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呀,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小童話書,它發行於1974年,但是跟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幾乎能完全契合。
先問大家幾個問題:
如果都是,那麼你可能被時間竊賊盯上了,如果不及時打敗它,就很容易陷入無邊無際的焦慮。
下面,我就從《毛毛》這本童話書分析如何打敗時間竊賊和緩解無邊無際的焦慮。
我們先談談這本《毛毛》和他的作者。
《毛毛》雖然被化為童話書,但卻是一本能夠啟發孩子,感動成人的預言書。自出版32年來,就一直暢銷不衰。本書與《格林童話》齊名,榮獲12項國際國內文學大獎,是現代人詮釋時間的最佳底本,也是一本對現代物質社會進行尖銳批判的奇書。
書籍作者米切爾·恩德生在在一個知識濃厚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這位畫家,在納粹橫行黑暗年代,受到當局迫害,但沒有向黑勢力屈服,反而創作出充滿幻想色彩的佳作。他還經常給米切爾·恩德講述圖畫的人物,以及圖畫背後的含義。
這一切經歷,都給小米切爾·恩德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為這位日後的幻想文學大師的創作靈感源泉!
小時候的米切爾·恩德,物質生活十分匱乏,但是,精神生活卻非常豐富,見識甚廣,幻想元素特別多。
長大後,他做過演員,也當過導演,還寫過電影評論,但最喜歡的還是幻想文學創作。
他50年代,就開始為孩子創作,1974年,就出版了這本名滿天下的《毛毛》,這本書的問世,使得他成為德國最優秀的幻想文學作家,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毛毛》講述的是一位來歷不明的小女孩毛毛,突然出現在一個王宮聳立、殿宇紛繁的大城市,漸漸地,小女孩身邊聚集了一批好朋友,還有周圍的鄰居,他們都喜歡和毛毛在一起。
因為毛毛有個特點,她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靈敏聽力,只用傾聽的方式,就能夠解決朋友們的問題和紛爭。
但是,灰先生的出現,打破了城市平靜,人們變得焦躁、為了省時間,放棄了愛與被愛的時間,機械地生活著。
毛毛組織朋友,對抗灰先生,因此,毛毛也成了灰先生的敵人,在關鍵時刻,毛毛的得到時間老人幫助,用時間花打敗了灰先生,才幫人們奪回了被盜走的時間。
這本書雖然出版已久,但對我們今天依然有啟發和借鑑意義。
下面,我將從一下3方面給大家分享這本書: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
究竟誰是時間竊賊呢?就是前文講到的和毛毛敵對的灰先生。
那麼,灰先生是如何盜竊我們時間的。我們從《一個普通理髮師的故事》這一章節來認識這位灰先生。
這位普通理髮師名叫弗西先生,他帶一個徒弟,兩人每天慢悠悠在理髮店工作生活,不窮不富,一切看起來都平淡無奇。
突然有一天,一個穿著灰色西裝、帶著灰色帽子,渾身上下都是灰的男人出現在理髮店門口,嘴裡還叼著一根灰色雪茄。
弗西先生問他是誰,來這裡做什麼。
他說:「我是灰先生,嚴格來說,是時間儲蓄銀行代理人,來這裡是希望你在我們銀行開個戶頭!」
弗西先生很好奇,就問他存時間能幹嘛?
灰先生跟他解釋:「你每天剪髮,但實際上是在浪費時間,如果有一天突然不在,你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你需要更有效使用時間,把人生重新規劃。」
弗西先生不理解,他每天幫客人理髮,和客人聊天,雖然一天做不了幾個客人,但是挺快樂的。
灰先生繼續解釋,我給你算一筆帳吧,一分鐘有60秒,一小時有60分鐘,一小時3600秒,一天86400秒,一年就是31536000秒,十年就是31536萬秒。
弗西先生預估自己能活到70歲,灰先生就說,算下來,你能活220752萬秒,弗西先生已經42歲,扣掉441504000秒,睡覺8小時,每天又扣除28800秒,吃飯多少時間,又扣除,還有陪媽媽時間,養鸚鵡時間,去電影院、唱歌、和朋友聚會、看書……
灰先生把弗西先生這些「浪費」的時間一一扣除。全部算下來,弗西先生發現自己所剩無幾,崩潰了,忙問灰先生如何解決?
灰先生告訴他,20年前,如果每天節省2小時,就能省4456萬秒,接下來每天省2小時,就能省10512萬秒,到62歲,就能省這麼多。
弗西先生很驚訝。著急問灰先生如何做?
