孕檢,要如何保護好自己呢?咱們繼續往下看。
第一,如果出現必須到醫院就診的情況,建議做好自我防護,提前做好網上預約,儘量減少在醫院逗留的時間。
第二,出門去醫院一定要戴好口罩,包括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但是普通防霧霾口罩、棉布口罩等無法有效抵擋病毒。戴口罩要把鼻梁夾好,而且全程佩戴口罩,在防護中就診。
第三,手上戴一次性手套,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戴上護目鏡、墨鏡等。智明春注意到候診的孕媽有用透明文件夾自製護目鏡的,這也能達到有效防護的目的。
第四,在醫院做產檢等候過程中,不要過多觸碰醫院的公共設施,不要隨便用手揉鼻子、眼睛或者擦嘴,最好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坐或說話,至少間隔一米。
從醫院產檢結束回到家後,孕媽要扔掉口罩,對衣物、手機、鞋子等物品進行消毒,並及時清洗雙手。要提醒各位孕媽的是,不要以為戴著手套就可以不洗手了,摘掉手套後也需要洗手!
孕媽媽在家,做好4件事情保平安!
如果不是疫情,很多孕媽媽都有定時定點外出溜達的習慣,但是疫情來了,除了產檢,大多數時候孕媽媽還是宅在家中,宅在家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第一,勤洗手、勤通風,這是防控疫情最基礎的事情,孕媽媽們也要做到。
第二,保持一定的室內運動,外出溜達散步實現不了,室內的運動也少不了,不如學學有趣的網友,每天來幾次臥室—廚房—客廳一日遊,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一些孕期瑜伽。不要一直躺著,保持運動,有助於幫助孕媽媽控制孕期體重,避免寶寶過大,造成生產時的痛苦,對於預防妊娠期糖尿病也有一定的幫助。
第三,營養均衡。生活條件提高,每個人都格外關注孕期營養。特殊時期宅在家裡,吃也成為消磨時間的一個樂事,但各位孕媽一定要注意營養搭配,不要吃過多零食,保證新鮮蔬果的攝入,這也是為了避免孕期過度肥胖。通常整個孕期增重在25~30斤,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第四,調節心情。面對疫情相關的新聞,人很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宅在家中的孕媽媽最好有意識控制接收信息的次數,用看書、聽歌、做家務、看電影等事情轉移注意力。特殊時期,讓自己開心起來,也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哦!
孕期發燒了,是新冠肺炎嗎?
誰都難免有個頭疼腦熱的,而特殊時期,發燒、咳嗽等卻讓人分分鐘聯想到新冠肺炎,孕媽媽發燒了應該怎麼辦?一定是新冠肺炎嗎?
發熱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但發熱不等於新冠肺炎。如果一個孕媽媽14天內無流行病學史,也就是沒有接觸過武漢或湖北人員或其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早期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可以先按照普通感冒去處理,居家多通風,多喝水,保證睡眠,放鬆心情。
如果24小時以後,體溫不降反升,甚至開始伴隨症狀,腹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就建議去醫院了。如果體溫控制住了,就不用太擔心了。
如果有流行病學史接觸的孕媽媽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則建議及時去醫院,最好選擇有發熱門診,且有產科支持的醫院,另外就診時詳細說明病情和接觸史。
孕媽媽感染新冠病毒,胎兒會被傳染嗎?
在此次疫情的最初,嬰幼兒被視為不易感人群,隨著認知的不斷提高,現在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是易感人群,嬰幼兒也不例外。前不久,武漢一名新生兒出生30個小時就成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著實讓孕媽媽們捏了一把汗,擔心新冠病毒是不是還有母嬰傳播的途徑。
實際上,目前這個結論還沒有足夠的數據和案例支持,出生30個小時就診斷為新冠肺炎,可能與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和產婦的分泌物接觸有關,是不是真的是母胎垂直傳播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而在黑龍江哈爾濱,近期有一名新冠肺炎的孕媽媽剖腹產生下寶寶,而新生兒兩次採取標本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確認沒有感染新冠肺炎,這樣的案例也給了不少人信心。
根據現有的了解,病毒通過胎盤感染腹中胎兒的概率很低,但如果孕媽媽感染後病情嚴重,則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比如孕媽媽出現低氧血症,可能引發宮內缺氧,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
總之,面對新冠肺炎的孕媽媽,要重視,但也不用過於恐慌:
健康的孕媽媽減少外出,如果外出做好防護,就不用過於擔心被感染;萬一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要及時就醫,配合治療。
疫情和病毒是可怕的,但新生命也總是讓我們感受到新希望,相信這場戰「疫」勝利的日子就在不遠處。
·指導醫生:北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智明春
原標題:《疫情下產檢可以推遲嗎?特殊時期,孕媽媽要知道的4件事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