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陝西文理科狀元都出自這所學校,好像發榜第二天,房價曾一度突破3.5萬元/平米,所以這裡算是西安最貴的學區房之一。在北京可能廉租房都不止3.5萬元/平米,可西安收入低,這就已經是「天價」了。
(本文系騰訊科技、顯微故事聯合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 | 唐山
編輯 | 萬芳、小悟空(騰訊科技)
在北上廣以外的非一線城市,每平米五萬元買一套學區房,你接受嗎?
對於在北上廣深的人來說,每平米十幾萬元買學區房,都不算是太稀奇的事情。
畢竟這裡的學校、老師、生源質量,在全國都名列前茅,進入了學區房,就有了考上名牌大學的保證。
但在特大城市之外的學區房被炒到天價,卻超出了許多人的認知。
今年9月,濟南某網絡群裡稱「經五路小區學區房,房子共計22平方米,要價155萬元,單價每平方米7萬元」。
目前,經五路小學周邊40平方米以下二手房均價超過4萬元/平方米,而濟南9月二手房平均價格為1.54萬元/平方米。
學區房單價超出當地均價數倍。
有買家表示,促使自己買天價學區房的重要原因,是周圍同事朋友都在買,「買的不是學區房,是孩子的朋友圈。」
除了濟南,身處祖國邊陲的西藏學區房也同樣在被熱炒。「西藏學區房、低分上名校「、「全國高考人數最少」、「無需轉學籍、無需到西藏參加高考」.....
這些吸引人的廣告語,同樣引起很多關注和討論。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三四線城市的學區房買主,他們之中:
有人砸鍋賣鐵買了天價學區房,自己寧可去住地下室;
有的人買的普通房,隨後誤打誤撞變成了學區房,但手中有一套房,孩子佔用學區名額,價格漲得再高也無法出售變現;
也有的人提醒,在小城買學區房也有一定的風險,有可能花天價買的,最後孩子被分配到了幾公裡外的村小學……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8年前買了單價2萬多元的學區房,為了還債,我住了1年多地下室
口述人:張琳
所在城市:濟南市
職業:出版社編輯
我的孩子兩年前上了初中,總算把小升初的問題解決了,心裡的一塊大石頭也就落地了,然後我就把那套房子賣掉了。
那時價格還說得過去,算是5萬元/平米吧,在濟南,這已經是天價了,比這價格更高的學區房,我真沒聽說過。幸虧當時賣了,如果拖到今年,趕上疫情,想賣掉,大概只能降到4萬元/平米。
濟南人均收入相對低,白領月薪也就五六千。濟南房價是西低東高,今年價格有回落,西邊大概1.4萬—1.5萬元/平米,東邊高新區貴一些,能到2萬多元/平米,CBD可以達到2.7—2.8萬元/平米。
當然,最貴的是老城區的學區房,比如勝利大街小學、南上山街小學周邊,因為可以直升育英中學的初中。
育英中學在濟南的所有中學裡排名前10,上了這所學校,等於一隻腳跨進了山東省實驗中學的高中。在濟南市,實驗中學、山東大學附中、山東師範大學附中比較好,能直升這些學校初中的小學所在地段,就特別值錢。
現在小學到初中都是直升,小學按劃片入學,不在片內的人想上好學校,只能交擇校費,好像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收到1萬多元。
我是2012年在南上山街買的房,因為小孩要上小學了。中介說,劃片入小學時,學校要看房本,至少得買房1年以上,再不下決心,就耽誤孩子一輩子了。這麼一說,我也就下決心了,最終買在樂山小區,這個小區很有名,在南上山街學校對面,步行上學只用兩三分鐘。
樂山小區裡有一棟「文曲星樓」,其中一個單元也就20來家住戶,每年都有孩子考上重點大學,所以都是帶孩子高考的家長來買,幾年前價格就炒到快5萬元/平米。這種房,咱買不起,我當時買的價格大概是2.2萬元/平米,房間很小,才20多平米。
