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了臺灣的大師,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20 搜狐網

原標題:那些去了臺灣的大師,後來怎麼樣了?

余光中,走了。

1949年後南渡臺灣的那批民國精英,如今已進入最後的凋謝時光,而今天最愛君也想來談談,關於傅斯年和胡適等南渡的精英們,一批人,和一個家與國的愛恨情仇。

1.窮困的傅斯年

1949年1月,傅斯年(1896-1950)正式出任臺灣大學校長。作為新文化運動和改革健將,這位已經年過半百、人稱「傅大炮」,在民國時期就以公開上書彈劾孔祥熙、宋子文,不畏權貴出名的文化名儒,此時已臨近生命的晚年。

在日後,李敖評價傅斯年說:「(他)要發揮這個知識分子的力量,可是又不想被國民黨吃掉,不被國民黨同化···真正的夾縫裡面的自由主義者,不做國民黨也不做共產黨,他沒有社會地位,很苦。」

當時,作為日據時期遺留的臺北帝國大學改編的臺灣大學,剛好碰上國共內戰時期,經費奇缺、校務混亂、學潮迭起,從1945年10月光復,到1949年1月,僅僅三年四個月時間,臺灣大學就走馬觀花般地換了四位校長,傅斯年正是在危難之中,接起了臺灣大學的艱巨擔子。

傅斯年在風雨飄搖之際的改革,奠定了臺灣大學崛起的根基。

在臺灣大學任上,他就像1945年在擔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一樣,雷厲風行,將一些濫竽充數、特別是原來日據時期遺留的一些教職工,全部果敢裁員;並從大陸力邀一些知名教授前往臺大任教,為後來臺灣大學的崛起,奠定了歷史性的根基。

當時,臺灣大學內部學潮也是風起雲湧,對此有國民黨政客在報紙上公開發表致傅斯年的公開信,指責臺灣大學優容共產黨,並指名道姓,稱臺大裡面的法學院院長薩孟武和許多學生,都是「參共親共」分子。

為了保護臺灣大學師生,脾氣火爆的傅斯年毫無顧忌,公開罵以「他媽的」,並在報紙上刊文進行反擊表示:「學校不兼警察任務」,「我不是警察,也不兼辦特工」、「決不能含糊其辭、血口噴人」、「貪官汙吏及其他既得利益階級而把事情辦壞了的,我不能引以為同志。」

1949年4月6日,擔任臺灣省警備副總司令的彭孟緝,率領軍警計劃殺入臺灣大學「捉拿共黨」,一介書生的傅斯年知道已無力阻擋,但他仍然對彭孟緝說:

「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懾於傅斯年的學界威望和氣勢,彭孟緝不好造次,只好保證說:「若有人流血,我便自殺。」

正是由於傅斯年的保護和向國民政府的控訴,臺灣大學的學生最終平安歸來,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同批被捕的學生中,卻有七人以「反革命」罪名被槍殺;對此,許多年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的師生,還經常拿這件事跟臺灣大學相比,大罵當年的學校領導者軟弱無能,不能保護師生,相反,他們對傅斯年卻是誇口不絕。

▲一生桀驁的傅斯年,誓死保護臺灣大學師生。

傅斯年的先祖傅以漸,是清朝的開國狀元,傅家祖上名人輩出,但到了傅斯年這一代,家境已經沒落;儘管出身名門,但傅斯年卻是寒儒出身,並且一生操守高尚、非常廉潔。儘管作為臺灣大學的校長,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所長,自己的大舅子俞大維先後擔任國民政府的交通部長和國防部長,但傅斯年卻廉潔奉公、非常窮困,甚至連一套西裝都買不起。

就在臨死的前一天,1950年12月19日,由於買不起一條過冬的棉褲,他還在趕稿,想賺點稿費做條棉褲禦寒。對於傅斯年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夜晚,後來,傅斯年的妻子、時任臺灣大學英語系副教授的俞大綵回憶說:

「三十九年(1950)十二月十九日,他去世的前夕,是一個寒冷的冬夜,我為他在小書室生炭盆取暖。他穿著一件厚棉袍伏案寫作。我坐在對面,縫補他的衣襪。因為他次日要參加兩個會議,我催他早些休息,他擱下筆抬頭對我說,他正在為董作賓先生刊行的《大陸雜誌》趕寫文章,想急於拿到稿費,做一條棉褲。他又說,你不對我哭窮,我也深知你的困苦,稿費到手後,你快去買幾尺粗布,一捆棉花,為我逢一條棉褲,我的腿怕冷,西裝褲太薄,不足以禦寒。」

