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父母的教育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大部分的家長因為小時候吃了很多的苦頭,所以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也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愛都放在孩子身上。
這個時候控制不了度的話,就有可能會出現溺愛的問題。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卻往往會對父母的依賴性過強,缺乏獨立性,進入到社會容易受挫。
家長一定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教出的孩子不僅容易成才,還少操心。
同事最近來上班的時候總是掛著一副黑眼圈,精神狀態特別的不好。
後來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才了解到原因,同事的孩子最近因為學習成績總是沒有辦法得到提高,再加上在學校裡面和其他同學產生了矛盾,從而出現了心理抑鬱,所幸現在還只是輕度,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但是得知孩子這個情況之後,同事就一直非常的擔心,所以每天晚上也都睡不好。
後來才知道,同事的孩子是家裡的獨生子,從他出生的時候就受盡了全家上下的寵愛,不讓他做任何一點家務,每一次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也總是會站在前面幫孩子掃清所有的障礙。
結果在這樣一個溫室花園下長大的孩子,抗挫能力特別的差,進入到學校的環境當中特別難以適應,所以才會出現心理問題。
由此可見,孩子很多時候展現出來的行為特點和性格缺陷,其實都是和他所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有著直接聯繫的。
家長要想讓孩子成才又優秀,一定要注意三不慣兩不管。
三不慣
(1)沒有底線的行為不能慣
規矩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是至關重要的,規矩的存在可以讓孩子更懂得去約束自己的行為,更明確自己的底線。
所以,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制定相關的規矩,讓孩子懂得在規矩當中辦事。
懂得如何堅持自己的底線,一旦觸犯到孩子底線的問題,不能夠置之不理,而是要及時的進行教育。
(2)沒有責任感的行為不能慣
在和別人的社會交往過程當中,我們會更加偏愛那些有責任感的人,尤其是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有責任感的人總是會給別人更靠譜的感覺。
當然還有在脫離父母組成自己的家庭到時候雖然感更是非常的必要,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讓孩子自省,明確自己的錯誤,並且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培養孩子責任感。
(3)不尊重別人的行為不能慣
現在有很多的家長對孩子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事事都以孩子為中心。在這樣的條件下長大的孩子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圍繞著自己轉。
經常會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而大發雷霆,甚至大打出手,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禮貌和不尊重人的,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特點,一定要及時的去糾正。
兩不管
(1)承受能力範圍內的困難不要管
家長希望孩子成長過程一帆風順,少吃一些苦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成長過程當中的這一些困難和挫折,也的確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成長,獲取更多的經驗。
所以家長不要總是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去幫他們解決,而是應該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和信任,讓他們獨自去解決與面對。
(2)獨立完成的事情不要管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之下,自理能力變得特別的差。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過於的寵溺,總是包辦孩子的一切。
所以,要想讓孩子更加的有獨立性,家長一定多給孩子一些機會,學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
家長總是會犯這樣的一種錯誤,認為對於孩子愛的體現就是一味的去縱容,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享受。
但其實這樣的一種愛只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毀了孩子,會讓孩子缺乏獨立面對社會挑戰的各項能力。
家長要是能夠做到三不慣兩不管的話,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多鍛鍊自我的機會,提高抗挫折能力,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才不會輕易地被打倒。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作為家庭教育當中的主要人員,父母也一定要承擔起自己的教育責任。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弘媽育兒經,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