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和吳廣帶領900個戍卒宣布起義之後,打著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旗號,大家一致擁戴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稱號為「大楚」,這隻農民起義軍在竹竿上掛塊布當旗幟,用木棍、農具做武器,就像一股澎湃奔騰的洪流,一舉佔領了大澤鄉,接著又攻克了蘄縣。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
當時的天氣已經好轉,陳勝決定兵分兩路:東路軍由符離人葛嬰率領,攻取蘄縣以東地區,西路主力軍由陳勝、吳廣親自指揮,向蘄縣以西進攻,陳勝要葛嬰出發後經常向他報告戰況。
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十多天時間,陳勝大軍向西前進了幾百裡,連續攻佔了銍、酇、譙、苦、柘五個縣城,起義軍所到之處,貧苦百姓紛紛響應,踴躍參加起義隊伍,起義軍迅速的壯大了起來。起義軍由原來的900人現在已經發展到步兵3萬人,騎兵1000多人,擁有戰車六、七百輛。
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
陳、吳廣和部將呂臣、田臧等人商量,陳勝聽了大家的建議,然後說:「下一步應當進攻陳縣,佔領它,可以使江淮地區的糧食無法西運…………」,大家一致贊同。
起義軍浩浩蕩蕩向陳縣進發,陳縣的縣令、縣尉聞風喪膽,狼狽逃竄,只留下一個縣丞和士兵六、七百人,在城內作頑強抵抗。起義軍兵臨城下,陳縣縣城四門緊閉,陳勝、吳廣和900戍卒曾在陳縣集訓過,對陳縣地形比較熟悉,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夜間行動,由吳廣帶兵正面攻打麗譙門,陳勝的侍從官呂臣城牆四周防守薄弱的地方側面攻擊。戰鬥持續到黎明,陳縣守軍全部被殲,縣丞也被吳廣砍死,起義軍進駐陳縣。
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
陳縣城內有一個叫張耳的,還有一個叫陳餘的,原是魏國的貴族,秦滅魏國後曾被懸賞捉拿,他倆隱姓埋名逃到了陳縣,張耳和陳餘見起義軍聲勢浩大,便一起來求見陳勝,請求參加起義隊伍。
陳縣還有幾位老鄉親來見陳勝,說:「將軍揭竿而起,首舉義旗。親統大軍,衝鋒陷陣,應該稱王,而且為了監督指揮各路將領,也非得稱王不可」。
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可是張耳卻站出來連連搖手說:「秦滅六國,絕人後代,將軍英勇作戰,不顧萬死一生,為天下除害,如今剛打到陳縣就稱王,這是向天下人表示有私心,希望將軍不要急於稱王…………」。
張耳剛說完,陳餘馬上接著說:「希望將軍引兵向西攻秦,並派人重立六國後裔,為自己樹立同盟者,增強反秦力量,這樣用不著經過激烈的戰鬥,就能誅滅秦二世,號令天下諸侯,如果在陳縣獨自稱王,恐怕天下人不願相從」。
陳勝、吳廣否了張耳和陳餘的建議,依然在陳縣稱了王,定國號為「張楚」,這為陳勝、吳廣兵敗身死,最終起義失敗埋下了伏筆。
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
陳勝為了迅速徹底的推翻秦王朝,召集部下將領商量向全國進軍的戰略,吳廣建議:用起義軍的主力向西進攻秦朝的心臟地區,這樣就可以鉗制住秦軍的主力,更有利於其他地區起義軍的發展。陳勝也表示贊同。
陳勝把西路主力軍又分為三路,任命吳廣為假王,率領軍隊進攻滎陽;另一路由將軍周文率領穿越三川郡,通過函谷關,直逼鹹陽;再一路由宋留帶領進攻南陽,由武關從南面迂迴攻入關中。
陳勝以陳縣為中心,東南西北方向都派出了進攻部隊,他任命農民出身的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向北攻打原趙國地區。
這時候,東路軍葛嬰回到了陳縣,他帶領的起義軍已經佔領了九江郡的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葛嬰自作主張,立楚國貴族襄疆為楚王,後來聽說陳勝已自立為張楚王,於是殺了襄疆,回來向陳勝匯報,陳勝很是氣憤,下令誅殺了葛嬰,派將軍呂臣接替了葛嬰的指揮權。
各路起義軍按計劃進軍,武臣指揮部隊由白馬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北渡黃河,採取了招降的辦法,連續佔領了三十多個縣城,九月初,武臣攻下了原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市西南),隊伍也擴大到了十幾萬人。
張耳和陳餘以稱王來誘惑武臣,又慫恿武臣不要向陳勝匯報,葛嬰就是例子,武臣承受不住權力的欲望,自立為趙王,封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陳餘為大將軍。
周文的西徵軍進展也很快,在吳广部隊的掩護下,周文繞過滎陽,突破三川郡秦軍防線,勢不可擋,長驅直入,很快就通過函谷關,攻進了關中,八月下旬,周文打到距鹹陽100多裡的戲水(今陝西臨潼縣東北)的時候,隊伍已經發展到了步兵20多萬,擁有戰車1000多輛的大軍了。
消息傳到了鹹陽,少府章邯給秦二世出了個主意:赦免驪山「刑徒」的罪,把他們全部都放出來,解除奴隸所生兒子的奴隸身份,挑選30萬年輕力壯的,把這批人武裝起來,去鎮壓起義軍。
這個時候,周文的部隊正在戲水附近休整,沒想到一支30萬的大軍突然反撲過來,周文被打得措手不及,不得不一直後撤。
張耳、陳餘打探到了周文失利的消息,於是建議武臣,利用這個時機向陳勝匯報稱王的事,陳勝心裡當然不高興,但是為了顧全大局,只能承認武臣的趙王稱號,同時命令他急速派兵進入關中,馳援周文。
武臣派出了兩路大軍,但根本不是進入關中馳援周文的,第一路大軍直撲原燕國地區的恆山郡(今河北正定一帶),第二路大軍攻取原燕國地區的上黨郡(今山西長子縣一帶)。原來武臣聽取了陳餘的計謀,陳餘認為,陳勝滅秦之後,肯定要集中力量討伐武臣,只有擴充地盤,壯大實力,將來才能與陳勝抗衡。
公元前209年11月,章邯率領秦軍將周文的部隊全部殲滅,周文戰死,隨後,章邯統率秦軍攻打圍攻滎陽的吳廣,關鍵時刻,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分裂,吳廣在戰略上和手下部將田臧等人有分歧,田臧假傳陳勝的命令殺害了吳廣。
吳廣被害對陳勝打擊很大,但是他也沒辦法,臨陣斬將,兵家之大忌,於是陳勝任命田臧為上將軍,由他指揮起義軍迎擊秦軍,結果田臧兵敗身死。
秦軍在章邯的率領下,瘋狂地撲向陳縣,在阻擊秦軍的過程中,起義軍將領蔡賜、張賀相繼陣亡,陳縣被秦軍四面包圍。
雙方激戰了三天三夜,陳勝看陳縣已無法堅守,於是在第四天夜裡,陳勝率起義軍突圍而出,起義軍退到了下城父(今安徽渦陽縣東南),就在這一天夜裡,陳勝的車夫莊賈為了報功請賞,為了自己的私慾和貪慾,殺死了陳勝,陳勝吳廣起義嚴重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