臨死之前,傅斯年突然像有所感悟,指著家裡的書架說:「這些書,還有存於史語所一房間的書,我死後留給兒子。」一生桀驁不肯低頭的傅斯年,這時突然一反常態,對妻子俞大綵說:

「你嫁給我這個窮書生,十餘年來,沒有過幾天舒服的日子,而我死後,竟無半文錢留給你們母子,我對不起你們。」

第二天,1950年12月20日下午,傅斯年在會議結束後,突發腦溢血,最終撒手人寰。12月22日,上千位臺灣大學的學生們冒著大雨為他送殯,學生們熱淚橫流、拿著小旗,上面寫著:「校長,回頭來瞧瞧我們」。

後來,臺灣記者于衡在回憶自己的採訪生涯時說:「傅斯年先生逝世,是我採訪二十五年中,所見到的最真誠、最感人的一幕。」

▲臺灣大學學生含淚瞻仰傅斯年的遺容。

傅斯年去世後,與他有關的大陸親屬也遭遇了滅頂之災:1966年,傅斯年的侄子傅樂煥在北京被迫跳湖自殺,其他親屬也紛紛被捉拿入獄或是被鎮壓;「文革」中,作為清朝開國狀元的先祖傅以漸的墳墓,也因為是「地主階級頭子」、「臺灣特務、反動文人傅斯年的祖師爺」而被剖棺戮屍,其他傅斯年家族的祖墳也被全部剷除,連清代的牌坊、皇帝御賜的碑文等也全部被炸毀。

後來,傅斯年的兒子傅仁軌終生未婚;傅斯年的侄女傅樂淑,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2003年病逝後,傅樂淑留下遺願「葉落歸根、魂歸故裡」,最終於2004年骨灰遷葬到山東聊城的傅氏家族祖墳,成為傅斯年家族中,極少有的能回歸大陸故鄉的成員。