2012年時,總價40多萬元對我們來說,壓力確實有點大。濟南這邊學區房與普通房的價格差不明顯,即使在今天,一般也就高個四五千元/平米而已,特別好的,比如歷下區的一些學區房,也就比普通房高七八千元/平米。可我們買的,溢價太多了,總覺得虧了。
樂山小區價格高,卻都是老樓,居住條件差,周邊環境也差。我們的房子挨著馬路,路是斜的,常堵車倒也算了,周邊有不少商業大廈,停車位不夠,幾個「聰明」的業主就在小區中圈地,招外面人到小區裡泊車,一次收個5元、10元的,有人靠這個,一天能賺上百元。
好長一段時間,每天都有人站在小區門口招停車生意。這幫人一佔就是好幾個車位,小區業主的車反而沒地方停。而且特別吵,還把消防通道全給堵死了。
小區一層還有很多「門頭房」,就是一層住戶私自把窗外的綠地圈佔了,蓋上房,轉租給商家。許多小「門頭房」用來開餐館,油煙大,燻得樓上住戶不敢開窗。一直到深夜,都有人在營業,吵得孩子睡不好覺。這種小「門頭房」轉租了不知多少手,說不清該誰管。
來樂山小區買房的,基層公務員比較多。一是周邊有不少政府單位,上班方便;二是這裡單價雖高,但房子小,總價還能接受。老房子還有一點好,公攤面積小,20多平米基本就是20多平米。
孩子上了6年小學,全家跟著受罪。畢竟房子太小了,孩子寫作業,需要相對安靜的環境。為買房,背了不少債,我又幹不了別的,只能靠給別人校稿賺點外快。最多時,接了6本書,白天上班,晚上回來校稿,實在沒地方,只好在附近租了一間地下室。
如今出版社編輯只是大概看看稿,然後就交給外請校對,如今能完全看一遍的,已經算是好編輯了。校對是個「力氣活」,沒什麼技術含量,給的錢也不多,還經常被拖欠。
我那時身體還好,住地下室倒也沒什麼,只是經常搞不清日夜。有時一出來,才知道外面竟然是白天。地下室有老鼠,要把門檻墊高,防止它們竄進去,可進出門時老忘了這回事,為此摔了好幾次跤。現在進任何門,我都要下意識地看看,有沒有門檻。
這麼幹了1年多,一天去上班,路上突然覺得心臟狂跳,真是覺得要死了那種,趕緊去醫院,住了幾天,還回家歇了1個月,但什麼毛病也沒查出來。這把我嚇著了,不再接外活了。
有媒體報導說,到樂山小區買房,是給孩子買「朋友圈」,當然要貴一些。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沒買到什麼「朋友圈」,大家各忙各的,公務員又比較低調,就算有往來,也很難深交。濟南好學校那麼多,就算上了南上街小學,也保證不了未來會如何,想混出來,最終還得靠自己。
我的孩子上初中後,我就把樂山小區的房子賣掉了,挺好出手的,賺了一倍還多一點,吃這麼多苦,也算值了。如今樂山小區周邊環境改造,成了開放小區,幹黑停車場的人也沒了。
提前買學區房,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策
口述人:項陽
年齡:35歲
所在城市:安徽省合肥市
我在合肥市廬陽區合作經濟廣場買的房。2012年我買的時候,這裡的價格大概是1.25萬元/平米,如今已經漲到4萬元/平米。
周邊有南門小學和45中,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算是合肥市目前最貴的學區房之一。在合肥,45中初中部很有名,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比較好,所以被人們稱為「牛蛙」(牛娃)。
當時我還沒結婚,更談不上孩子了,所以沒太考慮學區房,買它的原因就是我剛從北京回來,因為有北京房價的對比,就覺得這裡已經夠便宜了,手裡的錢也夠了,所以就買了。
合肥的房價和北京沒法比,市區周邊的房價才1.5萬元/平米左右,市中心還不到2萬元/平米。我19歲去北京上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了好幾年。
那時很焦慮,因為靠工資不可能買上房。想來想去,覺得在北京,不論我怎麼努力,也扎不下根來,不如回合肥發展。
