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育兒日記
從孩子3歲開始,孩子的自主意識就會逐漸形成。所以我們都說,在孩子3-6歲的時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最佳時間段。如果說家長把握好了的話,孩子將來就更容易成才、更容易有出息。但是,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好這個時間,錯過了這個時機的話,將來再想好好管孩子,就會很困難了。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育兒界很有威望。她在她的講座中也曾多次提過這件事。她認為,家長必須要在孩子6歲之前學會對孩子說「不」,學會拒絕孩子。因為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規矩的話,以後再想管教孩子,就很困難了。
想要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希望孩子成才的話,家長就要在孩子3歲以後,牢記「5不慣,4不幫」才行。
1. 臭脾氣不能慣
控制情緒對於孩子來說,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而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有遇到過孩子無理取鬧、耍脾氣的時候。
在這種時候,家長一定要堅定自己心中的想法,不能因為孩子無理取鬧,就把態度軟下來。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臭脾氣」妥協了的話,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囂張。
如果我們想要教育好孩子,我們就要在這個時候堅定我們的態度,然後再給予孩子冷靜的時間。等到這兩個環節都過去了以後,我們才能去引導孩子,用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2. 怨氣滿滿不能慣
還有的孩子,從小就怨氣滿滿。不管是遇見了什麼事情,他們總是要抱怨。這種孩子長大以後往往也很難有出息,因為他們只知道抱怨,從不願意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我們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知道該怎樣去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用一種好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一個負能量滿滿,只知道抱怨的人。
3. 不懂分享不能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孩子都有「主權意識」,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孩子就會格外小氣。
孩子的這種小氣,對孩子是非常沒有好處的。如果家長不及時糾正的話,孩子很可能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非常小氣的人,眼界太狹小,很難有出息。
如果我們想要教育好孩子的話,我們就要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分享,並從中獲得快樂。
4. 驕縱任性不能慣
還有的孩子平時非常驕縱任性,特別是一些老人帶的孩子,就更是如此了。如果家長不及時教育孩子的話,孩子長大後會越來越囂張,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的,也很難立足於社會之中,非常脆弱。
5. 隱藏情緒不能慣
還有的孩子從小就很內向,不擅表達,膽子也很小,總是喜歡把情緒憋在心中。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說出內心所想。
不然的話,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偏激的人,很容易走錯路。
1. 該孩子承擔的責任不幫
現在有很多家長格外溺愛孩子,原本是孩子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他們也要幫孩子承擔了。而他們的這種做法,只會培養出一個懦弱、沒有擔當、喜歡逃避責任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是非常容易犯錯的,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該承擔的責任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承擔。
2. 孩子任性花錢的忙不幫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所以,孩子在花錢上也很容易變得大手大腳。而我們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懂得珍惜金錢,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而不是無底線地去給予孩子金錢,讓孩子揮霍。
3. 不懂感恩不能幫
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不懂「感恩」的孩子,長大後往往都會成為「白眼狼」,也很難交到真心朋友,很難在社會中立足。
4. 愛逞強不幫
還有的孩子,平時非常喜歡逞強。這種孩子往往都非常喜歡「被認可」。他們看起來非常自信,但其實他們的內心是非常自卑的。
面對孩子「愛逞強」的行為,家長一定不能幫忙。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如果他們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能力的話,就很容易遇到危險,我們應該幫孩子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你平時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有什麼小妙招嗎?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育兒小貼士:
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學習的有太多太多了。如果我們什麼事情都由著孩子來,總是把孩子當成是中心來看的話,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走很多彎路,不僅很難有出息,還很容易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