2. 驕傲與謙遜的胡適

作為傅斯年的摯友,胡適去臺灣後又經歷了什麼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那些養生大師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養生大師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2019-12-02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像電氣這樣的工科專業,一般就讀的女生很少。對多數女生來說,哪怕學習很好,但在就業方面,都不如男生有優勢。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但是,實話說,女生學電氣又怎樣,至少在青春年華中,也同樣有過迷茫、有過無措,並有著對此的堅韌努力和不屈奮鬥的苦和累,有著如今回想起來的翻翻感慨和那些已經銘刻的韶華記憶。。。截圖來源:知乎,部分內容來源網絡,證才通整理編輯。
  • 那些大學畢業後,選擇去西部支教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啦?
    那些大學畢業後,選擇支教工作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啦?目前因為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差異,所以很多中東部沿海地區的高校大學生,畢業後,選擇了到西部地區支教,一方面,響應國家的號召,另外也是希望將自己所學知識,充分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去,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他們可以接受教育,很多人都有著一個疑問,那些大學畢業後到西部地區支教的大學生後來都怎麼樣啦?
  • 後來那些讀書無用論的人怎麼樣了
    有人高考失利,有人荒廢高考,後來有人去了清北,有人去了本科,有人去了專科,原來的我們還可以平等坐在一起學習,後來我們變成了漸行漸遠的平行線。 後來,你身邊那些讀書無用論的人都怎麼樣了。
  • 那些去考越南雅思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麼不好意思,在實力沒有得到真正提升的前提下,你不可能通過轉去考越南雅思就能提分。第一,很多考生過度專注在應試技巧上卻適得其反,陷入高頻刷分卻始終不能提分的死循環,反而很多扎紮實實打基礎的考生並不會頻繁參加考試,安心準備數月一兩次便出分。
  • 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後來,他們怎麼樣了呢?因為積欠學分太多,他們都被學校退學了。玩遊戲那位,退學後選擇參軍。可能是意識到之前荒廢太多時間,他開始主動學習,參加部隊裡的考試,後來成功考上國防科技大學。據說,一畢業就可以任軍官。而沉迷小說那位,是個單親家庭,退學後回到老家。做為普通人家的孩子,家境一般,大學沒畢業。
  • 身邊那些辭職考研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她說後悔了
    因此,有不少人體會過職場的不易後,便選擇了辭職考研這條路,那麼這些人後來怎麼樣了呢?職場上總有人喜歡把學歷拿來跟能力做比較,並作出學歷不重要的論斷,但是我覺得還是說得過於片面了,因為學歷何嘗不是一種能力的證明呢?
  • 那些粗心的小朋友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後來在一對一的家長會上也和她的老師談過她粗心的問題,說到忘帶量角器的事,老師說其實她有量角器,但是她沒有借給M,也是希望她可以因此長點記性做出一些改變。我覺得老師這麼做是對的。雖然這是計入學年成績的一次期末考試,要說重要它也重要。但是我覺得比起M今後幾十年的人生來說,這次分數低一點也不是什麼大事。
  • 那些用偏方預防近視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用偏方預防近視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那些開學就想復讀的大學新生,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開學就想復讀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已經到來,大學新生已經陸陸續續地走進自己嚮往的大學,準備開始體驗前輩口中所述的美好大學生活。但是,很多新生到校後,卻被學校的基礎硬體設施、管理或者自己的專業等傷透了心。一邊是自己不滿意的大學生活,一邊是復讀後的未知數,心中逐漸多了一絲憂慮。
  • 美學大師蔣勳和他的「少年臺灣」
    他是臺灣知名畫家、作家、美學大師;他擔任過金馬獎、世界華人文學獎等獎項的品審;他以《蔣勳說紅樓夢》等著作為大陸讀者所熟悉,近年也常常見到他在大陸開講座,在電視上教大家鑑賞 《富春山居圖》……這樣一位大師,尚未被導報採訪過,實在有點遺憾。  好在他寫了10多年的作品《少年臺灣》昨天終於出版了,導報記者欣逢其盛。
  • 1986年那位突然劫機直飛大陸的臺灣飛行員,後來過得怎麼樣?
    國也是我們的家,一個人都有葉落歸根的感念,所以今天小編就來講一個臺灣飛行員的故事,看看他為了回家,回到祖國,是如何做的?他本是四川人,當初因為學校遷到了臺灣,所以他也跟去臺灣,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37年,這些年中他再太想自己的親人了。
  • 那些欠債跑路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欠債還錢本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今卻要像「爺」一樣去供著他。如果有一天欠你錢的人跑路了,你會怎麼樣? 欠債跑路的無非就只有兩種人: 一、無力償還,迫於壓力無奈跑路。 二、有能力償還,但是攜款逃跑。我朋友欠了一屁股債,那些人天天來向我朋友討要錢。最後朋友被逼得沒有辦法,逃去了別的城市。後來在外面吃了很多苦,幾年後回來把債都還清了。他回來後,有一次我們一起吃飯喝酒,酒過三巡,都微微都點醉了。我便說出了我藏在內心的話,我說:「兄弟啊,這幾年在外面你怎麼過來的?」他苦苦的笑著,搖著頭,沒有回答我,一直喝著酒。我看著他那滄桑的臉和滿是皺紋的手,短短的幾年感覺他老了20多歲。
  • 那些在言趣教育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同學想要知道,那些在言趣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都學習得怎麼樣啦?通過學習日語,他們的人生有沒有什麼改變,有沒有收穫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那麼老師今天就來給大家揭曉答案。四.日語兼職本來是出於興趣學習日語充實自己,後來通過日語來提升自己的收入,早就把用來投資自己的學費掙回來了。
  • 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今天本導就用思維導圖告訴大家,那些總是被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有些孩子天生就對聲響比較敏感,性格也會比較內向。
  • 歷史進程中的「臺灣大師」
    畢竟,一茬韭菜終將老去,但永有韭菜正綠油油。其實理性來說韭菜也不是那麼好割的,否則那些在大街上或地鐵站裡推銷會員卡的人,轉化率就不會那麼低。連羅永浩自己也在演講中分析過,他的現實扭曲場,遠比賈伯斯要弱很多。
  • 那些學播音主持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卻穿著短褲、人字拖和超短裙後來很多年過去了,才知道那些學播音主持的人都怎麼樣了?弱小、可憐、無助2後來的播音系學生 還在迎賓、畫畫、搞藝術 @背鍋俠3後來的播音系學生 聽到好嗓子仍然眼前一亮 @金嗓子候寶在這裡必須實名提及一下我室友
  • 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用一顆心感受世間萬物與冷暖圖片來源於網絡媽寶男是指聽媽媽的話,總認為媽媽是對的,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都過得怎麼樣了?小魚嫁給她先生三年了,婚前看上他就是覺得他性格好,孝順又老實。
  • 那些從小缺愛的女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林緒之童年遭到遺棄,所以後來儘管養母很疼愛她但她的童年遭遇依舊使他性格孤僻,不善於與朋友家人表達自己的情緒。直到遇到了蓮生,她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她想要拼盡全力保護蓮生。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小月似乎感同身受的這句「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讓我對她的經歷有了強烈的好奇心。
  • 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的明星,後來都怎麼樣了?
    後來,我不再相信任何一段感情了。.......有人說,原生家庭裡,藏著未來婚姻的模樣。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他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這個人的一生。原生家庭這個詞,近幾年並不陌生。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不幸、失敗、無能為力,歸咎於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