2012年回合肥時,嚇了一跳:怎麼房價這麼便宜?所以回來才1個月,我就買房了。在北京工作時,我攢了一些錢,此外父母給了一點幫助。合作競技廣場曾被稱為合肥的「樓王」,可70多平米,總價還不到100萬元,這點錢在北京,連遠郊的房子都買不起。
那時我還不知道什麼叫學區房,也沒考慮過升值的事,就是因為當時北京收入高、房價貴,把合肥的房價比得微不足道了。那時普通合肥白領的收入,還不到北京的一半,如果房價高,誰還買得起?沒想到2016年,合肥房子突然就翻了一倍,至於為什麼,至今還不太清楚原因。
只知道2015年10月時,我哥來合肥買房,南站附近的項目才6200元/平米,那時各商家已經在捂盤了,社會上風傳房價要漲,所以買得很著急,第二年年初,房價竟然翻到了1.2萬元/平米。
其實,我哥一直沒在合肥發展,他的房子大,110多平米,新裝修,不捨得出租,所以我一直住他的房子,把自己在合作經濟廣場的房子租出去了,每月能租5千多元。
合肥這邊收入低,月工資能拿到5千元的人不算多,一般白領也就是四五千元一個月,有的只有三四千元。來合作經濟廣場租房的,都是為了陪孩子在南門小學或45中上學。
我的房子算比較便宜的了,我們那個小區中,有的月租金能要到6千多元。
這幾年,合肥的房價也在下滑,據說有的項目已經降了4千元/平米,但學區房的價格沒怎麼降。儘管合肥工資、收入低,可大家在孩子的教育上卻投入很高。家長看別的孩子上了名校,自己也要跟上。所以,雖然是誤打誤撞買了,但我真心覺得,買到了這套學區房,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策。
我如今在教育培訓機構工作,但我沒資格當老師,只能打打雜。現在各教育機構的教師都必須是985、211的畢業生,大三大四時就要來機構參加培訓,這樣畢業後才能上崗,否則家長覺得你的文憑軟,信不過。
如今二三線城市的教育培訓市場,簡直是一片紅海,不是培訓機構求家長,而是家長求培訓機構。就我親身經歷來說,見過好多單親媽媽,自己的生存都沒法保障,可給孩子報班,那是一點不含糊,多少錢都肯掏。
像我們這個機構,主要業務是給學生補習中小學數理化課,家長擠破門,主動帶孩子來,根本不用打廣告。我們也確實能幫孩子提高中考成績,合肥去年好像是2.8萬學生參加中考,成績前100名的學生中,20%曾在我們這裡補習過。
在合肥,中考成績太重要了,如果你考上一中、六中、八中,今後上大學本科應該沒問題,弄不好還能當個安徽狀元什麼的,將來能考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
有時大家開玩笑,說你們培訓機構周邊也該成學區房了吧。不過我們沒固定的辦學場所,只是在繁華地段租個二層樓。合肥這邊要求特別嚴,面向中小學的培訓機構必須在三層以下的地方辦公,選繁華地段,因為那裡更容易招生。
買學區房有風險,可能會被分到幾公裡外的村小學
口述人:崇新城
年齡:36歲
所在城市:四川省成都市
我買的小區是在成都三環外,相當於北京的四環外。2012年買入時,房價大概是7千元/平米。後來陰差陽錯,遷來了一所著名的小學和一所著名的中學,這裡突然就成了學區房,價格漲到了2.5—3萬元/平米。
在成都,這倒也算不上「天價」,因為成都房價高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高新區,大概已到5萬元/平米了。
只能說,我們小區的房價漲得比較快,可就這麼一套房,咱也不能賣掉。成都和北京的情況不一樣,就算買了學區房,也未必能進好學校。
因為成都有規定,好學校需劃定5—10萬人的附近片區為「地段生」,搖號入學,比例在1/3到1/10左右,換言之,你就算住在附近,孩子也只有這麼點機會進這所好學校。
「地段生」搖號完成後,就是區級搖號,也就是說,全區孩子都有機會進這所好學校,但機會大概是1/50。區級搖號完成後,就是市級搖號,即全市孩子都有機會進這所好學校,但機會大概是1/200。
既然有風險,成都學區房的價格就沒那麼誇張,有時完全按普通房屋交易的價格走,只是學區房單加20萬元。