「每天調整一下,給客戶理髮就15分鐘,不聊天,每天只花半小時陪母親,別去唱歌,別讀書了,也別跟朋友往來了,還在店裡掛個種,監督徒弟乾貨,就能把時間省下來了。」
灰先生介紹完,就走了,弗西先生覺得他說的非常有道理,一一照做,他把母親送到養老院,每天逼著徒弟接待客人,所有聊天全部禁止,每天就像流水線工人一樣幹活。可結果是,老客戶走了,新客戶也少之又少。
這跟我們現在生活像不像?我們在一些像灰先生這樣的「時間竊賊」提醒下,做時間管理,做人生規劃。為了省時間,把時間安排得像刻度表一樣精準,精確到分鐘。為了實現目標,把每一年、每一月、每天的生活工作安排得妥妥噹噹,渴望在有限時間做更多事情。
於是,我們總是很趕,一本書還沒看完就看下一本,一個課程還沒上完就去報下一個課程,倍速看劇,看10分鐘圖解電影……跟自己目標無關的事情不聞不問……
為了省時間而省時間,為了效率而效率。就像古希臘哲學家講的,每天忙忙碌碌,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卻沒想到失去了生活。
現在很多人都在推崇功利性讀書,想看一本書,先問這本書有沒有用,如果沒有,就不看了,但是作家和菜頭講了他的一個觀點,我覺得挺有道理,他說:
極端功利的讀書方式,其實對人成長沒有絲毫幫助。人生最重要的課程,往往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專門教你如何用。
當你真正用到某本書的知識時,往往是你當初閱讀它的時候,沒有抱著使用的目的,或者根本沒意識到書本內容竟然可以用到這裡。
關鍵時刻給他啟發和靈感的,往往都來自一個完全不相關的領域。
最近我公開寫作也發現,文章許多閃光處,並非來自我所在的領域知識,而是其他領域的知識,如科技、體育、藝術、醫學……這些領域,就像查理芒格,也用熱力學的知識來反推經濟學。
我們是需要管理時間,但是不能為了省時間而省時間,對一些不是自己領域的東西絲毫不感興趣……其實,有很多事情,當下看似沒用,但是長期來看,對我們有深遠的影響!
所以,我們一定要嚴防時間竊賊,不可讓它盜走我們的寶貴時間,不能為了節省時間而節省時間!
上面講到灰先生是時間竊賊,目的是勸說人們節省時間,然後把時間存到時間銀行,而存到銀行的時間,就變成他們的了。
灰先生嘴裡叼著的菸捲,其實就是人們節省的時間曬乾後做成的「時間之花」捲成的。
灰先生抽菸卷,是為了消耗人們的時間,而噴出來的煙霧,則會讓人犯懶,什麼都不想幹,就想躺著,人生索然無味!
人們只想幹最有效率的事情,節省下來的時間則被灰先生抽掉,漸漸地,人們變得越來越無聊,對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最終整個人變得十分空虛,對世界不滿,對他人麻木不仁,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就像植物人一樣,只不過是精神植物人!
當「精神植物人」變得心如死灰,他們就成了灰先生,成了時間竊賊,到處勸說別人節省時間,這,就是灰先生的大計劃,讓世界變得冰冷,讓人生變得乏味!
然而,毛毛識破了灰先生的詭計,想出來阻撓他,她也成了灰先生的敵人。灰先生想要對付她,他們盯上了毛毛身邊有個吉吉的朋友,吉吉是個講故事的天才,經常跟路人分享他奇思妙想的故事。
灰先生想毀掉吉吉,以此向毛毛髮起進攻。
灰先生先在報紙登了個廣告,說吉吉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會講故事的人,講得非常好,沒聽過他講故事的人,人生不完整。
吉吉一下忙碌起來,大家都請他講故事,人越來越多,還引起了演藝公司的人注意,吉吉和演藝公司籤約了。
吉吉被安排參加各種節目,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還被安排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每天的安排滿滿當當。後來,吉吉沒時間去編故事了,翻來覆去講得都是舊故事,而且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雖然錢賺得很多,但是人越來越遲鈍了,越來越焦慮了,以前,他是天馬行空的「小精靈」,現在,都成了循規蹈矩的「老實人」。
這像極了我們現代人,一開始,大家都做著熱愛和感興趣的事情,但是,隨著名氣越來越大,被商業化後,就開始疲於奔命,參加各種活動,不再花心思打磨自己的作品,不再沉下心來精進自己的技能,當年的靈光一現,早已灰飛煙滅,當初的激情,也被拋到九霄雲外,剩下的,只是按部就班,「苟且」地活著!
