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育兒專家都在不停的強調3-6歲這個時期,很多孩子的習慣和性格的形成都是在這個年齡段,一旦錯過再想糾正便會很困難。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應該多給予陪伴和關注,日常生活中多給予引導和教育,讓孩子充分享受家庭溫暖的同時,也學習到來自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知識。
孩子3-6歲是物品歸屬感敏感期,所以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是非觀
大慧家今天來了兩個「特殊」的客人~朋友小喜和她女兒芬芬。
兩個小朋友年齡都是4歲左右,生日也不相上下,所以一見面倆人便非常高興的玩到了一起。
可能是怕女兒芬芬到別人家淘氣,小喜還幫女兒帶了個小玩具~一個小毛絨玩具(後來才知道芬芬無論去哪裡都要帶著這個寶貝玩具)。
因為這個毛絨玩具是一個小機器人,可以跟小朋友互動做遊戲,還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耍。
大慧兒子明明可能他自己的玩具大部分都是汽車飛機玩具槍等一類,他看到這個智能的機器人毛絨玩具後便非常的喜歡。
所以他非常慷慨的將自己所有的玩具拿出來讓芬芬玩,而他自己則不停的玩起了小毛絨機器人,經過幾分鐘的摸索,他越玩越有興趣,越玩越喜歡。
他喜歡的東西便非常想要佔有它,於是趁大人不注意,他悄悄的將毛絨機器人玩具藏了起來。
幾個小時之後,芬芬便不喜歡玩其他玩具了,她想要跟自己最喜歡的一刻也不想分開的毛絨機器人玩耍,但是怎麼也找不到它。
情急之下芬芬以為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丟了,於是便號啕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喊著「毛毛,毛毛,我要毛毛玩」
大慧一聽「毛毛是誰?」,小喜無奈的說「就是來你家時我們帶著的一個毛絨玩具。這個小妮子養成了習慣,無論是睡覺或者吃飯甚至外出,她都習慣性的抱著這個毛絨玩具,看不到這個玩具她就大哭。」
大慧這個時候才理解這個玩具對芬芬的重要性 。於是她便問兒子明明「寶貝,你剛才玩的那個毛絨機器人玩具去哪裡了?」
明明剛開始不說話,後來經過媽媽勸解才將玩具拿了出來。
芬芬抱著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才止住了哭聲,這個插曲之後小喜母女兩個便告辭了。
小慧非常嚴肅的對兒子說「寶貝,其實我知道你喜歡妹妹的玩具,但是人家的就是人家的,它不屬於你。
所以無論如何你是不能隨便的佔有別人的東西的,如果你看到別人的玩具,而又非常喜歡的話,那你等人家走了告訴媽媽,媽媽給你去買一個。」
明明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第二天他便得到了一模一樣的毛絨機器人玩具。
孩子是非觀的形成是3-6歲,家長教育錯過這個時期,孩子易上當。
孩子如果是非不分,物品的歸屬不分的話,會有什麼後果呢?
一,容易上當受騙
小孩子時期如果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東西和他人的東西的歸屬問題,那麼這個孩子很容易養成貪小便宜的性格。
一旦看到喜歡的東西便想著要佔有,這種性格很容易讓壞人盯上,上當受騙後悔莫及。
二,容易走上彎路
無端的佔有他人的物品和財務這種行為本事便是錯誤的,如果小孩子養成這種習慣,長久下去便會走上彎路。
他人的東西哪是那麼容易佔有的,所以小時候沒有被正確引導的孩子他們會不擇手段的達到自己的目的,嚴重的會觸犯法律。
三,人際關係不好
總是肖想他人物品的孩子,人際關係肯定不好。
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無條件的把自己東西送給別人的,所以對於想要自己東西的人,沒有人會喜歡。
四,容易自私自利
佔有他人物品,這種行為本身就是自私自利的行為。
從深處考慮,這樣的人從來不會真正關心其他人,他們考慮最多的便是自己如何如何。
育兒寄語一句話:在孩子合適的年齡合適的時期裡,家長要多給予引導和教育,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才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大家好,我是科佳貝貝育兒,如若大家在平時的教育中有任何其他的觀點和問題,歡迎能夠跟我互動分享、友好討論、共同進步,期待更多的朋友參與其中!
請支持原創,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果發現圖片侵權,請聯繫作者,儘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