對於北京人來說,這20萬元可能不算什麼,對成都人來說,就不一樣了。成都大部分僱員,包括普通公務員,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但成都人均工資高,因為成都是全國遊戲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從業者多,他們把平均工資抬上去了。
在成都買學區房是件冒風險的事。比如我的一位鄰居,他的孩子最後抽籤去了5公裡外的一所村級小學,但其實小區正對著一家很好的小學,他的運氣就非常差。
不過,也有賺便宜的,我一個好朋友是基層公務員,買了我們小區的房,他的孩子就抽籤進了小區對面的小學,我的孩子也進了小區對面的小學。我們真沒動什麼手腳,就是命好。
雖然我的孩子上了對門的好小學,但他們一個年級有整整18個班,每班45人。因為班太多,沒法全校一起上課間操,只好分流,每個課間都有學生出操。等於我們這些住戶,白天如果在家,每隔幾十分鐘都要聽一次大喇叭的廣播。
雖然這所小學在成都很有名,但就我看教學水平不算高,無非是題海戰術,搞得孩子很痛苦。在別的城市,都是小學直升初中。但成都設了一個調考制度,有點像原來的「小升初」考試。
調考成績好,才能確保直升好初中,否則的話,又要全區、全市搖號,周邊小學生總共有4500人左右,而搖號只招收270名「地段生」,錄取率才6%,這就誰也說不好了。所以,在成都買學區房確實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
我把未來的規劃也都想好了,如果我兒子上了大學,可能我也會把這個學區房賣掉,到農村買個小院住。我和夫人是這麼計劃的,將來能不能實現,就不知道了。反正此前是不可能賣房的,儘管價格被炒的這麼高。
孩子每天早上能多睡10多分鐘,天價買學區房也值
口述人:陳客
年齡:40歲
所在城市:陝西省西安
我是2016年在楓葉新新家園買的二手房,買的時候差不多是2.4萬元/平米,現在快到3.5萬平米了,因為周邊有西安高新一中。
今年高考,陝西文理科狀元都出自這所學校,好像發榜第二天,房價曾一度突破3.5萬元/平米,所以這裡算是西安最貴的學區房之一。
在北京可能廉租房都不止3.5萬元/平米,可西安收入低,這就已經是「天價」了。一線大學畢業生剛到西安工作,到手月薪能有四五千,似乎也不算太低,可工資漲得實在太慢了,幾年後,也就增加個一千元左右。
等到了該買學區房的年紀,工資很有可能還不到一萬。
在西安,除了學區房,還有一種「學位房」,比如西安高新一小(西安高新一中附屬的5所小學之一)、西北工業大學附小等,雖然就近招生,但是有額外要求:如果一家有兩個孩子,它們只接受一個,這個名額用完了,就沒有一下個了,這叫佔「學位」。
在這些學校周邊買房子,就要特別看一下,對方是否已將「學位」用過。如果用過了,叫價400萬的房子,最多只能賣200萬元。
在北京,也有「學位房」的說法,但北京是6年一循環,6年後,已用過「學位」的房子又會自動增加一個「學位」,這比西安的情況就好很多了。
沒有學區房,也沒有「學位房」,想上好學校,那就只能花錢。西安有所謂五大名校,想上五大名校的附屬小學,至少30萬元。這錢人家不會直接收,你找上門,人家根本不給辦,一定要通過幾個陌生人,轉來轉去,這樣將來想追究都難。可過一道手,就得多花一筆錢。
前幾年,眼看著西安的房價在猛漲,最近一年多,基礎教育逐漸普及,小學遍地開花,估計再過兩三年,小學生「上學難」的問題應該會得到緩解,但新校的教學質量不穩定,好學校依然是稀缺資源。
楓葉新新家園是個老小區,雖然價格一直在漲,回報率似乎挺高,但房子太大,一般都130平米以上,實際買賣的人不算太多,如果是想投資,可能賺不了幾個錢。我2016年買的時候,業主正急著賣,我們孩子又急著入學,所以很快便談妥了。優勢時這裡離學校近,孩子每天早上能多睡10多分鐘,這也挺重要的,所以我覺得挺值得。
(文中所有口述人名字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