記者採訪江蘇籍著名「作家勞模」、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被問到:一些成名作家現在很難看到他們寫出好作品,他們都幹什麼去了?
何建明解釋,不少作家成名後,迷失了方向,把名利放在第一位,甚至有些靠著自己的功名混日子,不再有當初的激情了。
這個社會就是如此,快節奏,追求多快好省,許多像灰先生這樣的人,向你灌輸「高效率,人生規劃,別做那些無關的事情」,當我們被這些觀念洗腦之後,就會去追求一些稍縱即逝的熱點,忘掉了真正重要的事情,陷入「窮忙」之中。
而當我們每天都在追「熱點」,追「潮流」,我們會越來越焦慮,焦慮也會變得無邊無際!
吉吉這個故事,雖然講的是時間竊賊,但真正的核心,是講現代人的焦慮!
焦慮症,70年代,在歐美已經開始盛行,如今,在我們中國,也開始愈演愈烈!
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焦慮症的患病率為3721.764例/10萬人,在精神障礙類問題裡患病率居首位。
其中,中國的焦慮症流行率為3167.89例/10萬人,《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發布的一份中國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也顯示了中國焦慮症負擔較重的事實。
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和工作的節奏顯著加快,焦慮感比以往更容易出現,如何緩解焦慮,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毛毛》這本書告訴我們,即使在程式化的工業時代,我們仍需要通過感知細膩的情感來維持生命的溫度,仍需通過感受時間的流逝來明白生命的意義!
我們要做時間的主人,而非時間的奴隸!我們的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寶貴的,但是不能為了省時間而省時間,而是要把時間開出花來。就像書中所說的: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在心中。
那麼,書中的人們是如何打敗時間竊賊,安放焦慮的呢?
主人公毛毛看到周圍的人陷入麻木、忙碌中,很難過,想要幫助到大家,但是自己沒超能力,幸好,她遇到了時間老人!
這位時間老人,實際上是時間的管理者,他手中有大量的「時間之花」。他也是灰先生的敵人,灰先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幹掉他,徹底掌控這個城市!
時間老人跟毛毛說:「我會把所有時間停住,給你一朵『時間之花』,全世界只有你能動,你到灰先生的庫房取,用『時間之花』觸碰一下他們的倉庫門,門一關,他們儲藏的所有『時間之花』就會被關在裡面,再也拿不出來。」
而灰先生,沒有「時間之花」當菸捲,會一個給消失!
故事結尾,毛毛拿著「時間之花」一路狂奔,在千鈞一髮之際,「時間之花」將庫房鎖住,灰先生全部消失,而「時間之花」,一下飄散到整個城市:
「毛毛坐在時間之花的彩雲上,飛躍屋頂和教堂的鐘樓,彩雲似乎在按照華美的樂章旋律縱情舞蹈,忽上忽下,飄飄悠悠飛翔,最後它們像雪片一樣,降落在整個僵化的世界,悄悄地融化、消失,人們心中在這一瞬時間又走了,一切因時間停頓而靜止的物品都重新動起來。」
人們開始變的親切了,補習班的小孩開始到大街上玩;理髮師弗西先生個開始和顧客聊天了;吉吉也重新開始給大家講一些奇妙的故事了……
這個故事結尾,特別有象徵意義,他告訴我們,要打敗時間竊賊,就不能每天反覆強調效率,強調時間管理,強調人生規劃,這些東西是手段,絕不是目的。
現代很多人總說自己很忙,陷入了花時間賺錢的陷阱,以為金錢會讓我們更幸福。
但是哈佛幸福學教授Ashley Whillans和他的團隊對世界各地近十萬在職成人進行了縱向的實驗研究,發現:
願意為獲得更多空閒時間而捨棄金錢的人,擁有更加融洽的社會關係、更滿意的事業和更多快樂。
也就是說,我們花時間和外界建立聯繫,與他人交往,合作完成更好的事業,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快樂,我們時間也更有意義。
因此,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目的,應該是生活和工作本身,其他的所有東西,都是為了我們生活和工作得更好。
而要安放焦慮,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專注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例如故事中的吉吉,他不再為了賺錢而去參加各種活動,而是專注於編故事,講奇妙的故事給人們聽,生活也恢復到原來那樣充實愉快。
作家李尚龍說:我們看似忙碌實則焦慮 , 怎麼打敗焦慮?打敗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做那些讓你焦慮的事情。
也就是說,去做那些讓我們要做卻拖延著不做的事情,才能根治我們的家焦慮。
人生短暫,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人生漫漫,把一切獻給當下,才是對未來最大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